作文的语言应当具有表现力,以便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优秀的作文能让人铭记于心,就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乡桥的作文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乡桥的作文篇1
麦芽糖是用小麦与大米合制而成,先是让小麦发芽,磨成糖浆,再将浸泡过的大米磨成粉浆。然后,将两种浆合在一起煮熟,再过滤,之后,将过滤后的糖水在锅里煮,边煮边搅拌,最后形成有相当粘度的糖浆,冷却变硬后,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拉扯,反复拉扯后,糖浆越来越白,最后就形成了麦芽糖。麦芽糖有很多的用途,一是当时的农村过年时制作糖果、麻糖时必须用到麦芽糖,二是麦芽糖能直接吃。
制作麦芽糖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实惠的事,麦芽糖能卖钱或是换大米回来。过滤后余下的糖糟用来喂猪。因为这其中能有一定的利润,八十年代,我爷爷奶奶在冬天的时候就做麦芽糖。印象中,我们李氏家族在当地特别会制作麦芽糖,我们家族出品的麦芽糖颜色白,味道甜。爷爷经常对别人家的麦芽糖不屑一顾。
因为是手工制作,产量有限,一次只能一锅。为了做出更多的麦芽糖,爷爷奶奶每天要起很早,晚上收工也很晚。爷爷奶奶每天凌晨的时候就起床开始煮浆,早上一大早,爷爷吃了早饭便挑了前一天制作好的麦芽糖去卖或换大米。因为本镇人都擅长制作这个,所以大家都是要步行十几公里去其他乡镇卖。那时交通基本是靠走,爷爷早上挑着麦芽糖出去,下午挑着大米回来。作为孩子的我们,上午会帮着爷爷奶奶们去过滤糖浆,下午会帮着家人拉扯冷却了的糖浆直至成为麦芽糖我与二哥有时会帮忙推一下石磨。印象中,那时的冬天每天都很忙碌。
小时候的我也爱吃这种糖。煮糖浆的时候,有时奶奶会给我一碗已经煮沸的糖浆;在麦芽糖浆冷却的过程中,我会经常用筷子挑糖吃,有时候甚至会制作糖球玩耍;在拉扯麦芽糖让它变白的过程中,我就坐在固定麦芽糖的板凳上,边看大人们拉扯麦芽糖,边扯上几条吃。
麦芽糖味美,但制作麦芽糖的过程非常辛苦,用石磨磨浆,过滤,扯糖,都是非常重体力的活,爷爷奶奶在制作麦芽糖的季节整天都早起晚睡的。作为去卖麦芽糖的爷爷则是更为辛苦,有一次,他因为太饿累倒在了离家二百米的地方,我们兄弟姐妹们跑出去把他抬了回来,他吃了几碗饭后,精神就马上恢复过来了。
后来,农村过年时的年货越来越丰富,爱吃麦芽糖与炒糯米制作而成糖果的人越来越少,家乡制作麦芽糖的人越来越少。不知道是从哪一年开始,当地人已经不再制作麦芽糖了。制作麦芽糖,也就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了。
家乡桥的作文篇2
我的家乡新丰镇位于嘉兴南湖之滨,新丰姜是家乡的土特产。
说起新丰姜,远近闻名,它的用处很多,烹饪、佐餐、配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它。
我们全家对新丰姜有特殊的感情。爷爷早先是开姜行的,他对姜的知识懂得很多。每年6月开始种姜,9月下旬,姜便可以从畦里挖出来。一到10月,便有大量姜货运往外地。这时,小小的新丰镇上,街道两侧摆的都是姜,新姜、窖姜、嫩姜、老姜,应有尽有。姜家客商,你买我卖,十分热闹。
姜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它辣味喷香,味道鲜美,烧鱼、煮肉、除腥、去暄,都离不了它。在丰收节的河蟹家宴上,各家各户都在餐桌上备有一小碟姜粒子普油,这才使河蟹的味道更加鲜美。
爷爷还常用嫩姜浸腌美味清口的“紫姜”。这也是本地传统的名优产品:把刚挖出的嫩姜洗干净,用盐拌一拌,去了卤水,把嫩姜浸人酱油中,放些糖,过两天便可食用。它不论过饭,还是过粥,都能让人胃口大开。爷爷爱吃“紫姜”,我们全家也都爱吃。
听爷爷说,新丰老姜在《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它可以配制健胃祛寒的良药。
记得我小时候,常常发寒热,有时卧床不起,当时去嘉兴大医院也不方便。妈妈便将老姜切成片,煮成汤,放上红糖,端到床前,让我一饮而尽。这花不了几分钱的姜汤,还真灵,喝下去,一会儿,便出了一身热汗,第二天下床,便觉得精神清爽。
去年冬天,我手上生了冻疮,怪痒痒的,我涂了好多种冻疮药都没能治好。爸爸拿半截子老姜在痒块上擦了几次,慢慢我的冻疮便消肿了。
新丰姜看上去不起眼,但它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赞美家乡的新丰姜!
家乡桥的作文篇3
家乡是美好的,它仿佛透着一层薄雾,里面才是家乡最美丽的面容,家乡是每一个人童年度过的地方。而如今的家乡与童年记忆的模样截然不同,光阴似箭,时间也如同白驹过隙一般,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乡的侧边有一座石桥,他已经挺立在家乡几十年了,可这座点老的石拱桥还是那么的结实,桥上经常有花飘过,两头两尾分别是几颗桂花树,每当桂花开放的时候,桥上仿佛人间仙境,桂花总是争先恐后的伸展至极,配合微风的摇拽,他们把自己连成了一张洁白的地毯,踩上去软软的,这时这座桥便散发着另一番花香,久久不能散去,香味飘得更加的远,所以这座桥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问过奶奶,从前这里是一个木板做的桥不结实,而且一到下雨还可能把木板冲塌,走上去总是滑滑的,而且他承受度让每个人过桥的人都是很担心,也没有好看的花儿,飘香最喜欢的当然是最美丽的家乡的河。他流淌在石拱桥下面,他总是唱着欢快的歌曲,慢慢留着河里很干净,下面铺的全是五颜六色的石头,河水清澈透底,还就在几年前,河里的水完全是浑浊的见不到底,而且有动物的粪便,人们的生活垃圾也丢入河中,河水整个都是臭臭的,不流动简直就是死水,现在喝水不仅清澈,而且里面还有小鱼,家乡的小孩们总喜欢三五成群的去河里抓鱼,也没有人往河里扔垃圾,河水是清凉的,现在我听说家乡的人们在饮用的自来水就是河里的。
现在回到家乡,我总要去那座桥上走一走,看看那清澈的河水,我对家乡充满了向往,因为我明白最美丽的还是我的家乡。
家乡桥的作文篇4
昨天晚上,我在梦中来到了几年后的家乡。这里是全国有名的绿色环保小村庄。
我看见美景就在眼前,一条宽阔又一尘不染的大道上,川流着只用光,不用汽油,不排废气的环保型汽车,大道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小鸟在尽情高歌,蝴蝶展开了翅膀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也不甘落后,在忙着釆蜜呢。在道路两旁的'灯柱上挂着整齐的标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来到了村子里,一栋栋干净、整齐的环保型房屋被金色的阳光照射着,闪着金光,像用金子拼成似的。在这里,有一栋最漂亮的教学大楼,教室前面有一个大大的屏幕,老师、同学都在用电脑上课,己不需要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写字了,减少了空气污染。学校操场上盛开的木棉花火红火红的,让学校充满了朝气蓬勃。村子四周种满了桃树,粉红色的桃花挂满树枝,春风吹来,飘出阵阵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我又来到了小溪边,小溪叮叮咚咚唱着歌,溪水清澈见底,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我不由地用手捧起一口水,那水干净又纯净,没有一点杂质。走过旁边的山坡,到处是苍松、翠柏,还有银杏、白桦、桉树……一丛丛,一簇簇连成一片。山坡上还有一片果园,果园里的橙子、桔子、柿子、荔枝、龙眼、黄皮……它们在不同的季节成熟,每个季节里,都有水果成熟,果实高高挂在树上,可馋坏了我们这些孩子,每到果实成熟时,这里便是家乡人们攀枝摘果的乐园。
“铃、铃、铃……”闹钟把我从美梦惊醒,我相信在勤劳的人民的努力下,家乡一定会变得更美丽。
家乡桥的作文篇5
每年的元宵节,我家乡可没有花灯可赏,更没有灯谜可猜,有的'是热闹、火爆的“玩意儿”。“玩意儿”是大人们的说法,其实是跑早船、跑纸马的总称。
“玩意儿”在家乡可算是最热闹的和最让人喜爱的文艺形式了。过去的过年过节既没有电影电视也没有手机网络,人们只能自编自演创作一些娱乐节目。每年冬天,人们农活一忙完,便凑在一起编演这些“玩意儿”,这样一直闹腾到元宵节后。村村锣鼓喧天,家家都在看“玩意儿”演“玩意儿”,有时村与村还要比试一番,那可是盛大的集会了。小伙子们拼命地跑,村村锣鼓敲得震天响,再加上人们的叫声、欢呼声,好像是千军万马混战在一起,厮杀在一起。
而今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可人们却觉得缺少了什么。有一天,不知怎的村里响了几槌鼓声,随即是一阵锣响,再之后锣鼓齐响,人们又摆弄起了被遗忘的“玩意儿”。开始是一个村,逐渐的十里八村全响起来,人们离开电视离开手机离开网络,走出家门又凑在一起笑在一起了。我有幸又能看到了那雄赳赳、耀武扬威响着串铃的纸马,永远的傻小一家的滑稽表演,踩着尺把长高跷的孙悟空翻跟头……
近几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多希望家乡的传统风俗会一直传承下去。
家乡桥的作文篇6
我的家乡一直离我很近但又是那么的遥远,远的遥不可及。
——题记
朦脓的月光洒满了阳台,在阳台上的我望着天空的明月油然而生出一种思念,我思念那孕育我的家乡,那如诗如画的家乡。或许家乡此时与我共赏明月,我在月下是思念,可是家乡在月下可能是忧伤。
家乡很美,它拥有莽莽苍苍的森林,清流潺潺的`山溪。在茫茫大山中,似乎有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风韵。但是当无知的村民们把贪婪的目光望向了森林里郁郁葱葱的树木时,那一碧千里的家乡远去了,走得很远很远。
遥想多年前,瓦屋门前,青山绕绿水;鸟鸣声悠悠,教人忘忧,若天籁之音;稻花香逸馨,十里芬芳,如锦簇花海;清流声潺潺,沉鳞戏水,似桃源小溪;风景之优美,如诗如画,似欲界仙都。
但是,当村民们放下农活时,当咚咚的伐木声在森林响起时,当拖木的卡车川流不息时,这一切和谐的景象就这样被打破了。昔日放眼望去一碧千里的山林,而今天却是裸露出来的黄土和被伐剩的木桩。山溪里流淌的水再也没有以前的清澈了。那教人忘忧的鸟鸣似乎销声匿迹了。而那往常绿油油的田园却变得如此荒芜。就这样,那如诗如画的家乡远去了,再也找不到了。
家乡遭此劫难,变得破烂不堪。山川大地依旧思念着往日的繁荣。那光秃秃的山峦无奈地忍受着村民们的摧残,只能把昔日的郁郁葱葱寄托在梦里。山溪、田园在梦中梦见的是昔日的美好。那些无家可归的鸟儿们,只能无奈地唾骂那贪婪无知的村民。
又是一个春天,本该姹紫嫣红的家乡却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变得死寂。本该莺歌燕舞的家乡却还不如秋天热闹变得如此寂寥,站在山顶,放眼望去却见不到从前的葱葱茏茏,映在眼眸里的只有贫瘠的黄土。是否有一天这里会变成新疆的戈壁?
这一切的一切,告诉了我,虽然家乡还在,但是这家乡再也不是从前那个美丽的家乡了。那个美丽的家乡已流浪到异域他乡。
云纱渐渐地遮住了月光,我离开了阳台,但是今年春天的家乡依旧浮现在我脑海里,我的家乡好像一直离我很近,但似乎又很远很远,我知道以前那个美丽的家乡在远方,在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
家乡桥的作文篇7
端午节在老家叫做五月端午,日子也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但老家的人似乎不知道这个节日为何而来,我在上初中以前,是不会把端午节和屈原联系在一起的。
许是因为老家地处平原,没有吃米的习惯,因此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必备吃食,即便是备受宠爱的饺子,也不是主角儿。小时候,农村条件都不太好的时候,端午节的特殊只是体现在早饭上,即糖包子和咸鸭蛋。糖包子,用发好的白面包成三角形,里面放上白砂糖或者红砂糖,蒸熟即可。即便是这样,糖包子在平时也是很少吃到的。
糖包子是甜食,又是三角形,很明显这是粽子的替代品了,至于为什么吃咸鸭蛋,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测,或许是因为家乡的人以面食为主,不爱吃甜食,而腌的很咸的鸭蛋刚好可以中和糖包子的甜。
甜食对于小孩子的诱惑是很大的,尤其是小时候甜食并不多,因此最喜欢吃糖包子的是小孩,砂糖包在面里,等出锅的时候,糖早已融化成糖水了,而嘴馋的.孩子往往拿起刚出锅的糖包子就吃,结果可想而知,被糖水烫的直叫。
咸鸭蛋平时吃的也少,因为鸭蛋贵,一般家里养有鸭子的人家才会经常吃到咸鸭蛋,若是会过日子的妇人,还会把积攒下来的咸鸭蛋卖掉。没有咸鸭蛋的人家也是有的,那就只能煮鸡蛋来代替了。
小时候,早饭吃好就是过端午了,因为午饭又和平时一样了,能吃的起饺子的人家很少。现在不一样了,早上的糖包子和咸鸭蛋越来越少人吃了,中午吃饺子到慢慢变成了主要的过节吃食,一到做午饭的时间,家家厨房里都传出“笃笃笃”剁饺子馅儿的声音。
家乡桥的作文模板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