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是一种自我成长,能够帮助我们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一篇富有正能量的作文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希望,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家乡的河的作文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家乡的河的作文篇1
家乡的路是坑坑洼洼的泥泞路,晴天时还好走,可是一到了下雨天,路面到处是水坑,走过那段路,鞋子、裤子都沾上脏脏的稀泥,真是太难走了。
去年,我只要听说哪里铺了水泥路,我就特别希望我们村也能铺上水泥路。盼呀盼呀,总是希望落空,我就想:长大后,我一定要住在城市里,再也不走泥巴路了。
上个星期回家,噫,我意外的发现那条令人讨厌的泥泞路竟神奇地变成了水泥路。一打听才知道是近两天铺的。才踏上那条路,感觉还挺不习惯,但是却很舒服。远远看去,那条灰白色的路就像是飘动的丝带。路上行人也多了,各种各样的车子也多了。下午,我到路上散步,看到许多小朋友骑着自己的小三轮车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散步,笑声那么清脆,玩得是那么开心。
第二天早晨,妈妈让我去商店买东西,路程还有点远,我不愿意走路,于是就把邻居家的自行车借来,高高兴兴的走了。在这条平坦的水泥路上,我骑得是那么稳,那么快,一点儿也不担心会跌倒。我一边快乐的踩着脚踏板,一边吭着歌曲。第一次在自己家门前的路上骑自行车,心情是那么愉快,感觉像飞一样。
现在,走在村里的水泥路上,我也不羡慕那遥远的城市了,我感到这个乡村已经慢慢有了城市的味道。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的山村也会有像城市一样的繁华。
关于家乡的河的作文篇2
小时候,山坡上的土堆是我们溜来溜去的滑梯,厂子里的大树是我们爬上爬下的玩伴,村间的小路上留下了童年的脚印。我的家乡就在这儿,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地方。
山村的早晨,一缕缕淡淡的晨雾像绸带一样飘在湛蓝的天空,绸带的两头分别系着远处的大山和近处的农舍;又好似一个个身穿白纱的少女在翩翩起舞。鸟儿已站在枝头用动听的歌声呼唤着人们,随着公鸡的喔喔喔声,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炊烟袅袅升起,人们筹备着早饭,大家在饭桌前有说有笑聊聊家常。饭后,有活的就扛着锄头下地去了,闲的母亲就在家里做做针线活,不上学的孩子们就在乡间到处乱跑,串串这个家的门,叫上一群孩子,荡秋千,滑飞机,捉迷藏,胆大的孩子就到沟里去玩,不过有些危险。
中午,阳光高照,人们大多待在家里,有兴致的睡个午觉,没事的干干家里的活,看看电视。这就是朴实的农村生活。小狗猫咪们趴在院里的台阶上,鸡在院里跑来跑去,村庄一片和谐宁静。
午后的一段时间,是孩子们的乐园。家长们准备晚饭,大家就偷跑到山下去了。看着重重叠叠的山峰,犹如几块叠起的大饼,令人回味无穷。河坝在山脚下,山环绕着水,水倒映着山,让你感觉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草地上,几只牛羊吃着嫩草,衬托着山水景色,显得格外勃勃生机。
傍晚,日落很美,色彩绚丽,变幻多端。可谓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晚上,星空下,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横亘在原野上,在朦胧的月色中泛着白光。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也令我感慨万千。我的家乡宛如一幅清幽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幅流动的山水诗,虽没有三峡的雄奇险拔,也没有黄山的巍峨高大,更没有庐山瀑布的美丽壮观,但同样也渲染了美好气氛,给人以安详,静谧的美感。我爱我的家乡,爱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家乡,山美,物美,人更美。我聆听到了它的声音......
关于家乡的河的作文篇3
每年的夏末秋初,蛐蛐都会响亮的鸣叫!
初秋是蛐蛐最为活跃的时间,每逢夕阳西下,田间地头总会有大群的蛐蛐边走边叫,而我则会边跑边捉,虽是很难抓住,但每天都会乐此不彼的去捉。
农历5月中旬是割麦的季节,大概需要半个月麦子才能割完,到了七月割完麦子的田地要重新耕一次,也是在哪个时候,我能看到许许多多的蛐蛐。记得第一次跟父亲去田间耕作,脱了鞋子在田间乱跑,累了就坐在地上休息,父亲说:“地湿不要坐下去,不然会长痔疮”,我则天真的问:“痔疮是什么东西,是虫子吗?”,父亲则笑着说:“痔疮是虫子,若是长了痔疮,它就像蛇一样在你肚子里游走”,听完父亲的话我曾一度吓的不敢在地上坐。
坐在刚耕作过的地上,总有许多蛐蛐从白嫩的小脚丫上跳过,有的甚至还停留一会,第一次还是有点怕的,怕它咬人,后面就习惯了,甚至很享受哪种兮兮痒痒的感觉。
人对于比自己低级的生物是无情的,每逢高兴的时候便会帮蛐蛐做一个屋,也算是极尽奢华地;若是心情不好时则会无情的伤害它们,竟没有半点恻隐之心。而今想起来我总会有点小小的过意不去,但哪有如何呢?人总不会为了踩死一只蚂蚁而落泪。
在我们那边蛐蛐俗称“黑羊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叫,也许是因为它通身黑的原因,更深的原因为我就不知道了。问家乡的老人们他们也是不知道,说是自古就是这样叫的。蛐蛐多数时候是吃植物的,偶尔也会吃昆虫。
太阳只有一箭高的时候蛐蛐便出来活动了,它们的叫声很好听,仿佛田间的交响乐,夜晚则更甚,也是在静谧的夜晚,它们的叫声才更加的响亮,也更加动听,蛐蛐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在夜晚,厨房的黑暗处就会有它的身影,但在家里它是不受欢迎的,往往打开灯它就会自己离开。
小时候,我捉过很多类似蛐蛐的生物,有蝈蝈、蝉等等但唯一没捉过的就是蛐蛐了,大概是因为它黑的缘故,也是因为它夜晚才会叫的更响亮的缘故,也是我们那边的乡土文化,我们那边总认为黑是不吉祥的,比如乌鸦、蛐蛐这一类生物。
对于蛐蛐我喜欢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它带给我童年的这些回忆,这些最珍贵的回忆。
如今我已经远走他乡,在别的地方蛐蛐也是有的,但却很难再走进我的回忆。
而今又是一个蛐蛐出没的时节,我却再也不能在目睹它的身影,亲闻它的鸣叫。
每年的夏末秋初,蛐蛐都会响亮的鸣叫,而我却很难再听到!
关于家乡的河的作文篇4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家乡风俗,所表达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我们家乡也有着自己的传统风俗,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即为我们家乡的传统节日,我们称之为“龙洞”,其主要以开门迎客为主,以吃为辅。现在就让我为大家讲讲这个节日,我们是怎么庆祝的吧!
二有初二那天,每家每户都会早早起来,准备丰盛的菜肴,可以说是大鱼大肉。除了大鱼大肉,还会准备糍粑,让每位客人在离开的时候都能带上糍粑回去,这也是我们家乡的小吃特色。菜肴准备完毕后,就等着亲戚朋友的到来。来的客人越多,主人就越高兴。
中午我们就会举行龙游 行,一边敲锣打鼓,一边跳舞,鞭炮连连。后面跟着长长的队伍,每家每户都会经过,让大家沾点龙气。同时,保佑我们家乡风调雨顺,每年农作物都有大丰收。当龙游到当地的祖庙时,大家都会进行参拜,把心里想要说的话,想要实现的愿望都说出来。有些外地来的客人,他们还会奉献上自己的一点心意,往祖庙的钱罐里塞钱,意思是让祖庙建设得更加漂亮,让它保佑当地居民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听了我讲这些,你是不是觉得我们的节日很有意思?如果你也想来体验一下我们家乡的风俗,品尝我们丰盛的菜肴,跟着大队伍举行龙游 行的话,别忘了明年的二月初二,我们在这里等着你。
关于家乡的河的作文篇5
我的家乡在湖南平江,这里是一个富裕的地方,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平江虽然只是个小县城。但这是个非常富裕的小县城,因为大多数河流里都有金灿灿的黄金。主要的江河:著名的汨罗江。以前在管理还不够好的时候,很多人都去淘金。
平江县城分为老城和新城,老城有四条主要街道,分别是东街、南街、西街和北街。先从我家的所在地西街说起吧,这是所有街里面最传统的一条街,你一去就会看到很多卖平江特产的店, 也是面馆和夜宵店最集中的地方,也可谓是美食一条街呢。过年的时候还有舞龙、舞狮、耍棍等等。北街是最古老的一条街。南街是商业街,也是最富裕的一条街。东街因为有汽车站而显得格外繁忙。在西街尽头座落着界山庙,那里有观音菩萨和大肚佛,我还被奶奶带去过很多次,还喝过观音菩萨的保佑水。界山庙最热闹的时候还要算除夕晚上,很多人都去求神拜佛,祈求来年的健康和平安。
富裕的平江,当然也不缺美丽。但最美的不是县城,而是乡下。我为什么说故乡的乡下最美呢?是因为这里的村庄都被群山环绕。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还有很多大自然特有的清新的感觉。如果你是夏天的时候来到这里,我还可以带你去小溪游泳哦,溪水可清了,这是最天然的游泳池了。
我为家乡的美丽和繁荣感到自豪。
关于家乡的河的作文篇6
每次出了西安咸阳机场,看到路边矗立的一个大牌子,我的心就会突地痛一下。
这个蓝色的路标牌子上写着四个大字:西安山阳。
冥冥之中,这个路牌把两个一南一北横跨秦岭且相距相距甚远的地名联系在了一起,不能不说是上天的一种安排。
西安,是我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山阳,是我从没有到过的故乡,我的祖籍。它位于秦岭之南的陕西南部,毗邻湖北。
山阳,历史悠久,西晋置丰阳县,宋朝置山阳县,县城地处商山之南,故名山阳。建县距今已1700余年。
关于山阳的一切记忆,我都是从父亲的嘴里得来的,怪不得我儿时体型娇小,皮肤白皙,原来,我是来自山阳的陕南女子啊!
父亲说,山阳是个好地方,因为那里的山,太美了!生活在这样大美的山里,才可以自豪地称自己为山里人,而你,我的女儿,你就是山里人的女儿。
高大翠绿的山峦,云山雾罩,人们住在山腰上,长在山坳里。
我的家乡叫做板岩乡,过了山阳县城还要走上几十里,父亲说,上学时,不知道磨破了他多少双草鞋……
板岩,名副其实,石板一样陡峭的岩石几乎直上直下,但是沿着小路攀上去一瞧,却有平缓的土地,如画的农舍。村前一条小河蜿蜒而过,村口有一棵上百年的老核桃树,虬枝老丫的盘错在一起,树皮沧桑而斑驳。村里的孩子们常常爬上树,向村外眺望,扯开嗓门呼喊,听大山一声声回响。
山阳的水多,人们常常靠水而居,住在河流的下游。那河水恣意地流着,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河中盛产小鱼和虾蟹,孩子们都擅长在水里扑腾。但是父亲说,过去山阳人是不吃螃蟹的,他们小时候在石缝里捉到小螃蟹,也只是把玩一会儿,便扔回水里了。而且以前他们种植西红柿,只吃趁青色时炒了吃,从来不吃红了的西红柿。
河流在山间拐来拐去,要么流到汉江,要么流入丹江,但是最终都汇到滚滚长江之中去了。所以这里的人,多半是从南方北上而来的,俗称“下湖(河)人”,也就是楚人。在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之前,作为大陕南之一的山阳,其实属于典型的朝秦暮楚之地。暴戾的秦朝只存活了15年,便将天下被动地交给了文明的楚人来管理,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
山阳的山美,景美,女人也美。陕南作家方英文写道:“山阳的脸”,是说山阳的女子容颜娇美。山阳女子说话时,和关中的发音大不相同,类似于南方的口音,声音极其悦耳动听,清脆婉转如山间的黄鹂,缓急有度又如潺潺的小溪。
她们是山之阳的女子,内心坦然,笑声爽朗,似乎没有什么秘密。
因为大山纵横,父亲儿时,周围的山上常有狼群出没。有一次,祖父打猎打死一条老狼,剥了皮晾在院子里,打算做一条狼皮褥子。我的家位于山坳里,不成想到了晚上,狼群竟然将我家院子团团包围,一声高一声低地嚎叫不止。父亲正在帮祖母推磨子,磨豆腐,狼嚎声让人心惊胆寒。最后,把狼皮扔出院子,狼群才衔了老狼皮离去。
父亲说,山阳盛产九眼莲,人们用“色白质脆味香甜,好菜要数九眼莲”来称颂山阳的莲菜。实际上山阳的莲菜确实具有皮薄、肉厚、色白、质脆、丝长、渣少、香甜可口的特点。为菜肴中之上品。更奇怪的,它与其它地方的莲菜不同,身为九个眼,故称“九眼莲。”至于藕的横切面是否都是九个眼也不一定,有九眼的,十眼的,也有八眼的。但九眼的占多数。由于它比外地莲菜总要多一两个眼,故堪称一绝。
我的家乡还盛产核桃,柿饼,红薯干,我小时候,吃过好多家乡捎来的带着白霜的柿饼,炒的焦黄酥脆的红薯干。
尽管我从没有到过山阳,可是家乡的味道,已经深深植入了我的记忆里,指引着我回家的路。
关于家乡的河的作文篇7
厦门同安大帽山农场盛产龙眼。你看,漫山遍野的龙眼树郁郁葱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来了,春雨无私地滋润着大地,一棵棵龙眼树迫不及待地吐出小芽,嫩嫩的,暗红暗红的,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贪婪地吮吸着春姑娘带来的甜美甘露。没过几天,叶子慢慢变绿,一片片粉绿色的嫩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油亮油亮的,风一吹,好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在嬉闹。不久,枝头上开出了许多黄中带红的小花,一簇簇的,远远望去,好像龙眼树长了黄头发似的。站在树下,一股醉人的清香扑鼻而来,成群的蜜蜂嗡嗡地飞来,忙着采花蜜,龙眼蜜又香又甜,我特别喜欢吃。
夏天到了,龙眼树那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好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蝉趴在树枝上吱吱地叫着,热闹极了。要是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龙眼枝头挂满了绿绿的、小小的龙眼,不仔细看你会以为是小芽呢。龙眼很快长大颜色由绿变黄,原来摸起来刺刺的小疙瘩变平了,圆溜溜的,黄澄澄的,像传说中的龙眼睛,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它叫做“龙眼”的原因吧。一大串一大串的龙眼挂在枝头,把树枝都压弯了。要是你忍不住摘下一颗,用手请轻轻一掰,再尝尝那晶莹剔透的果肉,甜滋滋的,还特别香。要是这时你到我的家乡来,我一定会摘下最大最甜的龙眼,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龙眼,一箩筐一箩筐的,有的乘新鲜运到市场上卖,有的就用专门的机器烘干,制成龙眼干,就是大家常说的“桂圆”,吃了能补身子哦。我们这里出产的龙眼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啊!我爱家乡的龙眼树。我爱家乡的龙眼。
关于家乡的河的作文最新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