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以新颖的角度呈现,引发读者深思,作文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吃月饼,作文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吃月饼,作文篇1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全家人团聚赏月尝饼,取“人月共圆”之意。因而,月饼被形容为“一轮缩小的月亮”。清代祁启萼有《月饼》诗云:“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烘罗罗出斧齐。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点出了月饼命名的取义。
古往今来,在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里,留有不少“月饼诗”。苏东坡在一首咏月饼的诗中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可见早在宋代,月饼因其香甜可口,就很受人喜爱。其实,月饼的雏形早在唐代就已出现,随着时
间的推移,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古代苏州诗人袁景澜《咏月饼》诗对饼师精工制作月饼有这种描绘:“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从诗中我们不仅知道了做月饼的工序,还可看出古代中秋节就形成了互赠月饼的习俗。在福建等一些地方,凡当外祖父或舅父母的,中秋节要给外孙子、外孙女或外甥送月饼。对此,施景琛的《中秋词》咏道:“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
月饼真正的起因,应当在于我国古老质朴的“尝新”风。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古代的人们用新谷物、果子做一些新鲜可口的食品尝新,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一首《淞南乐府》便描绘了这一情景:“淞南好,时物存秋香。月饼饱装枣肉馅,甜果新谷渐登场。”这不仅是对劳动成果的品尝,更是对来年丰收的祝愿。
到了明代,月饼的制作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月饼上已经出现了“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类的装饰性图案。其设计之精美、构图之巧妙、花纹之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既体现出月饼制作者的匠心独运,又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彭蕴章《幽州土风俗》赞月饼曰:“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可见心灵手巧的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了。随着时代的推移,月饼的馅儿也更加讲究起来。杨光辅在《凇南采府》中有诗为证:“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由此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和今天的颇有些类似了。
中秋月夜,合家团聚,纳凉赏月,尝饼品诗,戏饼作乐,的确是雅致非凡,别有情趣!
吃月饼,作文篇2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来到了,到处都洋溢着过节的气氛和喜悦。
月饼,水果都已摆上餐桌,所有人都在为过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而忙碌着。
现在已是八月。八月的风不再温暖,逐渐变得凉爽起来。但这根本底单不住人们过节的热情,所有的烦恼都被这过节的喜悦冲刷地干干净净。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心情。
忙了一天,终于到了晚上。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到了屋里。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怎么看着这月亮挺圆的。不管了,今天可是圆月的大好时光,怎们能白白浪费呢?还是快点准备好了。
我找来了我最爱吃的栗子月饼和豆沙月饼。接着,再洗一点葡萄和苹果。嗯,总觉得还差点什么?哦,对了。还要倒上几杯妈妈亲自酿的葡萄酒哦!一切准备就绪。我搬着椅子来到阳台,准备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谁知我的完美计划竟然破灭了。这里竟然看不到月亮。圆月圆月,没有月亮怎么行呢?不行,我得想办法。我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办法。在阳台上放一面镜子,把月亮折射过来不就行了吗?哈哈,我真是聪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这时,爸爸边说边向我走了过来。我说:“怎么?”爸爸回答;“你看着窗台这么窄,怎么能放下一面镜子呢?”说的也是啊。不行,我还得想办法。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不用想了,在窗台上粘上一块木板不就行了吗。”“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马上办。”说完,我便找来了模板和透明胶,顺利的把木板粘了上去。接着,我又找来一面镜子,放在了木板上。哇,终于把月亮折射过来了。
现在要开始圆月了,我一手拿着月饼,一手端着葡萄酒。赏着圆圆的月亮,度过了开心而又美好的一天!
吃月饼,作文篇3
中秋节到了,大家一定会吃一种食物——月饼。今天,商报举行了一个活动,就是做月饼。
下午, 我们按照报纸上写的位置,来到了“曼哈顿商务广场”。到了那里人山人海。有的在逛商场,有的在挑衣服,还有的在说话。我和妈妈往里走了一点,看见了许多的小记者和邵振刚记者。在 那儿,我见到了赵悦彤。我们两个见到对方都很开心。
开始做月饼了,由于我们站的比较靠后,第一批没有轮到。在等待的时候,我和赵赵(赵悦彤)有说有笑的,聊得非常开心。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的功夫就到我们了。我的心里非常激动。我和赵 赵还有一些小记者在一张桌子上做月饼。我们看见别的`桌子上有厨师帽、一次性手套、皮儿和馅儿。我们那里什么也没有。我们就一直向厨师要材料。我们等呀等,终于等到了材料。过了一会儿,厨师 开始教怎么做月饼了,我们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先把馅儿弄成圆的。然后,把皮给压扁。接着,再把馅儿包到皮儿里。最后,把包好的面团放到模型里,一压就成了。
看到自己做好的月饼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真正学会了一门艺术。以后还要多练习。
做月饼的感觉可真好呀!
吃月饼,作文篇4
今天,是我难以忘怀的一天。为什么呢?因为周老师带我们做了月饼。
当今天最后一节课的上课铃打响后,我们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回到教室。不知是谁先“哇”了一声,我们全班都异口同声的“哇”了起来。我们大家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原来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八个盒子,一碗面粉,一堆馅,场面很壮观呀!我们涌进教室,不亦乐乎的忙开了,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桌布和手套,把桌布整齐地铺在桌子上,然后戴上手套,开始和面粉。周老师把装有面粉的盘子倒上水,然后让我们每组的1-4号轮流搅拌,不一会,就有许多组向老师求援:不是这个面粉太干了,就是那个面和得太稀了……我们组的面粉和得太稀了,加上了所有的备用面粉之后,还是很稀!唉,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呀!好在我们组坚持不懈,经多方协助,才扭转了“败局”。
和面粉终于结束了,有的组的面粉和得软硬适中,堪称大师!而有的组,只剩下碗底那一小撮;更有甚者,面粉消失的“无影无踪”,桌上乱作一团……老师只好宣布:星期一再做一次。
回到家里,我给爸爸讲了我们做月饼的趣事,爸爸也给我讲了些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判断什么时候该加水或者面粉。
这次做月饼的活动,真的很有趣;同时,也让我知道了,原来我平时吃的水饺和面饼,制作过程也不是那么容易哦,现在我也能体会到卖早点的那些伯伯们是多么的辛苦了。此外,我觉得各位组员之间的合作也非常的重要。
相信有了这一次的尝试和失败,以及经验的积累,星期一我们组一定能够成功地制作出月饼,真是期待呀!
吃月饼,作文篇5
八月十五,是我国古老传统的节日——中秋节。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为中秋佳节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优美诗篇,在这“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地意境中,抒发感叹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别样情怀。
然而在这,我并不是抒发离别愁绪,也不是感慨悲欢离合,而是要“叹月饼”。
吃月饼一直以来都是中秋节里必不可少的一项。想一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月饼,甜滋滋的水果,望着天幕上皎洁的明月有说有笑,那是多么的幸福!然而现在的月饼却吃出了另一番滋味。
以前的中秋节,人们吃的是“意蕴”,而现在的月饼,吃的却是“面子”。
走进超市和商店,眼前的月饼令人大吃一惊:豪华的外包装令人目眩,金光闪闪,镀上了一层“气派”,镀上了一层“面子;再看价格,呵,几百到几千元不等,有些更豪华的,价值过万呢!待拆开一看,一样的质量,一样的味道,相差的却只是那一层层数不清的“纸盒子”。
这等“面子”老百姓可撑不起,倒是给“走后门”和“开后门”的人撑起了一条“捷径”。比如我家对楼的某局局长,他可是收足了“面子”。中秋节这阵子,前来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各个都是小心翼翼的弯着腰进去,眉开眼笑地挺着胸出来,而且手中的月饼盒子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豪华。也不知这样的月饼还有什么滋味,这样的中秋节还有什么意思?
当然,月饼越做越上档次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应证。但中秋节里吃月饼尝的是一家人团圆的喜庆,若把它当成是一种“办事”的“工具”,那这个中秋节还有什么“意蕴”可言呢?
吃月饼,作文篇6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今年的中秋节我是这样过的……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星期五,老爹、老妈来到我们家,亲人见面非常高兴。因为晚上我们要到二姑家吃团圆饭,所以我们准备做月饼晚上吃。
我们准备了面、红糖、花生等十余种食物,便开始做月饼了。因为以前我没有学做过月饼,就让妈妈帮我做一个。可是妈妈正在叠衣服没空,我就求妈妈,她才帮我做了个月饼。看着妈妈做的月饼又圆又大,我也想做一个。
我最爱吃红糖花生红枣馅的月饼了,于是我便准备作这个月饼。先把做月饼的材料准备好后,让妈妈看了一下。妈妈说:“准备的很丰富,做吧。”我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做起来,先是把红糖放到热水里化成糖浆,又将花生和红枣切拍成小块块,把这些原料均匀混合,便开始送进烤箱里烤了。这个时候,妈妈抬起头,慢慢地说:“相和,你要先用模型按一下,做成固定的形状才能烤。不然烤出来的就像一个熟面团。”听了妈妈的建议,我便拿起模型按起来。可能是我太用力了,把饼压成了扁圆形。我突发奇想,不如试试这种饼烤出来后会怎样。说时迟,那时快,我直接将它放进烤箱。我害怕月饼不好吃,或者太烂,挨妈妈的批评,所以烤了不一会儿,我就捏一捏看它软不软。为了不让妈妈看见,我就站在烤箱前挡着。叮铃铃,时间到了,烤好了。打开箱门,一阵香味扑鼻,一看,颜色比市场上的月饼重,味道却很好吃。于是,我就拿了一个给妈妈尝尝,她也觉得不错。便问:“是你刚才做的?”我回答当然啦。妈妈笑着说:“你真有创意。”我还特意给这个月饼起名叫“扁月饼”。
晚上,我们吃了团圆饭,赏了中秋月,家人们对我做得“扁月饼”赞不绝口。受到家人的赞许,甭提我心里多高兴了。
吃月饼,作文篇7
今天语文课上,苏老师对我们说:”我们下节课吃月饼,感受一下中秋节,好吗?”话音刚落,我们下面的这帮馋虫便翻腾起来:哇!吃月饼啊!真是幸福!苏老师太好了!
叮铃、叮咚一阵音乐声响起,大家赶快坐好,迎接月饼的到来。苏老师进来了,对我们说:”月饼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广式月饼,还有一种是苏式月饼。平常我们家中吃的大多数是广式月饼,今天我们就来尝一尝苏式月饼,好吗?””好!”大家一起欢呼鼓掌。老师叫我发月饼,我偷偷用鼻子闻了闻,哇!
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我把月饼一块块发下去,再看看同学,都已经垂涎欲滴了。我低着头闻了闻,嗯,跟刚才我偷偷闻的味儿不一样,这次细细一闻,有肉香。又尝了一口,好吃,油油的,却不腻,真可谓闻着香,吃着也香。我边吃,这肉汁边从嘴角淌下来。吃了几口,没了,可肚子里的`馋虫还是在叫馋死我啦!
我要继续吃月饼!我擦了擦脸上的肉汁就抬起头,哈哈!同学们的吃相真是千姿百态。瞧!赵峥禹吃了还剩一点点,突然不吃了,说要把剩下的美味带回去给妈妈尝尝;王俊杰拿着月饼在哪里端详了半天,一口都没动过;最要命的是王宁静手还好好的拿着月饼,可她这舌头从嘴里溜出来,舔着落在餐巾纸上的月饼屑,笑死我了
品完了月饼,心里突然涌出一种幸福感,是月饼的美味,还是苏老师的爱与祝福?应该两样都是吧!
今年的中秋,是和以往与众不同的,是一个最令我难忘的中秋!
吃月饼,作文篇8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在外的游子都要赶回家与亲人团聚,赏月、吃月饼、叙亲情。而今年的中秋月饼,最令我难忘。
这天,我和奶奶早早地商量好,下午在家自己做月饼,做手工月饼。对于这种特别的手工月饼,我好奇极了。对于做手工月饼,我可谓是一窍不通啊,但我奶奶可是个做月饼的高手。我们穿上了围裙,戴上了手套,来到客厅。客厅内有一张正方形的桌子,桌子上摆着两团奶奶从外面买来的月饼馅和奶奶昨天做好的已经醒好的酥油面团和光滑柔软的'水油皮面团,以及一个带有十二生肖的木头模子。奶奶告诉我:“月饼的做法复杂,你要看看牢。”说完,奶奶从油面团和酥油面团中各拉下来一团,然后把酥油包在油面团里,擀成牛舌形,接着卷起来放十几分钟。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油面团擀出来,卷好,放在桌子上。过了一会儿,发酵好了,奶奶把月饼馅包了进去,奶奶又告诉我:“包的时候小心一点,不能有漏洞,再把包好的月饼放进模子里按紧,之后把模子倒过来敲一下,一个月饼就做好了。”奶奶做完,该轮到我一展身手了。我按奶奶的说法,做了两个,可是都没包好,奶奶仔细检查了我的月饼,发现个问题原来是月饼陷没按紧,经过奶奶的纠正,我后来包得一个比一个好看。
我们把做好的月饼放进微波炉里,过了半个小时,香喷喷的味道迎面扑来,我打开微波炉,拿起自己做的月饼,仔细打量了一番,轻轻咬了一口,啊,又香又软,月饼的汁浸满我的整个嘴巴,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
今年的中秋节很是特别,这是我第一次做月饼,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吃月饼,作文参考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