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的撰写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总结电影中的亮点和感悟,通过写观后感很多人可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喜爱和批评,促进作品的更好发展,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地球》观后感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地球》观后感篇1
这几天,我观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这是一非常好的电影,而且票房曾居中国第三位,那么我今天就来说说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和观后感。
这部电影的想象力极其丰富,讲述了:多少年后,太阳急剧老化,即将摧毁整个太阳系,人们联合起来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计划把地球推出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中途受木星引力的影响,一半的发动机停止了运转,整个地球即将毁灭。但木星上基本全是氢气,一点就爆,可以用来推动地球到更远的地方去,于是几个人在一个大行星发动机里,用尽一切办法想让这个火苗点燃木星。
就差一点距离了,而伴随地球飞行的“宇航员”空间站中有大量燃料,于是空间站中的一位宇航员把空间分为两半,孤身一人带着一部分空间站,飞向火苗,成功点燃了木星,使地球飞向了远方。
通过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许多。比如,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足以拯救地球的,但一群人可以;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重启许多发动机,但一群人可以……虽说现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仍在打仗,但如果他们面临着共同的灾难,他们会团结一致,共同面对灾难,就比如电影中所说的这个灾难,而人类就集结起来,纷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想对大家说:我们要团结一致,不要发生冲突,要和平相处。
《地球》观后感篇2
最近,我看了一部让我非常有感触的电影,这部电影叫做《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就是大刘的短篇科幻作品合集,但是不要因为短篇而小看它,大刘雄浑的想象力在短篇里一样展现的淋漓尽致。
全电影8个故事,当中有关联的有两个,虽然它们因为篇幅和架构的原因,比不上三体的气势磅礴,但是短小有短小的好处,很多时候它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后味反而更浓。
以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乡村教师》为例,小说开篇非同寻常,你不会以为这是一个科幻小说,你肯定会以为这是一个现实小说,反映在穷乡僻壤的地区的教育问题,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可敬老师,看到了熟悉的愚昧村民,要不是这部电影明明确确的就是大刘署名,我真的怀疑我是不是拿错了~~当然,从一半开始,风转急下的剧情突然让人了解了大刘这样安排的用心,从科学的角度讲,人类绝不是什么进化完美的生物,但是人类的发展动力,人类传承的制度虽然低效,但是却是可敬的,如果没有乡村教师最后的坚持,也许文明都会自此消失,这种戏剧的安排,其实很有意思,让紧张感保持到了最后一刻。同时,这部作品又是反映现实的,它不仅反映了人性,也反映了一些大刘关注的现实,大刘的作品不同于其它作品的最大差别,就是大刘不是信马由缰的想象乱飞,大刘的作品一定是以现实和人性为基础的幻想,幻想可以满天飞,但是没有基础的沉积,那样的作品并不会打动人,也自然不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我想这正应了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刘的科幻作品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地球》观后感篇3
寒假期间一部名叫《流浪地球》的电影在众多电影中脱颖而出,这部电影真实地钻进了我们的内心,并给予了我深刻的道理与感想。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我们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也是流浪在这个地球上,只有靠我们自己才可以改变这一切的发生;同时这部影片也在讲述一位男人所担负的责任,他的决定与方向也给了下一代;家,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只有家人才能给我们温暖让我们奋不顾身的去战胜一切,家人才是一个人感情链接最深厚的对象。
一部好的科幻电影,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外,最基本的就是逼真的特效了,《流浪地球》可不会只有那些“五毛钱”特效,无论是地球上那一万座壮观的发动机,还是外太空高级的领航员空间站,都让我感受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让我历历在目。
大家还记得电影中的两幕话吗?一句是:“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另一句则是男主角说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是骗人的,因为在北京是看不到星星的……”。通过这两段话,可想而知,我们都可以联系到现如今的生活:安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不过,大家还记得一直在默默付出的一些人物吗?如果没有他们,我们面临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能否达到改变为美好;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结局又会如何?想必大家都清清楚楚吧!所以,世界上那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生活从来都是不易,如果你觉得容易,那肯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属于你的那份责任。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还让我们明白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要让我们的地球再受到伤害,不要让我们最后落得像影片一样的下场,没有了亲人和美好的家园。
《地球》观后感篇4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拍得非常好。它以一个问题孩子为主线,折射出教育问题,能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反思,以及让孩子能够重新认识一下自己。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患有读写障碍的小男孩伊桑,在学校每门功课都学不好,每回考试也不及格。其实他很想做得更好,只是每次做题的方法都和别人不一样,也完全不知道那些字符代表什么意思,因此总是得不出正确答案。在老师的责骂和同学的嘲笑下,他忍受不了,总是逃课去外面玩,心里也有很多奇怪的鬼点子和想法。后来他爸妈嫌他太调皮,让他转学去另一个学校当寄宿生,他以为爸妈和哥哥都不要他了,到了那边,终日郁郁寡欢,每天还要忍受着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嘲讽和轻视,学习比以前更差了。直到尼克老师的出现,才发现了小男孩的真正问题所在,在他的帮助下,他父母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没站在伊桑的角度想问题,反而一味地指责他。之后他们比以前更加关心他了。而伊桑的学习成绩也有所进步,尤其是绘画方面,非常有天赋。从此,他找到了自我,不再自卑,健康快乐地过着每一天。
从本片中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当孩子身上出现问题时,应该找出问题所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而不是一味地责骂孩子。这时,应该对自己的孩子多多鼓励在好的方面,让他们得到认可。跟他们做朋友,引导他们,理解他们。否则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封闭自己,当他们内心承受不住那些冷嘲热讽,就会对这个世界彻底绝望,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也看不到希望。就会以为这个世界他(她)不该来,没有人爱他(她),被所有人抛弃了。
或许换一种方式解决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同时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缺点,给他们提出建议。这样自然而然就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成长。
在电影中,尼克老师就是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自由自在的课堂环境,他上绘画课,并没有给学生一个参照物,而是让他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让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个性及创新能力。这样孩子们都开开心心的画着自己的画,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但是,在我们中国要营造这样一个课堂环境,貌似不太可能。我们要遵循校规校级,上课也不能做与本课目无关的事,只有老师提问时,我们才能讲话。某些需要动手实践的课目,也没有条件去做。只希望以后教学上,我们国家能有所改革,而不是墨守陈规。
从电影中,我懂得了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不可替代的。父母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要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亮点,告诉他们你也很棒。作为父母,更不能去泯灭孩子的好奇心、个性、创新能力。应该让他们保持下去,鼓励他们。如此才能让他们和别人不一样,过着不一样的人生,活出不平凡的自己。
《地球》观后感篇5
“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它是我们回家的方向。”
2057年,太阳迅速膨胀,即将毁灭地球,迫使地球还有36小时撞向木星,一群人追随希望,踏上了拯救地球的路。
这是由刘慈欣写的一部科幻短篇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的影片,它深深地震撼了我。
最令我感动的是书中主人公韩朵朵,在最后危急关头,她仍然不放弃希望,对全球说了这样一番话:“大家好!我是韩朵朵,是一名初中的学生,现在情况危急,我很害怕,甚至全身在颤抖,但我们不会放弃希望。前些日子,老师问我们,什么是希望?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它是我们回家的方向。现在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但我所在的救援队有了新的策略,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我们不能放弃这一丝一毫的希望,我们需要支援,一起拯救人类吧!”
另一个令我感动的角色是韩朵朵的爷爷韩子昂。在韩朵朵还是个婴儿时,发生水灾,韩子昂从水中找到了她,把她带回家抚养大。他们之间如同父女一般亲密。当灾难来临时,地球表面温度达到零下80度,使得人们必须戴上头盔才能生存。韩子昂在救援队中不幸遇难,跌下高楼,头盔里只剩下1%的氧气了,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拿起呼叫器说:“朵朵,不要放弃希望,活下去。”说完便拿下了头盔,脸瞬间冻结,任凭韩朵朵怎么哭叫,他是听不见的了。
影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场面,但始终没有人退缩,因为他们知道,一旦退缩,在你面前的只有一条路——死亡。但如果你继续前行,永不言弃,便还有一些生的希望。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我们心中还有希望,加把劲,实现它吧!
《地球》观后感优秀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