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每一个字句都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应该用心去打磨和雕琢,作文的写作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宣泄与思想的表达,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我家的年味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我家的年味作文篇1
春节越来越近,我家的年味也越来越浓。接下来,就请跟着我的脚步,一起来“品尝”这浓浓年味吧!
一到家门口,便可以感受到浓浓年味。大门的正中央,早已换上了新的“福”字,上面还画着许多可爱的小牛。门的两旁与正上方也贴上了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喜气洋洋,真可谓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啊!
进入家门后,便一下子融入到了热闹而又忙碌的气氛中。爸爸妈妈都在忙着扫地、擦桌子、收拾家,姥爷正忙着擦窗户呢!一家人的忙碌都是希望能够扫除这一年的污气、霉运,迎接更美好的一年。如果你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一定会有一种感觉:要过年了!
收拾好卫生后,姥姥就要做花糕了。花糕是一种做成花形状的枣馒头,它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先要把面分成许多块,再把这些面依次做成正方形,既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之后再折一下,让相对的两个角露出来,再拿一块大红枣放上,然后一捏,其中的一部分就做好了。经过几个小时,一个大花糕就做好了。白白的馒头衬上一颗颗红枣,宛若一朵莲花,发出浓浓的香味,闭上眼咬一口,浓浓的香甜在唇齿间徘徊,心里甜滋滋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夜幕降临,鞭炮便一声接一声地响起来,在宁静又美丽的夜空中,一朵绚丽的烟花升上夜空,这美丽的火花与绚丽的色彩使夜空更加美丽、生动。
就在这时,拿起美丽的窗花贴在擦得一尘不染的窗户上,那美丽的窗花与绚烂的烟花融为一体,它们仿佛在无形地告诉我们:过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
年味,是一张张崭新的春联;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是一朵朵绚丽的烟花;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
2024年我家的年味作文篇2
老家在乡下,我是特别喜欢回老家。大年三十当天,我们回到了老家,太阳晒在皮肤上暖融融,但风却很大,真是可惜。
我们是先回到姑姑家,表姐养了一只哈皮狗,穿着小棉袄,眼睛瞪得老大,于是瞳孔在阳光下变成了棕色,与身上亚麻色的皮毛显得那样般配,那样可爱。姑姑又随我们一同坐车去老家,在路上,窗外,有踢足球的少年和挺得老直的松树。经过十字路时,汽车来回上下颠簸,不过这样的颠簸也比不上我们经过时的欢笑。到了老家,大家都已经饿慌了,奶奶连忙给大家做饭,家里人最喜欢吃面的,汤面最豪爽不过,面是奶奶最拿手的旗花面,一碗只不过一筷子面。饿急的堂弟一下子吃了6碗,他吃了我的两倍,真是越烫越香,黄扑的菱形鸡蛋饼配上绿油油的葱花,泛着一圈圈的油,那香气真是在老家最享受的了。一筷子的面捞在碗里,配上老家特有的香醋,色香味俱全,这真是第一香年味儿!
老家现在还有烧炕,浓浓的麦秆味变成了袅袅青烟飘向远方,好像是再一次丰收了一般,麦秆味闻起来是那样的朴实,那样无华。老家是一座农家小院,院中几个枯干的丝瓜在枝藤上挂着,迎着冬风,是不是很像童话中的呢?
几乎是每到过年,我都会回老家的,今年大年三十的初夜,显得格外安静。我来到天台上看星星,独自一人的夜晚是真的很享受啊,没有学校的吵闹,听着耳机里美妙的音乐,是那么舒服啊。抬头望着天上数也数不清的星星,忽然,啾……啾……几声,远处闪出一颗颗五彩缤纷的烟花,我也不知道怎样,眼中竟迸出泪来!就任凭它淌着吧,反正最终它是会流尽的。各色的野花,绿的,蓝的,红的,彩色的,真的就像昙花一样,乍现即逝,噗呲一声带来的美好就这样随风飘走了,真是不甘心。放完了的烟花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浓烟味儿,它不好闻,但却充斥着莫名的.欢乐。
毕竟还是有些风,我这个怕冻的小胖子也就溜溜地滚下楼去。奶奶还在厨房忙着年夜饭,我就坐在灶炉边,陪着奶奶唠嗑儿。望着炉子里的烈火,突然感到柴火味儿是那样亲切,那样温暖:里面被烧成黑色的玉米棒,是多么可爱和小巧!我禁不住想摸它,把它捧在手心里。
汤面的味道,烟花的味道,柴火的味道是我们家的年味儿,它们会永远的储存在我记忆的最深处。
2024年我家的年味作文篇3
“年味”,顾名思义就是“新年的味道”。它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是文化的传承。
每每一放寒假,我便翘首企盼着新年的到来。贴春联,穿新衣,领红包,挂灯笼,吃年夜饭……这些朴实的传统,就让我感受到了过年的气氛。我们家过年的传统节目便是妈妈口中她的拿手绝活——做蛋饺。
一个个小巧精致的蛋饺,就像是金灿灿的.金元宝,寓意着招财进宝。为什么妈妈唯独对蛋饺如此自信呢?听外婆说,妈妈做蛋饺的技巧是从她的外婆那里学来的。听了这话,我似乎明白,做蛋饺对妈妈来说并不只是什么品尝美味,陶冶情操,而是充斥着浓浓的亲情。
今年,我有幸能亲自看看妈妈是如何做出“金元宝”的。妈妈首先准备好了用来用来做馅的五花肉,先把它洗净沥干,再加入盐、生抽、姜等调味。接着把鸡蛋打入碗中备用。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最关键、难度系数最高的一步来了,它便是摊制蛋皮,这不仅耗费时间,还需要耐心和技巧。妈妈的秘诀便是做蛋皮的那只铜勺。妈妈说那是我太奶奶传下来的,异常珍贵。用得久的东西越好用,接下去的步骤就印证了这个道理。妈妈把刚刚打好的蛋液放在一旁,用勺子舀一勺半倒入铜勺。接着,慢慢地转动铜勺,让蛋液充分均匀地布满勺面。“切勿心急”,妈妈常常念叨着。然后把肉馅放在蛋皮中央。最后,用筷子挑起一边,让它与另一边蛋皮重合,把蛋皮四周都用筷子摁紧,使它结实。一个蛋饺就完成了。虽然蛋饺有许多吃法,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与贡丸、粉丝、黄芽菜一起煮汤,称之为全家福,是春节的必吃美食之一。
忘记逝去一年的失落,享受与亲人团聚的温暖才是最后的选择。对我来说,与家人一起品尝蛋饺,便是最棒的“年味”!
2024年我家的年味作文篇4
也许有人会问,糕不是烘或蒸的吗?怎么磨的出来呢?其实此糕非彼糕,老家的洋糕一般在过年时才做,也叫年糕。不像年粑那样靠“蒸”功夫,它的味道出在石磨上,俗称“磨洋糕”。
相比年粑,洋糕不用糯米,更不掺米,只选自家产、颗粒大、质量好的晚稻米。上磨之前,母亲会将米粒过细的筛查几遍,剔除其中的稻壳、黑米仁等杂质,然后再放入清水浸泡一夜。
米浸透后不用沥干水,直接可以磨米浆了。隔壁的舅公家存有一台老字号的石磨,磨盘做工精致、功能强大,只是面积稍大、沉得厉害,推磨时得双人上阵,否则唤不醒它。每年放寒假在家,推磨是我必做的功课,虽然费些力气,却是陪在父母身边最开心的时候。一大早,父亲挑上浸泡米粒的水桶,母亲拿上脸盆、舀子等家什,一前一后赶去舅公家里。石磨静静的躺在厨房一处角落,母亲走上前简单清扫、洗刷一番,试着捧些米粒兑上水放进磨盘中央的小孔,使劲转动磨盘,待检查无恙后,便将摆在石磨下方的竹盘垫上新的一层薄膜,然后正式开工。我每次都是掐着时间才赶过去,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出现的,那会年龄小,特爱偷懒。
磨米浆原本是枯燥的活,但每回并不觉得无聊。母亲一手拉着磨棍跟随转动,一边不停的舀米加水,眼睛时刻盯着石磨的运行动态。我和父亲刚推上一会,身上便有些热了,不得不脱去厚厚的棉外套。跟在父亲身边干活不觉得累,他一边悠闲的推着磨,一边不停讲着笑话,总是惹得满屋人开心不已。母亲偶尔插插话,要么喊停,重新清理一下磨面,要么对父亲的表现不满,还不忘轻声数落一番。我随着父亲的节拍,双手用力推着石磨,看着洁白米浆从磨缝中缓缓流出,滴答、滴答,轻轻敲打在竹盘的薄膜上。那曾经熟悉而亲切的'一幕,如今想起倍感温馨。
石磨转了一圈又一圈,渐渐的,我和父亲脊背冒汗、手掌心起泡,米浆也磨好了。磨上一回米浆需耗时半天,比磨豆腐来的慢,全程耐住性子,急也急不来。中午我们回家随便吃点,便开始着手蒸洋糕了。母亲大灶生火,将白腻的米浆倒入垫有细纱布的小竹盘上,放在大锅里蒸。柴火烧的旺,洋糕也熟的快,不到半个时辰便可出锅。热气腾腾的洋糕才起锅,父亲便开心的拿出事先备好的蘸水红纸,在糕面上写下一个红彤彤、极醒目的“囍”字,每年如此,寓意着全家欢欢喜喜过大年。蒸年糕虽然没年粑那般费时费力,但也要熟一个、再蒸一个,只是蒸的过程中无需打理罢了。
洋糕冷却后要用清水浸上,便于保存。老家的过年夜,餐桌上总少不了一大盘香喷喷的炒洋糕,全家老老少少都喜欢夹上一筷子,味道特别好。正月家里来了客人,洋糕也是最受欢迎的待客点心。特别是那柴火灶、猪油炒的,上面摆一层煎鸡蛋的洋糕,只要一上桌,便会引来娃娃们的一阵疯抢。
2024年我家的年味作文篇5
春节款款而来,又是一年除夕到,空气中开始若有若无飘起年的味道。
充满温暖的年味
走上清冷的大街,夜晚的凉风吹过耳畔,街道两旁上的灯笼陡然亮起,红黄的光透过灯笼照映在我的侧脸,发丝都被染得火红。街旁卖金纸的店里有几个妇人正在挑金纸,她们动作快速,付完款便走出店门呼出一串长长的热气,裹紧外套小跑出去,是急着去拜天公吧。
街道两旁的人家十分热闹,隔着透明的玻璃,可以看见他们通红的脸儿如熟透的苹果,十分可爱。几个小孩裹着红衫儿,双手拿着饮料向长辈们鞠躬,道一声圆满的“新年快乐”。我抬眼看着蓝黑墨汁似的天空颇为感慨,时间如流水,去年的春节仿佛在昨天。一阵铃声打破了我乱窜的思绪,母亲的声音从喧闹的人群中挤出来:“怎么还没回来啊?人都到了,就差你一个人。”
弥漫笑声的年味
踏进家门的第一步,我便感受一股热气朝我涌来。“囡囡回来了,快快快,火锅正扑腾扑腾冒着热气呢。”姑姑朝我走过来,我笑着调侃她的大红皮衣反光,她娇嗔轻推了一下。
我坐在餐桌边,看见母亲围着围裙在旁边笑吟吟地看着大舅大伯们聊得热火朝天,眼神里溢满了幸福感,看得我眼眶有点热,这是她期盼已久的大团圆。小孩子们围在小桌子边,用含糊不清的话语说着自己在幼儿园的趣事,手舞足蹈的样子引得大人们频频发笑。大舅妈又像往年一样在旁开个妈咪party,述说着各自孩子的成长糗事,话语间无比溺爱。弟弟们早早吃完饭在沙发那捧着手机兴高采烈的打游戏,姐姐们和我讲着学校的趣事,因为有一些共鸣都笑得停不下来。
溢满亲情的年味
母亲在大门口烧着金纸,黑色的纸沫飘上半空中,火团照得我暖和和的。“嘭嘭嘭”,烟花声响彻半边天,七彩的颜色闪过我的双眼,烟花绽放着一朵又一朵的美好。春晚的小品声夹杂在烟花声中,有点不真切,后来烟花声渐渐平息了,大家都进去了。我呆呆望着门前的龙眼树,周围恢复安静,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我脑子里冒出林清玄先生的'话“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才意识到自己在患得患失。过去的很快成了过去,除了回忆里有它的身影,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所以老人才经常说,珍惜现在,珍惜当下。
我走进屋里迎接热闹的气息,他们正说着要小搓一会儿麻将,谁知道这一会儿又是多久呢?麻将声响起了,掺杂着欢声笑语,甚至要溢出去,再也听不见门外的风声,也淹没了我的多愁善感。我茅塞顿开,那好吧,一切都不重要。我要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的每一个人。
这充满亲情的年味儿,值得用一生去品味。我面对着他们,轻轻地拥抱这个家,这个充溢真情和爱意的家。
2024年我家的年味作文篇6
年到了,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可是非常喜欢过年的。
我家的年味应从买新衣开始。虽然现在新衣随时可以买,但我家里现在还在延续着过年穿新衣的习俗。今年啊,我的新衣早早就买好了。大年初一,看着穿戴一新的一家人精神抖擞地外出拜年、走亲访友,意味着一年里开了个好兆头。我们家人都非常注重过节的气氛,一定要过得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贴春联、包饺子、剪窗花……节日的气氛红红火火的。我们家的年味都藏在了大红的春联里;香喷喷的饺子里;花式多样的窗花里;屋檐下挂着的腊鸡腊肉里;家人们的欢声笑语里;饭桌上的美味佳肴里;当然还有长辈们给孩子们的`红包包里……
过年了,家里一定要收拾的干干净净、窗明几净,那样心情才会更舒畅呀。于是年味啊就在那拖把笤帚的起落中淡淡地透了出来。腊月二十四是小年,扫屋子、送灶神、吃糖果,让浓浓的年味现在小年夜那天透出来。洗衣机不停地唱着那首不倦的歌谣;菜板上切出的是一缕诱人的浓香;蒸锅里冒出的是甜腻的味道;脸蛋上洋溢的是甜蜜的微笑。年味最浓的时刻,应该是年三十那天,我和家人一起去香炉峰祈福,当听到零点的钟声响起来的时候,我看到大家都在欢呼雀跃,意味的羊年已经来到,大家互相拥抱,互相祝福,合手祈福。整个场面都是充满了期望和幸福,大家都有个共同的心愿,期望羊年大家都能平安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源滚滚……
除夕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那一刻我看着燃放升腾的礼花,心里别提有多美了。我也默默的祝福自己羊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更上一层楼。
爆竹声中一岁除,我也衷心的祝福大家羊年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2024年我家的年味作文篇7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诵读起这首诗,于是我就知:年要来了。
那天,我和爸爸去盐城的“水街”游玩,刚一进去,一阵阵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再定睛一看,原来是舞狮舞龙,那个个活灵活现,有猛烈的大狮子,还有几只怯弱的小狮子。再一直向前走,有位红衣妙龄女郎正在舞台上表演魔术,她将一张扑克变成了一堆扑克,接着她又将空手用扇子扇出了彩花,各种各样的魔术,她随机应变,让围观的人看得目不暇接。我和爸爸再向前走十多米远,有一个淮剧亭,观众把亭子围得水泄不通,台上的淮剧演员们字正腔圆地把一篇篇剧文演绎得感心动腑,淋漓尽致。我和爸爸看了一段后再转身,那雕龙画柱的仿古楼宇、木桥、小河……于是,那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西风古道瘦马”的美妙诗句,仿佛在此得以情景交融的印证,我不禁大呼“这边风景独好”!
我们顺着人流再向前移动,路边的各式小吃一下子挑起了我的味蕾,那一个个棉花糖,有的似白云,有的似小羊,各种各样。那北京冰糖葫芦,吃起来甜里带酸,每只山楂都很饱满,让人垂涎欲滴。当然,也有让人舍不得吃的,那就是——糖画。做糖画的那个老爷爷年纪应有70几岁了,他的手艺很高超,各样的东西都能画出来,而且栩栩如生,使我对这如此传神的民间手艺大为赞叹!
一路上,游玩的人们身着新衣服,手里拿着泡泡水,每个泡泡都记录着一幕幕精彩的瞬间。提在手里的包,里面应该装的不仅仅是好礼物,更是浓浓的年……
我和爸爸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杆上都挂满了一对对红红的大灯笼,华灯初放时路上一片繁华,车水马龙里掩映出一片火树银花……此情此景,我寻到了年味,并且是浓浓满满的年味……
2024年我家的年味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