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观后感推荐8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出色的观后感可以让我们在作品中发现新的视角和思考,写一篇观后感,是将自己对电影的情感和思考凝固在文字中的方式,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成功观后感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成功观后感推荐8篇

成功观后感篇1

昨夜,阵阵寒意袭来,北风呼呼,秋意渐浓。但也就是在昨夜,浩渺的宇宙星辰之中,又多了一抹中国的光辉——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三位中国航天员将在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宇宙空间站中“出差”六个月,完成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这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国的`信念,也是属于中国的璀璨辉煌。

在人类探寻宇宙和日月星辰时,一辈又一辈的中国航天员们不断拨开未知的云雾,他们努力拼搏、不畏艰难,他们像一群追梦的少年,满怀理想,勇往直前地追寻着航天梦、中国梦,为他们点赞。

探寻苍穹,光耀中华,祝愿航天员们顺利圆满,平安归家,祝福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永远强大!

成功观后感篇2

今天早上,老师让我们看神舟十三号飞船的发射,我们每个同学都迫不及待的等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当神舟十三号发射的时候,我们都很担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员飞上太空与天宫一号连接,它点火时发出的火太大了,我心里暗想它会不会引起火灾呀?

随着神舟十三号成功飞上蓝天,我心中的疑团也一点一点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接着火箭上的两个小火箭落了下来,紧接着是外壳和一个副的推进器也落了下来,终于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落了下来,太阳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三号终于进入了预定的轨道,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学都在欢呼,因为这是中国对宇宙探索迈出的新一步,是中国对宇宙奥秘探索的又一个起点。

此时此刻,我又有了一个新的理想——当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成功观后感篇3

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飞向太空,搭载3名航天员驾乘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按照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2020年左右,我国就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

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二是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等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四是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

天宫一号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实现了全面载人航天飞行能力。2011年9月21日21时16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全部过程。

“天宫一号”只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但并不时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它只是一个雏形——一个重8t多的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设计寿命期为两年,在这两年内,我国将会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使命的交会对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的技术,为建造空间实验室积累经验,为建造中国的空间站打牢基矗“天宫一号”升空入轨后。“天宫一号”为中国构建太空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国际太空站的历程。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了国际空间站的新构想;1993年,经过将近十余年的探索和无数次重新设计,终于开始着手建设太空站;1994年,准备阶段开始,在此期间,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太空航进行了9次对接;1998年,国际空间站的第一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成功2001年,命运号实验舱与团结号节点舱对接,探索号气闸舱安装完成;2008年,哥伦布号实验舱安装完成,开始安装希望号实验舱;2010年,安装宁静号节点舱。

从国际太空站的艰辛历程可以看出,“天宫一号”只是中国向太空迈出的一小步,但是这绝对是意义巨大的一步。

中国载人航天是深谋远虑的,每一步都经过无数次计算和测试,确保万无一失。目前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可以说,中国航天技术是借鉴前人的技术而自主创新的。中国航天现有八大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监控通讯系统、着落场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这八大系统是中国经过长达10多年的摸索才总结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辛酸。

人类目前载人航天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太空生命科学试验不仅可以进行植物育种、发明新的药物,而且在半导体、特种材料、天文学、对地观测等方面的好处更是不一而足。

因此,以神七天宫一号为起点的中国空间站建设,将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带来更大的舞台。周建平说过:只有对人自身在太空中的行为和能力有了清晰的认识,才可能具备更好的开发能力。目前,中国正在朝着这样的目标进发。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世界科学发展进步的平台,为人类探索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高二化学生的我,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中国在载人航天事业技术上的发展,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要为祖国的繁荣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成功观后感篇4

梦想是风,吹拂着千万人的心田;梦想是火,锤炼我们的意志;梦想是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童年虽然已经悄然离去,但是那时的飞天梦我还记忆犹新。渐渐地,我了解的科普知识多了起来。人类的智慧和努力实现了航天梦想。600多年前明朝的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之后,前苏联的尤里。加加林成为了登陆太空的第一人。1969年7月美国的的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首次登上了月球,实现了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中国的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也成功登陆太空,实现了中国人的梦想。我也常梦想着自己哪一天也能成为宇航员,登陆太空,探索一回飞天之感,神秘之游。

每当我仰望夜空,那漫天星斗使我感到无比的震撼,还有宇宙的深奥和变化莫测都让我对它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我想探索宇宙中那些未知的奥秘,就必须好好学习,将来造出一艘功能最齐全的宇宙飞船。它有着“流线体”一样的坚固船身,可以抵御任何宇宙射线。船内设有重力系统,生活设施一一俱全,携带一颗通讯卫星可以随时和家人、朋友联系。最重要的是它能把所有可利用的元素转变成能源,让飞船在太空中自由邀翔,并在飞船内过滤出氧气和水。以致所有人都可以坐上飞船在宇宙间自由穿梭,共同探索这“黑洞”的奥秘,“行星”的变化轨迹……

我国著名宇航员刘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深深地影响着我,也让我更加坚信,我一定会像她一样为祖国争光添彩!她说:“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我大约有两年没有逛过街了”。对于每个女孩来说,逛街是美好的事情,而刘洋却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而牺牲自己的'青春。所以,对于这些困难、失意、嘲讽、不屑和挫折,我已经准备好去面对。站直。迎接风雨的犀利,笑对永不放弃梦想的执着、追求与拼搏。只有这样,我才能成功,才能使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前进一大步!

有梦想才会有追求的动力,才会有美好的未来。像万户一样勇于为梦想而奋斗,像杨利伟一样勇于飞向太空,向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一样勇于探索和发现……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无数个科学家用智慧架起了宇宙的天梯,用生命铸造了航天的宫殿。我们要踏着先辈的脚印,去实现更伟大的航空梦想!

成功观后感篇5

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进行的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教室的电视机旁,我和同学们一起激动地观看这次太空授课直播,看见亚平老师把红色液体注入到水球中,红色在水球里慢慢地散开,最后形成一个大大的红色水球,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太奇妙,太漂亮了。在教室里,每当主讲航天员王亚平完成一个实验演示,同学们就异口同声地发出“哇”的惊喜声,并伴以热烈的掌声。

虽然在小学二年级在语文课本里,我读过一篇《到太空去》的课文,课文里也介绍了一些太空原理,但是内容太过简单,不能满足我对太空的好奇心。今天的太空授课直播正是一个学习航天科学知识的好机会。我认真的听着讲课,在惊喜连绵中,让我进一步放飞科学梦想。

这次授课是在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之后的首次太空授课。神舟十号是在前不久刚刚发射成功的,它是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一页。二十多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舱内实验到舱外活动,从单个飞船飞行到两飞行器对接组合飞行,从实验性飞行到应用性飞行的历史进程。每一次突破,都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成功发现的惊喜和激动,也让人类看到了地球之外另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另一种无限美好的希望。 而神十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第一次应用性飞行,太空授课生动体现了“应用性”特色,体现了航天工程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的功能。

虽然太空授课在美国早就已经开展了,但是作为载人航天的后来者,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实践才刚刚开始,这次授课,也极大的提高了我了解航天、走进科学的热情。

作为学生,我们要如何看待这次的`“太空授课”呢?我认为,要立足于现在,也要展望未来。我们要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航天事业中,找到了需要借鉴的航天精神,感受到了追逐梦想的不易,不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次太空授课,我将进一步领悟它的真谛,转而为己用,去追逐未来,去实现梦想。梦想是生活的航标,我们在生活中追云逐月了好久,把美好与希望寄托给了梦想。要有梦想,要爱学习,要有毅力,要敢于拼搏。

云海中升起朝阳,恰似人生需要梦想点亮,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去追求探索吧!

成功观后感篇6

我们的浩瀚星辰中,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宝贝别哭,妈妈去给你摘星星了!”是属于母女之间独有的温情和爱意!“北京明白”“正常正常正常”随着响彻神州大地的一声声明白、正常,是中国用独有的美妙旋律,发出让全体人民最安心的声音!

古往今来,中国人的.“飞天梦”从未断绝。在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梦想变为现实,中国再一次踏上了探索太空的征程。一次次不停的探索,一次次突破性的创新,一次次星辰大海的征程,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拼搏、不畏艰难,都离不开祖国背后的强大支持,我深刻体会到生在新中国,长在国旗下的幸福与骄傲。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见证梦想成真!

我们一起盼望着来年春暖花开时,英雄凯旋回家日。

成功观后感篇7

2024年4月16日是个重大的日子,我们国家的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的三名宇航员终于要凯旋了!

一大早我就守在了电视机的旁边,生怕错过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三名宇航员在太空站生活了6个月,这是中国史上宇航员第一次在太空中呆这么久,他们为我们国家的宇航事业做出了巨大的付出和卓越的贡献,想到这里,我更加期待见证这三位伟大的航天员的出舱时刻!

经过一系列准备后,在出“黑障区”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巨大的摩擦,温度会达到1000度左右,我的心里一直在担心宇航员们会不会受到灼伤,随后我又听到主持人介绍说:他们在现有的科学技术保护上还穿着特制的太空服,因此宇航员们能够保持身体的舒适度,我不禁为这高超的科学技术而感叹!

终于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当降落伞敞开后我心里的那块石头也随之落了下来。这意味着宇航员们已经来到了地球上,借助飞船底部的反推力发动机平稳地着陆了,而且更令人激动的是,这次也和神舟6号一样也是竖着着陆的,这样也更保证了宇航员们的安全性。接着第一位宇航员翟志刚叔叔终于在一系列准备之后出舱啦!现场立即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激动地跳了起来。虽然他刚到地球还不能走路,但他依然精力充沛地朝我们挥手致意报平安!随后被安排到了宇航员专用休息车内进行休养。接着王亚平阿姨和叶光富叔叔也顺利出舱被接入了现场的医保车休养。

这次神舟十三的成功着陆是我们国家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重大里程碑,三位航天员的事迹也鼓舞激励着我!虽然我没有上过太空,但我也要好好学习,说不定将来我也会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祝愿我们的国家科技越来越发达!航天事业更上一层楼!

成功观后感篇8

2024年6月5日10时4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和3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以来的首次载人任务发射告捷,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

近些年,北服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项目服装设计,均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多位老师以身践行校训“与美同行”的精神,是我们前行的榜样。

“千年古乐,传承不灭。”作为一名普通学生我为自己是华夏儿女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应当更认真的学专业知识,沉下心去学习带着责任感与使命感,多参加活动项目积累经验。投报祖国,发光发热,成就精彩人生。

成功观后感推荐8篇相关文章:

奋斗才能成功演讲稿7篇

面试时成功的自我介绍7篇

成功靠奋斗演讲稿7篇

面对挫折走向成功演讲稿6篇

我成功了演讲稿6篇

成功靠奋斗演讲稿精选5篇

我成功了演讲稿参考5篇

成功源于勤奋演讲稿7篇

我成功了演讲稿通用5篇

我奋斗我成功演讲稿5篇

成功观后感推荐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