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成长和进步的重要反思,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总结心得有助于我们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观看守望家风心得6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观看守望家风心得篇1
看完了大型廉洁纪录片《守望家风》后,让我觉得自己的灵魂经过了一次干净彻底的洗礼,每一集都让我内心深受感动,深受启发。对于我来说,《守望家风》是让我如何成为一个认真负责的铁建人并兢兢业业完成我的工作的方向标,是让我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上对的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下做好一个好父亲的指路灯。
正如成龙唱的《国家》这首歌里: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高。成为现代中国人,我感到自豪骄傲,我爱我的国,我愿意为她奋斗终身,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用我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做贡献。家国一体,我祝福我的祖国,我感谢那些为人民做贡献的人,感恩那些为了千万家的时光静好而忍重前行的人。希望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盼望我的国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下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家国情怀世代流淌,绵延不绝,凝聚成岿然不动的民族精神。大江流日夜,慷慨梦未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机统一,是“家国天下”情怀的集中体现。中国梦顺应并推动家、国、天下内涵的发展,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凝结成为一个共同体,以国家富强支撑民族振兴,为每个人提供人生出彩的动力。我们在外奋斗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家里的亲人能够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也许应该就是我的家风。我出生陕北农村,从小就看着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劳的耕耘,与其说父母省吃俭用扶养我们长大不如说勤俭节约是他们最美的品德。父母为人忠厚实诚,绝不亏欠别人,村里有什么困难,父母也是尽力去帮忙。学生时代,父母就经常告诉我为人要朴实,学习要认真。工作了,父母时刻提醒我做事要用心,家里不是特别紧要的事都不会告诉我,就怕影响我工作。父母这些淳淳教诲让我受益终身。现在有了孩子,成为父亲,我更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工作的同时也要多关怀家人,尤其是慢慢老去的`父母。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个快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容易迷失自我。很让人只顾眼前的物质享受而忽略了长久之计,总有很多人很赞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观念。看了《守望家风》孝忠和传承后,一本《颜氏家训》让我铭记在心,这本书里的修身、治家、处世都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借鉴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富贵荣华而是好的家风,一代传一代。清朝名臣曾国藩的家训中写道“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不正是我父母对我的要求吗,无论处在多么好的时代,无论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多少,这一句家训我将受用一生并教导我的孩子。
2024年观看守望家风心得篇2
谈到家风,我就要说到一个人,因为他出生于新中国成立的年代,经历过那个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环境,拼搏于改革开放的潮流之上,他是我家家风的守望者——我的父亲。
年轻的父亲,犹如一壶烈酒,尝起来让人心生畏惧。
年老的父亲,犹如一壶陈酿,品起来让人心生敬畏。
父亲就是这样,小时候让我畏惧,现在让我越发敬畏的男人。
畏惧,是因为小时候的我太不懂事,他严厉地教会我懂事。
敬畏,是因为我现在懂一点事,他却悄悄地老去,依然默默的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由小时候的畏惧到现在的敬畏,情感上的转变让我领悟到:这就是从我父亲身上散发的一种独特的家风——严厉之风。
父亲从小就严厉地教育我们,见人要笑,逢人要叫,而且要求声音要洪亮,以免熟人没听到。如果家里来客人,要主动热情给客人倒水喝。吃饭的时候,我们要主动端饭菜,客人先坐好,我们才能坐下来,客人动饭筷了,我们才能开始吃。知道客人要走了的时候,不管你在做什么,都要放下手头上的事情,起身送行道一声再见。年轻的父亲,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可以豪不夸张的说,是整个大家庭的表率,在那个贫苦的年代,我们兄弟姊妹三人在村里没有人不说我们很懂礼貌,家教不错。
记得生活在九几年代的我喜欢贪玩,有时候也很调皮,总是背着父亲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没钱要么偷家里钱玩街边玩游戏机,要么巧立名目骗取父母的钱财光顾深巷里的录像厅和商店,私自下水塘游泳,打架更是家常便饭,学习自然一落千丈,套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一学渣,好在那时候天不怕地不怕的我,只畏惧一个人,那就是父亲,那个年代的小孩,对父亲的那种畏惧,感觉就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骨子里想与父亲做斗争,身体却不听使唤,变得温顺起来,对父亲唯命是从,从来是指东不敢往西,说一不敢道二。
长大了,回想小时候与父亲的点点滴滴,心存感激,没有父亲继承下来的严厉的家风,哪有今天的我!哪有今天我们的小家。而我将继续秉承父亲的严厉家风,从严教育自己的孩子。
当然父亲外表严厉,不苟言笑。但却是个友善且乐于助人的人。每每村子里有谁家孩子结婚,老人去世,父亲必然是早早地赶到现场,可以说是不请自到、却忙东忙西,一直到所有的事情打理完才结束,也从不说一个累字。另外,父亲从事屠宰职业,村里哪家喜丧事情要宰猪,都来找父亲处理,父亲也是有求必应,但从不收取任何费用,母亲说他不应该不收钱,毕竟累了小半天,而父亲总是呵斥母亲。有时有人觉得不好意思,会给父亲买条便宜的烟,父亲想尽办法拒绝,与人推来推去之余,弄得父亲面红脖子粗,好像跟人吵架似地说:“谁要这个,不值当的,这点小事,举手之劳,何必如此啊!”从父亲身上,我懂得了:对人要友善,要乐于助人。当然在我们这个大家庭远远不止这些,例如:吃苦耐劳,团结友爱,兄弟姊妹间相互扶持,相互关爱等等,这不都是他老人家一直守望的家风吗!
现在的父亲,已经69了。
岁月之风染白了他的一头黑发;
岁月之风布满了他的一脸老态;
岁月之风折弯了他挺拔的身板;
但父亲守望的家风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子女各自的小家,并生根发新芽!
无以回报父亲,作为继承者的我们,唯有感恩和陪伴!
因为百善孝为先,这也是我们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家风!
2024年观看守望家风心得篇3
5月22日,项目全体在位人员观看了纪录片《守望家风》,进一步加强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意识,从中也让我受益匪浅。
家风正、则风气正,家风的好坏不仅影响着一个家庭,更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社风民风正,国家则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当我看到《守望家风》第一集中关于郑氏家族简介时,了解到他们家族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我内心为之震撼,是什么让他们家族一直延续至今?而且一直经久不衰并且受世人尊敬。没错,正是他们家风家规时时刻刻鞭策着他们,告诉他们这件事情该不该做?哪又该怎么去做?怎样做才是最好的?郑氏族人人人都谨记家风家规,严于律己,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才得以让整个家族长久不衰。此时,我又想到了孟母为保家风纯正三择其邻,使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孟子刻苦读书,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思想家。还有片中俞德渊、于成龙的良好作风都值得我们学习,家风家规无不体现了祖辈们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的家风家规。
通过观看《守望家风》,我觉得小到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规,大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与气魄,也需要每位成员去严于律己的遵守,才能经久不衰,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2024年观看守望家风心得篇4
家乃国之本,家风则是国风之基石。《守望家风》通过讲述历史、正视现实,将家风深入浅出的层层剖析。家风在古代的精神层次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可关乎国家之兴亡、小家之衰败。家风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如今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篇章。
该纪录片由“家国”“俭廉”“善仁”“孝忠”“传承”五个部分组成,通过《颜氏家族》《曾国潘家书》《钱氏家族》等大家家风家训,向我们诠释了家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家庭或家族长久以来绵延不断的教育成就的家庭风气。家风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早已成为中国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它的孕育和传承,不仅能够提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保障,更能促进一个家庭的稳定繁荣。
家风是一个家庭绵延在血脉中的基因,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个人的品行与其家风是有直接联系的,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其家风、家教一定十分严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道出了个人品行、家风家教、治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家风是一种精神,是一个家庭的形象,也是一个家庭的魂魄,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树立积极、健康、正派的家风,摒弃那些消极、丑陋、歪门邪道的“家风”。小家小到家庭,大家大到国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正能量,它是当今中国发展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的,家是人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学会做人,步入社会的起点,优秀的家风更是融入社会的“七彩石。”我工作的中铁二十局集团引江济巢c006-2标项目部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当然我们也有“家风”,它是一种行为准则、规范,它不同于法律,不必借助强力手段就能达到“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的效果。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是“国风”成长的精神食粮,所以从我做起,践行家风,弘扬家风,使良好的家风成为为人做事的“保险栓”,抵御歪风邪气的“防火墙”。
2024年观看守望家风心得篇5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每家每户都有着独自的家风家训。这种良好的品质,将会从上一辈的心里,传递到我们的心中。我们要接过这沉甸甸的担子,并把它传承下去。
“没有渊博的学识,也没有强健的体魄,你用什么服人?”这句话,母亲从小就对我说,因为家中原来经营着一家书屋,我也从小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母亲对我很严厉,自打我认识字以来,她便不再给我念童话书了。这也使得我的童年过得特别快,甚至我还没有发觉自己长大了,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不过,这也带给我别样的收获,在同类孩子中,我总会显得格外的成熟,这让我总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似的,母亲告诫我:“你不要以为自己比别人多认几个字就能怎么样了,外面比你争气的人多多了!”听了这话,不争气的我不争气地哭了,这泪水把我心中那嚣张的气焰灭了个灰飞烟灭,我明白母亲的意思,她不过想同其他母亲般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骄傲。
父亲总是温和的,可我却有着如此泼辣干练的性格,大概是随母亲吧。“做人轻浮,态度随便,这可不是个好孩子的表现喔!”父亲为了告诉我这个道理,做事经常慢慢的,母亲见了是要骂的,我不由得替他担心,直到有一天夜里,我下床上厕所,偶然听到母亲与父亲的对话。“你不要这么凶吗,”这是父亲的声音,“孩子还小,有些习惯要慢慢养成的。”“那也不能教他做事慢呀!”母亲的声音比平常温柔了许多,父亲回答到:“我不是在教他做事慢,你瞧他平日里,做事情老是一会走神,一会认真,这怎么行嘛。我要告诉他,做事首先要态度认真,什么事情都不重要,正在做的事情最重要。”果然,父亲不同于那些五大三粗的人,他的心思仿佛比别人更细,更密。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不能丢,如何使人既遵循规则,又能学习良好品质,还能传承传统。这便在我眼中是父母不同于其他父母的特点了。记得那时候我还小,吃年夜饭时,因为无知,而坐到了正对门的“上八位”,这是长辈的位置。母亲见了,便走过来,同我说起“上八位”是长辈坐的,问我能不能和外婆换个位置,我第一次见母亲温和的样子,便爽快的答应了,事后,母亲对我说:“儿子,你要学会尊敬长辈,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爸爸妈妈,没有我们,就没有你了,对吗?所以,我们要通过每一件事情来表现出对长辈的爱,对吧!”我点了点头,看见母亲笑得那么美,那么美。
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许多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家风家训会伴着我们每一个人成长,带给我们许多良好的品质。
2024年观看守望家风心得篇6
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族对修养、气质、智慧、人品的传承,家风是由父母家族长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这样一代代的传承。家风一旦形成就能不断继承和发展,使整个家族有了一种灵魂和底蕴,家风传承越久家族底蕴越深厚。
首先是修养,一个好的家风会让人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前几天在公交站台有一幕很让我感动,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她几岁的小女儿在公交站台等车,小女孩手里吃着零食,然后随手把垃圾仍在了地上,她妈妈望着她对她说“妈妈在家里怎么教你的?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赶快捡起来丢旁边的垃圾桶里”小女孩弯下腰把垃圾捡起来丢到了垃圾桶里。年轻妈妈的教育让小女孩知道了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这是一种个人的修养,小女孩在妈妈这样的教育下必然会成为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
说到气质大家脑海里肯定出现了大家闺秀,绅士风度这样的词语,对,就是这样的,良好的家风会有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有气质的家庭的家风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在小时候父母就教育不要说脏话,见了长辈要行礼打招呼,走路要目视前方腰板挺直等等。这也是培养一个人的气质的一种表现。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 二山阻碍出入,他决心把它们铲平。智叟认为这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而山不会加高,为什么会做不到呢?因此每天挖山不止。天帝受到感动,便派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有人会想我们是在谈家风,愚公的故事只是他一个人的事而已,其实不然,愚公为什么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那是因为愚公的家风,愚公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办到搬走两座大山的,但是愚公把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的大智慧留给了后人,后人一代一代传承这样的家风,相信一定会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
人品在一个家族的家风中也有很大分量,比如在做人方面诚信,正直,勇敢,真诚,坦荡,宽容。做己方面的自知之明,自制自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觉自醒等等。
社会是由家族组成的,好的家风会形成好的社会风气,一个民族的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好的家风的传承,让我们把好的家风传承起来为社会的繁荣昌盛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2024年观看守望家风心得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