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心得体会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写出一篇有特色的体会,大家一定都下了不少功夫,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历程的见证,对内心世界的拓展和升华,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风的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家风的心得体会5篇

家风的心得体会篇1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或者社会都要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个准则。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们用这个准则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定。家规就是家风,可家风是什么呢?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尊老爱幼、孝老爱亲、勤俭节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

我的父母都是乡下人,父亲75岁,母亲74岁,他们没有上过一天学,虽然他们不善言辞,但是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优良传统,如勤俭持家、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其中与人为善是我感受最深刻的。在我印象中,我的大伯母是那么尖酸刻薄,我们没有看过她的一次笑脸,没有听过她一句温暖的话,更不要谈关爱了。对于我们来说,她完全就是陌生的。爷爷的晚年几乎是在我家度过的,吃喝拉撒她从不过问,死后却哭得比谁都悲痛欲绝,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她有多孝顺呢?殊不知这些只不过是做戏罢了。虽然我不信什么善有善报,但是事情却就偏这么邪门,晚年的大伯母居然瘫痪。在外人看来,这是罪有应得,可是母亲表现的大度却让我由衷佩服,在堂哥一家没有时间照顾大伯母时,母亲经常给她送饭,这让年幼的我们十分不解,不过当我为人父母时我明白了。母亲是在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对他人要有包容之心。

母亲和邻里的关系十分融洽。正因为如此,每天晚上我们家屋子里总是坐满人,邻居喜欢来我家喝茶,聊天,感觉他们和邻里有说不完的话。对待那些子女放弃不管的老人,母亲对他们更是格外照顾。虽然母亲年纪大,可总是心系他人。20xx年腊月二十八那天,我回到母亲那里帮忙做豆腐。一个70岁左右的邻居来串门,这是一个无人照管的老人,儿女与他已是形同陌路,他已经独自一人生活6年了。在他脸上写满了孤独无助。母亲留他在家中吃饭后,还送了一些豆腐给他过年,出门时还反复叮嘱。我把这一幕看在眼里,鼻子不禁一酸,父母独自在乡下,本身就需要子女关爱,可是他们却十分体贴我们,从不抱怨。他们在尽量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不忘乐于助人。向他们这样的农村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现在的我已是一个17岁孩子的母亲,我始终牢记父母教给我的优良家风,并且把这些也传承给我的孩子。孩子的表现让我十分欣慰。在他的身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时刻展现。记得小学三年级的一天他在外面玩耍,回家来对我说:妈妈,我把今天的.零用钱送给奶奶了。接着他告诉了我真相,原来他在路上玩耍,看到奶奶步行去姑姑家,他就把零用钱送给奶奶做车费了。我听了后给予他高度赞扬,并且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现在的他和身边的朋友相处也十分和谐,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对他的影响吧!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家风是每家每户的座右铭。有了它,小家才能够和谐;有了它,由千千万万小家汇集的大家才能够安定;有了它,我们每一个人才能够自立,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走得更远!铭记优良家风,传承优良家风,我们的人生的步伐才能够更坚定!

家风的心得体会篇2

家是幸福的港湾。一个人的幸福与家庭密切相关,人生只有家庭和睦能获得幸福和快乐。家庭和睦需要有良好的家风,家风纯正需要好的家庭文化,有什么样的家庭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家风,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良好的家风,乃是人生成长的优质土壤。

在这个世界上,有家庭的延续就会形成不同的家风,每一个家庭都有自身传统的教育方法,一个家庭的兴衰与家风紧密相连,家风是一个家庭软实力传承的基因,也是家庭文化的重要体现,良好的家风是一个人成长的优质土壤,有了好的家风,就有了好的成长环境。家风是家长传给下辈的一种教育导向和言行,家风能够潜移默化,家风能够代代传承。

01、家长需要用身教来影响孩子身教就是家长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来的一种无声命令,行动就是最好“命令”,说上百句,不如亲自干好一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如果家长能够践行了这八个字,就能做到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家长能够善待老人,遵守公德,给孩子做好了示范和表率,孩子便会记忆在心,跟着家长做,这就叫“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家长的一言一行是善举还是丑陋都会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心灵之中,潜移默化,受其影响,这就是家风的魅力,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有什么样的果就有什么样的因,这就是因果关系。

教育好孩子靠的是“文化”,这个文化不是知识,也不是文凭,而是家长的品德和素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和自信。有的人大字不识几个,也没有什么文化,但却有品德,家风纯朴而高尚,能够用一些古语佳句教育孩子,做人要“人穷志不穷”;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小偷针,长大偷天”;“早起早睡身体好”这些激励的话语时常在孩子耳边唠叨,成为家风最强劲的主旋律,并能够常吹不懈,有了这样的家风,教育培养孩子就不懒惰、能够勤奋好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家风之经典和精髓,更是家庭中的正能量。

商品经济在物欲的诱惑下,使不少人道德滑坡,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总是急功近利,不少家长在家中不善待老人;在外面讲话也不文明,举止更不优雅,议论人的长短,在处事中总占点小便宜,捞到好处,自己不正,还专给孩子练些歪经,告诫孩子:“在外面不要太老实,打不赢别人,也要咬上他一口,老实了就会吃亏”。上梁不正下粱歪,这样的家风教育出的孩子只能是自私自利,难以成器。

家风是家庭教育中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却能影响孩子的心灵。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父亲的教育影响很关键。还有“好妈妈胜过了好老师”。孩子从小就与母亲在一起,著名作家老舍曾这样写道:“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好的母亲,能够造就好的家风,母亲对上是婆媳之间的关系,对下又是母子之间的关系,一个家庭,不良的婆媳关系能够直接影响家风的好坏,使家庭成员受到“视角”上的污染,会影响孩子一生。

人生活在现实中,要想获得幸福,就要播种善良的种子,家庭幸福就要有好家风熏陶。人生要获得幸福和快乐,就要培育优良的家风,构建和谐新型的家庭关系,形成有时代气息的优良家风,就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使家庭有书香味、墨香味,少一些麻将声。

家风的心得体会篇3

我们告别了安逸享乐的寒假生活,开始了暂新的校园生活,迎来了“新起点,新希望”。开学的第一天,我们一如既往地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这次课以“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主题,通过介绍赵一曼家书蕴含的爱国情怀、杨启发家庭培育的敬业家风、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诚信家道、罗必炎一家践行的友善家训,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到什么是家风、家训?如何把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罗必炎秉承孝老爱亲、多行善事的家风家训。他任劳任怨地悉心赡养亲、继、养父母8位老人,用大孝情怀教育子女,四世同堂的家庭重德重孝、相亲和睦。他的事迹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小时候我经常在爸爸、妈妈地怀里撒娇,总是不停地许诺:我长大了以后一定要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平日里,每当我吃过饭后,经常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爸爸、妈妈却在忙碌地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他们总是先让我品尝,我却习以为常地拿起来就吃;我一旦生病,爸爸、妈妈便忙前忙后,百般照顾,而他们身体不适,我只能问候一下,也没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开学第一课》的观看,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家风熏陶。今后,我会用好的家风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家风的心得体会篇4

俗话说: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我家的家风是诚信和节俭。

从小妈妈就教导我做一个说话算话的好孩子。记得是一个暑假,因为期末成绩优异,妈妈格外开心,批准我看半个小时电视,而她则去超市买我最喜欢的棒棒糖。但是,电视机里的节目深深地吸引着我,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仍然津津有味地看着。妈妈回来后狠狠地批评了我,我委屈地哭了起来。妈妈帮我擦干眼泪,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做人要言而有信,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我扭过头不理妈妈,不就是多看一会儿电视么,至于上升到这种高度么!妈妈还想说什么,门铃响了。打开门,是邻居阿姨,手里提着一些什么东西,冲妈妈说:“俊彤妈,上次真是谢谢你了,这点儿东西您拿着!”“哎呀,没事儿,既然答应了您的事情,就一定得办到啊!这是应该的,东西我不能收……”

阿姨和妈妈在门口说着话,我并不清楚他们说的是什么,但看到门上挂着的“诚信之家”的牌子,我又似乎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了。

我们家不仅有讲诚信的家风,还有节俭的家风呢!记得有一次洗澡前我脱掉衣服,发现衣服上破了个大洞,便随口说:“这衣破了个大洞,扔了再拿件新的吧!”

洗完澡出来,妈妈给了拿了件新衣服,又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问我:“你知道我这件衣服穿多久了吗?”我一脸八卦:“这件衣服我看您都穿了八百年了,还舍不得扔,是不是有什么故事?”“能有什么故事啊,我从小你姥姥就教我,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衣服脏了洗洗,破了补补,烂了还能废物利用呢,哪能说扔就扔……”得,妈妈又在教育我了,我举手投降:“我错了,衣服不扔了,您给我补补行了吧!”“已经补好了……”妈妈说着,把衣服递给我,嘿,妈妈在破洞处绣上了一个字,别说,还挺好看呢。

这件衣服我至今还保留着,用来时刻提醒自己:好的家风可以世世代代相传,我一定要将我家的诚信之风和节俭之风传承下去。

家风的心得体会篇5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家中有慈祥的爷爷奶奶,可亲可敬的爸爸妈妈。他们总是特别地疼爱我,关心我。小时候的我很调皮,经常惹事,家人总是不厌其烦地教育我,但我每次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当一回事。唯独那一次,我记忆犹新……

那天放学我一回到家就直冲厨房,拿起碗就开吃,丝毫也不记得爷爷平时的教育:要等长辈先动筷,后辈才能动筷。爷爷冷不防的来了句:“你忘记我平时跟你说的话了吗?碗给我放下!”我的身体一僵,连忙把碗筷放下,怯怯地站了起来,低着头,小声地说:“爷爷,对不起我没等你和奶奶先吃……”到最后我的声音几乎没了。“道歉是你这样的态度吗?声音大点!”爷爷大声地说。我被爷爷这一声吓到了,身体一颤,嗓音提高了:“爷爷对不起!我不应该没等你和奶奶动碗筷之前就吃了。”“只错了这一点吗?”奶奶从阳台过来对我说。我心虚的点了点头,又立马摇了摇头。“那你说你错了哪儿?”奶奶似乎看穿了我,又问。爷爷对我的反应很不满意,说:“看样子你是不知道了!出去给我站着想通了再回来!”我低着头走了出去,瞄了一眼地下,呀,竟猜到了自己刚刚掉下的饭粒,顿时恍然大悟。爷爷和奶奶都是农村人,从小吃的本来就不好,有时连三天都吃不到饭,所以非常珍惜粮食,也经常教育我要珍惜粮食,吃饭时要吃干净,不允许有剩下的,而我却吃了一地,想着,想着我非常羞愧,我竟然犯了这一大忌!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剩菜剩饭了,能吃多少盛多少,吃的时候也非常仔细,一粒粮食也不浪费。同时,我也把爷爷的教训当成了我家的家风家训,把它们谨记心里,传承下去。

家风的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家风家教活动方案6篇

局家风家教活动总结6篇

家风建设活动方案8篇

小学家风家训作文7篇

家风家训家教作文6篇

传承家训家风活动总结7篇

传承家风家训演讲稿8篇

家风建设演讲稿7篇

好家风工作计划8篇

教师传承家风演讲稿6篇

家风的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5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