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管理和教学效率,教案的设计需要灵活,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就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雪来了音乐教案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雪来了音乐教案篇1
教学内容:
1、唱歌《西伦达》
2、集体舞《西伦达》
课型:唱游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学唱《西伦达》,让学生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体会游戏歌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让学生在聆听、感受音乐等各种音乐活动中学会歌曲,体会歌曲欢快的节奏。
3、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知识。同时,让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掌握歌曲的节奏曲调,即兴编创集体舞,让学生边唱歌边游戏。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学唱、编创集体舞等各种音乐活动,体验巴西歌曲欢快的节奏。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教学歌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景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今天的音
乐课堂。前两天我们刚渡过了一个愉快的“十一”长假,老师猜想着你们一定跟着自己的爸
爸妈妈去了不少好玩的地方,今天我给大家再介绍一个好玩的地方——那就是外国的一个国家--巴西。在巴西,有美味香醇的咖啡、茂密的热带丛林、世界闻名的瀑布; 也有著名的足球场。【同时播放巴西的风情图片】你们喜欢这里吗?这里的人们还特别受跳舞。【同时播放巴西桑巴舞的图片】,就连比我们还注的巴西宝宝也跳得很是有味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桑巴舞宝宝跳舞视频】。
怎么样?好玩吧?巴西还有更好玩的.游戏,更好听的歌曲《西伦达》。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吧,听完告诉老师,这段音乐带给你们心情是怎样?【播放西伦达音乐】。
学生自由回答自己的感受:(开心、愉快、高兴等)
老师:嗯,老师也非常开心,愉快!那接下更糟我想为这段音乐加上舞蹈;你们仔细看一看老师是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的?
2、播放音乐,老师原地表演歌曲。
3、老师邀请几个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2帮着游戏
再表演一遍。
二、新课教学
1、学习歌词
?1】 跟着老师拍手打着节拍,老师读一句,学生
跟读一句。
?2】 体验2拍子的节奏韵律
出示节奏练习:
(2/4×)
?3】 用2拍子的韵律给我们的歌词伴奏
?4】 老师评价:同学们读的太棒了,节奏把握的
也很好。
2、学唱歌曲
?1】 分句模唱歌曲
?2】 跟钢琴完整演唱歌曲
?3】 播放《西伦达》,有感情地歌唱。(唱出开心
愉快的表情)
3、学跳舞蹈《西伦达》
?1】 集体做一些基本动作:拉手。走步、拍手、
小跳步。
?2】 老师指导学生把这些基材动作组合起来,两
个人练习表演。一人哲学邀请舞。另一人扮演被邀请者。
?3】 巩固练习,再次欣赏完整的手拉手围成圈集
体舞《西伦达》
三、课外拓展
欣赏儿歌《丢手绢》
?1】 播放音乐《丢手绢》
?2】 师问:谁能说一说这首歌和《西伦达》有
什么相同之处?都是与做什么有关系的歌曲?
?3】 指名答
?4】 教师小结
四、课堂小结
五、下课
雪来了音乐教案篇2
一、设计意图:
?指南》艺术领域中有两大目标: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大班幼儿较小中班幼儿来说,在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上都要成熟能干的多。他们能不仅仅接受常规曲风的学习,对生活中一些创新的音乐元素也会有所感受,而rap这种形式的歌曲,在现今社会是十分流行的。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所以在拿到教材后,因为教材结构的关系,使用rap形式来演唱歌曲会比较动感,比较吸引孩子,所以说唱活动便应运而生了。基于教材,因为元素是动物,大班孩子对动物的形象也比较熟悉了,所以在学唱的基础上,我又加上了创编这一环节,作为本节活动的难点。大班幼儿已有初步的合作意识,所以在创编环节与同伴一起学习、一起表演的过程,相信是比较难忘的。在教学策略上,我采用了游戏法、观察法、记录法、演示法等形式,旨在帮助孩子有趣的学、创意的编、大胆的表现。
二、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rap(说唱)的语感以及肢体动作的特征,愿意大胆学唱rap。
2、尝试大胆创编歌词,并能与同伴进行合作表演。
3、感受rap热情奔放的特点,体验与同伴一起学习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一段rap音乐、ppt图片、记录卡等
四、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游览动物园”,激发孩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要去动物园游玩,现在请你们跟着我(导游)乘着动感列车一起出发吧。”
要求:动感列车很动感,所以我们的身体要充分动起来,跟随音乐节奏拍手、做肢体动作,在乐曲结尾加上一个很酷的动作,也可以加上一些“yo”“ye”的“high”词。
2、感受和学唱rap:
(1)“动物园”到了,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呢?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仔细听,我们来猜一猜。(师示范演唱一段rap,并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提问:刚刚我是用什么方式告诉你们谜语的.?老师演唱的方式与平时我们唱的歌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些地方很有意思?(yo、ye等地方、老师的肢体动作)为什么我在说唱前要喊1,2,3,4?(说明要做好准备)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小结:这种说和唱结合在一起的演唱方式有一个名字,叫rap,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唱歌形式。
(2)师第二次示范,请幼儿仔细听清谜语里说了什么?(出示图片记录)我们试着来唱一唱。
(3)“谜底是什么呢?”(兔子)你从哪些地方听出来是兔子?(提炼:兔子的外形特征要讲清)
(4)幼儿跟随教师随着rap音乐来说唱1-2遍。(加上high词和肢体动作)
3、拓宽经验,创编歌词:
“动物园里还有哪些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起观察图片,说说有哪些动物?)
“如果让你来介绍,你会怎么样来介绍呢?”(通过语言来形容动物最主要的特征)
(1)“接下来我们要用rap的方式来编出谜语了。”分组创编,一组一种动物,要求:能合作创编,并把创编的内容记录下来,唱一唱。
(2)幼儿创编,教师巡回观察,并循环播放rap音乐。
4、分组展示:
“哪一组的孩子能大胆上来表演一下?”
(1)教师可以适当选用一些乐器来助兴。
(2)引导幼儿把自己创编的一段rap唱给客人老师听。
雪来了音乐教案篇3
小班音乐活动:春天
小班音乐活动:春天执教者:余秀红20xx年4月25日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习歌曲。
2.能根据形象的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萌发对春天喜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磁带及录音机(或电脑音乐)
2.各种小动物图片,骰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感知美丽的春天
1.了解现在的季节,请幼儿说说美丽的春天。
2.听音乐,请幼儿听听音乐中的“春天”是怎样的?
二、用肢体语言,展示春天的美
1.再次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幼儿能根据歌词,大胆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
2.出示五线谱,感受《春天》旋律的高低起伏。
⑴教师演示图谱,幼儿能初步认识与了解。
⑵请个别幼儿尝试完成,并一起探讨。
三、学唱《春天》
1.幼儿学唱歌曲,师幼相互对歌
2.教师弹奏钢琴,幼儿学唱
四、歌表演
1.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其他的小动物,并请幼儿相应模仿
2.挑选几种小动物进行歌曲创编,幼儿学习创编部分
3.情景表演:幼儿用骰子随机选择模仿的小动物
五、活动延伸
抓住“春天”的尾巴——与幼儿一起到户外,再次感受春天的美,亲近大自然。
雪来了音乐教案篇4
奎屯市实验幼儿园苏天颖活动名称:
音乐游戏《开始和停止》
活动领域:
艺术领域
活动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喜欢和老师一起参加各类游戏活动。但注意力不够持久,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觉得在设计音乐游戏活动时,应注重给予孩子一些富有趣味的,参与欲望强烈的,同时也能培养幼儿一定规则意识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因此,本次音乐游戏活动《开始和停止》,我根据音乐活动的需要,不断变化自己的行为和角色,以引导着、合作者、鼓励者和支持者的身份,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目标:
1、通过玩音乐游戏,感知音乐开始和停止的特点。
2、在游戏中,尝试使用多种形式大胆表现音乐。
3、感受音乐,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通过玩音乐游戏,感知音乐开始和停止的特点。活动难点:在游戏中,尝试使用多种形式大胆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了解了有些事物会在开始中突然停止。
2、物质材料准备:音乐《开车舞》、《开始和停止》;图形(红、绿);自制汽车方向盘、小板凳。
雪来了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儿歌的韵律,感受音乐强弱变化。
2、喜欢打击乐活动,体验拍打不同位置发出的各种拍打声。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节奏棒每人一副
2、大猫、小猫图片;磁带;玩偶一个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
2、发声练习:出示玩偶引起幼儿兴趣,用歌欢迎。启发幼儿变换拍打的部位和动作。
3、分辨声音游戏
教师用不同强度的声音呼唤幼儿
启发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幸福拍手歌》,并用身体动作和节拍表现
4、敲敲奏奏
按教师提示的节拍尝试敲击节奏棒的各种方法
按儿歌韵律敲击《孙悟空打妖怪》 《修鞋匠》
尝试敲击《大猫和小猫》、体验节奏的变化
5、音乐游戏 《 听音学走路》:启发幼儿注意倾听,根据音乐的变化模仿鸟飞、大象走、解放军走路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雪来了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秧歌基本步伐
2、知道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感受秧歌热闹、喜悦的舞蹈特性。
活动准备:
1 、舞蹈录象、录音资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绸带等
3、十字步图谱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东北秧歌,引出课题
1、师提问 :有谁能告诉我这个舞蹈的名称?录象中看到了什么?(师小结:秧歌舞最早流行在东北,东北地区的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就会用扭秧歌的.形式来庆祝,后来我们江南的人们把秧歌改变成地方秧歌,因此手里的道具呢,用的最多的是阿姨们用手绢花,叔叔们呢则用绸带。)
2、在看一次,提出要求:仔细看,试着学一学。(试试手,脚的动作)
二、 学习秧歌十字步
1、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秧歌的基本步伐,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秧歌十字步”(出示秧歌十字步大图示,为幼儿讲解图示的看法,并让幼儿试着看图自己先走一走,老师指导 理解图谱意思 )
2、老师示范秧歌步动作
秧歌步:第一拍,左脚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二拍,右脚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脚向后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脚向后交叉方向走。注意,准备的时候,双脚站在小脚印上,走步时,可以根据图谱上的口令提示走。注意脚步和颜色的对应。
3、幼儿学习秧歌十字
师:小朋友们别着急,我们随着秧歌十字步图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很快就能学会了!
幼儿人手一块十字步图谱,幼儿练习老师观察辅导.
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练习秧歌十字步,老师个别辅导。
4、小朋友们快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道具,手巾花、绸带。男小朋友拿绸带,女小朋友拿手绢花,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几位奶奶,她们也是扭秧歌的高手,现在我们请奶奶跟我们一起跳起来。双手自由舞动听音乐练习。
三、小朋友们跳得真好,让我们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雪来了音乐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