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撰写,促使教师不断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应不断优化和完善自己的教案,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恐龙来了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大恐龙来了教案篇1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清文章层次,学习第一自然段。
4、初步学会在网络上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3、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
4、质疑,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
(1)恐龙有哪些种类?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
(2)恐龙以吃什么为生?
(3)恐龙是怎样生育后代的?
(4)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
二、初读指导
1、检查预习。
2、出示生字词:漫游轻型神秘锋利消失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3、指名读,竞赛读,学生教读。
4、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语。
5、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6、出示生字,指名读,说说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写错。
7、师标示出易错处,重点指导恐、漫、梁、戚等字。
8、用钢笔描红。
9、齐读生字词。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三、理清层次
1、快速浏览,说说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2、交流,师总结:
(1)恐龙生活的年代及数量。
(2)介绍恐龙的种类及形态。
(3)介绍恐龙的亲戚。
(4)介绍恐龙吃什么。
(5)介绍恐龙如何生育后代。
(6)讲恐龙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3、试着分段。
4、交流:(1)、(2-5)、(6)
四、上网查找资料。
1、在标题栏里输入恐龙,再敲回车。
2、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浏览内容。
3、查找恐龙生存的环境。
4、交流。
5、看看文中怎么为我们介绍的。
五、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
六、作业巩固
1、抄写生字词。
2、进一步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一、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二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1自然段
1、我们知道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已经灭绝了,你们想知道恐龙出现在什么时候吗?当时它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百闻不如一见,我们一起去看看。〖电脑显示〗
二、讲读第2、3自然段
1、过渡:在两亿年以前这么多恐龙就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你想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看看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在这几种恐龙的名称下画一条横线。
2、学生交流
3、这些恐龙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找出来放声读,再说说这种恐龙的特点。
4、学生交流
雷龙:大象在我们同学的眼中是很大的动物,雷龙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真是个庞然大物,把雷龙和我们熟悉的大象相比较的说明方法就叫--作比较。说雷龙走路发出的声音就象雷鸣的说明方法叫--打比方。指名读,让大家感受到雷龙又重又大。
梁龙:二十多米,两个教室连起来那么长,二十多米能不能换成很长,这种用数字来说明的方法就叫-列数据。齐读,让同学们都能感受到梁龙很长很大。
剑龙:指名上台介绍,你对他的介绍满意吗?
三角龙:想象它的样子,三角龙的脸我们看了都感到非常害怕,这就是--望而生畏。
鱼龙:和海豚相比较。
翼龙:刚才我们看到翼龙飞得很轻巧,就象一架轻型飞机,这里就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再让我们走近翼龙。
5、课文中用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这些说明方法,使我们对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和翼龙的形态特点有了很清楚的了解。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恐龙?
6、小结: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难怪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就说: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课文的2、3自然段就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
大恐龙来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重点词和句子。
2、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4、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2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谈自己对恐龙与鸟的认识和了解。
2、恐龙与小鸟无论从外形或是生活习性等方面看似乎毫不相干、差异极其悬殊的动物,万万没想到小鸟竟然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想知道科学家是怎么发现的吗?让我们到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中去寻找答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2、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⑴ 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读,一个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⑵ 读后交流,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① 科学家是怎么发现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的呢?
② 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即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
三、理清层次,分析结构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了飞翔的鸟儿。
第二段(第3、4自然段):科学家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段(第5自然段):科学家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新词。
2.提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
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
不仅……而且 结合文中句子理解(后面意思比前面进一层)
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
五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
亲缘关系:血缘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子孙。
欣喜若狂:非常的欢喜快乐。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而非常欢喜快乐。
演化:演变。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
繁衍:逐渐增多
鸟翼:鸟类的飞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有羽毛。
毋庸置疑:无须怀疑。
五、读全文。
六、作业:抄写生字、词。
大恐龙来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恐龙的特点,认识它们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学习抓特征画恐龙想象画的方法。
能综合利用信息资源解决学习问题,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发明性的描绘表示恐龙世界。
在学习活动中表示出喜爱自然和动物、关注自然环境和生物生存的情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生认识恐龙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学习抓特征与再造想象表示事物的方法,发明性地画出恐龙,集体组拼成一幅恐龙世界的想象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搜索知识:
1、恐龙知识大搜索:
这节课让我们发挥无穷的探究精神和想象力走进精彩的恐龙世界。”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提纲:“恐龙是生活在什么年代的动物?”“曾经称霸地球一亿六千五百年之久的恐龙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恐龙的种类有哪些?是如何命名的?”
2、学生从课本和课外读物中寻找、讨论、汇报
3、教师归纳。
二、创作方法、示范指导:
1、交流尝试:“怎样让恐龙显得更生动呢?”师生讨论,得出结论:画好表情动态和习性、环境使恐龙更生动。
2、师生一起构思、合作交流,在黑板上演示画一只生动有趣、特征突出的恐龙。解析特征、示范方法步骤:构图、画轮廓、添加花纹、涂色。
3、提取花纹:“说一说,看一看,点一点,找一找恐龙的花纹的组织规律。”出示几只花纹色泽明显的恐龙,与自然界可见到的动物比较,分析花纹样式和色彩深浅和分布等规律,表示粗糙皮肤等特点。
4、出示不同染色方法和不同姿态恐龙的创作形式,开阔思路。
三、创设情景、指导创作
1、活动情境:出示课前为恐龙世界绘制的环境背景大幅图版——有草原树林,高山湖泊,广阔天空,“你想画一只恐龙生活在这儿吗?”
2、活动要求:想象画出一只有创意、生动形象的恐龙。然后剪下来,在顶部贴上学号,送到“大峡谷”来生活,我们一起发明一个精彩、美好的恐龙世界。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巡辅展示:老师在学生创作的过程进行个别辅导,协调组织学生,将恐龙粘贴到图板上组合成集体作业,展示出来。
四、开放谈论、欣赏评价
评价:组织先完成贴上去了的同学,“你想对几号作品作出评价?他的恐龙画得怎么样?发表你的意见或者建议。你也可以发表自身的创作意图。再看看他人对你的画有些什么评价,你觉得对你的画评价最中肯的是哪一句?”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我们都知道真正的恐龙世界早已成为永远的历史,那么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人类又应该怎样吸取恐龙灭绝教训呢?相信同学们下课以后还会去探究。
大恐龙来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轻盈、敏捷、笨重、迟钝、五彩斑斓、凶猛异常、茹毛饮血”等词语;
2、弄清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根据想象,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
3、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并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1、弄清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根据想象,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
2、感受语句表达的准确性,并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题
1、出示词语“轻灵、敏捷、羽毛、五彩斑斓、凌空翱翔”,指名领读,全班跟读。
2、问:“读了这些词语,你联想到了什么?”,出示鸽子和孔雀图片,让学生用上刚才读过的词语来形容。
3、出示词语“笨重、迟钝、鳞片、鳞甲、凶猛异常、茹毛饮血”,指名领读,全班跟读。
4、问:“读了这些词语,你联想到了什么?”,出示霸王龙和马门溪龙图片,让学生用上刚才读过的词语来形容。
5、图片对比,从“似乎毫不相干”引出“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这一中心句。揭示课题。
二、弄清演化过程,想象并自述
1、问:科学家做出如此大胆地推测,他们有证据吗?什么时候,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投影“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痕迹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抓住“欣喜若狂”引导学生体会寻找证据的不易,(及时结合19世纪英国学者的研究之难来体会)了解有羽毛痕迹的恐龙化石对于研究者们的重要性,指导感情朗读。
3、对于辽西的发现,作者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出示“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从“点睛之笔”的理解入手,体会“辽西的发现”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指导朗读。
4、过度引出“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第四自然段)
5、生读文,填写题单。
6、学生汇报,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图片辅助理解,并完成板书。
7、学生不看课文,根据板书提示,发挥自己的想象,口述恐龙飞上蓝天的过程。
三、感受语言准确性,联系生活学会运用
1、师:这篇课文除了把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写得生动形象外,语言的准确性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这一句,“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抓住“一支、漫长”运用对比的方式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严谨。
2、范例二,出示“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抓住“一些、逐渐、越来越”运用对比的方式体会语言的准确、严谨。
3、运用。出示“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学生读后说说这个句子的特别之处——运用排比、对比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各种恐龙的特点。
当堂训练:“有些……有些则……;有些……有些则……;有些……有些则……”把恐龙的形态各异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情景也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式进行描述。例如(出示)“我的班级是个奇特的大家庭:有些同学喜欢安静,有些同学则,有些同学爱好唱歌,有些同学则,有些同学喜欢凶猛异常的恐龙,有些同学则。”
四、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大恐龙来了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理解故事中恐龙的形象特点。
2、学习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恐龙进城遇到的事以及带来的不同感受,愿意用自己的特点做一些受人欢迎的事。
3、学习句式:大恐龙啪嗒啪嗒的走在……(地点),可是……(特点)……(现象)。
活动准备:恐龙图片;2、字卡:长、大、粗;3、故事配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恐龙,观察并了解恐龙的形象特点。
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出示恐龙图片),原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恐龙,看看它有哪些特点?
老师引导幼儿说说恐龙长、大、重的特点,并用图片进行展示:
根据幼儿的讲述,(教师出示"长"卡片)这是什么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很长?
(比房子还要长)哦,原来你是用比一比的方法看出来的。
它还有什么特点?它的身子很大(教师出示"大"字卡片)从哪里看出来的?
恐龙除了身子很长、很大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吗?它的腿怎么样?
(很粗)这么粗的腿,它的体重会怎么样?(很重)这么大的恐龙有一天来到了城里,你猜它会先到哪里?再到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二、分析理解故事的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至"大恐龙给大家带来了危险"大恐龙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谁能把这件事完整的进行讲述?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引导幼儿讲述听到的其他两件事情,并用图片进行呈现。
这三件事是一件快乐的事吗?为什么?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恐龙很难过,他会怎么想呢?你能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吗?
城里人觉得有危险,他们会有什么表现?也请你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
出示交通堵塞的图片:你们看看这就是交通堵塞的样子,我今天早上就遇到了。
它还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出示轨道、火车跳舞的图片)最后来到了什么地方?(出示小路、及把屋顶掀翻的图片)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因为恐龙太重了,所以把火车都震得跳舞了),教师出示"重"字卡片,同样讲述重、大、长的特点。
这就是恐龙来到城里发生的三件事,它心里会怎么想?(难过)出示哭的表情图。
大恐龙心里可能在想:要是能变小就好了,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吗?
城里的人会喜欢大恐龙吗?(大家觉得恐龙带来了麻烦)出示哭的表情图。
你觉得事情会不会发生转变?会转变在哪儿呢?
2、讲述故事后半部分至结束,展开讨论。
—恐龙来到了城市,后来的事情有变化吗?你听懂了哪些地方有变化?
恐龙做了什么事?(用三个字就讲述清楚了)这就是变化(出示图片)还存在变化吗?麻烦的事变得怎么样了?(变开心了)出示笑的表情图,这是大恐龙现在的心情,它变开心了,这是第二个变化。
大恐龙变化了,城里的人有变化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考考大家或者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辅助提问:我还有个问题,为什么恐龙可以做立交桥?我可以做吗?(根据幼儿讲述,教师移动相应的'字卡)—为什么恐龙会变的高兴,城里人也会变得高兴呢?
—为什么小朋友要在马路上撒青草呢?
3、说说对故事的不同解读和看法再完整的听一遍故事,想想你喜欢城里来的大恐龙吗?为什么?
你喜欢这只大恐龙吗?为什么?(它改正了,它帮过别人)我也觉得它很帅!
因为它原来做了别人不喜欢的事,现在做了别人喜欢的事,它用了长、重、大的特点做了很多的好事,简直是帅呆了!
三、想象:
恐龙在城里还可以做什么事这是一只聪明和爱帮助人的大恐龙,它还想在城里待下去,它还可以利用它的特点做些什么好事?
总结:让我们明白了第一次来城里大恐龙发生的事,更明白了这是一只愿意为城里人做更多事的恐龙,他还会做很多事,我们可以慢慢想,慢慢画。
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
大恐龙来到了城里,它觉得这个地方比它以前到过的任何地方都热闹。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马路上,可是它的身体太大,交通给堵塞了,汽车排起了长队,响起了喇叭。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铁路上,大恐龙的身体太重,铁路被踩得"吱哩吱哩"直响,火车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胡同里,它闻到了人家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香味,忍不住把头伸进窗户,可是大恐龙脖子太长,把人家的房顶都掀翻了。大恐龙心里真难过。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险。这时一个聪明的小孩说"大恐龙走了许多路,一定是饿了。"他带着许多小朋友在马路上撒青草,大恐龙沿着这条青草路边吃边走,吃饱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马路被堵住了,汽车从大恐龙身上、身下开过,大恐龙变成了立交桥。大恐龙身上痒痒的,睁开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大的用处呢大恐龙觉得自己应该为城里人多做一点事,因为它是多么喜欢这个地方啊!一辆辆大卡车、面包车、小汽车从大恐龙身下开过去,一辆辆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从大恐龙身上骑过去,一群群大人、小孩从大恐龙身上走过……城市的马路畅通了,大家都说,大恐龙立交桥真好!
大恐龙来了教案篇6
活动目标:
尝试将数字1-6进行6次不同的组合,排列成6个不同的号码。
能积极动脑,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磁性板(上面用5根橡皮筋分割成6行)。
6种不同的小恐龙头像(在反面贴上磁铁)。
磁性数字1-6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家中的电话号码。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教师记录。(通过比较各自家中的电话号码,发现号码与数字的关系。)
2、比较一下这些号码有什么特点吗?(开头都是5或者6;有八个数字组成)这些号码都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由0-9数字组成的)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同?(每家的电话号码都是不同的,按照家的地址、区域分别有相同的部分号码)
(二)为恐龙装电话
1、出示贴有恐龙头像的磁性板,提出活动要求。
恐龙园要给恐龙们家里装电话,请大家为恐龙们设计六位数的电话号码。
2、出示数字1-6,提出设计要求:
为六位数的号码,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六个数字不能重复;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
3、小小设计员
幼儿按要求在磁性板上将6个数字组合成6个不同的电话号码,并记录下来。
(三)幼儿相互交流不同的排列方法。
请2-3位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大家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的。(要求:为六位数的号码;每一家的号码都要用到六个数字;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六个数字不能重复;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请做的快的幼儿介绍,为什么能做得又对又快。
大恐龙来了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3种恐龙,能说出它们的样子。
2、体会3、4自然段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
3、学习3、4自然段的写法,能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任选内容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3种恐龙,能说出它们的样子。
教学难点:学习第3、4自然段的写法,能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任选内容写一段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平常喜欢做什么啊?喜欢探险吗?今天咱们就去探险。去哪呢?课件展示恐龙录象。知道去哪吗?对了,去遥远的恐龙世界。(板书课题)
一、激情导入:
生齐读课题。师:“遥远”是什么意思啊?
有多远啊?(几千万年以前)
课件展示1自然段:
很久很久以前,各种各样的恐龙是地球上的主人。
指名读,体会“很久很久”理解“遥远”。如生体会不到,课件将“很久很久”加着重号。
2、你都知道哪些恐龙啊?生介绍。
师:你知道的真多呀!老师也像大家一样喜欢恐龙,大家看看我给大家带来的恐龙图片。看后有什么感受?
再读这句话“很久很久以前,各种各样的恐龙是地球上的主人。”如学生读不出多,课件将“各种各样”加着重号。
想到那遥远的恐龙世界去探险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在探险过程中,你认识了哪些恐龙?在图上标一标。
指名展示。
三、细读课文,了解三种恐龙
(一)刚才啊,我们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这些恐龙,要想更加深入的了解它们,我们得更近距离的观察,这可有点危险,你们怕吗?为了使我们观察得更仔细,也为了大家的安全,请大家先注意探险提示:
探险提示:
1、你对哪种恐龙感兴趣就到哪里去探险。
2、把你最感兴趣的见闻划下来,有感情地读读。
3、探险后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恐龙介绍给大家。
(二)生自读体会
(三)集体交流,重点指导
1、学习2自然段
(1)生介绍雷龙:声音大、响。具体感受到声音大、响是从“雷龙能发出如雷的声音。”中的“如雷”感受到的。
课件展示:雷龙能发出如雷的声音。
生读中体会声音大,如体会不到,课件将“如雷”加着重号。
师:雷龙的声音
生自己体会读。
(2)体会雷龙高大体笨:它们伸着长长的脖子,移动着笨重的身体,一群一群地在草原上散步、游戏。
(3)了解雷龙的食物、住所:高大树木上的枝叶是它们的美味,安静清凉的树林是它们的住房。
2、学习3自然段。
(1)生介绍暴龙:“暴龙是最贪心的猎手。”
课件展示:暴龙是( )的猎手。
生填空,再体会读这句话。
生读文展示:“它们露出尖利的牙齿,迎着风追赶草原上可怜的动物。只要暴龙出现,许多动物都躲得远远的,只怕一不小心成了它们的点心。”
(2)课件展示:它们露出牙齿,追赶草原上可怜的动物。
它们露出尖利的牙齿,迎着风追赶草原上可怜的动物。
请你读一读,不同的介绍给你怎样的感受?
再读原句。
(3)课件展示:( )暴龙出现,许多动物( )躲得远远的,只怕一不小心成了它们的点心。填一填,读一读,你有怎样的感受?
(4)暴龙到底有什么特点啊,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5)师引读首句,生分读具体写的句子。
3、学习4自然段。
(1)生介绍翼龙的特点“是天空中的英雄”。
课件展示:翼龙是天空中的英雄。将“天空中”加着重号引导学生体会读。
生读文展示:它们张着宽大的翅膀,在空中优美地飞行。越过草原,越过高山,湖面上也常常映出它们那雄健的身影。
(2)课件展示:它们张着翅膀,在空中飞行。
它们张着宽大的翅膀,在空中优美地飞行。
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它们飞行得自由自在,是天空的主宰)
课件展示:翼龙是天空中的英雄。它们张着宽大的翅膀,在空中优美地飞行。越过草原,越过高山,湖面上也常常映出它们那雄健的身影。(体会翼龙飞的远飞的高)
(3)翼龙到底有什么特点啊,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3)师引读概括写的句子,生分读具体写的句子。
4、几千万年后的今天,这些恐龙早已从地球消失了。我们只能通过它们的化石,想象那个遥远的恐龙世界。不能亲眼看看那些可爱的恐龙,有什么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5自然段。
(四)总结
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15、遥远的恐龙世界
雷龙:声大体笨
暴龙:最贪心
翼龙:空中英雄
大恐龙来了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