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知识,教师们一定得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来设计教案,就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教案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教案模板篇1
一、活动背景: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理的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也就是知恩、报恩。然而现在很多“独生子”“小皇帝”都冷眼横对他们的父母、漠视教师的劳动的付出,认为所有人的付出都是应该的。因此“感恩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我在班里搞一次感恩教育的活动,我想通过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别人的艰辛,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班队会课,体会父母的爱与付出。
2、培养学生感恩的心理,学会尊重他人,承担责任,从身边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恩他人,善待他人。
三、设计思路:
由学生主持引入主题,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接着通过学生熟悉的诗歌《游子吟》激发学生爱父母的热情,再通过地震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伟大的爱,接着联系自己生活,讲述自己与父母的故事,让生感受亲恩,体会亲情,并现场亲子互动,体会亲恩,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总结出孝敬父母的正确方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自己父母的爱,使情感升华。接着,使活动进行扩展,让生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一切,并通过《感恩的心》手语操表达出来,最后在班主任老师的总结中结束这次班会活动。
四、活动准备:
1、两位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准备主持稿。
2、多媒体课件:
(1)诗歌《游子吟》。
(2)地震中的图片。
(3)背影音乐“再见警察”。
(3)“感恩的心”手语操等。
五、活动方法:
情景体验,讲故事,讨论、发言、交流等。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甲:敬爱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
合:大家下午好!现在我们宣布一(1)班“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老师: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给了我生命全部的爱,又在我耳边轻轻说了声,你不用回报,是谁……又是谁……把一切的爱都化为甘露,无声孕育了一方新绿,——是我慈爱的父亲、母亲。
甲:当我呱呱落地。
乙:就迎来了爸爸、妈妈灿烂的笑脸!
甲:爸爸的微笑,就像暖流涌进了我们的心田!
乙:妈妈的微笑,就像人生的第一首歌谣!
合:从此,你们日日夜夜陪伴着我们。
合:你们就是我启蒙的严师。爸爸、妈妈,今天就让我们来赞美你们—师生齐:爸爸、妈妈我爱您!
(二)激发学生爱父母的热情:
1、老师:咱们以前学过一首关于母爱的古诗,还记得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吗?谁能背背这首古诗呢?
学生:举手背诵《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老师小结:
一位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手里缝制着衣服给将要出发的孩子。在孩子出发前夕,母亲还在细心地一针一线缝着,心里却担心孩子很长时间不回来。这就母亲对孩子关心爱护啊!每个孩子的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无优无虑、心情舒畅,快快乐乐的环境下长大。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
3、丙:在生活中,父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
乙:母亲永远牵着我们的手。
甲: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
乙:父母的爱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
合:父母的爱是危急时刻撑起我们生命的一片晴空!
甲:请大家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地震中的母亲》(多媒体画面辅助)。
4、教师讲述: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罕见的8.0级大地震。当时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哄着孩子睡觉。突然,地震发生了,楼房开始摇晃起来,母亲摔倒了,还没等她爬起来,房顶便朝孩子垮塌下来,母亲不假思索地扑过去,双膝跪地,身体向前匍匐着,双手支撑着地面,为孩子搭起一座人身帐篷。倒下的瓦块重重的砸在母亲身上,母亲忍着疼痛一动不动,因为她知道,她要是移动,瓦块就会砸到孩子身上,望着熟睡的孩子母亲嘴角露出了微笑。
就这样的姿势,就这样坚持着,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救援人员赶到时,她还是这样的姿势。当救援人员把她身边的废墟清理开时,发现孩子毫发未伤,还是安详地睡着。人们在孩子的被里发现了一部手机,手机上有一条未发出的短信,写道: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记住妈妈永远爱你!在场所有看到短信的人都哭了。
5、听后随感:
(1)学生:主持人甲: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哪些感受呢?
(2)学生: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同学们,这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最圣洁的、最勇敢的母爱,我们面对这样伟大而又无私的爱,内心当中充满了对这位母亲的尊敬,那么就让我们全体起立,用队礼表达我们对这位母亲的敬意吧!
(三)感受亲恩,体会亲情:
1、教师:同学们,每一位父母都是那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为我们做过许多事,为我们付出很多。那谁能谈谈你的父母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事吗?
2、学生:
(1)同桌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
(四)亲子互动,体会亲恩。
教师:现在我们想请一位同学和他的家长一起来回答下面这些问题(找一对父子或者母子)xxx同学,请你回答关于父母的问题,叔叔(阿姨),请您回答关于孩子的问题,好吗?(屏幕显示问题)
1、父母(孩子)的生日是哪一天,你是怎样给父母(孩子)过生日的?
2、知道父母(孩子)最爱吃什么呢?
3、知道父亲节、母亲节是哪一天吗?儿童节是哪一天?
4、周末你为父母(孩子)做哪些事情?
(1)教师:看来,父母对孩子的了解总是多过孩子对父母的了解,父母给孩子的爱总是多过孩子给父母的爱,同学们,看来我们对父母的关心真是太少了,请记住这两个日子吧!
(2)学生:主持人以手指示屏幕的显示:(父亲节是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母亲节是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
(五)讨论:我怎样对待父母?
1、教师:
刚才几个同学都谈了自己的看法。的确,父母之爱伟大而又平凡。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呢?
2、学生:
(1)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进步,都是对父母爱的一种无声的感激。孝敬父母的方面有很多,但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1)听父母的话,不顶撞父母,接受劝告。
(2)对父母有礼貌。
(3)体贴关心父母。
(4)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随便向父母要钱买零食吃。
(5)不为难父母。
(六)学会感恩,及时回报。
1、教师:相信此时此刻,大家都有很多心里话要对父母说。同学们,让我们从座位上走出来,到爸爸、妈妈面前,给他们一个深情的拥抱吧!
2、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一年级教案模板篇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aieiui
教学目标:1学会复韵母aieiui及它们的四声,达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练习拼读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正确书写规定的音节。
教学重难点:读准复韵母aieiui的音,认清它们的形与音节的拼读。
教具:字母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单韵母
1、我们已经学过哪几个单韵母?
2、认读单韵母卡片。
二、学习复韵母
1、复韵母ai
?1〉请同学互相看看自己前后左右挨着谁?
?2〉观察图画,他们在干什么?〈背挨着背比高矮〉
?3〉出示“ai”的卡片,让学生自由读
?4〉教师范读,并说明发音方法〈由a滑向i一气读成ai〉
?5〉学习ai的四声〈教师领读——齐读——抽查〉
2、复韵母eiui教法同ai
三、指导书写aieiui
教师示范正确的写法与格式
四、学习拼音节
1、让学生自己尝试拼音节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尝试拼读带声调的音节﹙教师纠正并说明声调的标法i、u相遇标在后﹚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三个什么韵母?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aieiui
教学目标:1、巩固复韵母aieiui及其与声母的'拼音练习与书写.
2、认读7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难点:认读7个生字
教具:生字卡片 字母卡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aieiui与音节的书写
1、抽读卡片
2、教师出示bai等之类的音节,先让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认读
3、认读带声调的音节及书写音节
﹙1﹚出示带声调音节
教师先范读音节,学生再跟读
﹙2﹚书写音节
教师范写音节,讲解:几个字母要写得紧凑、匀称,安顺序写完,再标上声调
二、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1﹚图中有什么东西?
﹙2﹚他们在干什么?
2、指导读句子: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
﹙注意适当停顿﹚
3、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卡片
a先让学生尝试拼读
b我们可以利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生字?
﹙2﹚教师范读生字,学生跟读
﹙3﹚同桌互读,教师指名认读
三、读儿歌
1、自由读儿歌并学拼红色音节的字
2、教师检查,纠正读音
3、学生跟读﹙注意读好轻声﹚
4、让读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生字?
一年级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能听辨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2、在歌唱、表演中即兴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小朋友们,想去动物园玩吗?这是不是你们高兴的事?
你高兴时会怎么样?
二、音乐活动:动物大合唱
1、你们能说出一个字的动物有什么?
两个字的动物呢?
三个字的动物呢?
2、现在,我们来进行“动物大合唱”。
如:长颈鹿、老鼠、蛇
三、学习歌曲《在动物园里》
1、小朋友们的大合唱很精彩,现在我们可以进去看看可爱有趣的'动物了。(课件:动物图片)
2、哎,这些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哦,他们在唱歌呢,唱什么歌?小朋友们会唱吗?我们和他们唱一唱,好吗?
3、学唱歌曲《在动物园里》。
四、创编歌词
1、刚才我们在动物园看到了那么多可爱的动物,想不想自己编歌词进去?那想一想第一句怎么编?大家一起想,要什么动物来编?()睁眼看我们,真(),真();
()跳舞多起劲,真(),真();
()吹口哨,真(),真();
动物园里动物多,真(),真()。
2、学生进行创编歌词,教师将歌词写出来。
3、学生演唱并表演创编的歌曲。
五、课后小结:
地球上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
板书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
歌唱:《在动物园里》
一年级教案模板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短文认读短文中的认读字。
2、理解文章内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真心帮助他人,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真心帮助他人,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教学难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赶忙帮助他人,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课型:综合课
课时:1课时
教具:头饰、小黑板,字卡、图片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高兴)老师准备了礼物,如果谁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积极思考,老师一定会送给他的。
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聪明,就带来了一则谜语,想考考你们:
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家安;
别看个矮爬得慢,要论寿命大无边。
学生:小乌龟
老师板书:[小乌龟]
教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就猜对了,关于乌龟你知道什么?(学生自由说)这节课老师,又带来了一个乌龟的故事你们知道吗?(想)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笑了)小脑瓜快抬起,大眼睛看课题,齐读。
老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说。
老师:好,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分自然段读并评价。(要求读的同学要认真,听的同学要仔细,评一评是否把字音读正确了,把句子读流利了。)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可爱的小乌龟高兴的笑了,你能猜出小乌龟的心情怎样吗?(高兴、开心!)
老师:谁能说一说,小乌龟为什么笑了?
学生:汇报
老师:你知道误解是什么意思?板书[误解]
学生:误会了。
老师:误解就是指不正确的理解,那么小伙伴们因为什么误解了小乌龟?
学生:没帮朋友忙。
老师:小乌龟是真的不想帮朋友有忙吗?
学生:不是,小乌龟爬得太慢了。
老师:没有帮上忙的小乌龟心情会怎样?你能把它的话找出来读一读吗?
指生展示读一自然读并评价。
老师:其他小动物是怎样对待他的?
学生:不理它。
老师:虽然小伙伴误解了小乌龟,可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小乌龟是怎样做的?
学生:救小公鸡把它驮上岸。
老师:板书[帮助]。
老师: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小乌龟是怎样向小公鸡游去的?
学生:拼命。
老师: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小乌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学生:热心助人,宽宏大量。
老师:老师还认为它不夸夸其谈,用行动消除别人对它的误会,希望同学们也向小乌龟学习。
老师:小伙伴误解了小乌龟,小乌龟却宽洪大量帮助了小伙伴,这么感人的故事,你们想美美地读出来吗?(想)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诵读课文。
老师:指生上前戴头饰分角色诵读。
师生评价。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想像一下,小伙伴是怎样向小乌龟道歉的。
生活中我们难免,有被人误解的时候,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别人的看法,真心,帮助他人,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板书设计:
小乌龟笑了
误解
小伙伴 小乌龟
帮助
一年级教案模板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走、冬、春、百、瓜、果、谷、北”8个字;会认“季、歌、唱、种、行、园、粮、食”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重点指导“瓜”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请到了教室里,你们喜欢哪个季节?
2.师配乐范读课文。师:你们想读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翻开书,自由的读一读,不会认的字多读一读。
2.小组内组长领读。
3.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习情况。
4.指名当“小老师”。
5.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二、分节细读
1、学习第一节
(1)全班齐读第一节。
(2)指名朗读第一节。
(3)学习第一行,体会“悄悄”的意思。
指名朗读第一行。教师:春天来了,它悄悄地向我们走来,谁能学学“悄悄地走来”吗?指名学生模仿“悄悄悄走”让学生感知“悄悄”就是让人不易察觉到。
春天是怎样悄悄地走来的呢?你是怎样知道春天来了呢?(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如:树不知不觉发芽了,草变绿了……)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吗?
(4)指名朗读二、三行(课件播放:溪水流动“丁冬、丁冬”的声音。)
师:听“丁冬、丁冬”溪水流得多么欢快啊!谁能用欢快的.语气读一读。(读后同学互评,同位互读互听。)
师:刚才我们读了春天溪水在唱歌,你在春天里还听到谁在唱歌?(学生讨论,如:小鸟、燕子、春雨等)
(5)指名朗读四、五行
你看到春天有哪些花开了?(从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知道春天有很多花开了,这就是“百花齐放”)
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在忙着干什么呢?(齐读“春耕春种忙”)
师:春天多美啊!小溪唱起了欢快的歌、花儿张开了笑脸,农民伯伯春耕春种忙,你能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吗?
(6)齐读第一节。
指导背诵:
出示:春天悄悄地走来,
( )唱起了歌儿。( )( )。( )齐放。( )忙。
三、学习生字:“走、冬、春、百”
一年级教案模板篇6
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是否能简单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学生和教师一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
2、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拓印方法进行画面肌理创作的作品。
二、导入新课:
教师事先准备好四个小组用的颜料:红、黄、蓝、绿。(分别用脸盆放着)找两名学生穿着鞋子蘸上颜料后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走,让学生观察纸上出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鞋印花纹清晰有的鞋印花纹不清晰?
学生:因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三、讲授新课:
1、发展阶段:
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及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探究,从而找出产生纹理的原因。
2、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没有具体物象的.)。
3、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
四、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五、学生作品,。
六、课后拓展:
1、用印纹和彩纸剪贴来组织画面,譬如:用叶脉敲印出草丛,配上彩纸剪贴的蝴蝶,可以产生另一种作品的效果。
2、对印出的纹理进行联想,看看能成为什么……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创作。
一年级教案模板篇7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和认数情况。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类方法。
课前准备
(一)教具: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
(二)学具:1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好多好多知识,比如:认识数字、认识图形、会计算等等。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图。
(二)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
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
数一数:图的上面有几架飞机?下面有几辆汽车?图的`左边有几个萝卜?右边有几棵白菜?中间有几只灯笼?
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认真看图,还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们看图、看书、做事都用得上这些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做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
2.学习数数:
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
师说:这幅图画的是开学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大家仔细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数数:
图上有几位老师?几个同学?(一组一组地数)一共有几个人?
图上面有几朵向日葵?几棵树?几只小鸟?(从左往右数)
(2)数周围的实物:
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数一数教室里有几盏灯?几扇门?几扇窗户?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衣服上有几个扣子?
3.学习分类。
(1)看书上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铅笔和球)
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
师说: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类物品,所以圈在一起。铅笔是写字用的,和球不是同类物品,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
(2)出示图片:
请你们分一分,哪些是同类物品,学生回答后,教师圈上圈。
(3)学生看书上图:
师问: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书包、小鸡、母鸡、公鸡和气球)
可以把哪些东西圈在一起?(可以把小鸡、母鸡、公鸡圈在一起)为什么?
师说:你们说得对!小鸡、母鸡、公鸡都是鸡,所以把它们圈在一起。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圈一圈。
4.了解学生认数的情况。
(1)看图回答问题:
师问:每个圈里画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边的数是几?
(2)指名几名学生分别数出1~10实物的个数。
(3)教师带领学生打乱 1~10各数的顺序数数。
(三)巩固反馈
(1)看数摆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5根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7根小棒。
(2)做拍手游戏:
教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
教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
(3)做练习一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以内的数。学会了把物品进行分类。这是为我们以后学习数学的一节准备课。(板书课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里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通过看图、数数、游戏、动手摆实物来激发学习兴趣。
二、在这节课的开头设计了分清方位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逐步分清方位。
三、在练习数数上,除了数课本上的图片还设计了数周围的实物。目的是不仅了解学生是否能抽象的数数。还要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四、在学习分类这个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能把同类的圈起来。而且还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圈。从而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年级教案模板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