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知识,老师们在撰写教案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来设计,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年级教案模板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守法观念。
2、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怎么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实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知道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法律词典: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三、合作交流:
问题1哪一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毒、注射毒品;
(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中度不良行为: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六)参加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
(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
(十)吸烟、酗酒。
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
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
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犯罪。
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
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
自我预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正身避邪,防微杜渐。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携带管制刀具:
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强簧刀或其他管制刀具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警告。这些刀具之所以禁止携带,因其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携带管制刀具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件,特别是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阶段,精力旺盛,但由于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淡薄,争强好胜,行动盲目而不计后果,携带管制刀具,极易一时冲动,酿成不该发生的悲剧。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讲文明礼貌,待人恭敬谦让,已成为时代风尚。要求我们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抛弃动辄动手打人,出口骂人的不良行为。如果从小养成了这种不良行为,危害无穷。好多犯罪分子从小染着了打架、怒骂别人的不良行为。
偷窃:
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为。青少年中有的不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看到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很羡慕,而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非法去窃取公私财物。一些未成年人因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平常喜欢贪点小便宜,从拿人家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橡皮开始,逐渐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任何事物总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句老话叫做贼偷菜起,任其发展就会演变成盗窃。
实例(小偷小摸导致犯罪)
2001年,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一度发生多起撬盗案件,到2002年底,失窃案件多达几十起,财产损失几万元,警方将作案的26人捉拿归案,查明这伙人自2001年3月至12月间作案30余起,案值人民币10万元。更令警方吃惊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学生和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11岁,其中女性一名。面对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办案干警没有像往常破案后的欣喜,心情反而变得沉重起来。警方查明,26个孩子中有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同警察打交道,按盗窃作案的次数和案值,足以判处徒刑,但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只能教育后予以释放。于是他们作案后受法律惩罚的犯罪恐惧心理一次次减弱,认为自己人小法律管不了,渐渐从一个月一次小偷小摸,发展到每月偷几次,有的几乎天天作案。有些14岁的少年曾公开宣称:“我还能偷2年”,13岁的少年不甘示弱:“我还能偷三年,比你多一年”。
故意损坏财物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日常生活中的故意损坏财物,多出于报复的动机,你对我不义那我就将你的财物损坏,使你生活不好或叫你破破财等。青少年中多出于嫉妒或寻找刺激,而偷偷地把别人的东西损坏。这种行为既损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行为严重的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四、殷切的希望
1、勤奋学习,掌握必要的政治、文化、科学、法律知识和劳动技能,提高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2、遵守社会公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敬爱父母、尊重老师、敬老爱幼,艰苦朴素,不做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事情,应当诚实谦虚,接受别人的帮助教育,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3、遵纪守法,不吸烟、不饮酒、不打架骂人、不赌博、不早恋、不逃夜逃学、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仅向成年人开放的娱乐场所、不观看不良的影视读物、不做其它危害自身和他人身心健康的事。
4、努力锻炼身体,讲究卫生,加强体质。
5、同学之间应当团结友爱,互学互助,共同进步。
宣誓
我们郑重宣誓: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告别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法制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文明中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主持人宣布本次班队会结束。
一年级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18个生字
2.能力目标: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为学习课文做下铺垫
有的小动物一到冬天就躲进洞穴里冬眠,哪位小朋友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要冬眠?(小青蛙、蛇、熊……)它们什么时候从洞里钻出来活动?(春天)冬眠的小动物从洞里出来活动就在惊蛰这个节气里惊蛰到了,天气暖和了,小动物们都有那些变化呢?
(二)揭示课题:《惊蛰》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一)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最后标出自然段
(二)交流学习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2.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认读词语、生字
3.再读课文,让学生读充分,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言同桌同学可以互相做小老师,听读课文,及时正音
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一)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老师提出问题:“课文中写了哪几种小动物?”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感悟即: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中写这种小动物的语句再想一想为什么喜欢这种小动物?
(三)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1.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动物们心情、动作的词句进行品味、朗读
例:生:我喜欢小刺猬,惊蛰到了,冬眠的小动物都出来了,小刺猬醒的最晚,还没睡够,懒洋洋的,非常可爱
师:你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吗?让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小刺猬的可爱,好吗?读后再引导学生评议、练读
2.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大胆想像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没有写小蜈蚣的活动,假如你是小蜈蚣,惊蛰到了,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3.角色表演,加深体验
(1)有的同学喜欢小刺猬,有的同学喜欢小金蛇,你们能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活动表演出来吗?同学们可以自由结组,分角色练习表演
(2)小组上前表演后,引导学生评价
四、指导认读《二十四节气歌》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个节气,这个节气的气候有什么特点然后再认读并指导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五、总结
“一年之际在于春”惊蛰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人们开始了新一年的播种,也开始了丰收的期望,我真心地希望小朋友们在这大好春光里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每个人都健康地成长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二、学写生字
本课有6个生字:出、们、快、青、地、团
(一)你能记住哪个生字,把方法告诉给大家
(二)反复读字,口头组词
(三)学生试着书写生字
三、拓展阅读
(一)阅读小诗《唱春天》
百灵鸟亮开嗓子,
唱出新调;
鱼儿顶开薄冰,
吐出泡泡;
种子拱出地面,
长出嫩芽;
桃树孕育花蕾,
冒出苞苞;
我们结伴春游,
唱唱跳跳
(二)《童年书架》有关文章
一年级教案模板篇3
第2课时 100以内数的组成
设计说明
直观、形象的思维是一年级学生理解新知识的主要方式。怎样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直观、更容易理解,是本节课要处理好的问题。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以下两点:
1.突出教学的直观性。
数的组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知识,纸上谈兵终究收效不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让学生直观地看到70根小棒是怎样变成7捆的,从而直观地感受到7个十的意义,这样的'教学安排无需过多的讲解,学生已经了然于心。
2.突出练习的趣味性。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固有的练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使学生兴致盎然,积极地参与练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 题卡
教学过程
⊙复习数数,导入新课
1.数数:你能很快地数出图中有多少张笑脸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手中的题卡上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预设
生:我先数出10个圈在一起,再十个十个地数,能很快地数出图中有50张笑脸。
2.师:有“十”来帮忙,我们数数才能又快又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和这位老朋友一起学习新的知识。
⊙操作实践,学习新知
1.学习整十数的组成。
(1)师拿来70根小棒,杂乱地放在一起。
问:谁能估一估这些小棒有多少根?
生回答后继续追问:如果想一眼看出这些小棒有多少根,得请谁来帮忙?
引导学生说出要请“十”来帮忙。
(2)师将70根小棒整理成7捆:现在你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棒了吗?7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3)请学生说一说40、50、60、80的组成。
(4)小结:几十就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2.学习一般数的组成。
(1)师摆出4捆小棒,再摆出6根小棒。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些小棒表示哪个数?
生回答出四十六之后师提问:四十六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
预设
生:4捆小棒表示4个十,6根小棒表示6个一,四十六是由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2)说出35、58、63、72各数的组成。
3.小结:几十是由几个十组成的,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将杂乱的小棒变成整捆的小棒的过程,亲眼看到整十数的组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计数单位“十”的作用。
一年级教案模板篇4
活动目的:
1、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知道从事交通运输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
学生
尊重他人劳动,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1、交通运输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那些方便?
2、如果没有交通运输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谈话: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重视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够,它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二)、学生汇报:
1、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资料。
①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知识。
②播放视频“车中的危险”。
2、学生介绍各种交通标志及相关法规。
①学生用
课件
或图片介绍各种交通标志。
②学生介绍相关的交通法规。
3、学生介绍文明乘车方面的资料。
①学生表演小品“在公共汽车上”。
②学生讨论。
4、学生介绍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请学生分析他们违反了法规中的那些条款。)
5、交警介绍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6、学生介绍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
(三)、师生小结:
提问: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忽视交通法规,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一年级教案模板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画一幅肖像。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
学会发现、联想、表现所想。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同学的特征。
课前准备:
师:课件(图片、画像)生:纸、彩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范画--美术老师自己的画像
师:请同学们说出这是谁,你知道是谁画的吗?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作的欲望)
生:是美术老师。
师:像吗?为什么?说出教师的特征。(从年龄、头型、脸型、发型、五官)
师:老师用画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同学们和老师呢?
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的新朋友"。
(二)发现方法
1、观察、思考
师:同学们想怎样把你的新朋友介绍给小朋友?
生:画画,告诉姓名、喜欢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书上小朋友是如何介绍新朋友?
生:用名字、画像。
师:小朋友动脑筋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介绍自己吗?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生:英文名字、属性、喜欢的事、身体特征
师:你们想的真好,又有特别、独特的见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同学的自我介绍,小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
师:出示画片资料:①各类同学的自画像②名人的自画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现自己④喜爱的事。(感染学生,通过多种方法介绍同学,让学生有中亲切感,让学生互相认识,互相吸引,很容易记住同学外形特征)
(三)表现自己
师:同学们观察录像,你准备怎样介绍你的新朋友(探究学习怎样画出来)
生:观察同学的长相,也可以姓名的联想。
师:分小组,同桌说出自朋友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师:指名汇报,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同学们。
师:好主意,同学们都把想好怎样动手表现自己,现在就动手介绍自己吧!好吗?
(四)绘画制作表现(方法自选)
(五)介绍新朋友
(六)讲评
一年级教案模板优秀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