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通用7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编写教案是备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和内容,就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通用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会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船,还希望有哪些船。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生活中我们应不断地探索。

教学重点:

1.了解船的发展演变过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探索。

2.会认4个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了解船的发展演变过程,培养学生发愤学习、不断探索的。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师生收集各种船的图片。

2.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教学投影片(或挂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或走亲戚时,都坐过什么样的船呢?介绍一下吧!

2.学生自由交流。

3.出示图片,体会船的多样与作用。

4.: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国防、经济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么,船最初是什么样?它又是怎样发展变化而来的呢?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听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简单概括课文内容或说己的感受。)

3.轻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在字词句和课文内容方面,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4.交流朗读收获,互相质疑解疑。

读准字音:树干(ɡàn) 扁(biǎn)平 潜(qián)水艇

理解意思:(出示相应的教学投影片)

蒸汽机: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

军舰:列入海军编制,用于完成战斗任务和保障任务的战斗舰艇和特种舰艇。现代军舰一般装有导弹,火炮,鱼雷,水雷,反潜武器和其他兵器。有的还载有作战飞机和直升机。

油轮:专门用来运送石油的轮船。

潜水艇:利用水容器装水排水,随着水的装和排,潜水艇也随之沉和浮。

庞大:巨大。

豪华:特别华丽堂皇。

同桌互读课文,说说船的发展演变过程:

树干——筏子——独木舟——帆船——汽船——军舰、油轮、潜水艇……

三、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写的字:稳、歪、扁、棍、喷、舰。

2.读一读,给生字组词或说话。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稳: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字旁,右边是“急”字。

歪:会意字,“不正”为“歪”。

扁:“遍”字去掉走之儿。

棍:形声字,形旁为“木”,指“棍”是“木”做成的;声旁为“昆”,与“棍”韵母相同。

舰:形声字,形旁为“舟”,指船;声旁为“见”,与“舰”同音。

喷:与“愤”比较,“有心真气愤,有口能喷水”。

4.试在田字格中练写两个。指名板写、、再写。

5.出示词语,读一读,记一记:漂流、平稳、扁平、借助、豪华、娱乐、庞大。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用表格或者图画的形式把船的演变过程表现出来。

2.读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随文识字的情况。

2.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大面积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生字:稳、歪、扁、棍、喷、舰。

词语:漂流、平稳、扁平、借助、豪华、娱乐。

3.对照自己设计的表格或图画说说船的演变过程。

二、朗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课文,思考:船在各个不同阶段,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人们为什么要改进它?

2.交流讨论:

树干:简便易行,但不平稳。

筏子:不容易翻,但走得慢。

独木舟:快、安全、还可以放东西。

装上船桨:使船走得更快,但要用手划,比较费力。

帆船:借助风力跑得更快。

轮船:把桨装在船上的大轮子上,不需要风也能走。蒸汽机带动轮桨,速度更快。

现代的轮船:豪华的客轮——庞大的货轮——军舰、油轮、潜水艇……

3.分角色表演:分别请几个学生演不同阶段的船。

4.如果你是一艘豪华客轮,见到最初作为船的那段树干,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船?你还希望有什么样的船?根据你的需要想一想,动手设计并画下来,再向大家介绍它的特点和作用。

2.从船的发展演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船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探索。)

四、巩固练习。

1.你注意过身边的事物吗,它们也像船一样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请你举例说明一下。如:书包、文具盒、自来水、电铃等等。

2.选择你喜欢并且熟悉的一种事物,想想它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然后写下来。

五、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船,还希望有哪些船,为什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感受大自然赋予小城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记叙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词句,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记叙的方法。

设计理念: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语文综合素养。

设计特色: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媒体选择:录像机、电视机、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这一堂课继续学习第15课。(板书海滨小城)昨天,我们领着大家一起来到作者的`家乡广东,欣赏了家乡的海滨,回忆一下,海滨在你脑海里是什么感觉?(指名回答)。

现在请同学们再一次欣赏一下这迷人的海滨小城。

播放录像。

[简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仿佛置身于这一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知海滨小城的美。唤醒学生对海滨小城美景的憧憬,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

2、上节课通过合作学习,提出一个问题:

投影:合作学习,提出问题

?海滨小城》一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城的美丽与整洁?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二、通读课文,把握研究主题:

投影: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读读书、看看图,小组讨论这一问题。

汇报员汇报:(板书庭院、公园、街道)

三、精读课文,领语研究策略。

(一)、现在我们一起随作者来到小城看看庭院,庭院到底美在哪儿呢?

1、投影:庭院美表现在()

①绘画:a、小组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b、理解这部分内容,给身边的画涂上色彩。

②品画。③感悟。④欣赏

2、我们准备按照以上4个步骤完成任务,首先来完成第一步绘画,指名读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绘画。

3、(出示其中一小组一幅画)咱们来品味一下这幅画,看看你们自己合作画的画,看看庭院美在哪儿?(指名回答)

a、这一幅画中我看到了有按树、椰树、凤凰树……庭院栽满了树,绿村成阴,让人心旷神怡。

b、我仿佛从这一棵棵树上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让人神清气爽。

c、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一片片红云中。

d、看到这幅画,不由让我想起了一首歌,大家唱《绿叶》。

[简评:树木多,读者看不出庭院的美,通过绘图、品味图,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视觉的感官协调,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的直接敏锐的感知力,学生对语言文字就会有活生生的感受]

4、让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再来感悟一下课文,你从课文哪些句子感悟、体会出来庭院很美。

指名学生回答:

①出示黑板填空: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好像小城都笼罩在()。

②指名填空:自由读这句话,“热闹”让你体会到什么。“红云”指什么?这一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5、师小结:这么多的树、这么艳的花,时时飘来阵阵浓郁的香味,谁还会说小城不美呢?让我们再一次欣赏一下庭院的美,小组自由读,读出庭院的美。

指名小组读。

[简评:由文给图,由图悟文,图文并茂,感知升华,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课文情感,因而学生的抒发自我情感,升华自我情感便水到渠成]

(二)、除了庭院美,其实公园更美,那么公园美表现在哪儿呢?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工作单上布置的各项任务。

1、出示工作单

①小组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

②找出重点句子,体会公园的美。

③仔细观察图,发挥想象,说说人们在榕树下的活动。

2、指名分项解决问题

①指名小组找出重点句子。

比较: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桑

榕树就像大桑

读一读,比一比,感悟一下哪一句话好。

指导朗读这一句话,突出“一棵棵,一顶顶,绿绒,”读出榕树的美。

②过渡:榕树不仅形状美,颜色也美,请大家看看图,想象人们在榕村下的活动。

3、出示投影(公园里人们的活动图)指名学生上台指着讲。

[简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减少了繁琐的提问,提高了训练频率,激活了学生参与热情,同学之间互相启发,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广收信息,大胆交流,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加之句子之间的比较扎实了学生的基矗]

正因为这里环境优美,人们才在这里游玩、休息,请同学们在下面练一练,用你的朗读,读出公园的美。

(三)、小城的庭院美,公园更美,街道也美,从哪儿看出来呢?读读第六自然段,找出答案。

1、指名回答。

2、出示练习,填空:小城的街道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咚吱咚吱地响好像()

填空:从这句话你感悟到什么?

3、指导朗读。

(四)、同学们,作者由海滨来到小城看到这么优美舒适的环境,会自言自语些什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

四、学生质疑。

五、课外延伸。

出示投影:小练笔:模仿《海滨小城》写一处校园景色。

小想法:最近兴趣小组上完后,学校环境大变样,纸屑满地飘,灰尘满天飞,学了《海滨小城》有何感想?

小调查: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对家乡环境的污染做个小调查,写一份倡议书,向学校的广播台投稿。

[简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这一课外延伸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和消化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六、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仔细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孩子们是臬兴高采烈放风筝的,激发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

知识要求:

1.学会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阳光、明媚、宇宙、热闹等。

2.想像“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能力要求:

1.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

2.想想课文是怎样把“大蜻蜓”飞上天的过程写具体的。

3.看图,读课文,把描写内容的句子找出来,多读几遍。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我”和哥哥是怎样放“大蜻蜓”的。

2.能在头脑中形成“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的美丽画面。

3.围绕一个意思,怎样把话写具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3.学会运用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具准备

投影幻灯,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你放过风筝吗?喜欢放风筝的活动吗?想想看,当自己的风筝飞上高高的蓝天时,那时的感觉会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放风筝的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7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粗知课文内容。

2.看图说说图意。(用投影幻灯打出课文插图)

学生自由发言。

(三)学习本课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1.读准字音。

“字”、“育”,“鹰”,它们是整体认读音节。

“筝”和“宙”是翘舌音。

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筝”“宇”“稳”“衬”“宙”“闹”

(2)重点分析生字。

“橘”“育”“鹰”“嚷”“墨”“斑”“端”

(四)理解课文内容,标出自然段

1.看图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讲读第一自然段。

这段有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板书设计

1放风筝

时间:星期天的早晨

地点:体育场

人物:我和哥哥

五、课堂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优化作业设计。

(1)把下面字的部首去掉,看看是什么字,再加上其他部首,组成另外一个字。

例:但-(旦)-(担)

宙-()-()稳-()-()

筝-()-()衬-()-()

(2)比一比,组成词语。

斑()闹()场()

班()闭()扬()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我”和哥哥是怎样放“大蜻蜓”的。

3.边读边想像,能在头脑中形成“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的美丽画面。

4.巩固学习。

二、教具准备

录音机和音乐磁带,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讲讲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墨绿:深得近于发黑的绿。

斑纹:在一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显露出来的另一种颜色的条纹。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

(二)边读边想,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放音乐或幻灯片)

1.请学生读第二自然段课文,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

……

老师引导:讲得真好。这段主要讲了来体育场放风筝的人很多,内筝的式样也很多。

2.对照课文插图,学习第三自然段课文。

(1)看看图上画的兄弟俩的动作、神态与课文中的哪几句话相一致。

学生自由发言:

……

(2)想想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把“大蜻蜓”放飞上天这个过程的。

学生自由发言:

……

老师肯定并引导:讲得不错。这段共有四句话,句与句之间联系很紧。第一句说:“我”举着“大蜻蜓”,哥哥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因为要等线放到一定的长度,才能放风筝;第二句说“等到他喊一声‘放’,我赶紧松开手。”“赶紧”说明兄弟俩配合得很好。松开手之后,还要再拽着跑一阵,风筝才能借着风力飞上天空;第三句说“哥哥拽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住脚”。“收住脚”就是停住脚,哥哥收住脚的时候,“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天空了。这三句话具体叙述了放“大蜻蜓”的步骤。

(3)读一读第四句话,说一说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

3.自学第四自然段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

4.请一位学生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

老师肯定并引导:同学们讲得很好。看图学文,就要把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展开想像,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5.请一位学生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其他同学在书上用“--”标出风筝的名称。

6.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想像“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

老师肯定并引导:三位同学说得都很好。我们每个人都要大胆地展开想像,在“看”的基础上去想,想得越美、越具体、越好。在“想”的情况下练习说。“说”时,不仅要用自己的话说,还要注意引用课文中的词句,并把书面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放风筝”的活动感兴趣吗?如果你们学校可你的家人带你去放风筝,一定要注意观察“风筝是怎样飞上天”的。

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带来的8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范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重难点、关键: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3、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五、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六、作业:

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习作。

教具准备:

带上各自与课余生活有关的器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2、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引导写作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

2、老师点评。

三、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多音字。

2、背诵古诗。

3、从生字中学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

二、古诗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三、学习新生字。

四、作业:

背诵古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学习中要求通过作者优美的语句,感受到: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是一所团结的学校,是一所充满欢乐、详和气氛的学校。进一步体会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本单元从知识点上,要求学生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到18个词语。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能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内容,抄定一些优美的句子。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受到语言文字训练。

二、学习目标:

1、 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及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自豪赞美之情;

2、难点:体会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所表达的“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上课民族小学生认真学习、下课欢快自由”的效果。

四、教学准备:

省略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正确阅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学期又开始了,学校绿树成荫,看同学们穿着鲜艳的服装,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学校,学校又成了欢乐的海洋。看,从山坡地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穿戴不同,语言不同,却来到了一所小学,这所小学是什么小学?(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看看吧。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让同学们边听边看课文,想想这是一所什么样的民族小学?并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三、学习生字新词:(教师ppt)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

坪坝(bà)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啊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摔跤(jiāo)

2、正确阅读下成的词语: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3、运用卡片,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1)指名读,正音;

(2)“开火车”练习读准字音;

四、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田字格书写示范:

先让学生自己数数字的笔画,看看字的结构,并书空临写。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书写时注意各部分位置,要写紧凑,把笔画写清楚。

“蝴”左中右结构,注意各部分大小。

“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书写笔画、笔顺。

“雀”“小”字下的“丿”要写长些。

“舞”注意中间是四竖,第三横要写长些,第十三画是撇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概括的能力。

3、了解文章结构,仿写诗歌。

4、通过资料了解课文介绍的太阳系行星的景象,并产生对太阳系进行科学探索的情趣。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太阳系进行科学探索的情趣。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太阳系行星的景象。

课前: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1、[出示星空、星座的图片]

2、图片上出示《美丽的星空》的片段学生可以读一读,背一背

3、[出示:诗歌是甜美的、想象是丰富的,多读诗,我们就一定能成为勇于表达的小诗人!]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31给星星正名[板书]齐读

2“正名”什么意思?改名不可以吗?谈谈你的理解。

3、再读课题

过渡:这么美的星星,作者却说它们的名字错了,快读读第一小节,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

二、自读自悟,第一小节

1、自由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作者认为星星的名字错了?

预设:完全搞错

怎样完全搞错的呢?文中运用了一个标点符号“——”

破折号的作用有:[1、解释说明;2、表示延长;3、表示转折]在这里选用哪一个?

预设:指鹿为马[故事]

把马叫骆驼[图片]

理解意思:名不副实

3、指导朗读

指名读(读的好,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方法;读的不好,老师范读,学生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这样读?)体会前两句和后四句感情上的不同,再读。

三、细读第二至五小节,结合资料读出自己的感受

自由读2———5小节,哪些星星名不副实?为什么?[生自由读]

交流【板书:水星地球火星木星】

我们先来看看水星

1、水星

1)能谈谈你的理由吗?[可以用自己的理解说;也可以根据课文说]

2)[出示:比方说太阳系中的水星,它哪有水珠一颗。热得石头都冒烟,铅、铝都熔成湖泊。]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吗?[热]

3)怎么会这么热呢?让我们了解一下水星吧![资料:水星的平均地表温度为179摄氏度,为427摄氏度。]这样热的星球怎么可能有水呢?

4)改诗对比:[它没有水珠一颗,因为星球太热。把水星叫做火星,更加适合。]比一比哪个好?为什么?(体会1,原文读起来更有意思;体会2,反问句强调作用)

5)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一小节。

2、地球

1)理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说明理由。原文中:可是我们的地球,地少,水却很多。假如把陆地削平,海洋将把地球淹没。

2)概括它的特点:地少水多

你对地球了解多少介绍(如学生说不出来,老师补充资料: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据估计水的总体积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如果将这些水平均分布于地球表面,相当于地球整个表面覆盖着一层平均深度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这些水98%是咸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

3)看来[把地球叫做水星,绝对不会有错。]

4)去掉文中[假如把陆地削平,海洋将把地球淹没。]或者换成数据,行不行?问什么?(假设使我们通过想象,体会更加深刻)

5)再读课文。

3、默读4、5小节,概括行星的特点,并说说理由

(指导学生写一写,画一画)

1)反馈:

火星

特点:冷

企鹅:南极气温很低,年均温在—25℃以下,极端最低气温达—88℃以下,企鹅是如何耐低温的?为了保持体温(恒温动物),企鹅必须大量进食,其皮下也有厚厚的脂肪层,有效保温。另外,其体表的鳞状羽毛可有效阻挡寒冷的冰水。

[原因:再说神秘的火星那里压根儿没火。空气都冷得结冰,企鹅也没法生活。]

木星

特点:没有树

原因:至于大个子木星,充满了强烈的辐射。整天像氢弹爆炸,哪能有草木一棵。

什么是辐射?[资料: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

以最常见的电脑辐射为例:电脑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及周围的相关设备都会产生辐射,眼睛看不见,手摸不到。据科学研究表明:电脑产生的低频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隐性的、积累的,人们经常(长期)在超强度的电脑低频电磁辐射环境中使用电脑,导致头晕、头痛、脑涨、耳鸣、失眠、眼睛干涩、视力下降、食欲不振、疲倦无力、记忆力减退、部分人脱发、白细胞减少、免疫力底下、白内障、白血病、脑癌、乳癌、血管扩张、血压异常、胸闷、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男性精子质量降低、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孕妇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生殖病变、遗传病变、癌症等可怕疾病。人在操作电脑后,脸上会吸附许多电磁辐射颗粒,经常遭辐射会出现脸部斑疹。一个人连续操作电脑工作五小时,电脑产生的低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相当于一天的生命损失。

氢弹爆炸?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氢弹爆炸的威力[视频]

[齐读:这样的`行星,又该叫它什么……]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你的感受

2)[出示2———5小节]对比,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相同:都是名不副实的名字,要进行正名;都是先写名字,再写特点,最后写正名;都押韵

不同:后两个星星没正名(学生说不出来时可以补充,引导)

3)我们来想象一下它们可以叫什么星?可以根据课文,可以根据老师同学给你的资料,也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个星球的了解正名,一定有理有据。

指名说一说

(老师随即板书)

4)你能用自己起的这么多有趣的名字把这两小节补充完整吗?

[出示:再说神秘的火星那里压根儿没火。空气都冷得结冰,企鹅也没法生活。如此寒冷的星星,叫()感觉不错。

至于大个子木星,充满了强烈的辐射。整天像氢弹爆炸,哪能有草木一棵。这样的行星,叫()合适不过。]

指名补充诗歌

过渡:你们补充的多有创意呀!看来真有不少小诗人从这里诞生了!

四、回顾全文

1、不过[出示:我想这样的例子,天上一定还有很多,如果要一一正名,有待我们去探索!]师生一起读

1、这篇诗歌的题目是《给星星正名》,请你再美美的读一读这篇课文,思考作者真的要给星星把名字改正过来吗?他想通过诗歌告诉我们什么?

1)生自由读文

2)反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五、总结全文

达尔文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并坚持长期探索。”我希望你们能成为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的下一位“达尔文”。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运用自己的材料仿写一节诗歌

3、推荐读物戴巴棣《大自然的语言》

七、板书设计:

31给星星正名

水星热火星

地球地少水多水星科学

火星冷……探索

木星没有树……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

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

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二、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

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三、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

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

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交代任务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

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

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选材构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概括介绍一下,口头填写下表。

人 物 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 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宋庆龄 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2.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

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3.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

事情发生的地点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三、动笔起草

1.下面就请大家动笔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写的事写下来,注意着重写清楚该人在

这件事中的举动、表现。

2.学生动笔写草稿,教师巡视。

四、修改誊写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

3.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4.誊写习作。提示格式及书写字迹要求。

5.写完后找机会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描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样。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读文猜人

1.教师挑选几篇以同学为介绍对象的优秀习作,请作者隐去习作中同学名字,向大家朗读,全

班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

对被同学猜出了,且公认为描写准确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议一议,为什么该同学没说出名字而我们也能猜出习作写的是谁?

3.请作者介绍为什么能把同学介绍得如此准确、生动?

引导学生明确,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关注他,做个有心人;写作时要用心回忆。

二、再读欣赏

1.请以其他人物为写作对象的优秀习作作者朗读习作。

大家听后议议评评。

2.教师朗读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

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

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

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

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二、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三、成语故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

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读。

5.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通用7篇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范文7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5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5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文5篇

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7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文优秀8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通用7篇

八年级语文工作计划上册5篇

语文三年级上年级作文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通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