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植物的教案6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个有效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一份具备启发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下面是就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植物的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植物的教案6篇

小班植物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观察植物的外形,知道很多植物不能随便触摸。

2. 了解一些带刺的、有硬枝的、会引起过敏的植物存在安全隐患,玩耍时要远离。

3.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 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或幼儿用书第44—45页:家中各种常见植物图片。

2、幼儿用书第46页《花儿好看不能摸》。

活动过程:

1.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中各种植物图片,请幼儿选择感觉安全的植物。

(1)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这里有那些植物可以和我们做朋友,是安全的?有哪些植物不能随便触摸,是危险的?

(2)提出问题,引出故事内容:有的植物没有刺,好像很安全,但是真的安全吗?

2.教师用情境性语言讲述,让幼儿了解有些植物看起来很安全,但有可能引起过敏或中毒。

(1)教师讲述:有一天,佳佳看到妈妈买来一盆花,看着很美,她就伸手摸了摸,她手上有个小伤口,摸了之后,觉得伤口周围的皮肤很痒,变得更红了,过了一会儿,她觉得头晕,快要晕倒了!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佳佳怎么了?为什么会头晕?

小结:原来有些花虽然没有刺,但碰触后我们的`皮肤会过敏,起小疙瘩,很痒。用带有伤口的手去触摸植物,有的会引起过敏及感染。

(3)提出问题,引发幼儿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不能随便触摸?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介绍:有些花径和叶里含有汁液,不能随便用手去触摸,更不能用舌头舔尝,有种植物叫万年青,它的汁液会引发过敏,吞食后很可能会引起声带麻痹,说不出话来。

3、提升幼儿生活经验,让幼儿了解在家中玩耍时,不能扯拽植物。

引发幼儿讨论:现在我们知道了,植物虽然看上去没有危险,如果我们不好好和他们相处,它们也有可能会伤害我们。在家中玩耍时,你要怎么注意危险的植物呢?

小班植物的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嗅觉感官经验较少,他们对气味的概念停留在好闻与不好闻、香与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潜意识里积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种物品气味的机会。通过这次探索活动“气味瓶”,旨在给幼儿提供一个积累嗅觉经验的机会,让幼儿了解各种物品的气味。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发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要爱护自己的鼻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组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酱油、醋、酒、蜂蜜等,尽可能的提供有各种气味的物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气味的感知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鼻子有什么用吗?”(呼吸、闻气味)拿起一只瓶子,“假如我想知道瓶子里有什么东西,应该怎么办呢?”(看或闻)

2.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气味。

(1)“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们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吗?”

(2)请小朋友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闻好一个盖好,再换其它的瓶子闻,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闻到了哪些气味?

(3)幼儿交流自己刚才闻到了什么气味。

(4)老师请每组一个小朋友找出醋的气味?(或其它气味)的瓶子,看谁先闻出来。

3.引导幼儿讨论、扩展经验。

小朋友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还闻到过什么气味?请你告诉大家。

你最喜欢闻什么气味?不喜欢闻什么气味?为什么?幼儿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气味,鼻子能告诉我们各种各样的气味,帮助我们辨别不同的东西。

4.总结

讨论怎样保护鼻子启发幼儿回忆以往碰伤鼻子或感冒的 感觉,进行讨论,谈谈保护鼻子的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还可以闻到很多的气味,所以我们要保护自己的鼻子。知道不挖鼻孔,不把异物塞入鼻孔,活动时注意不撞击鼻子,积极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等

活动延伸

在娃娃家的厨房里放上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酱油、醋、酒、蜂蜜等,制成“气味瓶”,让幼儿辨别各种气味,并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小班植物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和小动物做游戏,增加对小动物的情感。

2、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3、知道动物的特征,了解动物的`习性。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张开嘴巴的小动物(熊猫、小猫、小狗、兔子)头饰,动物的食物(胡萝卜、肉骨头、小竹子、小老鼠)卡片,音乐

活动过程:

兴趣导入: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小动物,你们来看看它们是谁?

1、依次展示动物的头饰,提问"它有什么特征,它喜欢吃什么?"

2、请幼儿模仿小狗的叫声,教师再模仿小狗的叫声。

提问:你们猜猜这只小狗怎么了?

3、提问:看来小动物们都饿了,我们来给它们喂食好不好(请四个幼儿上台当动物,其他的幼儿拿食物,播放《谁饿了》跟着音乐排队把食物放进合适的动物的"嘴里",给董毫无喂食。)

4、今天老师带来的动物们都吃饱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喜欢吃什么?

结束:

今天小班的小朋友都给小动物喂食了,小动物们可开心了,它们说谢谢小班的小朋友们,小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小班植物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了解黄瓜、辣椒成长过程的基础上,知道植物一般是按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生长的。

2.乐于参与种植活动,学习观察和比较,并会用简单的话描述自己的发现。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黄瓜、辣椒生长过程照片若干,“植物是怎样长大的”动画。

2.幼儿人手一份生长排序图,一张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唤起记忆

前一段时间,我们和蒋老师一起在小(1)班的实验地里种下了一些种子和苗苗。为了照顾好它们,小朋友还分成了种子组和苗苗组。谁是种子组的'宝宝?苗苗组的宝宝呢?

二、观察、比较:植物是怎样长大的

在种子和苗苗慢慢长大时,老师还给它们拍了一些照片。出示照片,按顺序观察、比较:

1、我们种下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呢?种子组的宝宝在干什么?

2、哇,种子变得怎么样了?

3、看一看,现在的苗苗和刚才的小芽芽比,又有什么不同?

4、看,这是苗苗组的苗苗刚种下去的样子,多像种子组的苗苗呀。现在,你看到了什么?

5、这是什么植物的种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提炼总结

1、你看,小小的种子会长成一颗苗苗,苗苗又会不断长大,结出果实。其实,种子组的苗苗也会像辣椒的苗苗一样开花、结果。很多植物都是这样长大的。(看动画)

2、再次欣赏动画,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示植物生长的变化。

四、操作很活动

按植物的生长过程用图片排序。

小班植物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集中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4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9—30页。

2、在幼儿园附近事先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植物为什么会有弯绕。

——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这些植物长得怎样?

——爬山虎长得怎样?为什么会爬得这么高呢?(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辫子”,这根“辫子”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

——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

2、找找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

——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让我们去找找看吧。

——幼儿结伴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小班植物的教案篇6

【设计意图】

为了让幼儿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体验秋天的特征,以散步的形式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里自由观察发现秋天树叶和草以及各种植物的变化,辨别老叶、枯叶和水分多少的关系,在大自然中培养孩子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活动目标】

1.辨认园中常见的植物,学记1—2种植物名和植物的形态。(花、叶、茎的特点)

2.把玩落叶,了解辨别老叶、枯叶和水分多少的关系,有好奇心。

3.学习相应的词语:湿嗒嗒、皱巴巴、沙沙沙等。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辨认园中常见的植物,学记1—2种植物名和植物的形态。(花、叶、茎的特点)

活动难点:辨别老叶、枯叶和水分多少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师备拾一些枯叶,事前撒放在大树旁,和新落叶混在一起。

2.提前提示保阿姨有意识地留一些刚落的老叶。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寻找、观察植物。

以散步的形式带幼儿在园内环境中对几类大树进行辨认,让幼儿自主自由的抱抱树,摸摸树皮,捡捡树叶,看看形态像什么,读读树名(重点记1—2种树名)。

二、有目的地捡树叶,提要求。

拾一片“枯叶”、“刚落的老叶”,(了解幼儿对“枯叶”“老叶”的理解程度,据需要指导)。让幼儿玩树叶,(捏、搓、团),再展开看发现了什么,由幼儿介绍。

三、游戏:“树叶找妈妈”。

让幼儿捡树叶当标记,听信号行动。

四、回教室梳理总结。

再提供老叶、枯叶,让幼儿对比玩看看新叶和枯叶有什么不同,学习相应的词语和知识湿滋滋、皱巴巴、沙沙沙。

?活动反思】

以散步的`形式,带幼儿去户外直观感受不同颜色、形状的树叶,了解幼儿园植物的名字,认识了红枫叶,银杏叶,桂花叶等,知道秋天到了小树叶会掉落到地上,时间久了就会变成枯树叶。通过捡拾落叶和新叶,看看摸摸揉揉,感受枯叶和新叶的区别。孩子们自由地捡拾落叶,并带一株植物去教室认识植物的根茎叶,学习说相应词汇,整个过程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也更易接受。

小班植物的教案6篇相关文章:

小班宽和窄的教案精选6篇

好玩的报纸球小班教案6篇

描写植物的作文推荐8篇

关于植物的作文400字推荐8篇

年级我的植物朋友作文8篇

年级我的植物朋友作文优质5篇

我的植物朋友友作文优秀7篇

描写植物的作文优秀作文5篇

好听的声音小班教案8篇

小班语言变色的蜗牛教案8篇

小班植物的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9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