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数学教案5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教案要求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教案的规划,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下面是就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学前班数学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前班数学教案5篇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内容:比一比(练习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够用两种物体进行比较。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相等与不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教师弹音乐组织幼儿安静入座。

2、复习5以内的数字。

基本部分:

一、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图画。

1、孩子们:图上画的这些生活用品你们都认识吗?认识

2、有衣服、牙刷、杯子、

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完之后把每种物体的数量分别写在下面。

二、学习〉和 〈 符号

1、孩子们:请你们看一 看比一比第一副图,是什么和什么在进行比较?是衣服和衣架进行比较。分别来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是多少?(指导幼儿先连线,再比较)衣服有2件用2来表示,衣架有3把用3来表示,2比3小,所以2 〈

3 读 作2小于3。

主备:邓维

复备:王媛媛

2、牙刷有2把,杯子有3个,牙刷比杯子少,杯子比牙刷多,所以就是3〉2,读作3 大于2。

三、教师指导幼儿做练习册。(描红)

四、游戏:〈排队点名〉

请5个小朋友侧身对全班同学,教师叫某个同学出列不称其名,只说他排在第几或倒数第几的小朋友出列。 做对了,全班小朋友鼓掌说:某某,做对了。 板书设计:

比一比(多少)练习册

3>2

3大于2 2

2小于3

主备:邓维

复备:王媛媛

教学反思:由于本课是练习,所以幼儿能比较快的`掌握,只是在幼儿做作业的时候,提醒幼儿保持画面的整洁就行了。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用数字表示房间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以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基础为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3、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楼房图人手1份、便利贴(门牌号)、ppt、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有一个小朋友乐乐,他最近搬家了,他们小区有好多好玩的滑滑梯呢!乐乐今天就忍不住一个人出去玩了,到中午了,乐乐想回去吃饭,可是他忘了自己住在哪一层楼哪一个房间了,这下可把乐乐急坏了,这时乐乐开动脑筋,想到了自己家的门牌号码,请小朋友们看一看。

二、认识门牌号码。

1、(1)师:这就是乐乐家的门牌号码(702),总共有几个数字?谁知道乐乐住在几楼第几个房间?(出示ppt)

(2)师:三个数字的门牌号码哪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楼层?哪两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房间号?

(3)小结:三个数字的门牌号码第一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楼层,后面两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房间号。

2、乐乐还有两个朋友也找不到家了:美美和天天。美美说:我的房子门牌号码是201,那我应该住在第几楼第几个房间呢?

3、天天说:我今天出来旅游了,晚上要在宾馆住,可是宾馆的房间好多啊,我只知道门牌号是218,到底是哪一层哪一间呢?请小朋友们助我想想办法啊!

师问:这个楼层中房子特别多,都超过10间以上,哪些地方一个楼层的房子会超过10间以上?(宾馆、医院)

师结:现在乐乐他们在小朋友们的助下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开心了,对小朋友们说谢谢!谢谢!然后蹦蹦跳跳地回到自己温暖又漂亮的房子里去了。

三、为小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1、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有许多小动物遇到了麻烦,因为它们还没有楼房住呢,怎么办呀?动物们团结起来建造了一个动物新村,里面有一个个漂亮的房子。(发房子)

2、看一看这栋房子有几层楼?(贴上楼层)每个楼层有几个房间?(从左往右数)这栋房子有三层楼,每一层楼有8间房。

(1)鸭妈妈先来住房了,鸭妈妈想我这段时间要孵蛋,我就选间房子孵蛋轻松一点,我就住一楼的第三间房。鸭妈妈应该住在哪?鸭妈妈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让你们的鸭妈妈也住在103房。

(2)小刺猬说他喜欢住205,谁来助它。对吗?你们的小刺猬有没有住进去?那它的房间号是多少?(画出小刺猬)

(3)小梅花鹿也来了。梅花鹿说,我要住在三楼的最右边那间房。三楼最右边那间房是几零几啊?(提示幼儿从左数到右)让你们的梅花鹿住进去吧。谁来老师的梅花鹿住进去?检查对错。

(4)小狗来了,小狗说它愿意住在小刺猬的楼上。是几零几?请幼儿自己找一找(幼儿先操作,再检查。)

(5)还有哪两个小动物?小兔和小猴说我们两就住在小刺猬的旁边,做它的邻居,小兔和小猴应该住在哪两间房?谁来忙?师幼一人贴一个。小兔住在几零几?小猴呢?

3、还有很多很多的小动物也想来这里住宿呢!他们和小朋友们说:请小朋友们助我们把剩余的门牌号码编出来,这样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房间了!(请两幼儿上前贴门牌号码,准别好便利贴纸,彩笔)

四、延伸扩展。

编好了要给小动物送信了,它们要来住新房了。要去寄信,光有门牌号码够不够?信封上写了什么?41305,前面的两个数字代表什么?现在请小朋友们将信交给邮递员老师,老师要去送信喽!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三、活动难点

能较熟练的掌握6的分合规律,进行数学和游戏活动。

四、活动准备

教具:黑板上画上两个小盒、、6个雪花片、6的分合式需要的数字、扑克牌6张,雪花片若干,印有6的分合式的作业纸每个小朋友一张。

五、活动过程

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组成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4和几?

幼儿:孙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4和1【。。。。。。】

教师:x,我问你,4和1合起来就是几?

幼儿:孙老师,我告诉你,4和1合起来就是5.【。。。。。。】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黑板上有什么?有几片雪花片?(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片)出示“6”的数字卡。

师:孙老师要把6片雪花片分到两个小盒里,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来帮我分分。

二、学习并掌握6的5种分法

1、请幼儿来分雪花片。

幼儿将6片雪花片分在两个小盒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幼儿每分一次的结果用数字记录下来。

2、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出6的5种分法,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幼儿进行调整,总结出“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的有序分解式。

3、引导幼儿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三、通过游戏,练习6的分解组成

游戏猜猜看:

1、教师出示6张扑克牌,分在两只手上,请小朋友看一只手中的扑克牌数,猜出另一只手有几张牌,猜出后点数验证。

2、幼儿两两结对,玩猜雪花片的游戏,方法同上。

四、完成作业

幼儿人手一张作业纸,进行填写,教师巡回指导。指导策略:1、对于有困难的幼儿提供雪花片,让幼儿操作填写2、完成快的幼儿,教师准备另一张6的加减法作业纸供幼儿练习。

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接着进行复习巩固,并利用扑克牌开展游戏,根据6的分解组成学习6的加减法。

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连加,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守恒关系。

2、尝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掌握10的组成。

物质材料:ppt,钥匙题卡,门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看一看ppt,学习10的加法。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门终于开了。咦!小白兔在家吗?(不在)看,桌上有一张纸条,原来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说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们一起出发吧!

(1)师:你们看前面山有蝴蝶,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这幅画的意思?(图,先2有只蝴蝶在草地上,在来了3只、后面有来了5只蝴蝶,一共有10只蝴蝶)

(2)师:谁能列一道连加算式题?(2+3+5=10)

(3)师:我们一起到前面去看看吧!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鸭子这幅图的意思?(有2只蓝色的鸭子河里,有6只__的鸭子草地,后面有来了2只大鸭子,图上一共有10只鸭子)

(4)师:谁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2+6+2=10)

(5)师:走的好累呀,我们到树底休息一会吧!看,苹果呀!有三棵苹果树、左边有苹果树有3个、中间4个右边有3个。

(6)师:谁能列一道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的意思?(3+4+3=10)

(7)师:前面到沙滩了,你们能用完整的话来表示沙滩上的乌龟吗?

(沙滩有8只大乌龟、草地有1只乌龟、后面有来了一只乌龟)8+1+1=10

三、游戏活动:送数字宝宝回家

(1)师:看,是灰太狼,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呢?想要进去,先回答我的问题!我这儿有些数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请你们送他们回家!

(2)师:你们愿意接受灰太狼的挑战吗?

四、玩一玩游戏,复习10连加。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3

认识1和2

学习目标:理解1和2所代表的意义;认读和书写1和2学习重点:区别2和1;2>11<2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引导看图(图自备),认识数量1

1、图中有什么,每种东西有多少只桶、2个球拍。)

2、说说图中的名称是什么

3、认识找一找,教室内的物体是2的有哪些)

4、引导看书上的图画,说说图中的物体各有多少,并把它

们与相应的数字连起来

5、书写数字:1和2

6、巩固练习:读给同伴听

活动二:引导交流,加深对1的认识

1、图上的东西每种有几个,幼儿交流回答(苹果1个,梨2个)

2、谁多谁少,是1多还是2多(幼儿回答1少2多)

3、教师说2比1多几,1比2少几(幼儿回答多1少1)

4、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2>11<2,读作2大于1,1小于2.

5

认识3和4

学习目标:

1、理解3和4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2、读3和4.

重点活动:书写3和4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认识数量3和4

1、教师引导幼儿数一数手中的小棒和三角形有几个。数后交流,展示结果。

2、小组合作数2根小棒再添1根是几根?再添一根呢?讨论交流,展示结果。

活动二:游戏

1、幼儿根据教师拍手的下数摆小棒。(师巡视其它小组)

2、2个苹果再添上1个是多少,一样多吗?幼儿回答并摆出小棒。

3、教师板书3和4,幼儿读、记、书写3和4.

4、练习第2页上的作业。()

5、找出教室里相应3和4的东西。

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和椭圆的基本特征。

2、能从许多图中辨认圆形和椭圆形。

活动重点:区别圆形和椭圆形,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活动准备: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圆形和椭圆形。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认识圆形

1、教师出示图形,让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像

什么?

2、)3、游戏:用手比圆形,大圆形、小圆形。4、说儿歌:大大的圆形像盘子,小小的圆形像口杯,天上的月

亮圆又圆,就像手里的小盘子;书上的苹果圆又圆,好像我们的小圆脸。(教师带幼儿读儿歌)

活动二:认识椭圆形

1、出示椭圆形,提问:这个和前面的图形一样吗?2、小组讨论交流:说出椭圆形的特征。(3、交流讨论:2个图形在什么地方不同。

4、小结:没有边没有角的图形,稍有一点长的叫椭圆形;

它和圆形不相同,圆形是没有边没有角,圆圆的。5、作业练习:请小朋友找出圆形片片,椭圆形片片。

长方形和正方形

活动目标:通过涂色和连线,感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并学习分辨这两种图形。

活动重点:区别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活动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复习引人

1、复习圆形和椭圆形(教师出示图形,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2、找出生活中所见的圆形和椭圆形。(球)

活动二:认识正方形、长方形

1、出示图形,对比图形,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并领读。

2、数一数长、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展示交流。有4条

边,4个角。

3、出示图形让幼儿游戏找朋友。(形和正方形找)

4、提问:正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

边。

活动三: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

1、区别:相同点和不同点。(角。不同点:长方形两条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小组讨论交流,并作出展示。

3、作业练习:把正方形涂成红色,把长方形涂成绿色。

认识5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通过添画感知数量5,并能正确书写5.活动重点:理解5的实际意义;并准确书写5.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经历数数。

1、复习数字3和4;3是2添1;4是3添1;4添上1是

多少呢?(是5)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2、幼儿操作,怎样把4变成5.3、认识数量5.

4、分组操作并交流结果。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4

眼下,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幼小衔接”是孩子面临的第一个转折,广大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做好各种准备呢?

一、幼儿园和小学有什么不同?

从学习环境看: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都非常美观、形象、富有童趣。而小学教室一般由课本、黑板、桌椅、多媒体展台等教学设施构成,对孩子的吸引力降低。

从学习方式看: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础活动。小学则以学习为主,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课程。 从师生关系上看: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而在小学,老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要比幼儿园老师相对减少。

从教学方法上看:幼儿园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小学则以书面语言为主,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课堂大多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从行为规范上看: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如喝水、上厕所、说话、玩玩具,在升入小学以后都不再被重视。孩子在上课期间,抱臂坐正,不随便 说话、发言先举手、学习用品放整齐、课本作业不准撕、上课不准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长接送等规定都纳入学生的一日行为规范中。

二、不少家长面对幼儿入学初期所表现出来的不适应,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所限,没有意识到自身对幼小衔接的消极态度。据了解,家长主要存在以下错误认识:

1.轻描淡写,漠不关心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或是自身素质所限,不注重自身与幼儿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不关注幼儿在园期间的发展变化,不配合教师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专题家长会,更不和幼儿聊任何有关入学的话题。这就使幼儿感受

不到来自父母的重视与关怀,更谈不上主动发展了。

2.简单粗暴,施加压力

个别家长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把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归结为调皮捣蛋,经常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吓唬幼儿:“一天到晚就知道调皮捣蛋,我不管你,到时候老师会好好收拾你。”“连十分钟也坐不住,到时候你就等着让老师罚站吧!”听到这些语言,幼儿对小学还有什么向往与企盼?大概就只剩下恐惧与不安了。

3.重视知识,忽视习惯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的入学准备就是提前认字、学习拼音、学习英语、学会算题等知识技能,却忽视了对幼儿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更忽视了诸如观察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因孩子过早地接触小学的有关知识技能,反而降低了学习兴趣,不利于入学后的学习兴趣激发与能力的持续发展。

三、各项准备工作

1、物质准备:文具切忌玩具化

入小学,必要的学习用具不可缺,建议家长给孩子准备实用的。学习用具。现在商店里卖的文具盒花样很多,颜色鲜艳,但文具盒最好是简单实用大方的,不要让过于繁琐的文具吸引孩子上课的注意力。

文具不能太多,铅笔、尺子、橡皮、削笔刀是文具盒里必备的。4-5支铅笔,在不削的情况下就够用一天了,提倡用简单实用的橡皮和削笔刀。一年级的新生,文具比较容易丢失,而且很多小孩的铅笔款式和颜色都一样,分不清,所以建议家长买上标签纸,写上孩子的姓名,缠在铅笔顶端,贴在文具的上面。

买书包时还要掂一掂书包的重量,过重不利于孩子身体发育,所以要挑选既轻又结实的书包。

关于本子,家长大可不必提前购买,新生报名时,老师会告诉家长准备几个。有的孩子很浪费,旧的本子还没有用完,

就扔掉用新的,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节约用纸。可以把孩子没有用完的本子装订起来,用来当练习本。

2、生活准备:学点简单劳动技能

有的学校会在开学前,或者开学第一天开展入学教育或者新生家长会,届时学校会对作息时间、功课表、各科的学习要求等广而告之。孩子可以在这一天提前认识学校,包括学校都有哪些规定,各项设施都有哪些作用,厕所在什么地方,如何使用等。

现在独生子女的生活,家长包办的比较多,入学前训练孩子的生活能力非常有必要。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书包、文具盒、书籍、书桌),每天晚上睡觉前,将第二天要用的铅笔削好,所用的物品准备好;本子、书角揉皱了,要学会抻直;用过的东西及时归位,保持整洁等。

入学后,孩子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还要分担班级和学校里的一些劳动任务,所以平时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参加。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5的分解和组合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5的分解和组合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数字歌导入

2.复习2,3,4的分解与组合

3.学习5的分解与组合

4.做练习

四、作业布(置:把5的分解与组合写5遍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学前班数学教案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学前班个人工作计划下学期5篇

学前工作计划优秀5篇

电大学前自我鉴定5篇

新学期学前工作计划5篇

学前语文工作计划5篇

学前工作计划精选5篇

学前教育成人自我鉴定5篇

学前教育大专自我鉴定5篇

学前教育生毕业自我鉴定通用5篇

学前教育宣传活动策划5篇

学前班数学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