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心得体会是自我探索的起点,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就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听数学优质课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听数学优质课心得体会篇1
20xx年4月17日至20日我参加了在德州市举行的省初中数学优质课的听课学习活动。3天时间由各县市优秀数学教师展示的20节说课,讲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老师们的课堂授课水平之高,对教材内容挖掘之深,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之精彩,让我对自己所教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数学是有趣的。长期以来,数学几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的结果,轻探究的过程;重反复的练习,轻情感的满足……这一切,使我们学生对数学很难激起兴趣。他们感到数学是枯燥的、烦琐的,数学几乎等同于做题,而且没完没了。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使他们感到数学是有趣的。一个巧妙的问题引入,把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起,你还用担心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热情吗?这就是老师的智慧,做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就应该在我们的课堂上多提供一些既能学习到数学知识,又让学生感觉有趣的问题,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充满活力与魅力。
2、数学是简单的领略到大师的教学艺术,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智慧,听到了富有思想的回答,让人忍不住为他们鼓掌,同时也忍不住为老师的教学喝彩,因为他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的简约及威力,让孩子们触及到了数学的本质,从而在内心发出强烈的震撼。让孩子们觉得数学的简单,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智慧,是还原数学最朴素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释放孩子的潜能。而为了做到这一点,老师在课堂上精彩的设计才是最关键的。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明显的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比活动前活跃了很多。游戏中也可以学习数学,数学知识可以通过玩游戏来解决,我想这种方法非常适用刚升入初中的同学,我相信参加那堂课的同学永远都不会忘记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的判断法则。
3、数学是鲜活的。
现代数学观认为:教材处理的核心总是是从学科世界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鲜明的现实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发现和理解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我们应不断攫取生活中的新鲜素材来充实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数学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这些鲜明的生活素材,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理念。
这次听课学习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是我们的课堂改革以及课程改革是长久,我将积累这次学习活动的经验,将它们应用于以后自己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去,努力的做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
听数学优质课心得体会篇2
我有幸参加《全国苏教版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届优秀课评比暨课堂教学观摩会》,虽然南京气温骤降,阴雨连绵,但糟糕的天气丝毫没仃遮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热闹气氛。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详细记,用心去体会……以下是我的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为期3天观摩课活动,我们一共听取了来自全国的1 5位选手的课堂评比课和6位特级教师的展示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名师教态自然,语言简洁、精炼,课堂中,他们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激发兴趣,不吝啬表扬,每一个表扬评价都恰到好处.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也各有千秋。
首先每位教师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特色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世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顾梦亚老师在教学《认识千克》时通过简单活动(爱的抱抱)导入新课,不仅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在不知不觉中让生感受到人的体重有轻有重,进而引出生活中的物品也是有轻有重,从而引出千克这一重量单位;还有的是华德勇老师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时以最近热门的全面二孩话题导入,让生感受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很自然的引出在数学中,数与数在这样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本课所要研究的因数与倍数。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趣,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
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方面,让我特别欣赏的是吴凌艳老师上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她注重的是整合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内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学具准备了多组线段,每小组研究一组线段,有的小组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小组不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不是所有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让学生在冲突中研究出两条线段长度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很自然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这一规律,接着动手画图验证猜想,体现数学教学的严密性,特 别值得我们去学习。
王恒干老师执教的活动课《树叶中的比》,王恒干老师以大方自然的教态,亲切温和的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展示出其娴熟的教学技能和深厚的数学底蕴,完美地向全国数学专家及教师呈现了一节组织有效的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活动课例。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探索并发现一些常见树叶的长与宽的比,感受刭树叶的形状与它的长与宽的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增强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王老师的课堂诙谐幽默,激趣,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整节课堂,老师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的《确定位置》一课,设计新颖,层层递进,让生自己探索船的位置,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船的方法,不断让孩子产生学习探究的需求,最后更是将方向与距离提升到面、线、点的高度,深化确定位置的要素,整堂课站得高、挖得深、讲的透、学得好,这正是特级教师的魅力。
特级教师张冬梅老师的《小数乘整数》一课如潺潺溪水叮咚前行,沁人心脾,她不纠缠于乘法竖式如何计算,而是紧紧围绕着如何处理小数点的这一重点展开教学与练习,对于课堂上学生产生的错误,采取兵教兵的方法,让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深刻。接着通过各种练习层层递进的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将所看到的所学的用在平常每一节课上,潜心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让自己的成长之路越走越宽!
听数学优质课心得体会篇3
1、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
在这一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2、多表扬,少批评,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各位老师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很好!说得真好!你懂得真多!你的'想象非常丰富!真聪明!你的解法非常棒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在做中学,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做中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得出并介绍小组的成果结论小组互相评定,它与课改的思想观念是不谋而同的。
4、精心设计富有价值的练习
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能激发其思维兴趣的舞台,要精心设计富有思维价值的练习,使学生遨游在广阔的思维空间,置身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
总体来看,在这几位老师的课上,整个课堂老师给予了学生及时的评价,语言恰到好处,使人听起来舒服自然。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体验过程,享受成功,没有给学生过重的压力,但都有一定的质量。
对比自己的课堂,感觉自己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过于传统、拘禁。将问题留给学生探讨,总有一种不放心的感觉,长此以往,学生已习惯接受老师的灌输,成绩虽然好了,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小了。今后还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大胆实践,构建一个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数学课堂,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听数学优质课心得体会篇4
我有幸去佛山三水听了“广东省第九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但由于学到很多知识,心情却很高兴。现在就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我感受最深的是选手们基本功都很扎实,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理论水平较高。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
每一位老师都能让学生独立的去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稍复杂的问题,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老师都能耐心的去启发引导,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理念。但个人总体觉得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师说的嫌多,引导得也太多。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切的体会到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更应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充满生机和活力,涌动生活的灵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参加这次活动虽然说不能立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至少在观念上我感觉对自己是一次冲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可以在将来的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听数学优质课心得体会篇5
这两天观看了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的相关视频,任课老师讲的十分精彩,让我感到收获很大。不仅领略了几位教师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灵活多变。下面就从一下几点谈谈本人这几节课感受最为深刻的地方。
一、扎实的教学功底,灵活的驾驭课堂
我感受最深的是选手们基本功都很扎实,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理论水平较高。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积累经验。
二、重情境的创设,巧妙的引入新课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较为亲切自然的情境学习,兴趣很浓。如第一节《小数的意义》,教师通过自我介绍,如:身高1.75米,体重64.5公斤,视力:4.2,4.6.体现了小数和整数的区别及小数的意义;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既有效也具有合理性。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老师以学校要举行一分钟跳绳比赛,我们五年级选哪个老师参加比赛?这一问题切入,情境的创设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三、 关注学生的情感,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几位老师都能让学生独立的去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稍复杂的问
题,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老师先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分组进行验证,最后汇报交流,学生采取各种方式验证了猜想,得出了最后的计算公式。对于学生的难点问题,对于学生的难点问题,老师耐心的去启发引导,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理念。
四、教学课件制作巧妙。
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学习23×12时,老师巧妙的借助方格图,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理解了23×12的算理,突破了难点。既形象又生动,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五、例题设计精巧,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师生在学习完本节的知识点后,通过一个小游戏,仿照0.5的介绍方式,让学生题别的小数:0.80,0.425等做自我介绍,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整个练习过程设计,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学生热情高涨。尤其是火眼金睛辩对错: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说说错在哪些地方,改正错误,加深了对难点的理解。
六、注重学习小组的作用,发挥集体的力量
讨论交流的主体是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是数学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交流,发现规律,得到结论。老师对学生汇报进行汇总或评价订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七、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
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在这听的这几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的来回答做出积极的评价,尤其是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问题的解决策略,老师亲切和蔼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鼓励,使整节课都充满着活力。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切的体会到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更应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听数学优质课心得体会篇6
20xx年5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xx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学习与提高数学教学专业素质的机会。现在我把听课后的心得体会向老师们作一个汇报。
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观摩了7位教师的课。主要采用两人同上一节课的形式,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所执教的四个课题分别是《认识周长》、《万以上数的认识》、《圆的认识》和《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
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张付萍老师执教的《万以上数的认识》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感兴趣的直观实物数豆子、奥运会主场鸟巢、文字说明等有效情景,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整堂课结构严谨、过渡自然,尊重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并愉快自觉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机会,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王涛老师执教《认识周长》,通过让学生“剪一剪、指一摸一摸,说一说、描一描”等环节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机会和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理解周长的含义。
索娜和顾小静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通过让学生剪园、折园、画圆等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玩”,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不但让学生在做中、玩中愉快地学习,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发展。
掌握知识是发展情感,态度与能力的基础。索娜老师执教的《园的认识》时,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圆的有关知识。学生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各种方法,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从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节课,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并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探索知识创设情境,为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条件,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活动中探索新知识,感受数学的作用,经历了探讨的过程。另外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从教学素材来说,很多内容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甚至是直接从生活中得到的,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一个学生研究的问题放到了课堂上,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讨论,丰富相关的知识,非常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从教学风格上说,可以说是精彩纷呈,例如王涛老师的课讲的非常的风趣,听的学生和老师都感到非常的有趣,非常的轻松,而在轻松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老师教学水平的精湛,教学设计的精巧。从索娜、赵媛美、由宝英老师的课中我学到了:
1、严谨的数学课堂用语;
2、灵活处理课堂教学的手段;
3、扎实的数学教学基本功。
作为一线的老师不仅仅要认真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还要在这个“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怎样才能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要多学习,要走出自我这个狭窄的区域,走到蓝蓝的天空下面,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必然是明媚的蓝天!
听数学优质课心得体会篇7
10月24日,由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在市三实小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教学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刻地认识,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效果。但每节课又都有着各自的闪光点,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去学习,通过他们的课堂教学,让我直观感受到各位名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启迪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醒悟了一些在课改中感到困惑的问题。现将我的感悟汇报如下:
一、课前精心预设
老师们在课前都有与本节课有联系有情趣的故事与学生非常和谐的交流,引发学生兴趣,拉近关系,使学生内心有一种亲切感。俗话说,有了情趣乃是成功了一半。老师们课前在教具、课件上准备得充足,学生的水平、实际经验等都能做到充分的估计预料,有的放矢。
二、课中精讲多练
老师们根据教材内容适时适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景中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学中玩,玩中学,非常适合孩子们的特点。对一些较困难的问题,又在适度的情况下,开展小组活动,并且老师能提出既明确又具体的`要求,讨论有目的,说话有依据。
整个课堂上,充分利用课件、学具,动手摆、拨、画等,直观、方便、快捷,节省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40分钟。课堂上老师们的应对能力强,对学生的思维后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及时准确地排除解决。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们的课堂教学,一言一行,是一面镜子,自己在实践中与他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在短暂的一节课中,收到好的效果,必须认真学习。
三、课后回味评价
一节课讲授完,总结很重要。他们都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加强回忆。注重学生互评,师生评价,给予肯定。我认为这样做是给学生的一种鼓励、一种加油的妙方。
四、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听了各位老师的课,感觉在这一点上做得都很好。每一节课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都很紧密,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
这几节课都充分运用了现代化教育手段,课件制作科学、实用、美观,让教学更加直观,化解了难点,使整个教学充满了活力和乐趣。教师的个人素质都很高,语言丰富,点评及时、到位;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学习知识,学生兴趣盎然。
通过这次活动,我找到了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要向这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听数学优质课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