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考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为了使读者引起共鸣,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心得体会的写作,就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在浦东开放30周年讲话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在浦东开放30周年讲话心得体会篇1
党中央对浦东开发开放高度重视、寄予厚望。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指出“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要求“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党的十四大强调,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要求浦东在扩大开放、自主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继续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把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任务放在浦东,推动浦东开发开放不断展现新气象。
30年来,浦东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跃升到2019年的1.27万亿元,财政总收入从开发开放初期的11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逾4000亿元,浦东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80的国内生产总值、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诞生了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等一系列“全国第一”。核心竞争力大幅度增强,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承载了上海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功能。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性跃升,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647元,人均预期寿命从1993年的76.10岁提高到84.46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93年的15平方米提高到42平方米。
30年披荆斩棘,30载雨雪风霜。经过30年发展,浦东已经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可谓是沧桑巨变。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在浦东开放30周年讲话心得体会篇2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30年。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越是面对挑战,我们越是要遵循历史前进逻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呼应人民群众期待,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浦东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谋划,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党中央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将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浦东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为确保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多作新贡献。
在浦东开放30周年讲话心得体会篇3
30年来,浦东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不仅物欲充足、大楼林立,还有更为生机勃勃的文化风景。浦东价值,既在飞驰发展的金融城以及张江人工智能的高精尖技术中,也在“上下六百米,里外一百年”的吴昌硕纪念馆和不断建设的文化设施上。
30年来,浦东文化发展从未停止过脚步,如今不仅有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中华艺术宫、云间美术馆、朵云书院、船厂1862等文化场所,“十三五”所规划筹备上海大歌剧院、上博东馆、上图东馆、浦东美术馆、宋城演艺世博大舞台、群艺馆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也将在浦东建成交付使用。
云间美术馆馆长徐迪旻是上海松江人,浦东开发后特意从松江来到浦东找寻机遇,在高楼中建立了美术馆。“我们美术馆和其他不太一样,建在办公楼宇间,周一到周五客流量比周六周日更多,附近白领休息时会来看展,他们的教育背景、生活趣味对人文环境有很强需求,所以常态化的文化导入非常必要”。在陆家嘴,白领们下班后会逛展、看书、听音乐会,休息时也参加绿地上举办的“咖啡节”“非遗集市”等,文化活动丰富。
这只是浦东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世博片区后滩地块,本是商业用途的临江地块变身“城市绿肺”。占地188公顷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倚江揽翠,又将成为浦东新景。
在浦东滨江,过去灰扑扑的“工业锈带”亮了,老码头、旧仓库纷纷变身创意空间,不同颜色区分出骑行道、跑步道、步行道、绿化带。
“听交响、到东方”早就成为乐迷心中的真理,世界名团也纷至沓来;而就在上个月,全球最大的电竞赛事s10英雄联盟总决赛也是在新修好的浦东足球场举行。
徐迪旻表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在根本上与文化软实力提升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在回顾30年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就上,文化给浦东奠定了底蕴,文化让浦东走得更远,金融和文化产业共生共荣,是自然生态,也是必然趋势。
如果说30年前,浦东把寸土寸金的地方给到吴昌硕纪念馆,坚守了“城市文脉”;那么30年后,陆家嘴最后一块空地留给浦东美术馆,滋养了“城市气质”。经济与文化齐飞,可以预见,浦东的未来30年依然大可期待。
在浦东开放30周年讲话心得体会篇4
11月12日,上交所党委召开专题会,学习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就深入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作出安排。上交所党委班子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高度肯定了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取得的开创性成就和宝贵实践经验,为浦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指明了方向,也为上交所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上交所党委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30年前,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党中央全面研判国际国内大势,统筹把握改革发展大局,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向世界宣示中国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新篇章。上交所在“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在浦江之畔敲响了新中国资本市场第一声开市锣。十八大以来,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赋予资本市场更重大深远的时代使命。成立30年来,上交所秉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浦东精神,奋勇开拓,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发展主旨、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担纲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以沪港通开启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之先河,推出首个交易所场内股票期权,平稳实施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努力成为服务国民经济的主战场。
下一步,上交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六稳”“六保”方针,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贯彻“四个敬畏、一个合力”工作理念,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能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凝聚共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交易所事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赋能。
二是大力弘扬浦东改革开放精神。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积极借鉴国际最佳实践,紧密配合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将上交所建设成为全球一流创新资本要素集聚高地。主动融入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坚守科创板定位,发挥科创板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支持和鼓励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在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方面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在浦东开放30周年讲话心得体会篇5
我听爷爷说:“以前没动迁的时候,周围还是一片农田,一条终年污水黑臭的河横贯新村内住宅区,即使在春天,当大家还捂着棉被睡觉时,仍能听到蚊子‘嗡嗡’声,居民们都身受其害。那时居民的生活真是处处难,小村里没有路灯,夜间行路难;小区里也没有公用电话,有急事找人都很难;周围又没有医院,生病就医打针难;商业设施太少,买个东西都很难,要跑到大城市里去买,农村买不到,很少有人家有电视,更别说电脑了……”
现在农村都有公路了,河流也变干净了,蚊虫也少了,农民的身体再也不会被蚊虫迫害了,现在农村生活也比较发达了,大马路上也有路灯了,比以前亮多了,农村的家里几乎都有电话了,有些有钱的还有手机,超市也多了,买日用品也方便多了,不用去城里就能买,医院也多了,还有私人诊所农民求医也方便多了,现在人们富裕了,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电脑了,能更多的了解周围发生了什么大事了……
以前,人们住的都是平房,交通也不发达,出行用自行车,有的人甚至用步行出行的,吃的东西也不怎么好,所以都瘦骨嶙峋的。
现在的浦东一片繁华,交通也发达了,几乎城里人都有“私家车”了,还有电车、兹悬浮、飞机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人们的生活也好了,吃的也健康了,高楼的“顶”非常特别,它们造型千姿百态,没有相同的,有的圆形,有的半圆形,有的三角形。有的像利箭直插云霄,还有的挂出一个方框,像是一幅幅雕刻的艺术品。浦东陆家嘴还造了东方明珠、从1995年开始建造,到1998年完工,高240。5米的金茂大厦,还有很多现代化的建筑,据说还要造世界第三高楼——环球金融中心,估计到2014年建成,我多么期待到了2014年我亲自去一睹它的风采。
浦东的变化真大啊!不过我相信,浦东还会变的更加发达的。会有更多的高大的建筑造起来的!啊,我多么期待看到美好的浦东的未来啊!!
在浦东开放30周年讲话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