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的心得优质6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没有中心立意的心得注定是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的,想要让自己的内心感受得到更纯粹的表达,我们需要学会心得的写作,就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书法的心得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书法的心得优质6篇

学书法的心得篇1

在丹桂飘香的季节,我加入了文化馆的书法学习班,学习的时间是快乐的,也是短暂的,转眼间,在寒冬岁尾,第一期书法班在我们的不舍中即将结束。虽然只有短短四个多月的学习,然后,有良师教导,有同学相伴学习,真是令我收获良多,现总结如下:

一、 了解书法的系统知识。

书海浩瀚,名家辈出,作为一名业余的书法爱好者,虽心向往之,却不知从何开始。陈斯老师在开学初就为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朝代书法的名家及其特点,在他的建议下,我选择了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作为临摹帖。褚遂良的字清秀雅致,内蕴而不张扬,《伊阙佛龛碑》又是他的精品之作,临摹了一个学期,收获良多。

二、 纠正错误姿势,调整学习方法。

由于没有经过老师指点,虽然自己儿时曾练过一段时间,但一直无法掌握要领,字也没有长进,往往练着练着就充满挫败感,以至对书法也提不起练习的兴趣。陈老师一眼就发现了我的问题所在,最大的原因是握笔姿势不对,没有手腕发力,所以字写的虚软无力,于是,在陈老师的纠正下,我终于掌握了正确的握笔姿势,字也得到了长进。另外,在学习方法上,我们常用的就是抄书式地临帖,往往一抄一大本,追求快、多,字却没有多大进步。陈老师建议我们每天五个字,每个字反复的练习,多多亦善,这个方法一下子把无趣的书法联系变成了一个好玩的游戏,每天练着,看着自己的进步,都不想停笔。

三、 开拓了眼界,了解书法之美,提升内在修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每天都在匆忙地奔波着,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的心找不到安放的地方。而书法,能让我们焦躁的心静下来,感受身边的美好。冬日的早晨,暖暖的阳光,临帖,看帖,一本书,一杯茶,已是我最大的享受。

最后,感谢文化馆的这期活动,让我们可以跟着老师开始系统的学习,我想,只要我们认真、勤奋、坚持,终有一天,也能写出像陈老师一样漂亮的字。然而,学习书法是一个浩瀚的过程,短短的几个月是完全不够的,希望文化馆的书法班能够一直办下去,让更多人了解书法,爱上书法,发扬我们中国的国粹。

学书法的心得篇2

时间像一位旅客,匆匆的来,又匆匆地走。转眼间,又到了暑假,在暑假里有很多同学都去上补习班,我也不例外。

这学期我写字竟得了个“第一名”。刹那间,我臭名远扬,传过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我为了今后不再得“第一”,我决定去学书法。

我去学书法的第一天,我准时到达老师家。这天,老师教我写毛笔字,老师先教我如何握笔:大拇指、无名指、小拇指按作毛笔的一旁,食指和中指按住另一旁。写字时毛笔要与纸垂直……老师细心的滔滔不绝地讲给我听。等老师讲完了话,然后老师在纸上画了一条很长很长的横线,接着老师让我模仿他画横线。

我心想:不就是画横线吗,太简单了,就连三岁小孩也都会。可是说着容易做着难,我画第一条横线时,刚下笔横线就歪了,第一条画好了,但简直就不象一条横线!我想:万事开头难,第一条画不好,我画第二条。谁知,第二条也画不好。这下,我可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了。这时,老师走过来,他细心的指点我。他指点后,我再画了一条横线,我成功了!我终于成功的画出了一条横线了!我欣喜若狂。

写字犹如是干一件事!起笔犹如一件事的开头;行笔犹如一件事的经过;收笔犹如一件事的结尾!通过我的努力,我的写字水平一定会像雨后春笋——节节高的!

学书法的心得篇3

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我已经上大学一年多了,很多时候在想上大学时为了什么?而且学习书法专业是为了什么?而我小时候父母也让我学过书法,那时或许是让我把字练好,大学前的集训也只是单纯的为了上一个大学。而走到大学的课堂上,与我想象的书法完全不同了。书法不仅仅是单纯的去写字,它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而且有很深层的理论,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不仅字写的不错,并且它对书法理论的了解相当深刻。这就是我在上大学后为何开了许多课程,例如:古代汉语、书法史、书论等。学习书法就是学习做人,练习书法就是磨练自我性格,提升人格。虽然现在只是短短的一年多中,但足以让我受益匪浅。

其实,我很喜欢书法,它可以表现出来一个人的心情,在研究古代人书法作品就能可以表现出当时古人的意境。在平时闲下来时就可以写写字来陶冶自己的情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而经过在大学的学习,也了解了我们课程主要是从篆隶楷行草来安排,有根据从书体演变学习。在学习篆书我们从大篆到小篆的学习,老师主要是让我们去寻找一些线条的感觉,在学习石鼓文的时候,就感觉到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书法艺术的线条美是非常重要。而在楷书学习中我们先以魏碑,强调了单字字形的结构排布和整体章法的排布。现在正在学习隶书,我们主要以临帖张迁碑,并且有时去亲自刊刻上面的字,老师是让我们去更好去寻找那种刻石和书写的融合,一个书法技法相当好的人,临帖是首要的。同时上的一些书法史、书论课程去更好与我们的技法结合,所谓“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虽然我还没有学到很多东西,通过从学书法到现在,我认为首先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其次就是善于思考,老师是我们的引导者,我们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这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 最后就是到一定高度了,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希望自己能在以后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更加努力,加强自己的技法和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

学书法的心得篇4

在开学的前三周,我学习了书法。同大一下半学期的书法大体相同,主要是学习颜真卿的颜体。但是练得时间太短,成效并不太大,还需进一步的学习和长时间的勤奋练习。

在学习书法,阅读书法史的时候,要学会从不同的书法形式后面找到古人都遵循的法则。这种法则,虽然在外在形式上的表现,历代不同,各人相异,但其内在的规律法则却是一样的。学习书法,很重要的就是从点画用笔上去找古今一脉相承规律。

历代大家都很重视写楷书,学书法的人不能在楷书体会到多少书法规律性东西于其他书法是不会体会很深的。除了实用以外,楷书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书法最基本规律和完备的笔法。楷书让人静下来注意每个点画的动作,细节,尽量把每个提按转折做到位。长期靠这个养成的用笔习惯,让人手下的感觉微妙而细腻。

结合历代大家对不同人物书法的品鉴,用心比较和体会里面的高低好坏,去认识书法最基础本质的东西。还有就是要把不同的书家多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矫正自己,依靠的就是不断深入的读帖和临帖。

用笔尤其要注意起笔和收笔的地方。不管写哪种书体,行笔必须自然,动作必须连贯,笔势要畅,势圆笔方,势方笔圆,整个动作就像打太极一样,动作要有节奏,要合于自然。行笔要提中有按,按中有提,笔要留得住,杀进纸去。不能有含糊的东西。顺着心中的节律,从胸有成竹到胸无定数,自然生成。

写唐楷有收获,再写魏碑也不会有太大障碍,只不过用笔更方一些。它的笔势是一致的,都是一脉相承的。

学艺术的三个层次:一,技法上的学习;二,视觉形式的研究;三,精神层面的修养。

写褚的楷书,用笔的时候,要注意笔锋的变化,敏锐的捕捉笔尖入纸,行笔,出锋的运动轨迹,要充分发挥出笔毛的弹性。点画”是动作,蕴含有基本的笔法和动作在里面,过去的人对书法强调动作,笔法。用“线条”来讲书法是讲不彻底的 ,因为书法根本不是线条。

好的书法能表现出作者人生,生命的体验。无论文学,还是书法,既含蓄又直接。好的作品我们会感受到它无拘无束的情感流露,无障碍,随心所欲。初学一个帖,点画和点画之间一下很难摆顺,这需要我们去找规律,一点一画,一撇一捺间每个大家都会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规律找到了,才能深入。写一个字,切忌把每个部分孤立起来,要做到协调,整体协调能力是很重要的,这有很多窍门,道理在里面。

临帖时要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不要让笔把自己左右了,要用笔,自己左右手中的笔。下笔要善于找参照,大胆落笔,随时调整,锻炼出前笔有缺憾,后面的点画能补救回来的本事,字的形要控制好,也在于善于找参照。临帖的时候自己的主观不要被帖套住,随时想到整体的关系,更加注意单个字的整体,角度的大小,长短,笔划之间的配合。从大的方向把握住“度”,再从细节上深入。褚字圆转多,笔划多的字方折少,点画少的字方折多,这样整个字,整篇字都能挺得起。颜体字是下面收得比较短,重心下压。复杂多折画的字,多数折要削弱。强调度,一个字强调只能一两个点画,要有主次关系,整体决定细节。

在这三周的学习中,我练习的颜体和柳体没有区分。书法史一门长期的练习,需要钻研和静心学习。我会在接下来的书法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

学书法的心得篇5

中国书法经过几千年的沉淀、积累和发展,已成为独具华夏特色的文化瑰宝。关于如何学习书法,我有“三个经验”体会与书法爱好者共勉。本人经历了从不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从写字到书法,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从我知事的那天起,就把它作为终身追求的一项事业,从真学上下工夫。坚持60多年如一日,为国家学,为民族学,为传承和创新而学。家境贫寒,买不起灯油和笔墨,就用山上的松树油照明,用树枝当笔,以大地当纸;没有字帖,就蹲在墓碑前观摩习练;出门在外,没有笔墨,就在自己的膝盖上比划名碑名帖;有条件时拼命学,没有条件时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学,工作繁忙时挤出时间学,把别人用于唱歌、跳舞和钓鱼的闲余,都用来学书法,这样抓住空暇刻苦学,自觉地把学习书法作为生活中除衣食之外的须臾不可缺少的第三件大事,不管生活条件多艰苦,也不管工作环境多险恶,从未间断过认真学书法。

善练是方法。人间凡事,没有学不会,只有不会学。“无巧不成书”,学习书法,既要有决心,更要讲方法。方法是渡河之舟。我在学习书法时,坚持“帖学与碑学并重,古法和今法相济;楷行习练交叉,常练榜书在先;首要把握重心,字形结构严谨;注重学习效率,练字习法共进;心中有字在胸,下笔方可有神”。从而,变苦练为善练,变死练为活练,变练一体为练多体,变单练书法为绘画、雕刻(石、木、竹)、装裱并举。这样,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融会,事半功倍。

苦研是恒守。书法是我国千古绝唱的线条艺术之一。要传承和发展,必须刻苦钻研、持之以恒地探清其脉络,理清其源泉,把握其精髓,效法其规范,开掘其新境。据此,我进入大学后,就发奋学习王羲之、黄庭坚、颜真卿、苏东坡、张怀瓘、怀素等历代书法名家的书法理论,既研习书法的历史进程和演化,又研习书法的产生形成与风格;既研习各种书体自身的美学原则和技法规律,又研习各种书体的用笔技术与文化背景;既研习我国的书法和绘画,又研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原生态的基础构筑,凡是有利于学习、弘扬和创新书画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因此,从创立自己超越传统的握笔方法,到行之有效的“书法重心学”,从写字的基本笔法到字体的和美结构,从帖学到碑学,从书写形式到书写内涵,从学会一体到学会多体,从学好一家到学会百家,从集百家之长到独具个性特点,从书法的外形美到书法的内在美等等,都进行过认真不懈地研习。同时还研习了唐诗宋词和哲学、美学,不断为自己的书法创作,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和吸取鲜活元素的条件。实践使我深切地感悟到:没有凝练厚重的文化底蕴,领悟不了书法的真谛精华,充其量就只能做个写字匠,而永远、绝对当不成书法家。

妙用是目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比服务民众、贡献社会更有意义。妙用书法之途亦理应如此。我上小学二年级时,就给乡亲们写春联,后来从中学到大学,从机关到农村,办板报墙报、布置会议室、庆典写横幅标语、表彰大会写奖状、太平盛世入碑林以及与世界各国开展文化交流,无所不用其极。办展览、出专集,刊发报纸、杂志,收进典籍、文库,运用电视网络,让广大民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教学生、发范本,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主管领导、民间社团和企业家及城乡老百姓书写横批中堂,为抗灾扶贫助教等公益活动捐献作品,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把自己的所学之长贡献给祖国和人民,心旷神怡,乐在其中。

学书法的心得篇6

从小,我就对书法情有独钟。妈妈从事装裱行业,有不少字画,我也受到艺术的熏陶妈妈问我想学点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学写字”。小时侯,我看妈妈装裱字画,便用我那稚嫩的小手,在纸上涂鸦,郑重其事地交给妈妈请她装裱。谁只妈妈看了笑道:“你要是写的好,我就裱起来。”“好。”我说。

于是我与写字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我读二年级的时侯,妈妈带我到学校书法班报名,老师让我试着写一下,我像拿蜡笔似地拿起毛笔,衣服没一会儿就弄脏了,还弄的满手都是墨。我第二天进书法班的时侯,老师正式教我写毛笔字,可我写的字歪歪扭扭,活像战场上的残兵败将,个个焉头耷脑,又像是一条条毛毛虫在纸上爬。再看看我身旁的大姐姐,她写的字,就像是再纸上欢快跳舞的小精灵,秀丽端庄。我像泄了气的皮球,缓缓放下毛笔,不想再写了,可每当看到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能写得一手好字时,我就羡慕不已。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字写好。有时我手写酸时,那种羡慕成了我写字的动力。就算再冷,也会看到我冻得通红的小手依然拿着毛笔在纸上划过。写完之后我的手总是冻得麻木,但看到那端正的字时,我就无比自豪和骄傲。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练横的时侯。轻巧的毛笔到我手里却变成了千斤重的磐石,怎麽也写不出汉字那独有的韵味。但我觉不会向困难低头。依然一笔一画地写着,起笔、顿笔、行笔、写字时老师教给我的口决我现在还记得。当我看到一个个秀气端庄的字跃然纸上时,我欣喜若狂。渐渐地,歪歪扭扭的字变成了端端正正的字,渐渐的,端端正正正的字变成了秀丽端庄的字,渐渐地,秀丽端庄的字变成了欢快跳舞的精灵在纸上嬉戏。

真是工夫不负有心人。学写字如一炉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有梦想,有目标,并朝这个目标去奋斗,成功,就在前方。

学书法的心得优质6篇相关文章:

养宠物的心得范文6篇

对安全教育的心得体会优秀6篇

学生心理工作的心得6篇

村小学教研工作计划优质7篇

实验报告的心得体会6篇

学心理健康工作计划优质8篇

团队合作的心得6篇

当学生军训教官的心得6篇

高中教学工作计划数学优质8篇

读书百字心得优质5篇

学书法的心得优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8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