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能够激发我们的领导潜力和决策能力,结合实际的事件所写的事迹材料能够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激励他们追求更好的未来,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邓清明的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邓清明的事迹篇1
11月29日上午11时,记者来到邓清明老家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东陂镇,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小镇却显得格外热闹。“邓清明,你是东陂人的骄傲。”红色横幅格外显眼,小镇上的人们都在为航天英雄邓清明而欢呼,“他为我们村争光啦!”“作为老乡,感到非常自豪!”“今晚一定守着电视机前看他圆梦太空!”……
?坚持】
24年追一个梦
航天梦一直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追逐。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8年,14名飞行员经过层层筛选,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而这14人当中,就有邓清明,他也是截至2021年,首批现役航天员中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
但他从未想过放弃,24年来,坚持做一件事,追一个梦。连续当了3次备份航天员,次次落空,有人为他感到遗憾,而他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心态转变,“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准备好”,“宁可有备无用,绝不用而无备”。
?家书】
解读成功的密码
邓清明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同时,也是这么勉励家人的。
在邓清明妹妹李赛英家中,记者见到了他的妹妹和弟弟等家人。提起哥哥,给弟弟李清华的第一印象便是“他很坚韧!”李清华说,哥哥一次又一次与梦想擦肩而过,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归零”的心态转变,这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但是他做到了,并且梦想成真了。
说着,李清华拿出哥哥邓清明写给他的家书,数百封泛黄的家书,依旧可见清晰的字迹。“天生我才必有用”“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那是因为你跪着。”“人生就是不断地等待和坚持”……再读时,李清华依旧深受触动。
李清华告诉记者,哥哥入伍后,便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对家人的惦记,几乎每周都会写一封。在这些家书里,仅写给自己的便有百余封。如今细读起来,能清晰看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一直都是哥哥的人生姿态,而这种精神,也是他如今能圆梦的关键。
?榜样】
弟弟妹妹的坚强后盾
实,在弟弟妹妹心中,邓清明始终让他们感觉非常贴心,很是依赖,像榜样一样。
邓清明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兄弟姐妹5人,他是老大,在弟弟妹妹眼中,打小就特别会照顾人,砍柴、打水等重活累活都是抢着干,这让弟弟妹妹们都特别依赖他。
“特别是哥哥读高中时,13公里的上学路,每次都要走两三个小时。但一到周末,他都会回家干农活,就是为了让我们轻松点。”李赛英回忆道,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机,为了看一场电影要到十多里路外的地方,有一次自己跟着哥哥一起,结果没走多久就累了,哥哥便背着自己去,看完后又背着自己回来,而那时候的邓清明只有12岁左右,对待弟弟妹妹就格外贴心。
在邓清明入伍后,时常寄钱回家给弟弟妹妹买文具。在弟弟妹妹心中,邓清明给自己一种长兄如父的感觉,虽然他从不曾责骂,但通过他的言行,能很快领悟到他是否真的生气或者失望。“记得那年我高考没考好出去打工,回家正好碰到哥哥回来探亲,他就与我深聊,叫我不要放弃,他说‘打工的机会随时有,高考的机会只有这几年。’”正是在邓清明如慈父般的谆谆教导下,李清华不负所托,考取了大学。
?成功】
不放弃是唯一秘??
与邓清明长久保持书信往来的,还有他的老师罗震,由于两人年龄相差不大,他们之间早已亦师亦友。对于邓清明,罗震的第一印象就是“不仅爱劳动,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罗震说,那时候学生们都要扛柴火供给食堂做饭,同龄人扛60斤柴火已是极限,而他每次都能扛回80斤柴火。这都为他过硬的身体素质打下了基础。
在学习上,邓清明也是非常聪明。罗震说,课本上的知识点只要讲一遍,他就能记住,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在招飞行员文化考试时,他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当邓清明被录取到空军航校后,就一直与罗震老师保持书信往来,在书信中,罗震对邓清明的经历也是十分清楚,得知他在训练期间抓住了几个关键的机遇,在理论考试、单飞等重要的考核中,他都是一次性通过,这为他成为航天员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每一项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夜以继日的奋斗与努力,即使他三次当备份,都未圆梦,但他从未放弃,也从未抱怨命运的不公,在他看来,只是自己还不够优秀。作为他的老师,我感到非常骄傲!”看着曾经邓清明和教练机合影照片,罗震激动地说,这次他终于可以踏入浩渺星河了!
“神州与苍穹同高 天宫会日月争辉”在邓清明妹妹家,记者看到了这幅邓清明曾亲手写下的书法,24年10个月的漫长积淀与等待,如今,终于托举着龙的轨迹直上浩瀚苍穹。
邓清明的事迹篇2
2024年11月28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航天员乘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其中今年已经56岁的宇航员邓清明,凭借着他的传奇经历,引起广泛关注。
邓清明是我国首批航天员,在中国航天员中,首批宇航员仅有14名,其中有8人已梦圆太空,5人光荣退伍。
而邓清明在他们之中,却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又在任的现役航天员。
今年已经56岁的邓清明,出生于江西省宜黄县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中共有兄妹5人,他为长子。
邓清明的父母没读过书,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们,要好好学习,靠知识改变命运。
但家中经济拮据,邓清明上高中时,经常早起上学。在书包里装上母亲做的干粮与咸菜之后,走路十三公里去上学,路程两个多小时。即便上学之路遥远,他也未向父母抱怨丝毫。邓清明的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高考前夕,恰逢空军来学校招募飞行学员。宣传大会结束后,邓清明诞生了去参加选拔的念头。通过层层选拔,他最终被军校录取,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1984年6月,18岁的邓清明正式入伍,成为了一名军人。在为期八个月的预校培训结束后,他被分配到新疆哈密第八飞行学院,进行航空理论学习。从此,训练和学习就成了邓清明生活的全部。
1997年底,邓清明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核,被挑选入航天员队伍。由空军转为航天员的过程,虽然在字面上看,会觉得很简单很轻松。但这对邓清明来说,却是一次如同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升空,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同时也意味着,作为备份宇航员的邓清明落选,无缘飞天梦。但邓清明并未因此而感到难过,相反,他为战友杨利伟感到高兴和自豪。
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再次成为备份航天员。他跟另外一名航天员在10平米不到的密闭舱中生活了33天,完成了大量验证实验,取得了宝贵的数据。
这是他距离梦想最近的一次,但最终还是无缘航天。自邓清明成为航天员的那天起,落选已是寻常之事。他曾4次入选备份乘组,却四次都落选。即便如此,他也能够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从未想过放弃。
面对现场记者的采访,他还能云淡风轻的说出这句令人无比感慨的话:“不管是备份还是主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在这坚持梦想的24年中,邓清明一次次目送战友圆梦成功,载誉归来。他虽落选四次,但并未因此颓废。依旧能够为了梦想而坚持高强度训练,以从零开始的心态,让自己等待下一次挑战。
在采访中,邓清明面对记者提起自己曾落选的往事,并未有丝毫难过和惋惜,他大方回应道:“太空不会因为我的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却没有准备好。”
坚守二十四年 终圆航天梦
2024年11月28日,这是邓清明圆梦的日子!
从意气风发等到鬓角渐生白发,这数十年始终默默坚守和拼搏,终于换来了一次梦想成真的机会!
“爸爸是我见过最敬业的人、最无私的人。你永远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值得夸赞的是,邓清明的女儿邓满琪,受父亲影响,也成为了一名航天员,父女二人相约共同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我国“问鼎苍穹,逐梦九天”的计划里,有着无数个“邓清明”,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与付出,才使得我国距离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越来越近!
向宇航员邓清明致敬!
向无数个坚守职责的航天人致敬!
邓清明的事迹篇3
宇航员邓清明资料介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
出生日期:1966年3月16日
宇航员邓清明所获荣誉
2018年1月,邓清明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宇航员邓清明替补24年终圆梦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五号瞄准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航天员将在太空出差6个月。在这次太空出差名单中,坚持追梦24年的邓清明名列其中。
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尝试,飞天梦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夙愿,也是所有载人航天工作者奋发向上的动力。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8年,14名飞行员通过层层筛选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踏上飞天追梦之旅。截至2021年,当年14人中仍在现役的只有邓清明一人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
20多年来,邓清明坚持做一件事,追一个梦,尽管以微小的差距多次与梦想擦肩而过,但从未想过放弃。他24年做了3次备份航天员,有人为他感到遗憾,甚至担心他难以实现梦想。但是,在航天追梦的路上,他从未缺席,始终在场:备份和主份训练的科目、时间、内容、强度以及考核标准并无差别,8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考核同样严格;“神九”发射升空时,邓清明在地面和天上的航天员同步把流程走了一遍。因为他相信,“不管是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邓清明的事迹篇4
是对梦想的崇敬,让他如此坚持,在工作的过程中,从未想过放弃,始终在坚持着高强度的训练,只为实现自己的理想。
邓清明24载终圆梦。
在2024年11月28日神舟15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名单确定,费俊龙,郑清明,张陆三名航天航天员将执行神舟15号载人飞天任务。据悉,邓清明是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个特别存在。我国首批航天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选拔20年已经过去,这批航天员中8人,已经成功飞天,5人光荣退役,邓清明是唯一没有执行过飞行任务的首批现任航天员。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始终准备着的人。
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邓清明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持续25年,无论训练有多苦有多累都坚持多练一会,正是这种高强度的训练,让他的身体素质易于常人。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他表示自己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绝对不会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之前,没有准备。对于邓清明来说,任务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邓清明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国载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背后,有鼠不尽的衬托一夜的存在,将是其多年不变的姿势,也是其不放弃的追求,星辰大海就在眼前,希望他能有更加亮眼的表现。
苦心人,天不负。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记忆可循的,邓清平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的努力,从未放弃,这是他成功的秘诀,我们也应该从他的身上汲取经验,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应当学会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是一个令人振奋引人欢呼的消息,同时也印证了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在不断的发展。
邓清明的事迹篇5
2024年29日23时08分,神舟1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30日成功对接空间站,与神舟14乘组航天员成功“会师”。
宇宙浩瀚,天高地迥。归航不是终点,航天人的接力不会停止,这之中总有人从始至终在努力,而邓清明的故事,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1998年,这个年轻的飞行员,同其他十三名飞行员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队的第一批成员,邓清明的心中埋下了梦的种子,一定要飞往太空,探究宇宙,他并不知道,追梦路上满是艰难。
“只有当机组人员返回地球时,我的任务才会完成。”成为航天员后,他一直是一名“备份人员”,每位航天员闪闪发光的背后,是他和别的工作人员在背后默默支持。2016年,在为神舟11号飞行任务进行训练时,邓清明在一个不到十平米的航天模拟器内待了33天,期间不能淋浴。闭眼,睁眼,面前都仿佛有巨大的刺眼的光团;左耳,右耳,哪里都环绕着极大的噪音。
与别的航天员一样是能力超群的优秀人员,却在后备岗位工作了二十余年,他不仅没有抱怨,还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
2018年,他得到了一个可能圆飞天梦的机会,得知乘组名单上没有他时,他描述“我当时真是千言万语没说出来。”这是他离圆梦最近的一次。入选的队友坐在他的旁边,邓清明百感交集,红了眼眶,却只是道了句,恭喜,兄弟。
对工作的一丝不苟,甚至快要淹没了他想要航天的理想。“不管飞还是不飞,都是在深度的参与这项工作。”因此他像自己说的那样做了,不气馁,仍在为未来的航天任务做准备,十八年过去了,他是第一批航天员中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航天员,但他仍在为那一刻做着准备。
每一次风雨兼程,未必彩霞漫天;每一次翻山越岭,未必百花盛开,但每一次努力都有惊人的结果,时光不会辜负沉潜的力量!今年的飞天任务交给了邓清明几人,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不是所有坚持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努力能从冰封的土地中胜出十万朵瑰丽的玫瑰。
等待时,他不气馁,认真完成当前的工作,同时用12分的努力为未来的梦想做铺垫,他——邓清明,沉潜的邓清明,成功的邓清明!
邓清明的事迹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