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后感800字8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读后感,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对书籍的喜爱或者不喜欢的原因,读后感是我对书中思想碰撞和价值观冲突的深入思考和反思,下面是就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体》读后感800字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体》读后感800字8篇

《三体》读后感800字篇1

其实,《三体iii:死神永生》这本书早就读完了,只是一直没有写出来读后感,因为我的思想第一次受到了如此之大的冲击,一时之间我竟无言以对了,同时,它也给了我以唯美的享受。现在,如果有人让我推荐书的话,那《三体》无疑会成为首选。

今天终于鼓起勇气,写点东西,但脑子里却还是空空如也。如果偏要说读了《三体》之后,我有何收获的话,那还真有:对空间、时间、维度、人性等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全新的认识。

黑暗森林打击都有两个相同的特点:一、随意的;二、经济的。宇宙中,存在着各种文明,你无法想象它们的发展高度。对于那些有危险的文明,会有其他的文明时不时清理,以确保自己概念下的自身安全。

有一颗远远的星星,是夜空中一个隐约可见的光点,所有随便望了它一眼的人都说,那颗星星是安全的。这就是宇宙安全声明。你也可以发出安全声明,对整个宇宙广播:你是安全的,无毒无害的。这是一种可以生存的方式,也是对外部世界的妥协,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苟延残喘。

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然而,死神永生,作为一种生命特征,人类最终要走向死亡。人活着,只是在几十年间,挣扎也罢,痛苦也好,最终要走向死亡。死亡,可以说是一种最终状态,也是保持时间最长的一种状态。作为活着的一种象征,爱是人类一种进化来的瑰丽的宝藏。爱,指引人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去开拓人类的疆域,试图在外宇宙寻找自己的玩伴。

人生来,就是来承受自己给自己创造的痛苦的。

爱是没有错的,一个人不可能毁灭一个世界,如果这个世界毁灭了,那是所有人,包括活着的和逝去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体》读后感800字篇2

当人类文明遭遇到外来更高的三体文明的入侵时,就像当年土著人遇到了手持猎枪的白人,就像当年闭关自守的中国遇到了西方列强,但与之不同的是,外星空文明入侵的目的只有一个:毁灭人类文明。

人类何去何从?

刘慈欣在这里创造了大量科幻名词:智子,空天飞机,量子计算机,解析摄像机,宏观量子态的概率云,化学动力航天器,太空电梯,宇宙射线捕捉器……真让人脑洞打开。

当然,如果只是一堆哗众取宠的名词,是不能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的,也不能被称之为“中国科幻奇迹”。

在这里,有和我们现实生活的亲密:在得知三体文明要入侵时,居民小区的大爷们仍旧想着传宗接代,仍想着百年之后能有一处墓穴让后人记得。

在这里,有对当今科研人员的敬重和嘲弄。一流的科学家像丁仪、希恩斯对于科学的不懈追求仍旧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但对于一些现实的科研人员状况,书中这样说:

“你做一名学者是不合格的,你从事研究,既不是出于探索的欲望,也不是出于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是把它当做谋生的职业而已。

你有很多与一名严肃和经验的学者不相称的行为,你做研究的功利性很强,常常以投机取巧为手段,哗众取宠为目的,还有贪污研究经费的行为;从人品方面看,你玩世不恭,没有责任心,对学者的使命感更是抱着一种嘲笑的态度。”

最精彩的是“水滴”击穿人类星级舰队的一幕。水滴,是三体文明进攻人类的武器,“像一滴圣母的眼泪”。光学显微镜放大到极限一千万倍,其表面仍旧是绝对光滑的镜面。水滴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穿透星际舰队的战舰,自身速度未受阻,并且可以折角转向,造成人类战舰爆炸。“读后感·这种魔鬼般的飞行,展示了一种完全在人类理解力之外的太空驱动方式,这种驱动之下的水滴仿佛是一个没有质量的影子,像上帝的笔尖一样,可以不理会动力学原理随意运动。”

在人类文明被摧毁之时,在一片混乱声中,理智的几艘战舰选择了逃离,重新开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就像当年的亚当夏娃被上帝赶出伊甸园。

在人类文明生死催亡之际,只有基本的原则才是致胜的利器:“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知己知彼。

在这样的原则下,才能推出: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理解了宇宙的基本运行规则,才明白:能够遏制三体文明攻击的是将三体文明的位置“公之于众”,使之成为下一个“人类文明”。

“太阳快落下去了,你们的孩子居然不害怕?”“当然不害怕,她知道明天太阳还会升起来的。”

《三体》读后感800字篇3

终于看完一整套《三体》了。看完最后一页,感觉没什么就没有希望了呀!郁闷……

?三体i》,讲的是叶文洁通过太阳,放大了地球人呼叫外星文明的信号,被三体人截获了。三体人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于是决定大举入侵地球。

?三体ii—黑暗森林》,主要讲人类为了抵御三体人入侵,在三体人用智子封锁人类基本物理学发展的情况下,努力寻求突破口,最终建立了自己以为很了不起的太空舰队。但当三体人的“水滴”到达地球,太空舰队瞬间瓦解,人类才意识自己的夜郞自大。最后,人类自我挑选的“救世主”在三体人即将到达之际,建立起了一个很流氓的与三体人同归于尽的威胁方式,让三体人停止了入侵。原来宇宙生存法则是黑暗森林状态,谁被发现,谁灭亡。

?三体iii—死神永生》,讲的是人类的威胁破灭,三体人对人类进行入侵前处理。这时逃亡在外的人类军舰广播了三体星球座标。太阳系顿时成了危险地段,三体舰队离去,人类开始为如何建立安全声明努力着。但,人类最终为被二维化。逃出来的只有两个女人,在三体人入侵前期逃离的“蓝色空间”号和“万有引力”号。

?三体i》、《三体ii》无论是汪淼、还是前期的罗辑,到了最危难的时候,总能看到生的希望。到了《三体iii》,罗辑的希望破灭了,程心的希望也消失了……罗辑是叶文洁的学生,叶文洁在去世前叫他研究宇宙社会学。他所建立的所有影响都是源于叶文洁的理论,也让他再也做不了一个普通人。而他最希望的,恰恰是当一个最最普通的人,能够在三体人入侵前正常地生活,正常地死去,与自己心爱的在一起。在《三体iii》心爱人不知所踪,罗辑成为执剑人,一个人孤独地在地底活了大半辈子,最后做为人类守墓人,被二维化。程心,另一个普通人,同样被推为“救世主”,却因为她的选择,最终导致人类灭亡。做为能逃出来的其中一个人。唯一活下去的希望是云天明,但至始至终,却没办法见到这个送给她星星,送给她宇宙,一直深爱她的人……

最终,人类消失了,宇宙也必定会消失……活着是为了死去?

《三体》读后感800字篇4

可能是我第一本认真读过的科幻类小说,无法给出对比,只有自己对小说的感觉。自己作为软件方面对于秦始皇三千万的兵士组成的计算机中,这种每个单元都是由人来构成的想法很惊讶,更多的是感觉很可爱。在知道有三体的存在时,我原本的想象中三体文明可能是宇宙外更高级的无视地球所在宇宙法则的存在。可能因为是科幻小说,引导我读下去的是对那个未知世界的好奇和人类的命运走向的担忧。如果遇到其他存在的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多半是敌对的。文笔上可能有点粗糙,但是科学和幻想作为基本元素值得被更多的读者阅读。对于对物理和计算机有简单知识的人应该不会觉得这本书很难懂。

从小接触的科幻类的题材不多,从未对于自己存在的宇宙有过更多的思考。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因为物质原因,自己记忆中的第一本让自己感受到地球,太阳系,宇宙之类的概念应该是学校的课本吧。第一次感受到人类的渺小,自己的渺小和那种想知道一切的愿望和害怕得知一些真相的恐惧。在读到叶文洁在大兴安岭农家齐猎头儿家里,大凤突然问:

姐,你说天上的星星咋的就不会掉下来呢?

当时愣了一下,自己小时候真的问过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来呢?

而且还做了最可怕的一场梦,晚饭吃完,整个天空泛出黄色,一种诡异的黄色,随后有房子大小的发亮的巨石开始从天上落下。小时候无知的自己对那些遥远的存在本能的感觉到害怕,得知如此巨大的地球只是一颗渺小的尘埃,而我连自己所达到最远的地方便是所在的县城。对于使自己真实存在的这些基础,在仰望星空的时候,多了一份敬畏。使自己有更多的欲望想要了解我们存在的宇宙甚至宇宙之外的更多更多。

如爱丽丝漫游奇境一样,这本书可能为一些人打开科幻世界的大门。

如作者所说:科幻与其他幻想文学的区别就在于他与真实还牵着一根细线,这就使它成为现代神话而不是童话。

如古代的人们可能认为神话是真实的,现代神话可能会成为现实,希望读这本书人对夜晚仰望的星空多一份敬畏,对未知的世界多一份好奇。

《三体》读后感800字篇5

首先说一下《三体》真的是非常赞的小说。

整个故事大气辉宏,天体物理知识与曲折的情节完美结合,看完让人大呼过瘾。

当一个世界用光年来表达距离,用亿年来表达时间的时候,我才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一切,在宇宙的进程中,都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东西。

当然,除去那些超赞的情节,我更欣赏小说里面对人性的讨论。

当叶文洁向未知的三体世界发送信息,让他们来取代地球文明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对人类或者说是对人性的绝望,我没有经历过也想象不了,但是从叶文洁身上,还是可以看到这场浩劫给人性的重创——多次失望到最终绝望。想到我的一个朋友也跟我说过,单纯并不难,难的是你经历了许多事情,却还能保持单纯。

文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疯狂面前,理智是软弱无力的。”关于这个,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喜欢理性的人,尽管理智在疯狂面前是多么的无力,但是,如果能在一个疯狂的环境保持理智,更是不易。

罗辑,一个被选中为面壁者的普通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运用自己的智慧,震慑住了三体人,保护地球免受侵占。之后又作为地球的执剑人保护了地球几十年,被奉为神灵。

可是最后,他又被控诉多年前他的一次暴露一个星系位置的试验可能毁灭了一个文明。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人的善变,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可能会客客气气的,当你不再有作用了,便形同陌路。另外,这里罗辑被控诉毁灭了一个文明。

那么,我们是否有权利去毁灭一个文明,甚至只是剥夺生命?我想到了之前微博上 的一个讨论“按下一个按钮,地球上的某个和你不相关的会死去,然后你会得到许多许多的钱。问题是,你会按下吗?”,也想到前几天泛读课老师问的,(二战期间)你(一个德国少年)会不会去射杀一个俄国的俘虏(他是你的敌人)。

我想了很久,我觉得我还是不会去剥夺别人的生命,非要给出理由的话,第一是换位思考我也不希望成为被夺去生命的人,第二就是小说中也有提到的 人可能跟其他文明不一样的地方就是 人 有爱。

上面我说的关于人有爱的这一点,在另一个主角程心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她的两次抉择“不暴露三体文明的位置、让星环城投降”,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

当然,她的选择,一次让人类面临被三体文明侵占的危险,另一次让人类失去造光速飞船,避免灭掉打击的机会。看起来出于人性的选择却导致了悲剧的结果,是不是她的选择错了呢?我想不是的,微博上@奶牛denny说过“做你所坚信的事,有可能很多年很多年,都不会有人来认可你,赞赏你。更不会被几百人、几千人在公共场合赞许。

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 但是,总有一天,有人会很诚心地告诉你,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我觉得,我们要审慎地做出决定,然后,就去坚持它。

再看小说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句子“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包括我自己都会犯这种错误,有时候总会习惯地自以为是。现在我看来,谦虚而不失自信,是一种好的姿态。

三部小说非常的长,有些东西看完就忘了,一些当时的感想也没留下来。还是非常推荐《三体》这三部小说的。

《三体》读后感800字篇6

刘慈欣笔下并没有华丽的辞藻,他就像一个做手术的医生,精准无误却不带感情,将书中的地球剥皮拆骨。我曾一度怀疑他是外星人,因为他对地球似乎没有一点眷恋,他以极端客观冷酷的姿态,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着那个地球的诞生和毁灭。

故事从对地球失去信心的少女开始,从一个呆子把一颗星星送给一个女人结束。只看节略,可能会以为又是一个琼瑶式的爱情故事。但是看下去就会发现完全超乎你的想象,原本假想中的唯美的爱情故事被宇宙钢铁般的规则硬生生切断了,这故事如此的寂寞无助,销魂蚀骨。甚至于书读完了,可是你会觉得故事却没完结。只要宇宙仍在继续,这个故事就不会完结……

?三体》在硬科幻的外壳中,包裹着一个深刻的命题——这个宇宙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怎样的?是否和人类相同?如同孔子双手交叠对天思考,刘慈欣在中国西部某地的一个发电厂开始思考这个古老的命题。以《三体》为思想载体,刘慈欣对宇宙的文明做了两个假设:一个是有道德的以爱与包容为主流的,一个是零道德的以残酷和征服为主流的。以程心为代表的爱与道德,曾经两次将地球亲自送往毁灭,而以维德为代表的零道德,却拯救了地球。

就这样,在“黑暗森林”的前提下,劉慈欣得出结论——宇宙,是零道德的。然而他并没有强迫书中的人去选择道德或者野性,似乎他自己也没有什么答案,所以在书中最后唯留下一句:tobeornottobe,thatsaquestion。

可以说,抛去科幻的外壳其实这就是一个关于道德的故事。当下,人们更需要从这个时代去思考人性。这是在其他科幻作品中不经常见的,然而这就是《三体》剧情的主线,整个宇宙中,只有人类有爱。这在其他文明看作废物般的情绪无数次差点毁灭地球,又无数次让即将覆灭的地球燃起了希望的光。

记得通宵读完《三体》第三部时候,我把书放下,去看窗外漆黑的夜空,那闪烁的星星是如此的可怖,一百五十亿光年内似乎都是无尽的杀机,心悸感随之而来,那是一个无比黝黑的森林,我十几年来对于宇宙的看法都被颠覆了。

《三体》读后感800字篇7

死神永生里面被说得最惨的恐怕就是程心了,坦白的说,这个角色挺让男生心疼、女生妒忌的,心疼是因为她承担的是许多男生都无法承担的责任,而她一直义无反顾;妒忌是有一个爱她真的爱到给她一颗星星,为她创造了一个宇宙的云天明。所以今天就说说这个传奇的角色吧。

故事里的程心被全人类称为圣母,也许正是因为她拥有一颗博爱的心,但是正是因为这一份博爱的心,使得她几次在人类命运相关的问题上无法痛下决心,所以最终三次错过了拯救全人类的机会。

其实,说白了她只是一个拥有博爱之心的普通人,可是历史偏偏选择了相信她,或者说相信这一种可能,相信整一个宇宙终将有一天各个文明之间可以真正的坦诚相待,所以,虽然她没有罗辑的远见,无法像维德一样铁血,甚至也无法像关一航一样的思考问题,但是她还是有那么的追随者,所以,其实真的没有必要说是她害死了全人类,倒不如说,是人类选择了这样的一种命运,从人类向宇宙投射信息,告诉其他星球的人,‘我在这里,’,人类就选择了相信善意,也就选择了这样的命运,所以真的不用说什么,而且最终人类输了吗?我看未必,且不说那句“给岁月以文明而非给文明以岁月”程心做到了,就说当文明重新开始时,人们记住的不会是那些勾心斗角的较量,而是有过一个文明,至始至终都相信并且在努力的寻找着破除黑暗法则的方法,所以,这一阵曙光绝对不是昙花,黑暗森林绝对会消失。

那么,再回到这个人物,你会发现,即使是到了最后,人类(最后的人类只剩下艾aa和关一帆,所以以她、他的观点为准)还是无怨无悔,就如同关一帆所说,这是人类的选择,所以我觉得她代表的其实就是人类的信念,其实一个文明的兴衰在宇宙中是很微不足道的,但是要把一个信念一直贯彻着文明的始末却是十分难得的,所以这里面我最佩服的始终还是这个圣母,她始终是一个凡人,但是从来没有回避甚至一直在主动承担自己承担的责任也没有抱怨过自己需要承担的太多。坦白的说,她不愧圣母的称号,但是她始终不是耶稣,救不了世人只能怪世人把耶稣钉在了十字架上,这关她什么事,但是偏偏人类称呼她为圣母却要她像耶稣一样拯救苍生,这本来就不切实际吧?

《三体》读后感800字篇8

思考宇宙历史,人类文明在一次次毁灭中重生并发展。地球共遭受过四次毁灭性灾难,难以否认此前不存在文明。

我们所处的文明是人类文明进化最成功的一次,人类迈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跨入智能文明,历时三十五亿多年。当人类文明进入一个阶段的顶峰便会出现技术爆炸,帮助人类进入下一代文明,然而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增加,刻录在人类基因的信息暴露越来越明显,人类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价:人们为了建造房屋砍伐森林,为了耕种与自然争夺土地,为了生存利益制造核武器、激光导弹……理性使人们变得恐惧,变得软弱,迫使人们探索宇宙,移民星球。

人类文明存活的目标是生存,不管是现存文明还是已消失的文明。

毁灭是宇宙唯一不变的主题。至于人们常说的大自然无情,那仅是以蚂蚁的目标看待世界,粗浅鄙陋,宇宙无情。

生命、文明的存在仅属于偶然。为什么有偶然?高纬度世界与低纬度世界的相对时间差值以及大量物质的随机组合足够允许偶然的存在。这里所指的世界不是人类社会、地球,而是宇宙、宇宙之外以及包含宇宙的物质。至于物质,没有明显的界限,我相信存在比夸克更小的物质。物质代指一切真实存在的实体。

或许,你撕碎一张纸,成功毁灭了无数个存在的生命的宇宙。即使是原子、夸克,又有谁能保证里面没有“宇宙”。

仅四个脱氧核甘酸的随机组合便可带上亿万种遗传信息,而有机生命又是由无机物质的随机组合而来,那么一个夸克粒子中没有生命、没有文明、没有宇宙是不能否定的。

人类创建的各种物理定律全部依附于宇宙的存在而存在,但宇宙可以随时改变,人类的智慧像龙卷风中的蜘蛛网,无论重建、修补多少次,依然渺小,无力挣扎毁灭。

试想:一个莫比乌斯环首尾反向连接着,纸面中间画着线,一只蚂蚁沿着这条线一直爬行,不停的转圈,对吧?但从蚂蚁的视角看的确一直向前走,这是二维视角与三维视角的区别。如果我们处在四维世界里,只能观察到一维、二维、三维世界,不能观察四维以上的世界。莫比乌斯环是扭曲的,同样,我们的世界也是扭曲的。为了生存,人类对宇宙进行研究探索,但结果如同从蚂蚁视角得出的结论一样可悲。

如果有人恳求一个主保护另一个主,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个主是真的,他是我们的宇宙。

存在算是一种幸运,珍惜幸运。

如果我想的这些理论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我被叫起来了,那可真的是宇宙末日万物灭亡,然而时间差允许我在被提问提前想这些,所以我还活着。珍惜幸运!

《三体》读后感800字8篇相关文章:

作文读后感300字参考5篇

作文读后感300字优秀5篇

名著读后感500字作文7篇

作文读后感300字6篇

400字以内读后感5篇

心得体会读后感500字6篇

读西游记读后感600字7篇

读西游记读后感600字优秀7篇

是年级读后感300字作文5篇

读西游记读后感500字6篇

《三体》读后感800字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