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激发我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庭医生事迹材料范文6篇,供大家参考。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篇1
孙琳,女,1988年出生,本科学历,2009年工作,现任蕲春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她爱岗爱家,工作兢兢业业,夫妻恩爱,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家庭。
大灾逆行 并肩战役
在疫情时,蕲春县人民医院是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所在科室又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科室,抗疫战斗打响后,在不完全了解该病毒的情况下,孙琳夫妻俩同时请战,奔赴一线,把年幼的儿女送到了几十里外的老家,转身就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工作中。孙琳负责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每天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在实验室工作,一干就是6~8个小时,不能喝水上厕所,走出实验室时已是汗流浃背,脸颊处留下被口罩勒出来的深深印记。丈夫负责新冠核酸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要和患者近距离接触,随时都可能被病人呼出的飞沫感染。尤其在病人呛咳时,会有大量的气体喷出,危险系数立刻倍增,他总是对妻子说“我是党员,关键时刻就应该不怕危险”。在每次下病房采集样本时,为大家立标准做示范,他总把危险留给自己,每一次采样都是一次冒险,都是和病毒的面对面交流,都是一次和病魔的较量。在一线抗疫中,她们相互牵挂,相互鼓励,并肩作战,为蕲春县抗疫胜利默默奉献她们的绵薄之力。
夫妻恩爱 相互帮扶
在单位是亲密战友,在家是恩爱夫妻。疫情解封后,夫妻二人又转战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中。身为科室负责人的丈夫每天都要核对整理做核酸检测的人员信息,尤其是发热患者、入境回家人员等重点监测人群都要进行登记,分类归档,新冠核酸结果每天按时上报市、省卫健委,取消休假的他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岗位上,同时还要完成科内各种行政事务。孙琳为支持丈夫工作,时常替丈夫上夜班,承担起所有家庭事务,做好“贤内助”,把家里的事情管理的井井有条,让丈夫在抗疫工作中无后顾之忧。
尊老爱幼 邻里和睦
在夫妻俩长期从事疫情抗疫工作中,公婆主动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做在行动里:恪守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买东买西,只要有空就主动做家务,陪老人聊聊天,公婆逢人就夸:“我琳比我闺女还亲。”她宠爱但不溺爱孩子,在照顾子女生活起居时担负着教育他们成才的重任;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乖巧懂事,活泼可爱,刚刚上幼儿园的女儿每次吃完饭总是抢着洗刷自己的碗勺,她说这样妈妈就能少洗一个碗了。邻里有个头痛脑热的,她都尽已所能,热心帮助。
孙琳,一位80后的独生女,她用知识、爱心、勤劳、善良去干工作、经营家庭。家因她而温馨和谐,家风将会代代相传!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篇2
签约团队由队长辛晓和队员唐永超,王彦玲,刘振,宫江红组成。
闹沟头卫生所的王彦玲,她有着多年基层乡医工作经验。对每个村,每一户都了如指掌,她手机24小时开机为村民服务,经常到村里为村民免费检测血糖、量血压,甚至利用自己休息时间上门为慢性病患者做随访服务。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卫生所、村民家中。她领着团队进村,进家为签约的每一个人发放家庭医生签约明白纸,一字一句逐一讲解,耐心听诊,告知签约的重要性及高血压、糖尿病的饮食注意事项。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让老人真切的感受到家庭医生的重要性。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大家的健康服务。要服务好辖区百姓,就需要比其他专业的医生拥有更多的博爱之心,去关心和爱护自己辖区的居民。有一天中午12点多,于家岚村的李某打电话说自己头疼的厉害,王彦玲饭都没顾上吃,快速赶到他家,为其测血压190/110mmhg,王彦玲大夫为其进行了诊断,交代了注意事项,告知他按时服药,定期测血压。一件件小事,无不展示出家庭医生就是守护辖区居民健康的“贴心人”,真真正正做到了为辖区居民服务。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篇3
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后,家医团队的每一名成员的电话,24小时不关机,随时准备接听居民的咨询电话,履行家庭医生责任。久而久之,群众不再把医生当陌生人,而是朋友,他们说“有个医生朋友就是好”。辖区居民崔大爷,因腿骨关节退行性变,走路不便,他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三个儿子、老伴相继去世,儿媳要上班,老人买药来趟医院,花钱打车舍不得,来一趟实在不容易。实行家庭医生签约以后,大爷有问题都会打电话咨询一下,医务人员总是耐心给予指导,定期测血压、血糖,大爷对他们的服务很是感激,经常念叨“国家政策真是好,有了家庭医生,我们不出门在家也能看病了”。
居民的事无小事。有一天,团队管辖的居民张阿姨打电话说自己最近口干、头晕。这个张阿姨,有高血压,原本眼睛视力就很差,老伴和儿子死于意外,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最近唯一的女儿坐月子,不能经常去看她,自己看不见,又怕麻烦别人。家医团队快速到达阿姨家中,为其测血压180/110 mmhg,测随机18mmol/l。张阿姨一听,急的哭了起来,眼睛看不见已经给女儿添了不少麻烦,这万一要是瘫在炕上,这可怎么办?医务人员立即给阿姨服用降压药物,现场观察,血压降到158/90mmhg,头晕减轻,没有太大的危险了,医务人员才离开。次日早晨,家医团队又来为张阿姨测了空腹血糖12mmol/l,拿出提前备好的降糖药物,给张阿姨吃上。因为她眼睛看不见,医务人员让她反复摸降压药和降糖药的药盒和药片的形状,以免吃错药。反复实验几次无误后,家医团队才离开。现在和张阿姨已经成为朋友。阿姨说家庭医生真是老百姓的贴心小棉袄。
寒来暑往,家庭医生服务任重而道远,为了您的健康.我们将不懈努力,做您贴心的健康守门人!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篇4
当新的生命降临,是谁将他们细心呵护?
当老人临近迟暮,是谁为他们做好临终关怀?
当人们需要健康,是谁为他们提供保健知识?
当可怕的病魔肆虐横行,又是谁用血肉之躯组成一道道钢铁长城?
是那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在最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他们被称为健康守门人!
社区卫生工作,平凡而又神圣;呵护百姓健康,平淡而又崇高。从踏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立志成为一名“健康守门人”,我们为有着“健康守门人”的称号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成为一名健康守门人,是我们今生无悔的选择。
暑往寒来,延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团队已为辖区内的'居民服务四年了。这四年中,为了居民们的健康,我们任劳任怨,默默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细心呵护病人;为了普及健康知识,我们放弃无数个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毅然走进社区,微笑服务百姓。老人、儿童、病人、残障是我们的亲人;宣传、预防、控制、调理是我们的工作;细心、全面、努力、不弃是我们的理念;健康、幸福、快乐、和谐是我们的目标!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全国都在为战胜新冠病毒而努力着,我们单位也承担了很多工作,大年初二所有的同事就都回归到岗位工作,而慢病团队也被分配到吉林市火车站,成为了一名守好“吉林大门”的守门人。
在火车站我们承担着四个进出口的体温复测、信息流调,跟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打着交道,承担着不为人知的风险,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我们的身影总是在火车站里来回穿梭,出现在每个进站口、出站口。
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我们要到站台接回从疫情中高风险区和国外返吉、来吉人员。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轻车熟路,这样一干就是四个多月。这期间各级领导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这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也倍感温暖。
我们慢病团队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年人,经常有人借由免费体检或者冒充社区医生进行行骗,以至于很多社区居民对我们的工作心生疑虑。每当我们上门服务,采集健康资料的时候,总会有那些对我们工作不了解的居民对我们喝斥道:“我没病,有病也上医院,我才不信你们这些骗子”!面对他们的冷言恶语,我们虽然委屈,但同时更激发了我们的工作热情!我们坚信:爱能春风化雨,爱能改变一切!
经过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地努力付出,最终用我们的真诚、热情、耐心打动了那些对我们存有偏见的老人和居民。他们对我们不再排斥,不再呵责,不再驱赶,平时我们会跟这些居民讲解一些预防疾病的知识,定期给他们量血压,有针对性的为他们进行饮食指导。
每年我们慢病团队的工作人员都风雨无阻的为辖区内的老年人和慢病患者进行体检,我们克服各种各样的不便和困难,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带着机器下到社区为距离中心较远的居民体检,为卧床的老人进行入户体检。每当入户的时候,他们都要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在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了。他们舍弃了陪家人孩子的时间,舍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每位居民进行服务。用我们的细心、耐心、专业的工作素养去服务每一位居民。
如今,大家对我们不再恶声相对,每次都像见到久违的亲人一样。他们还积极参加社区的健康知识讲座,对我们的活动赞不绝口,还帮着到处宣传,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工作。看着这一切,以前所有的委屈都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是啊,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还有什么能比看到居民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而感到满足的呢?每当凝望着社区医务室里,居民们送来的一面面锦旗和上级机关授予的一项项荣誉时,我们就深深地体会到了一名健康守门人的意义与价值!
所以在我们家庭还没有或是刚刚开始出现健康问题时,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做好健康守门人的角色,承担起这个伟大神圣的职责,让家庭这个船能有惊无险的度过每个不可预测的暗礁,所有成员平稳度过每一天!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篇5
“林医生热心又细心,我们一有个头疼脑热,一个电话他准到!”这是林川镇林源村村民对家庭签约医生林双龙的评价。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工作20多年来,林双龙一直坚守在基层医疗卫生岗位上,默默倾注全身精力和心血,为守护全村村民的健康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凭着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积极为病人解除病痛,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赖和赞誉。多年来,他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热情接待每一个病人,积极履行乡村医生的职责,耐心听取病人的病情陈述,认真分析他们的病情做到准确诊断,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不管严寒酷暑,林双龙随叫随到,无怨无悔,坚持把医疗服务奉献给全村的每一个村民,把爱心传递给每一位患者。
“对村民来说,乡村医生太重要!”这是林双龙从业以来最大的感受。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立志为乡村卫生室争光添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努力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乡村医生。
自从2016年国家推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开始,林双龙积极响应上级布置的任务,开展自己责任村的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群的签约服务,对签约人群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宣传防病知识和卫生政策,为他们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做到没病早防,有病早治,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2019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村民潘大爷突然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林双龙接到其家人的求救电话后,立即扔下手头上的工作,背起药箱飞速跑到潘大爷家中。检查后,林双龙初步诊断潘大爷可能是因冠心病引发的心梗。在林双龙的建议下,家人立即将老人送到市级医院急救。由于林双龙的积极诊断,建议病人家属及时转诊治疗,为潘大爷争取到了黄金抢救时间,经过治疗,潘大爷顺利恢复健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作为一名基层的医生,林双龙亳不退缩,主动请缨上前线。在村卡口,他为所有经过卡点的人员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并指导他们戴好口罩及宣传病毒防控隔离知识,询问来往车辆情况,做好人员登记,严防疫情扩散。村口执勤持续了多长时间,林双龙就坚持了多长时间。
作为一名家庭签约医生,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林双龙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无私奉献、坚守一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守护着基层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篇6
团队长孙磊身兼两个团队的重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更是签约工作的难点,病人的不配合,家属的难为情,都使签约工作充满了挑战,但是孙磊队长通过自己的业务能力与良好沟通能力,慢慢的把工作开展起来,目前已有三十余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下了家庭医生签约。一提起该团队,群众总是笑眯眯的说:“家庭医生们都对我们很好,有啥毛病,总是很耐心的解释,遇到他们这样的医生,心情也会好起来,病也好了一大半了,我们都愿把自己的健康托付于他们”。
肩负使命,无怨无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服务群众身心健康的事一直铭记于心,不会给患者开大处方和贵重药品,能服药的,就决不打针,采取肌肉注射能解决问题的,就决不输液。他们常说:“做医生的如果单纯去追求经济效益,良心上会过不去,医生是神圣的职业,是患者健康的守护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服务团队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基层农村卫生健康事业,经历了患者生老病死、生死离别的酸甜苦辣,赢得了群众的肯定,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爱戴,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曲折和艰辛,为了辖区人民群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都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肩负使命,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做好基层普通群众健康的守护神。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范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