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约心得7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是为了表达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在心得体会中表达的观点不够明确,就无法给人更多启发,就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节约心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节约心得7篇

关于节约心得篇1

“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多达800多万吨,价值高达20__亿元,被倒掉的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第一次看到这则公益广告的内容,相信大家都会感到震惊,同时为我们中国人所造成的浪费而感到耻辱。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饶、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每个公民都要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自觉弘扬节约的优良作风,养成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油、一粒米的良好习惯。

节约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聚沙可成塔,积水可成渊”。小朋友们在吃饭时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爱惜粮食,争做“光盘行动”的小模范。外出就餐时,更不能摆阔气,讲面子,要合理点菜,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打包走!大家要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一起对“浪费”坚决说不!

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良好习惯。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不让电脑、电视、空调等长时间待机……还有我们小学生用的草稿纸,一面用完,另一面一定要接着使用。另外大家外出旅行时,可以随身携带水杯和洗漱用品,外出就餐时随身携带筷子,减少对宾馆和饭店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即卫生又避免资源的浪费,算得上一举多得。

生活中需要节约的地方还很多,节约的行为还需要大力提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从一滴一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就一定能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光大。

关于节约心得篇2

俗话说:勤能补拙,省能补贫;精打细算,油盐不断。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但同学们有没有想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问题。所以,我们每个同学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俗话说:勤能补拙,省能补贫;精打细算,油盐不断。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然而,当我们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正在为一餐饭而辛苦奔波?还有许多人正因饥饿而在死亡的边缘上挣扎?以前我总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浪费,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所以吃东西常常挑三拣四,吃不完就随手扔掉。可是自从我在电视里看到了很多非洲难民因饥饿瘦骨嶙峋、饥不择食,最终饿死在街头那惨不忍睹的情景时,我才突然觉得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有大房子住,上学放学都有汽车接送……正因为生活条件太好了,所以我才养成了不节约粮食的坏毛病。每次吃饭都会掉很多的饭粒,吃不完也觉得无所谓,爸爸妈妈批评我,我还找很多的理由来狡辩。想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改掉这个缺点,节约每一粒粮食,再也不浪费了!

日省一把米,月节一斤粮。凡事贵在坚持,节约从点滴做起。

小伙伴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乱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不浪费、不摆阔,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带回家。

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就是要我们把节约变为自觉、成为习惯。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责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粮,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富有,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关于节约心得篇3

作者 吴莹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深刻内涵,是我们更好践行勤俭节约新风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

“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中成长壮大,在勤俭节约中成就事业、建设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节约是一切工作机关都要注意的”,“采取办法坚决地反对任何人对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破坏和浪费,反对大吃大喝,注意节约”。正因为有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人民军队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千万不能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进攻,告诫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艰苦奋斗、勤俭建国。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这表明,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方针。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所作的《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指出,“反对特殊化只是艰苦创业中的一个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要杜绝各种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不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不合质量要求的废品,降低各种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要使大家懂得,我们的资金来之不易,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来之不易,任何浪费都是犯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表明,无论在什么时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都不能丢,党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态度鲜明、决心坚定。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是浸透在中华民族骨血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孔子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把奢和俭孰好孰坏说得很透彻。“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把俭和奢看作是大德和大恶的根本区分。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权贵奢华生活与百姓悲惨命运的巨大反差。陆游认为“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能否做到克勤克俭,成为关系事业成败的大事。古代文人崇尚节俭,民间百姓也把节俭看作是持家有道的生活智慧,诸如“一日省一点,十年买片田”,“一年烂粥烂饭换头牛,三年烂粥烂饭起幢楼”等俗语广泛流传,讲的是通过有规划、有节制地使用物品,不但可以避免匮乏,而且会积少成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反映出外在“节用”和内在“节欲”的辩证统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后疫情时代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要求

餐饮浪费不是小事,事关我国粮食安全,事关社会道德风尚,事关良好作风养成。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把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大局,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还说:“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现象作出重要指示,也是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来深刻阐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大意义,警示全社会必须坚决遏制依然存在的粮食浪费现象。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粮食损失浪费量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此外,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餐桌浪费更是触目惊心。对比而言,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耕地、淡水、化石能源、矿产等资源人均占有量不高,农业生产资源约束趋紧,我们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世界近20%的人口。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的低收入群体和特困群体,党和国家还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受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叠加影响,有的地方已经出现粮食减产,粮食安全在后疫情时代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严峻性和挑战性。在此背景下,如果不有效制止这方面的浪费现象,势必会威胁粮食安全,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新时代党的节俭治理观的集中概括

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并强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同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此后,他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大力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次再对用餐浪费现象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在新时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主要途径、制度设计等重大问题,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它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公仆”、“廉价政府”等重要观点,文化来源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尚俭戒奢伦理道德,历史来源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勤俭节约思想,现实来源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节俭社会治理实践。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系统工程

2013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都作出了全面规范,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干部是一面旗帜,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是群众行为的“风向标”。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勤俭节约,严格接待标准,规范接待程序,积极推行简餐和标准化饮食,对培育和形成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新风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此外,“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完善的立法也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利器。要通过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扎紧制止餐饮浪费的制度笼子。《宪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为制定和出台反浪费的法律法规提供了依据和支撑。近年来,全国人大立法机关已经在探索粮食安全领域立法,其中涉及禁止餐饮浪费的有关规定。同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在全社会推行绿色生活、简约生活方式,通过选树正面典型、曝光负面行为、推动移风易俗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关于节约心得篇4

电和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电,电冰箱、电视机、电风扇、电脑等都离不开电的帮助,因此,我们对“电”这个字并不陌生。可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电力需求也随着快速增加,虽然电力供应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满足不了用电的需要,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节约用电。

可是,我们该怎样来节约用电呢?其实,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可以节约很多电。在平时,电饭锅是万万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电饭锅的余热,煮米饭是,当锅内沸腾后,将键抬起即切断电源,利用电热盘的余热,待几分钟后再按下按键,饭熟后电饭锅自动断开电源,这样就可以节约很多电;我们还可以多用节能灯,把白炽灯改成节能灯,在同样的亮度下,用电量可以减少到原来的五分之一;把空调温度再调高一度,一般温度设定以二十七八度为宜,如空调温度再调高一度,运行十小时可以节省0.5千瓦时电,使用空调的睡眠功能则可以节电的20%的效果;电视机的亮度也可以适当调低,这样既可以省电,眼睛也不易疲劳。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方式可以节约用电,只是我们没有去做而已。虽然我们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每个人如果节约一度电,全国就可以节约13亿电,可以少建许多电力站,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乐趣,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丰富。

人们已经给自己制造了太多的灾难,许多能源都已经向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许多的能源都将在几百年后枯竭,到时候用什么发电呢?到时候人类怎么生存呢?多么骇人听闻啊!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节约用电,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关于节约心得篇5

我想,“节粮”这个词对我们大家来说应该不会陌生吧。是呀,现在到处都有“节约粮食”的活动,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

虽然我们的祖国现在十分,繁荣昌盛,但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偏僻、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贫困山区。在贫困山区里,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小孩子们还没有地方上学。人们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连大米都不多,更别说肉了,几乎没有,要是两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谢天谢地了。

唉,多么可怜呀,再看看我们,每天大鱼大肉,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还到处浪费。在学校里,有多少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到掉了,也许他家里很有钱,也许他家里有的是粮食,但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如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看见同学们这样做一定会很心痛,并且会指责同学们。在饭馆,有的人为了显摆自己多么大方、多么有钱,便点了一桌子的饭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里的老板那去买给那些收泔水的。实际上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呀,这样也是一种节约呀。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

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它是一种情结,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做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关于节约心得篇6

从进校园的第一天,老师就教我们一首古诗:“锄和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此我便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粮食。因为我们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农民伯伯一年到头在田里干活,流了许多汗水,才浇灌出我们离不开的粮食。他们多么辛苦,我们怎么能不珍惜粮食呢?

走进学校,如果仔细去注意的话,不难发现学校的泔水桶里每天都堆得满满的,有剩菜、剩饭还有整个馒头,每一个来到它跟前的人,都会用一个极潇洒的姿势,赋予那白白的馒头一道优美的弧线。虽然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粮食是自家带来的,不需要花钱去买,但是我们也不必这么浪费它,这也是我们的父母头顶烈日,脚踩热土,花费心血种出来的。如果这一切让父母看到,他们又会怎么想,除了痛惜之外,还有什么呢?。

也许有人说:“这是小题大做,不就是点粮食吗?”是的,虽然扔掉的粮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爱惜粮食的人,也会不爱惜其他的一切,到头来只能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这样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抛弃,就像你把馒头扔进泔水桶一样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 节约粮食应该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

关于节约心得篇7

近日,学校组织统一学习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读物,该书是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材料之一。书中收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阐述。通过对该书的认真研读和学习,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对于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先贤古训世代流传,如暮鼓晨钟,给人警醒,催人奋进。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条件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便开始盛行起来。上到党员、干部,下到平民百姓,开始放松了警惕,淡化了勤俭节约的意识,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正之风。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中国人好面子,讲排场,比阔气,搞关系,千百年来,这些习气根深蒂固。民以食为天,吃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于是谈工作、交朋友、搞关系都离不开请客吃饭。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据保守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我国消费者仅在中等规模以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每年至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全国一年公款吃喝开销达到3000亿元......这一连串的数据是非常惊人的,无不折射出当前中国病态的消费和餐饮观念,让人痛心疾首。

当我们抱怨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土流失、沙尘暴频发……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身原因造成的。如果我们节约用电,能够少浪费多少能源?如果我们节约用纸,能够少砍伐多少树木?如果我们节约粮食,能够多养活多少人?如果我们节约用水,能够节省多少水资源?如果......多少个如果,都仅仅只是假设罢了。多数情况下的铺张浪费,都是在我们觉得无所谓的时候悄然发生。有些人觉得勤俭节约那是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的特殊使命,不得以而为之,现在时代不同了;有些人觉得节约也好、浪费也罢,这些都是个人私事,一不犯法,二不违纪,谁都管不着,有钱就是大爷;有些人觉得自己不浪费,总还有别人会浪费,反正浪费也不差自己这一点点......然而,我们应该明白,资源总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从当下做起,从自身做起。作为一位人民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节约意识,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带动家人、朋友以及身边的其他人一起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共同行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使命是光荣而伟大的,同时也是长期而艰巨的。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以身作则,坚定不移地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落实到行动上。

关于节约心得7篇相关文章:

学校节约用水活动总结6篇

节约用水作文600字作文8篇

节约用水倡议书作文500字8篇

节约粮食演讲稿500字6篇

幼儿园节约用水活动方案5篇

节约资源演讲稿模板8篇

小学节约用水活动方案6篇

节约用水(电)调查报告6篇

幼儿园大班节约粮食教案5篇

节约水资源调查报告8篇

关于节约心得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