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心得体会7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当我们内心得到一些启发或者感悟时,可以写下一篇心得体会来提升自己,在深受启发时,我们都应该认真记录在体会中,下面是就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校长的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校长的心得体会7篇

校长的心得体会篇1

大家好听完下午的演讲和培训有何收获。我只带表我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敢说敢做敢自我。它是公众教肓活动,公众话语权,每个人都有发言的观点和理论。刘逸舟老师我们老乡。满口家乡话,普通话一般。但是他的演讲接地气,很扑实。大众能听明白,他的互动能力很强。每一句大白话能够穿透每位家长内心深处。让人快速明白如何应用。这就是好的演讲者。给人留下好多反思的问题。核心问题看清自己,洞察孩子。我的话说完了。什么时候有机会咱们班里也搞一次培训。大家一起分享。找到共鸣点。一起成长。变的更加完美。谢谢家长的点评!

非常感谢德高忘重,为师良母老师认可我的观点以及所有的妈妈。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来自哪里,干什么工作,受何等教育。有多少钱!都与性格有关系。性格决定命运。有的人后天训练变的含蓄,低调,委婉用暗示的手端告诉你,不发言。而有的人看中目标,不达目标不罢休,外界的人很难影响他的想法。而有的人富有激情,很有爱心,有爆发力,情绪化。而还有一种人没有大起大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别人有,与我有什么关系。所以不管咱们成人还是孩子都与这四种性格有关糸。性格从血液里带的,骨子里先天性的。无法改变。怎样了解性格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不管和孩子和别人处的融洽和谐交流。性格是一个工具。我希望咱们灵活应用起来。感兴趣的话家长看看性格大师乐嘉性格色彩学。能洞见自己身上的问题。看清自己,了解别人。和孩子成长起来,有责任,更有担当。谢谢咱们团队。

人的一生都在学做人,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办法毕业的。人生不管是士农工商,各种人等,只要学习就有进步。人缺乏沟通,会产生是非、争执与误会。最重要的就是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大家都是龙兄虎弟,互相争执、不沟通怎么能和平呢?也要学习生存,为了生存,要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不但对自己有利,也让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亲的行为。

校长的心得体会篇2

今天有幸聆听了杨正伟老师的讲座,我深切的感受到他是一位有爱心,治班有方的班主任,同时为他的“五个一”构建和谐家校关系深有所感。

我们班主任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新理念,要站在新时代建设和谐教育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家校配合的重要性,努力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倾一生的情,去热爱学生,从而打造别开生面的家校合作新天地,使家校联系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家庭、学校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和生活场所。为了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家庭和学校必须互相协调配合,加强联系,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班主任老师要讲究方式方法,创新家校联系的方式方法,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交流学生在学校、家庭的表现。这对于学生的智育、德育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家长也可以对学校进行访问,向教师了解孩子在校的上课学习及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以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所以,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创新家校联系,步调一致,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把班级工作搞好。

校长的心得体会篇3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也是父母未来的期望,每个父母都盼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肩负重责。在此,首先非常感谢老师们对孩子孜孜不倦的辛勤培育及对我本人的认可与推荐,作为一位三个孩子的妈妈,我很愿意在此将自己的一些育儿心得作为分享交流,抛砖引玉,以便共同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

正所谓“没有天生就会的父母,只有不断学习的父母”。做父母应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小到如何科学喂养,大到如何引导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父母首先必须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因为的教育,其实就是家风的传承!此时教育就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了。

记得在我刚怀孕三个月时,我便开始看《斯波德育儿经》、查阅相关的育儿知识,孩子出生后我便可以比较游刃有余地科学喂养孩子,而非手忙脚乱、偏听偏信。

其次,我非常地推崇亲子阅读!在孩子两岁半,我便买了各种各样的绘本,有性格与好习惯养成类的绘本系列如巧虎、朵拉、贝贝熊系列丛书等(非常适合低幼儿);有引导小朋友学习直面问题及解决问题手法的绘本如《不一样的卡梅拉》、《和朋友们一起想办法》系列等等。海量丰富的中英文绘本选择,足以解决父母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每一次的亲子阅读都犹如对心灵的一次洗礼,美轮美奂的精美插画于孩子而言也是一场艺术盛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将会是孩子的朋友,我坚信阅读也将使孩子受益一生,他们今后将会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面学到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高贵品格;在《人民总理周恩来》里学到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等等。如果父母没有时间陪伴,请让书本陪伴孩子吧!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也要慢慢地开始引导孩子对各学科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及自我管理能力。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总是鼓励他们要有耐心,不可浮躁。孩子进步了,我也总是及时地进行夸赞。夸赞一定要注意夸孩子的勤奋努力,以此激励孩子不断挑战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最后,父母应高度重视家校共育的理念,在家校配合方面,父母要尊重每一位老师,要经常跟老师沟通交流,既要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要适当给老师回馈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要高度重视学校每次布置的任务并让孩子积极主动完成,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荣誉感。不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家校共育最终才能促进孩子健康阳光地成长,最终健全人格,自我独立,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校长的心得体会篇4

要不是看到孩子挑灯夜战备考生物,我甚至都不知道孩子考试的事情;要不是孩子说学校给家长布置了阅读和写作任务,我也不会去读杨东平教授的文章《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要不是我爱人非把让家长写学习心得的作业留给我,我可能到现在也不会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角色的缺失。

一直都以为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家长,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之后,孩子接受教育的任务就交给老师了,自己做甩手掌柜也乐得轻松。细思之,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有缺失的陪伴最后都需要加倍来偿还。孩子上幼儿园读小学低年级时,因为年龄原因,还需要家长事事亲力亲为,不厌其烦地讲故事、耐着性子陪伴写作业、出去玩耍目光时时不敢偏离……但等孩子上了小学四年级之后,我想当然地认为小小男子汉长大了,完全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照顾自身的安全,而且不是经常听到“家长要学会放手”之类的呼声吗?于是,我也就理所当然地学着放手,不再事无巨细地去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书还是会买很多,让他自己读吧,但读了什么,读了多少,效果怎样,基本上不曾过问。渐渐地,我对孩子学习的关注也仅限每一学期对考试成绩的询问。孩子的吃穿住行、心理变化,自有她妈妈负责,我这个爸爸做的好像很轻松,基本上什么都不用管。

直到六年级,在一次和老师的交谈中,我才知道其实孩子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爱偷懒、不认真写作业,不主动改错题等等。我眼中听话的孩子,其实已经在成长过程中开始叛逆了,只不过我被儿子乖巧的表象遮蔽了双眼,没有及时看到事情的真相。事实给了我当头一棒,我意识到这样下去只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可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时间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任你多么后悔也也于事无补。

孩子上初中,选择了离家最近也最好的五中,也是我的母校。我想让孩子的梦想重新在这里起航。作为父亲,一定要和青春期的孩子有足够的交流沟通,多些陪伴,多些耐心,多些正面引导。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塑造和培养一个健全的人。于是我开始推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尽量在孩子放学之前回家,尽量在他学习的时候放下手机,捧着书读,做一个合格的爸爸。言传身教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久我就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变化。他开始主动和我谈学校的事情,有不会的题也愿意向我请教,我突然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的形象在儿子眼里又重新变得高大起来。孩子很快就要升初二了,现在我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越来越多,而且不管对于什么事情,都有一股冲劲,还跟我说要做就要尽力做到最好。

我爱人曾经推荐我阅读《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当时我还不屑一顾,竟然说做妈妈的为什么要把教育的责任推到爸爸身上?如今我算是明白了,父母是孩子的朋友,是孩子的老师,是孩子的引路人,缺一不可,我们的行为常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明智的家长一定不会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今天借学校给予的这个学习机会,我开始自我反思:只有家长的改变,才能有孩子的改善。从此时此刻起,我下定决心不再推卸责任,要给孩子积极的影响,愿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为每一个孩子铺设一条宽广大道,让他们带着理想和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激,走出校门,去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人生!

校长的心得体会篇5

小编语:

上个月,在河南省杏坛网研社捐赠了20本新著《致远情 教育梦——班级管理慢功夫》,以推动群里的读书活动。林州三小李琳老师是这项活动的负责人,她做事很用心,也很有办法,就在qq群和微信群举办一次有奖竞猜以推动大家参与活动,抢书活动结束后,她又组织了一次研读活动,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说来也巧,11月7日我在郑州参加“第二届河南最具影响力班主任”颁奖时,李琳老师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在会场见面,虽感意外,却很高兴。

今天分享的是许昌赵建岳老师的读书心得,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赵老师虚怀若谷,而且是一位喜欢读书学习,善于归纳总结和提升,为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跟张胜利老师学当班主任

——读《班级管理慢功夫》

作者 许昌 赵建岳

说来惭愧,我做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了,但始终觉得自己是个班主任工作的“门外汉”,只觉得做班主任很忙,有时也会体验到一丝充实和快乐,但大多数时候总是忙得像无头苍蝇一样焦头烂额,甚至有时会有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读了张胜利老师的《班级管理慢功夫》,我首先感觉到的是熟悉,像他那样成功的班主任,经常面对的是和我们一样的问题:纪律、卫生、学习、问题学生、问题家长、各类检查……由于他教高中,承受的压力似乎比我的更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把班主任工作做得风生水起、特色彰显并小有名气,的确让人佩服。说实话,当初抢下这本书,其实就是抱着能向张老师学到点儿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秘籍”的想法的,把书读完还真的有收获。

收获之一: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张老师说:“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是学生的心灵栖息地……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能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从书中看来,张老师说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多是指主题班会。他把这些活动做了精心的设计和策划,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们的士气,激发了学生们的斗志,牵动了学生们的心弦,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读张老师的这本书时,我不断想到曾经读过的丁如许的《主题教育36讲》和钟志农的《班主任心育活动36例》。这两本书也是讲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践的,我虽然读过这两本书,但我对主题班会只是有一个粗浅的了解,既没有精细策划、组织过一次主题班会,也没有对成功的主题班会课例做过仔细的阅读和研究。这次读了张老师的书,我彻底明白了:主题班会课的组织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我想今后我一定会把它当作一个有效手段,用在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的。

收获之二:班级文化建设的落实。班级文化对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前,提到班级文化建设,我想到的就是班规的制定以及班级环境的布置。读了张老师的书,我明白了:班级文化有更丰富的内容。张老师的班名叫“致远班”,这个“致远班”有班徽,有班歌,有班旗、班报,还有班呼。不要小看了这些东西,这是一个班级中学生精神生活的共同编织,在不断地耳濡目染中,学生就有了不一样的精气神儿。张老师很善于利用一些传统的方式引导班级舆论和班级方向,比如写信这样一种传统的、如今人们已经几乎不用的交流方式,被他化腐朽为神奇的引入了班级管理之中,既构成了班级文化活动的内容,也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深处,通过老师给学生写信、学生给家长写信、学生给学生写信,不仅达到了沟通的目的,还让真情在其间流淌并升华,成为了一种难得的、巨大的教育力量。文化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正由于它的作用是隐性的,所以我总觉得不容易把握,忽视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它的建设和落实,所以班级文化的建设和落实是我今后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注意的。

收获之三:饱含爱心地坚持做事。班主任工作其实是伸缩性非常大的,有好多事你做了就做了,没做也没人认为你失职;但做了并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对学生的成长有作用。张老师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好多简单的事情,由于他的坚持都成了一道风景。比如他在学生高三时,在学校举办的那个“张老师与大家共话高三”的活动中写的那些东西,内容都很普通,只不过是对一些共性问题的总结,甚至让人感觉“卑之无甚高论”,但由于他的坚持,居然成了校园里很受欢迎、很受关注的东西,甚至有学生拿笔记本儿抄下来。读到这一段时,我都能够想象出来,学生路过那面黑板时驻足观看、并若有所悟的样子。张老师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这一点从他对陈玲玲的教育过程中可以看出来,从他给学生发红包、外出讲学或旅游回来时给学生买小吃或纪念品更能看得出来。一个班主任对学生有爱心,又乐于付出、乐于奉献,甘之若饴地坚持为学生做事情,这样的班主任怎么会不成功呢?

收获之四:班主任的成长要靠自己的努力。从内心来讲,谁做班主任不想做成功呢?但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不是因为你有了条件才能够成功,而是你想成功才创造了条件”。班主任要想成功,必须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关于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张老师特别强调了教育写作的重要性,。他说:“教育专家的产生已经从行政手段推出楷模,演变成教育写作造就榜样了”。的确,写作是思考和总结,更是反思和梳理,反思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捷径,有了大胆的实践、不断地探索,再有了教育写作的梳理和总结,这是张老师成功的经验之谈。 我有一句话,在不只一个地方、不止一篇文章里说过,那就是:读一本书就是了解了一个人。我觉得,透过《班级管理慢功夫》这本书中的文字,我了解了张胜利老师这样一个值得我学习的人,我能从张老师那里学到的远不止是以上四个方面的东西,我对张老师的学习也不只是仅限于现在。在今后的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我一定能不断地从张老师那里汲取到能量和智慧。

张胜利,驻马店市一高政教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著名德育专家,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河省最具影响力,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术带头人。《新班主任》封面人物,《班主任》栏目人物,《河南教育》“班主任之星”栏目人物,《教育时报》“班主任”栏目撰稿人。2010年度 “感动天中”十大人物,专著《班级主流文化的魅力》《班级主题活动开发与应用》《漫步心灵》《班级管理慢功夫》等。

(图文来源:胜利在望班主任工作室)

校长的心得体会篇6

作为家长普遍都认为自己最关心自己的孩子,都会说:只要孩子将来能幸福,我们愿意付出一切!为了孩子吃再多苦也值。甚至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的未来当成自己梦想的延续。但是我却无意间察觉,家长们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参与孩子的成长,你专业吗?你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做到?我们不是专家,这是肯定的。实际上,我们的孩子已经很优秀了,而且一直在努力,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助力、需要正能量的助力!

既然我们缺少专业知识,能力不够,必然要学习。对于“家长驻校”,本来我也不觉得参与其中会起什么大的作用,甚至我的初衷仅仅是想帮老师凑个数,如果知道班里有别的家长能去,我还不一定会参加这个活动。但是就在踏进校园一刹那,我猛然察觉,来就对了。这里是属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他们将要在这里走过四年的摇篮,这里将会为我的孩子你的孩子修枝剪叶,为他们成为栋梁之材输送供给无限的正能量,虽然这所学校是农村的、不太大。

学校不太大,却足以孩子们上课学习文化知识,开阔心胸;课后奔跑呐喊,放飞自我。学校不太大,但干净利落,窗明几净,绿植丰富。

学校不太大,但教室内外地面净亮,教学设施合理摆放。多处设置了厕所够方便,厕所无味够卫生,够洁净。

学校不太大,但餐厅内食物丰富,营养刚刚好。操场是塑胶的,安全环保档次高。精神文化、物质基础都较全面。

学校不太大,但所有任课老师积极教学的态度我看在眼里。班主任、级部主任一门心思为我们的孩子跑前忙后不遗余力。今天,王校长也在百忙中与驻校家长互动。为大家补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王校长讲的两个主题至今犹在脑海里思悟:

第一、学生的竞争不是智商的竞争而是家庭环境与家长教育理念的竞争。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确实是我们农村家长需要恶补的一堂课。

第二、不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让孩子不要站错跑道。一定要让孩子站在他有特长的那条跑道上。

离开学校,深刻的话语的始终在耳边。

希望所有家长参与到“家长驻校”活动中来!来了你才能体会执教者们的初心,来了你才能体验学校为孩子们学习安排的细致入微:包括忙而不乱的早自习,课堂上教师们体贴入微的循循善诱,课间操还在背单词,午饭后讲讲卫生,10分钟练练字这一切的一切。

学校不太大,安排合理紧凑就等你来提建议。

学校不太大,在讲台显眼位置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国家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班级综合安排也是细微到有表可查,各位家长都有机会来点赞。

学校不太大,我想呈现在您面前!非常荣幸参加“家长驻校”活动!

校长的心得体会篇7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的儿子锁睦晨今年6岁,目前就读于东关小学学前四班。学习上他自觉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中,他热爱劳动,充满爱心。他兴趣爱好广泛,喜欢画画、唱歌和跳街舞。进了学前班后,在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我们感觉他进步明显,对学校生活适应较快。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班主任唐老师、语言课的郭老师及所有其他老师,谢谢你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无尽的爱。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

教育不单单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文化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另外对待孩子,我们要做到疼爱但不溺爱,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败是正常的一件事,对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强求。

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好小孩。

我认为必须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共同发力,掌握好小孩品德发展的共性。平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多多沟通,与老师一起查找针对小孩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绪是否稳定,言行是否一致,并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计划,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得到改进。平时多与孩子平等交流,耐心听取孩子的不同意见,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对于孩子犯错,家长不必太过激动,可采取摆事实,明道理的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欣赏激励法等。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校长的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2023校长个人述职报告优秀7篇

校长安全述职报告通用7篇

校长2023年工作总结精选7篇

副校长年度个人工作总结7篇

校长个人工作述职报告7篇

小学校长述职报告范文7篇

2023学校校长工作计划7篇

校长年度自我鉴定7篇

2023年校长工作报告精选7篇

2023教学校长述职报告推荐7篇

校长的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