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术教案参考6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中的评估工具应该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学术表现,教案可以用来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进步,为家长提供反馈,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年美术教案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美术教案参考6篇

2023年美术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一年级数学试卷doc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三彩属于什么?兵马俑你了解多少?

二、新课

1、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重大发现?

欣赏视频:三星堆

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

3、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鉴赏。

简介: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墓石刻唐18陵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其题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过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圆雕,也有浮雕和线雕。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战马的浮雕──昭陵六骏。自乾陵以后,石刻群的组合基本固定,按性质不同,可分6类:1、狮子;2、石人石马和马夫;3、翼兽化学工业出版社电话和北门六马;④ “蕃酋”像;⑤华表;⑥碑石、无字碑和述圣记碑。

4。、欣赏汉、唐俑。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釉陶器。胎料多为白色瓷土,先以1 150 ℃左右的温度素烧,施釉后再以900℃烧成。创始于初唐,繁荣在盛唐。为丧葬明器,其流行同厚葬之风有关。

你最喜欢哪件作品?

重点:击鼓说唱俑:东汉时期,陶俑继续流行于中原和关中一带,造型较西汉时期更为生动。洛阳东汉墓中多出土各种庖厨、侍仆和乐舞百戏俑,特别是乐舞百戏俑,形体较小,但是姿态传神,舞姿优美,是生动的古代雕塑艺术精品。形象极为生动。

总结:地上纪念性雕塑高一物理教案、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

三、布置课外思考: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它们和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

2023年美术教案篇2

《静物》黑白画 文 章

?静物》黑白画

第19、20课时

一、教学内容:

?静物》——黑白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黑白画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将物象复杂的色彩归纳为单色并能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

能以黑白两个极色表现客观对象,形体结构较准确。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将物象复杂的色彩归纳为黑白灰三个层次,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教学教具:

素描、色彩画、黑白静物画各一幅、黑白画步骤示范挂图、花瓶、花等教具。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

上课前摆好写生物品(分四组)。

总结前课静物色彩写生画的作业情况,表彰优秀作业,对那些不好的作业,要概括指出改进的方法。

二、讲新课:

板书课题:《静物写生》——黑白画。

前一课我们是用色彩写生,这一课教大家用黑色(单色)写生。因为利用纸的白色,加上黑色,画面出现黑白两色,故称黑白画。

1、出示课前准备的三幅示范画,让学生比较他们的特点,教师再向学生讲授黑白静物画的知识和画法。

绘画有彩色与单色两类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画有水墨画与彩墨画,都讲究黑色,有“墨分五彩”之说。黑白木刻是单色的,素描也是单色的,黑白画也是用单纯的黑色,利用纸白表现出丰富的调子,使画面具有独特的完美的效果。黑白画是基本的方法是黑白的处理。

从两幅范画(色彩的、黑白的)的欣赏中,可以了解到黑白画是把复杂多彩的物象归纳为黑白两色去表现的。

这是依据两个客观条件进行归纳的:

一是按物体固有色的深浅归纳为黑白两色。

二是按物体的明暗归纳为黑白两色。

为使黑白两色衔接自然,在交界处加上用点或线条组成的“灰”色,这样画面调子更显丰富。通常称之“黑白画”,其实是有“黑、白、灰”三种色的,黑白画的效果好坏,常与“灰”色处理是否巧妙有关。

2、按教材中黑白画静物写生的步骤示范,教师在示范时要特别强调灰色的处理。

“灰”色的画法,一般是讲线条的排列,整齐则有美感,紊乱则效果差。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本节课要求用铅笔完成黑白稿,构图要饱满。

四、小结:表扬构图饱满的作业,鼓励学生为主。并布置下一节课要备的用具(笔、墨、及白色水粉)。

第二节

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学习用黑白两色表现物象复杂的色彩,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二、复习旧知:

1、引导学生分析黑白画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2、检查学生的铅笔黑白稿并作评讲:

着重于黑、白、灰的处理和画面效果的好坏。

3、指出学生构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的方法。

三、指导学生用毛笔、钢笔或水笔作黑白画。

教师巡回辅导,重点放在画面的工整及灰色的处理上。

四、讲评:全面鼓励学生,择优表扬构图好、画面工整的作业。

七、板书: 文 章

2023年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彩虹是由各种颜色组成的。

2、能用蜡笔画出一条紧挨着一条的彩虹,并涂上颜色。

3、体验留住彩虹的快乐之情。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蜡笔、老鼠图片、白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彩虹。

1、师:小田鼠奇奇和小老鼠米米有一个约定,他们要去湖边看彩虹。

2、师:米米问奇奇,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

3、幼儿自由回答。

4、师:拱形,像小桥。

5、师:那彩虹是什么颜色的?

6、师:彩虹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红、橙、黄、绿、青、蓝、紫。

二、教师示范作画。

1、师:现在米米知道了彩虹的样子,(出自:大;考.吧")可是来到湖边他们并没有发现彩虹。

2、师: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彩虹出现吗?

3、幼儿自由回答。

4、师:奇奇也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接上水管,捏住管口,把管口的水冲上天空,然后打开水龙头,一股美丽的水雾就铺开了,漂亮的彩虹出现了。

5、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办法,看看我是怎么变出彩虹的。

6、师:彩虹是一条挨着一条弯弯的,每一条颜色不一样。

三、幼儿作画。

1、师:彩虹老是会消失,我们一起把彩虹画下来,永远的陪伴着我们吧。

2、师:现在赶紧动动你们的小手吧。

①要求幼儿保持桌面干净。

②提醒幼儿正确作画。

③表扬作画快的幼儿,鼓励作画慢的幼儿。

四、作品评价

1、师:你们的彩虹真漂亮。有些小朋友的彩虹要是能再长一点、颜色再多一些就更好了。

2、师:你们可真厉害,把彩虹都留了下来,可以永远的陪着你们了。

活动反思:

糖果是幼儿钟爱的食物,当出示彩虹糖的时候就足够的吸引儿的`眼球,调动了幼儿积极性。通过认识彩虹糖的样子。

观察彩虹糖的颜色进而引入手指点画的美工活动。在操作过大部分幼儿都能按照要求逐一完成任务,可是有部分幼儿还是出现了颜色的混搭,整个彩虹糖的罐子没有均匀的填满。在此次的活动中,还是要重点强调活动要求力求达到活动目标。在最后一个环节作品欣赏中,没有做到更好的评析。整节活动过程太顺利,没有难点。

2023年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2023年美术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剪纸作为一项在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美术形式,一直以来是人们表现美、感受美的重要形式。在学习剪纸一年多以后,如何把此项活动在幼儿园进行得更为生活化,更具有可操作性,这成为我们班本学期课题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活动就以“春天来了”作为主题,这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能观察到、体验到的,那此活动中,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将充分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美去感受、去表现的创造欲望。同时,作为一个大班活动,分组合作也是活动中要着力引导的部分。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运用剪纸去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分组合作,并感受合作完成作品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彩色纸、剪刀、胶水、大作业纸、贴工板、剪好的燕子、风筝、磁带、铃鼓。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

你喜欢春天吗?

我们怎样能把教室里也布置出春天的感觉?

二、分组操作:

1、今天我们将要给教室里布置几副剪纸贴画,要求每一组小朋友合作完成一副作品。

2、请幼儿自由分组。

3、请幼儿讨论,进行创作内容的分配。

4、幼儿开始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丰富画面内容。

三、总结欣赏:

1、把幼儿作品贴到教室里,老师在主题墙上也贴上燕子与风筝。

2、带领幼儿欣赏大家的作品。

3、老师与孩子们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中快乐地舞蹈。

2023年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服装的各种衣领、衣摆造型,尝试自制花边进行装饰。

2、激发幼儿想象和创造力,体验表演的乐趣。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各种制作材料,ppt课件,材料筐若干。

2、节奏感较强的音乐。

一、欣赏ppt,引入课题指导语:今天陈老师请你们来看时装表演,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

欣赏ppt课件指导语:呀,这件衣服真漂亮,你们喜欢吗?你最喜欢衣服的哪个部分?(衣领、衣摆)

二、示范讲解指导语:这些衣服都是服装设计师设计的,我们也来做小小设计师。瞧!陈老师已经做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看,领子上有什么?(花边)衣服上还有什么?其实花边和花都是用同一种方法做的。

(先在领子四周都贴上双面胶,拿一张皱纹纸,正面折,反面折,像折纸扇一样,边折边黏在双面胶上,这样领子就做成了;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做小花,先把双面胶贴成一个圆,然后同样的用折扇子的方法将皱纹纸对着双面胶粘成一个圈,多余的撕掉,小花就做成了。)提问:这件衣服上还有什么(流苏、腰带)指导语:我太喜欢这件衣服了,请你们来设计一件比陈老师的更漂亮的衣服吧,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待会我要请五个小朋友一起合作设计一件衣服,制作完成以后选一个模特穿上衣服,领着设计师表演。

提问:五个人设计一件衣服,应该怎么分工合作呢?(有的负责衣领,有的负责衣摆,还有的负责装饰)但是每组的小朋友只能有一个小模特,怎么选择?(猜拳等)指导语:想好的小朋友请你轻轻地找一个桌子5个人合作设计一件衣服。别忘了把垃圾放到筐子里三、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四、时装表演

1、教师发现各组幼儿已经做完了开始放音乐教师带领先完成的设计团队和模特一起走上t台摆好看的亮相动作。

指导语:我们的小模特已经准备好了,请设计师来排队吧

2、指导幼儿按秩序进行表演和退场。

指导语:音乐响起来了,请模特带领你的设计师把我们的设计作品给客人老师看看。现在请你们往教室走让更多的小朋友来欣赏我们的作品吧。

活动反思:

“小小设计师”的数学内容是按规律排序,这是一节数学游戏课。活动前幼儿已认识第一组,并且有接一个规律排序的经验,此次活动的难点是利用学具按2—3个规律排序,重点是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规律的特点。

在活动中,幼儿能按教师的指令及要求制作完服装花纹和规律后,他们自主的两或三名小朋友结伴倾听他人的介绍,并及时补充发言,及时的掌声相互鼓励,并通过教师引导总结出介绍有规律花边的几个步骤。幼儿在活动中的良好表现,是与教师平时的培养分不开的,由于平时教师给予幼儿的宽松的精神环境与充足的材料,让幼儿经常有机会相互倾听同伴的发言,在经过教师的点拨后,逐渐形成了相互之间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及氛围。为大班数学活动时小组讨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活动投放了大量的学具,很容易出现操作混乱的现象。但从活动现场看到,幼儿在活动中操作有序,具体表现在:拿取学具时,操作完多余的学具放回原位;制作完服装花边,把服装放回原位,再取制作项链的学具等等,良好的操作习惯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力保障,这一点是我今后在教学中继续发扬与保持的。

此次活动的难点是按2—3个规律排序,活动中幼儿普遍出现按2个材料排序,没有出现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幼儿在观察学具时只发现图片中颜色、形状、方向、长度不同,没有发现还有大小不同,我当时也没有及时引导和强调,造成在后面的操作结果中没有出现按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

在讨论环节时,我发现幼儿没有按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时,应及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把按2个规律排序的花边变成按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通过讨论解决了活动中的难点问题,又使幼儿通过这种形式掌握了2个规律演变成3个规律的演变过程,为幼儿灵活、多变的学习数学打好基础。

通过此次活动,使我认识到数学活动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不可忽视,前面的教学环节都是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只有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打好基础,才能在后面的环节中少出问题、不出问题。今后我要继续提高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

2023年美术教案参考6篇相关文章:

2023年外联工作计划参考6篇

护士2023年年终总结参考6篇

2023年护士工作报告参考6篇

团委2023年工作总结参考6篇

2023年校长工作计划参考6篇

2023年自查总结报告参考6篇

2023年会计报告总结参考6篇

2023年师德自查报告参考6篇

出纳2023年工作计划参考6篇

乡镇2023年总结报告参考6篇

2023年美术教案参考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8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