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每周都需要准备新的教案来指导课堂教学,下面是就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语文的复习教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语文的复习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彩、游、戏、相”等8个生字.会认“淘、橙、嘻、橘、喇、叭”6个字,理解“相亲相爱”“笑嘻嘻”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组合后发生的变化,感受色彩小淘气们的活泼、可爱,感受色彩变化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创设情景.在读中展开想象,感受色彩的神奇变化。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及双横线中的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4个生字。
2.初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大致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趣,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个神奇的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淘气,它们会玩一种特别的游戏。想去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色彩的王国中,各种颜色的色彩宝宝在快乐地玩耍。)
2.在这些色彩宝宝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说一说)
同学们,知道吗?你们喜欢的其他色彩宝宝,大部分也是由这三个小淘气做游戏变出来的。
(课件:红、黄、蓝三个色彩宝宝从众多的色彩宝宝中跳出来)
你们想去了解吗?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正音,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认读。
2.检查字音。
3.再读读课文,看读懂了什么,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 交流反馈。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彩、游、戏、相”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教师范写“游”。
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组合后发生的变化,感受色彩小淘气们的活泼、可爱,感受色彩变化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复习生字组成的新词:彩色、游戏、相亲相爱、新衣、欢欢喜喜、满地
二、入情入境,读中感受
1.三个小淘气天天在一起做着有趣的游戏,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两个小淘气的游戏,就把那一小节多读读.待会儿介绍给大家。
2.学生自读,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两个小淘气做的游戏?
学生反馈:最喜欢x色和x色做的游戏,变成了x色,指导朗读第1小节(假设学生说喜欢红、黄小淘气的游戏)。
a.这两个小淘气怎么会变成“橙色的小淘气”呢?指名读第一句。认读“紧紧地”。
b.师述:瞧.红、黄两个小淘气紧紧地抱在一起.就变成了橙色的小淘气呀!
(课件演示红、黄宝宝抱在一起,渐渐合二为一,变成橙色淘气。)
指名读第1句、齐读。
c.这个橙色小家伙可淘气了,到处乱跑,快去读读看,它又赶什么去了?
(学生自读,而后反馈。)认读“笑嘻嘻”。笑嘻嘻地读读这个词。
d.谁愿意做这个淘气的橙色宝宝,为我们读读这句话。
(指导学生笑嘻嘻地读这句话,感受橙色小淘气的活泼、可爱)
e.想去看看这个可爱的小淘气吗?
(课件出示:橙色的木瓜、橘子在枝头晃动,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指名多名学生读第1句、分组读、齐读。
f.红色小淘气、黄色小淘气的这个“大变身”的游戏有趣吗?
我们来和它们一起玩游戏吧!齐读第1小节。
(2)指导朗读第2小节(假设学生说喜欢黄、蓝小淘气的游戏)。
抓住“相亲相爱”感受黄、蓝两色宝宝在一起的亲热,引导学生做动作,加深感受后朗读。(课件演示:它们一起给大树、小草穿上绿装。无色的大树、小草穿上绿装后变得十分漂亮。)
感受色彩宝宝给它们换装后的欢乐,指名朗读,练习表演朗读c
(3)指导朗读第3小节。
抓住“欢欢喜喜”感受红、蓝小淘气的活泼、欢乐和可爱,以及它们变成紫色牵牛花的喜悦,并指导朗读。
(课件展示:红、蓝两色小淘气到了无色的牵牛花身上花变成紫色。)
(课件演示:紫色牵牛花在绿色的大地上渐渐开放。通过视觉感受,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色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继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朗读。)
4.红、黄、蓝三个小淘气,天天一块儿玩游戏。瞧,它们又来了。
(课件演示:一个无色的世界,在三色宝宝的拍打、拥抱中变成了多彩的世界。)
这可真是太神奇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课文第4节。
三、拓展想象,鼓励表达
1.同学们,色彩王国里还有许多色彩小宝宝,他们也玩着不同的游戏。(课件出示:色彩王国中众多的色彩宝宝)
你还喜欢哪些“色彩的游戏”呢?
学生动手在调色板上调色.在教师事先为他们准备的图画上上色。
2.能否为大家介绍你喜欢的“色彩的游戏”?
学生边说,教师边点击相关色彩,使其变色。
学生仿照课文,说说自己的“色彩游戏”。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在课件上点击,展示出不同的图片。
3.同学们,我们也和色彩宝宝们一起做了这个有趣的游戏,开心吗?想对色彩宝宝们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学写的生字)瞧,这些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指名认读生字。
2.你会记哪个字?
3.教师范写“喜”字。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语文的复习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流利、有感情到朗读1、2自然段。
3、了解1、2自然段中所描写的景物与老渔翁垂钓的经过。
4、理解古诗内容。对古诗能熟读成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充分朗读1、2自然段,感受江景的诗意,再来学习古诗,以读促讲,做到水到渠成。诗文对照,感受诗歌的精炼与绝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美景,体会纪晓岚的机智。
教学重点:
学习1、2自然段,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
教学难点:
读文品境,体会1、2自然段描写的意境:体会古诗语言凝练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生词、课文1、2自然段、古诗、音乐《春江花月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题入手,解题质疑:
1、师板书“纪晓岚”:知道纪晓岚吗?
师介绍人物资料。(清四大才子,乾隆的宠臣,才华横溢……)
2、师:有关他的故事民间流传了许多,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其中之一。
师补充课题:“吟诗”。
3、指生读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纪晓岚做诗,不是念诗、诵诗)
4、读出题意。指读、齐读。
5、读了课题,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什么诗?在哪里发生的?什么时候?和谁一起?为什么要吟诗?怎么吟诗?吟得怎么样?
6、师相机归纳板书: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7、小结:这就是一件事情的六要素。了解清楚了六要素,可以帮我们很好的了解课文内容。翻书,让我们从书本中去寻求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答疑解惑:
1、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
生读书。
2、读词。(课件1)
纪晓岚光芒乾隆皇帝江畔
老渔翁垂钓重复一遍
悠然一篙一橹嵌入沉静
(注意读音:畔、翁、沉、嵌,反复读)
3、开火车读课文段落。
师评:声音洪亮、字音准确、句子通顺……
4、解疑:这六要素你解决了哪几个?生说,互相补充。
5、师教方法:把他们连起来说就是主要内容。指生说。
6、师教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就是事情的主要内容。
三、以读促讲,感受诗意:
(一)第一自然段:
1、乾隆皇帝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觉得有诗意呢?(师板:诗意)
2、练读第一自然段,看看秋日的江畔有哪些景物?想象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哪些景物给你印象深刻?把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
3、生说江畔的景物。
(师板:落日、波浪、芦花、水鸭、钟声)
4、把你喜欢的句子会说的说一说,想读的读一读。
5、指生读。
师引导:
问:“红红的落日,洒下金色的光芒。”为什么重读“红红”、“金色”?
评:抓重点词语想象画面,再把感受读出来。真是好方法。
评: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亮丽的色彩;从你的朗读中听感受到了活泼的动态;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芦花翻滚的壮观;从你的朗读中看到一群水鸭在夕阳的余晖下慢慢地游不见了……
6、师小结:亮丽的色彩,活泼的动态,在古庙的钟声里构成了一幅江畔落日图。难怪乾隆皇帝会觉得有诗意。指读,齐读。(课件2:第一自然段)
(二)第2自然段。
1、一位老渔翁正独览这一江美景,静静地垂钓呢!(师板:老渔翁垂钓)
把描写老渔翁的句子勾画下来,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生练读,指读。看谁脑海中想象的画面更生动更丰富。
3、指两生分读老渔翁钓到鱼前的部分和钓到鱼时的部分。
要求:要读出老渔翁的变化。(课件3:第二自然段)
听出了什么变化?(老渔翁动作的变化,老渔翁心情的变化)
4、师评:通过轻重、快慢、高低的不同,把老渔翁由静到动,由平静到愉悦的'变化读了出来。
5、指生富于变化的读一读。男女生分读。
6、可这江景中的主人翁不是老渔翁吗?为什么最后要写水鸟呢?
7、小结:老渔翁置身于夕阳的金色光芒之中,心情愉快地钓鱼,这情景真是富有诗意呀!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这优美的意境吧!配乐朗读1、2自然段。
四、诗文对照,体会精妙:
1、过渡:看了这样的情景,难怪乾隆皇帝想听纪晓岚吟诗,也难怪纪晓岚会吟出这么美妙的诗句。(课件4:古诗《秋江独钓》)
2、指生读古诗。
3、这首诗有什么特点?(七言绝句,嵌入十个一)
4、你能把它读准确吗?指读,要求:能读出诗意来吗?能读出老渔翁的变化来吗?
5、将景色与诗句联系起来想一想,1、2自然段哪些景象正是诗中所写的呀?与同座交流。
6、生交流。
7、反馈:文中哪些景象被聪明的纪晓岚写入诗中的呢?生说。(分别读句子,或是说出第二自然段都可以。)
8、“一人独占一江秋”理解。
“一人”指谁?(老渔翁)
“占”呢?(占领、占据……)再点拨:联系1、2自然段,他独览一江美景心情愉快地钓鱼,这可真是一种——“享受”啊!
9、理解第四行诗。对应了哪部分内容?(1、2两个自然段)
10、小结:纪晓岚仅仅用了28个字,可谓字字精妙,字字都是他渊博学识的沉淀与迸发。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用优美的朗读把诗中的意境表现出来吧!
11、配乐齐读。(课件5:音乐《春江花月夜》)
五、小结所学,铺垫下文:
纪晓岚不愧为一代文学泰斗,真是才华横溢,机智过人啊!乾隆皇帝对他和他的诗作出了怎样的评价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六、自设练习,巩固拓展:
又到了“我的练习我设计”的时间:
你打算针对这首古诗和1、2两个自然段设计哪些精彩的作业呢?
预设:
1、想象古诗所描写的意境,写下来或画下来。
2、背诵古诗并默写。
3、针对第一自然段填空。
4、问答题:明明有钟声,为何还显得沉静?
5、问答题:明明写老渔翁,为何还要写水鸟?
七、板书设计:
22纪晓岚吟诗
诗落日波浪芦花水鸭钟声时间地点人物
意老渔翁垂钓起因经过结果
语文的复习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通俗活泼的语言;
2、学习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
3、学会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统筹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设例子、配图表的说明方法以及通俗活泼的语言。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字词及文章结构;
2、了解统筹方法的定义,初步感知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由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导入。
二、示标。
三、结合课后注释,简介作者。
华罗庚,现代数学字,江苏人。
四、检查预习。
1、注音。
2、解词。
五、解题及理清课文结构。
1、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及其衫范围。
2~15设置烧水泡茶的事例,并配以图表,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
16指出统筹方法应用的广阔前景。
六、学生自学课文。
1、划出统筹方法的定义,思考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在应用上有什么特点。
2、甲乙丙三种方法是按什么次序排列的?哪一种最省时,为什么?
3、你能理解设例子和举例子的区别吗?(p88)
4、三幅图表之间有什么不同?
生读课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边巡视边点拨引导。
七、师生讨论明确。
1、下定义:
统筹方法的性质:数学方法。
特点:安排工作进程。
实用价值:应用极为广泛。
2、合理——不合理的顺序。
第一次设例,表明安排好工序的好处在于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
第二次再次设例分析并将几个工序之间的关系归结为箭头图,据图解说,进一步指出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要抓主要环节(怎样应用)安排好工序的必要性。
第三次,举泡茶为例进行分析,说明次要环节可以合并。
说明统筹方法应用时,可以合并次要环节。
八、课堂小结。
九、练习。
见课课练。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
二、目标:
1、进一步学习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的应用;
2、领会语言通俗活泼的特点。
三、自学课文。
1、学生板演:画出三幅箭头图。
让学生结合图表讲述统筹方法的性质、特点及其原理。
2、精读课文16节。
统筹方法原理中要求“统筹”,我们的制度为此提供了前提条件。
3、结尾的作用。
点明了统筹方法在我国得到更加广泛应用的广阔前景。
四、全文小结。
1、本文在说明统筹方法的概念之后,设置烧水泡茶的例子,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及应用价值。
2、运用设例子、配图表、下定义等说明方法。
3、学生事速读课文,体会语言通俗活泼的特点。
五、练习。
1、日常生活举例
2、填空:
统筹方法是一种_____数学方法,应用统筹方法的目的是____,关键是____
语文的复习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二、基础知识
患:防患于未然 防患未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论语为载体,了解孔子的思想。
2.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每句话的意思,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3.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蕴
4.教学突破点:
诵读法。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四、教法设计
(一)导入新课: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三)教师讲述孔子二三逸事,鼓励学生及时点评。
(四)学生根据上述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的美德,如:积极进取,谦虚好学,不肯向命运低头等等。
(五)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初中学习和课外知识,向其他同学推荐《论语》中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名句并做简要说明:
(六)读课文,理解意思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都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智慧的体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应该是这个意思。
五、资料索引与精华
1.孔子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语文的复习教案篇5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话语转化成画面,有感情地朗读36节。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感悟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伟大。
2、引导学生重点抓住36段,联系上下文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解读第5节战斗画面。
2、选择完成一道情景写话题。
教学课件:
郑成功彩像(主题音乐)第三节文字三道情景写话题郑成功不同时期的塑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2、齐读课题。
3、过渡。
二、导读36节
1、布置用心读文,边读边想:从这节文字中能看到哪些画面?
2、交流,板书:眺望 出征 战斗 欢迎
3、导读第3节。
(1)出示文字:
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
相关链接:他望到了 望到了 望到了
(2)指名读句子,问:什么叫眺望?他望到了什么?(联系第2节)
(3)追问:郑成功仅仅是在眺望吗?(心在牵挂)
(4)出示文字:郑成功慷慨激昂地宝岛台湾!
(5)让学生划出慷慨激昂,问:是什么意思?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吗?(练读、指读)
(6)情境描述,联系岳飞、戚继光、吉鸿昌等留下的名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7)布置齐读。(读出慷慨激昂)
(8)过渡。
4、导读第4句。
(1)注意一个词语瞭望,这时候,郑成功又瞭望到了什么?
(2)交流后指导三次齐读。
a、突出舰队庞大;
b、仅仅是庞大吗?突出纪律严明;
c、作为读者,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3)小结过渡。
5、导读第5节。
(1)默读,边读边想: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2)交流:追问:透过英勇这一表象,你还能读出什么来?
(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3)指名读,读出郑军的英勇善战。
(4)播放录像。
(5)大声练读。
(6)齐读。
(7)过渡。
6、导读第6节。
(1)默读,再联系上下文自主选择完成一道写话练习题。
情景2:用几句话具体描绘台湾同胞欢庆胜利的画面。
情景3:高山族的弟兄们接过郑成功送来的犁、耙等农具,眼含热泪,深情地说: 。
(3)交流。
三、总结
出示郑成功不同时期的画像,总结:
同学们,郑成功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留给后人的却是恒久的'怀念,他用自己的____点燃了无数爱国者的热血;他用自己谦祥播撒着民族共融的种子;
在中华民族的抗争,郑成功用言行骄傲地书写着英雄两个大字,让我们永远铭记住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语文的复习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让儿童学会关心父母、尊敬老人。
2、通过活动,使儿童体验到家庭的欢乐和幸福。
3、让儿童和父母更多地接触,更好地沟通,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4、培养儿童多种爱好,并发展儿童的特长。
教学重难点:
1、重视儿童的情感体验,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2、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父母和家庭,重视儿童情感的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3、了解每个儿童的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避免伤害个别儿童。
教学过程:
一、全家福照片展。
事先布置回家贴照片,上课前展示。
二、我们一家。
1、布置了解家庭成员的生肖。
2、引导儿童观察生肖图,并分别说一说有哪些生肖。
3、将家庭成员与各自对应的生肖连起来。
三、怎样祝贺父母的生日?
1、引导儿童先看图,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渗透爱劳动、有礼貌、爱学习等思想教育。
2、启发儿童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想父母祝贺生日?(取得好成绩、为父母唱支歌等。)
四、家里真快乐!
儿童看图,交流图意。使学生体验回家的乐趣,懂得怎样尊敬老人。(与父母交谈,说说心里话;为爷爷奶奶端茶水,捶捶背)
五、猜一猜。
引导儿童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回忆生活中的点滴,说一些家庭成员的爱好、特点。
语文的复习教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