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室院感工作计划8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素质的最有效途径的就是学会制定工作计划,好的工作计划能够让我们更顺利的开展工作任务,下面是就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年科室院感工作计划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年科室院感工作计划8篇

2023年科室院感工作计划篇1

随着卫生科技事业的高速发展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院情况将重新制订我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办法,具体如下:

一、培训目的

为了不断强化全体工作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及知识水平,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中,从而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减少医院感染烦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二、培训对象

培训的对象包括专职院感管理人员、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药剂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洁人员。

三、培训内容、时间

1、专职人员参加全国及省市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及时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动态,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2、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及医技药剂人员本年度重点配合二级医院评审,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薄弱、依从性较低的特点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进行消毒隔离相关知识、手卫生、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疗废弃物分类放置,重点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与防控的培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4学时。

3、行政管理人员学习内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其理解的进展。本院医院感染管理要点和相关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

4、后勤保洁人员重点进行消毒液配制方法,保洁用具分区使用、分类放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中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方法;个人防护方法等的培训。

四、培训形式及考核办法

1、每月有科室院感监控组长组织科室人员进行院感相关知识学习,月底质控考核根据科室学习记录进行提问,将结果反馈于质控简报并与科室效益挂钩。

2、由医院组织的培训邀请省级专家来院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二级医院评审院感防控内容讲座一次;举行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专题培训一次。

3、工勤保洁人员培训2次。

2023年科室院感工作计划篇2

一 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督导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二 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发挥其决策能力

医院感染委员会至少每半年一次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委员会的领导和决策能力。成立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三 严格监测和监督工作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进行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临床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室内空气、高压灭菌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随机抽样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医疗质量。严把房控关,确保医疗安全。

四 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所有人员要坚持洗手规则,在处理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均须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各种抢救物品与监护仪器在转换使用时,应进行表面消毒、清洗,各种导管、湿化瓶、吸氧面罩等均应规范进行消毒灭菌,必保医疗安全。

五 开展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意识

制订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知识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举办讲座和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加强全院职工的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对高危科室及部门的医护人员每年提供健康体检,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自我防护。当出现职业暴露时,严格遵循职业暴露处理原则,按要求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

六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院感科将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业务指导、专业噢诶讯等职能,在完成日常督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医护人员、清洁工以及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工作人员的发律法规、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专业知识培训,防止发生医疗废物的泄露和流失,是我中心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2023年科室院感工作计划篇3

一、完善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

二、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记录。

三、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1、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10%,漏报率<1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2、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并24小时上报感染办,科室做好记录。

3、按时做好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有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4、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科室主任确认后立即通知感染办,并做好调查和登记工作。

五、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根据培训计划,每月对科室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每次培训有记录。

2、医院下发的有关院感资料齐全,科室及时组织学习。

3、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考核合格。

五、抗生素应用管理

1、抗生素使用率<50%,医院感染病例使用抗生素前菌检率>60%。

2、抗生素联合使用有指征,有上级医生意见,联合使用合理。

3、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越级使用有上级医生或科室主任同意记录,病历明确记录。

4、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范。

5、无菌手术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规范、合理。

6、严格控制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六、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标志清楚。

2、专人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清楚,登记齐全,交接记录保存三年。

3、输血完毕后,科室保留输血袋24小时,无异常后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七、人员及手卫生管理

1、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操作时戴口罩,接触血液、体液和排泄物时戴手套。

2、严格执行洗手指征,操作前后、脱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等要洗手。

3、执行标准预防控制措施。

4、洗手步骤正确

5、执行手消毒指征。

6、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损伤能及时处理。

八、医院感染检查考核

1、每日由科室感染监控医师、感染监控护士针对上述相关指标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并反馈给个人,以便及时改正。

2、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按时填写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质量分析、手卫生消耗量记录。

2023年科室院感工作计划篇4

在新的一年里,医院感染管理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的目标认真抓好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2021年医院感染工作需要在2020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院感办指导下,医务处、护理部的共同监督下按照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2021年医院感染相关工作计划,具体情况如下:

一、 医院感染学习

1、按照院感办要求和规定主要学习《医院感染应知应会100问》, 每季度进行学习一次理论知识,并做好记录,强化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储备能力。

2、落实新入职员工的医院感染岗前培训。

3、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 :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

二、 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工作内容

1、 按照院感规定加强清洁工具的监督和使用工作;

2、 加强医生按照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下发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原则》

进行临床合理使用;

3、督促和强化工作人员操作后进行快速手消毒和流动水洗手的依从性;

4、强化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工作;并保存存根备查。

5、加强消毒液的使用和监测工作;每日进行浸泡体温计酒精的更换工作;

6、按照院感要求进一步规范一人一单一带的使用;

7、加强医院感染工作的细菌培养、手培养和物体表面培养,紫外线灯管的

监测和维护工作;

8、加强一下性耗材的管理,按照失效日期的先后顺序进行使用,避免浪费

现象发生;

9、加强做心电图面棉球、心电图机导联线、血压计袖带的消毒工作;

10、加强监区的消毒工作,避免发生所内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11、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监管场所的疫情管理、报告的检查工作,

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三、职业暴露防护工作

1、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宣传,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2、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严格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四、每月小组会议和质控

1、每月小组成员召开会议探讨本月工作重点和上个月存在问题进行应对对策。

2、每月按照院感办规定进行月底质控,存在问题如实反应并记录,书写整改措施。

五、针对2020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整改

针对上年度存在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判,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个新台阶。

2023年科室院感工作计划篇5

一、健全科室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科室控感管理小组职责,认真履职,督导科室工作人员在诊疗操作中对制度、规范的执行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1、科室控感小组在组长领导下,健全科室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前提。

2、科室控感小组建立会议制度,每季度一次协调、有关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若遇到问题应随时召开会议,充分发挥控感小组的作用。

3、科室控感小组要及时监控各个易感染环节,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我科室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监督检查本科室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的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二、严格监测和监督工作

1、医院感染的监测

按照医院感染标准,实行有效的感染监测,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意识,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后,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按感染管理科的反馈信息,认真改进。

2、消毒灭菌

每月进行消毒灭菌监测,对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治疗室内空气,监护室内空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

随机抽样监测。

3、配合好医院开展医院感染和耐药率监测

三、加强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

1、手术室,①所有工作人员应衣帽整齐穿手术衣、戴口罩、换鞋入内,并减少人员流动,参观者应限制人数。②所有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③特殊感染手术只能在感染手术间实施,术后按原则进行隔离和终末处理。

2、加强对急诊就诊病人的管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及儿童或特殊感染者应按照隔离原则单间放置或分类放置。

四、加强对我科室程勇的留置管道患者,如气管插管患者、留置尿管患者的管理。

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的考核制度和《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预防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六、医务人员的防护

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结合我科室职业暴露的特点,向医院要求为我科提供有针对性、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加强职业暴露知识培训,重点是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其次是出现职业暴露时的处理原则及流程。

七、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每月组织科室人员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意识。

八、抗菌药物管理

1、严格掌握适应症。

2、合理施治。

附则:

根据我科特点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 遵守医院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2、 如遇突发公共事件时,科室感染管理质控小组按要求负责科室消毒隔离措施,工作的组织和落实;

3、 督促科室医护及实习生、进修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4、 对所有病人实行标准预防,有特殊感染病人有隔离措施;

5、 各班每天做好晨晚间护理及时更换污染被服及床单,避免床单位不洁有血渍,扫床毛巾及擦拭床头柜毛巾做到一床一巾一消毒,用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后清洗待干备用;

6、 处置室每日中午10-5负责开启紫外线灯管照射1小时,特殊感染随时消毒病做好记录。紫外线灯管每周两次(周二、周五)用75%酒精擦拭,照射强度每半年好监测并记录,累计1000小时再次监测。

7、 急主班对科室各种抢救仪器与监护仪每日清洁消毒,使用后应及时进行表面清洗消毒,各种管道、消化瓶等均应规范进行消毒。

8、 9-4每日负责换药室处置室的保洁,包括物品表面和地面的打扫及换药碗浸泡桶的清洁等。

9、 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现流行趋势时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

10、 各种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两前三后),接触血液、体液等操作前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卫生洗手,提高手的依从性和正确率;

11、 各班人员按照科室内容负责各室的卫生及医疗

垃圾的分类及管理。督促清洁工及当班人员按时发现及时整改。对急救区各室空气培养、物表、医护人员手、消毒液每季监测并做好分析记录;

12、 8—4班负责治疗室的保洁,包括用后的体温计,止血带及时送消,干燥备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13、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并做好科室护士医院感染管理和自我防护知识的培训及考核。

14、 病区走廊、厕所、办公室、治疗室、处置室拖布管理,标识清楚,专区专用,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2023年科室院感工作计划篇6

20xx年根据我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制定本年度我科室的医院感染工作计划,计划如下:

一、遵守医院感染的规律制度,严格执行口腔室制定的相应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的相关规章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的原则,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本科室感染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每学期组织一次科室内院感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并做好记录。

三、我院院感小组每季度对我科室进行一次院感考核,科室对考核扣分部分讨论,分析我科室在院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

四、严格医疗废物的管理,定期检查督促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感染性、损伤性和生活垃圾必须严格分离。

五、加强手卫生的管理,提高我科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在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一定要执行手卫生。

六、诊室定时通风,每日进行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每日进行科室台面、桌面、地面的清洁。

七、无菌物品应按照灭菌日期依次放入,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洗手设施齐全,配有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酒精、双氧水等消毒液应密闭保存;一次性医用包装袋包装灭菌后的器械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进行包装灭菌的器械,应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注射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乳胶手套要一人一用一更换。口腔器械,如:口镜、托盘、吸唾管,一人一换。落实标准预防,操作中一定要戴好帽子、口罩,有血液、唾液喷溅时还应戴防护面罩。操作中一旦发生职业暴露,立即上报院感部,按照感染管理条例处理并进行登记,定期检测及随诊。

2023年科室院感工作计划篇7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帮助下,医院感染管理科认真实践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制度,本着实事求是、稳扎稳打、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分阶段分步骤解决存在的问题的原则,根据开展工作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抓住关键点,以点带面,逐项深入,改进,细化,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管理方案并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把工作落到实处。医院感染管理逐步规范,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通过对高发病率的医院感染进行目标性检测,有效的降低了呼吸机相关肺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病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逐年提高,医院感染发病率由2004年的2.27%下降至xx年的1.72%,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保障医院医疗安全,促进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执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磨合。针对这一特点,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了一份规范管理的远期规划,主导思想是不急于求成,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工作,每一步都严格要求,先易后难,重点突出。首先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以及相关学科如管理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知识,紧跟国内外医院感染前沿进展,在吃透医院感染管理的内涵之后,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将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分解,按照工作重要性分类,十分重要的工作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解决,保证基本医疗安全,然后按照工作的难易程度,制定规划,逐步深入完成。

第一年,首先完善和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包括组建新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立各科室兼职医院感染管理医生和护士,充实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等措施,按照规范要求,搭起了医院感染管理的主体框架,随后先从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始,改变工作方式和思路,争取通过感染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逐步影响各临床科室,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每日调查制度,及时获取一手资料。

要求工作人员每日深入临床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设计并确定调查路线进行调查员质控防止出工不出力,到科室却不认真工作。改变原来的等医务人员报告病例送表到感染管理科的模式为派工作人员到科室收报告表模式。此措施方便了医务人员报告病例,做到了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强化了与临床科室的信息交流。在了解本科室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同时,可以针对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相关指导。初步建立了“沟通——反馈——沟通——反辣循环机制。

2.明确感染管理科科室内部分工,注入服务临床理念。

感染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监督者,往往被临床工作人员认为是“扣钱的”,敌对情绪很明显,感染管理工作停留在应付的层面上。为扭转这一局面,首先在感染管理科细化各工作人员的工作分工,做到每个人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同时建立临床科室投诉机制,对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工作进行监督,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注入了服务意识,积极改善与临床科室的关系,努力消除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误解和敌对情绪。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深入掌握业务知识,变监督处罚为监督指导。指导临床工作人员更好的配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基本运行正常并得到医院上下的认可,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医院的工作地位得到初步确立,临床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工作由敌对到初步认可,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矗

第二年,进一步扩大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影响,完善管理制度。对一些符合实际得到临床医务人员认可的管理考核指标进行变革,进一步贴近实际,取得医护人员的认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改进管理考核制度,完善继续教育制度。

取消过去依据医院感染发病率(数值)对科室进行考核的管理条款,改为要求医院感染发病率低于10%,超过10%方进行考核扣罚。而对医院感染漏报进行考核,当出现漏报对当事人进行处理(扣款)才对科室扣考核分(影响科室评级)。使考核制度进一步合理化。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对医院职工进行医院感染在职教育,将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纳入继续教育项目之中。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将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纳入医疗、护理“三基”训练与考核之中。通过培训与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和知识水平,促进了医院感染管理的良性发展。

2.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引入“一票否决”制度。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医院感染管理实施“一票否决”制度,即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差的科室取消年终参评“三甲”科室及优秀、先进的资格。进一步强化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权限。

3.建立日报告制度,做到医院感染发病率即时监控。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趋势和事件,建立了医院感染病例日报告制度,要求工作人员每日进行医院感染发病率计算并描点,画出变动曲线,通过曲线变动趋势分析是否可能有医院感染事件发生可能,及时作出反应,监控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初步做到了能够在24小时内对医院感染事件做出反应。

第三年(xx年),在吸取前两年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力度,尤其是针对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内容,另外在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技巧以及协调工作上进一步深化,使得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1.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在教学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确定xx年为医院感染管理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年,进一步强化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加强与北京等地专家的.联系,外派专职人员参加全国性专业知识培训班,并采取现代化手段将培训班内容录像,带回对专职人员进行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2.加强部门合作,变“单兵作战”为“集团军作战”。

加强与护理部、质控办、医务处、教学办公室、总务处、设备科及临床医技科室的协作,将医院感染管理完全融入医院质量管理之中,多部门协作带来的最大收益是信息及时沟通,一些过去工作中的死角被清除,一些过去很难得到的数据及时获取(消毒液使用量等数据获取就必须依靠多部门协作),通过部门协作获得了医院感染相关物资的量化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例如,根据各科住院病人数的多少和相关消毒用品数量比较,可以发现哪些科室消毒用品数量明显低于估算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监督管理。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效率,有力的促进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3.缩短反馈周期,及时发现、解决出现的问题。

改变以往每月、每季度反馈的模式,变为每周、每月、每季度反溃在医院质控部门的统一协调下试行每周、每月、每季度监督反馈机制,感染管理科主任每周一次深入临床科室进行监督、指导、培训,及时将发现的问题以周总结的形式反馈质控办,由质控办汇总,在每周一的领导班子晨会中反馈院领导。在下一周深入临床时反馈相关科室,监督改进情况,初步形成“沟通——反馈——改进——沟通——反馈——改进”的持续改进良性循环管理模式。

4.强化学习。

积极参加国内、区内各类医院感染相关培训班,搜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资料,在充实医院感染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搜集、借鉴学习医院管理甚至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消化、改进后运用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管理和协调水平、能力,为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上台阶做好准备。

5.加强交流,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

科内制定了不成文的交流制度,即要求科内工作人员对所有来我院参观、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经验的兄弟单位工作人员要热情接待,相关经验、知识要毫无保留,目的是加强联系,共同进步。此一举措的实施,不仅为我市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使我们自己受益匪浅,在交流过程中,也学到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同时,他们的宝贵教训也使我们的工作少走了许多弯路,真正做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与此同时,也激励了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者——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不断进取创新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6.针对高发病率的医院感染疾病进行目标性检测。

xx年共开展了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手术切口、留置导尿相关感染等多项目标性检测,手术切口感染得目标性检测使得外科病人的医院感染总体发病率明显下降。目标性监测的开展,进一步有效地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反复的实践,终于在我院基本形成了具有本院现实特点和符合实际规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模式。经过全院上下不懈的努力,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

在实践中本着实事求是、稳扎稳打、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个脚印,分阶段分步骤解决存在的问题,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下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逐年提高,在实践工作中也培养并训练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队伍。为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23年科室院感工作计划篇8

为加强我院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结合我院实际,制定20__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依据国家及卫生部颁布的有关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不断修订、完善我院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制度、措施、流程等。

二、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与教育。

本年度院感科组织全院培训至少4次(每季度一次)。本年度全院重点培训消毒隔离相关知识、手卫生、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等;各科室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培训计划,提高全体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和业务水平。

三、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1、开展医院感染的全院综合性监测。

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临床科室医师填写报告卡,按规定的时限和途径上报院感科。

院感科对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确认、核实,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反馈给相关科室,联合相关科室制定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病率。

2、年内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四、加强对呼吸道、导尿管相关尿路、皮肤软组织等主要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各临床科室自查相关制度与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院感科定期到各临床科室进行督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建议。

五、执行手卫生规范,实施依从性监管与改进。

配置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 对医院全体员工进行手卫生培训,并考核。

院感科、科室定期对规范洗手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改进。

六、加强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医院隔离、无菌技术操作等工作的监管和指导。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及消毒隔离制度,消毒工作符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隔离工作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有效切断外源性感染的传播途径,最大限度的降低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引起的医院感染。

七、开展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灭菌剂的浓度监测

含氯消毒剂:每天一次,应用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进行快速简易测试。

戊二醛:每周一次,采用戊二醛浓度测试纸进行快速监测。

2、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每月一次,开展对使用中的消毒液、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3、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化学监测:每包均进行监测,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监测,包内放化学指示卡监测。

4、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积照射时间。

灯管照射强度监测:每季度监测一次,应用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测试。

八、定期开展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医务人员手、空气、物体表面的监测。

每月对手术室、检验科、口腔科、内镜室、临床科室等重点部门进行常规监测,对不合格项目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

九、做好对医疗废物处理的监管与指导工作。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按照《医疗废物分类名录》对医疗废物实行分类收集、放置,严禁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严禁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转让、买卖。

医疗废物贮存及时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做好医疗废物登记。

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等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十、做好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对医务人员开展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与指导;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及时给予登记、报告、评估、预防处理。

十一、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质量的考核与控制。

院感科制定各科室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评价标准,依据此标准,对各科室医院感染防控质量进行考核,做到基础、环节与终末质量的控制与管理,不断提高、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院感科每季度对全院各科室各部位的医院感染工作质量进行一次考评,不定期进行专项督查、指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医院有关科室反馈,限期整改,并再次检查、督导,直至改正。

2023年科室院感工作计划8篇相关文章:

2023年校长工作计划通用8篇

2023年村委会工作报告8篇

2023年药店工作计划8篇

2023年师德考核自我评价8篇

职业培训学校2023年工作计划8篇

2023年护士的自我评价8篇

2023年护士工作计划范文推荐8篇

2023年护士工作计划范文模板8篇

2023年春季教研工作计划8篇

2023年幼儿园大班秋学期工作计划8篇

2023年科室院感工作计划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