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等分教案最新5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的教案应当包含导入、讲授、练习和总结等环节,大家在制定教案时,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等分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等分教案最新5篇

数学等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启发孩子学习将一物品分为相等的4份。

2、探究物品等分的数种方式,启发孩子对等分的兴致。

3、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观测和察看能力、比较能力。

教学预备:

1、教学材料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物品:饼干

3、数学练习册

教学过程:

一、集体教学

1、用变戏法的模式引进教学课题。

师:今日,我们班来了一名魔术师,此刻请魔术师为我们表演变戏法,好不好?

2、幼儿教师展示1根绳子。

师:孩子看,这就是啥?(绳子)多少根绳子?(1根)孩子想学魔术师变戏法吗?

师:魔术师可将1根绳子变为4根,你们信么?

(1)请个别孩子表演变戏法,先将1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孩子表演变戏法,由两根绳子变为4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变来的?你是怎样明白它们是一样长?

3、幼儿教师演示圆形的四等分。

幼儿教师接着以变戏法的模式展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教学材料纸,请孩子演示。

师:请孩子比比:等分后的部分是不是一样大,及原本的图案与分后的各个部分哪一个大?哪一个小?

4、孩子动手操作,请孩子探究种种图案的四等分的数种不一样方式。

5、幼儿教师在小黑板上演示用笔将图案四等分。

二、个别教学

师:请孩子把练习册打开到43、44页。

师述说动手操作要求:1、下列每一组图内的物件是四等分吗?把准确的圈起来。

2、将下列图案四等分,有几种方式?用笔画线。

三、教学点评

师:请完成的孩子与好伙伴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孩子沟通)

师:真会动脑子,说得真挺好。

四、扩展教学

师:请孩子课后区域教学时可玩玩《卖饼干》的游戏。

数学等分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大胆介绍自己等分的方法。

3.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2张圆形纸、剪刀。

2.分组活动材料,每组材料若干份:①糖果若干,小盘若干;②颜料水若干,量杯,不同大小的本子若干;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各2个,剪刀等;④补图游戏材料 。

(三)活动过程:

1.能小熊"分蛋糕"的问题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熊过生日,准备了一块圆形蛋糕,小熊把蛋糕分给朋友吃。如果来了两个朋友,它要怎么分才好呢?如果来了四个朋友,又应该怎么分?请小朋友帮小熊想想办法吧。

幼儿动手操作,在圆形纸上进行二等分、四等分(可用折或剪的办法)。

师幼交流:①一块圆形蛋糕,平均分给两个朋友吃,怎么分?分几份?平均分给四个朋友吃,怎么分?分几份?

②小朋友刚才是用折叠和分割的方法把一块圆形的蛋糕平均分成2份和4份,如果是糖果、饮料可以怎么分?

2.幼儿分组活动,尝试用多种方法将物体二等分、四等分。

(1)介绍分组操作材料。

分糖果:将一盒糖果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吃,怎么分,分几份?

分饮料:将一瓶饮料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喝,怎么分,分几份?

制作拼图玩具:分别将2块正方形、圆形、长廊形的纸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等分方法。

补图游戏:先找出图形缺少的部分,再把图形补成整体,并让幼儿说一说补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几等分后又是什么图形,有几份。

(2)幼儿操作活动,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能否根据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等分方法。

鼓励幼儿每一组的内容都要尝试。

3.分享交流等分的做法:

①你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来分糖果和饮料?分几份?一样多吗?

②你用什么方法将正方形、圆形、长方形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

活动反思:

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我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个过程下来大部分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还是比较高的,有个别两三个幼儿不喜欢动脑筋探索,在以后应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不要太过于拘谨。

数学等分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体验(尝试)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初步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大胆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学习用等分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3.提高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各种形状的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剪刀一把、绳子一根、双数苹果图片若干、一杯子米及两个大小相等的透明杯子、橡皮泥、一杯水。

2.课前欣赏故事:《两只笨狗熊》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已经听过《两只笨狗熊》的故事,知道故事里的两只笨狗熊因为自己不会分饼,从而受了狐狸的当,那么如果是我们小朋友,你会自己分饼吗?

二、学习等分圆形,引出二等分意义。

1.请你想办法把圆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分好了还要想办法说明你分的两份一样大。(幼儿操作:任意对边折)

2.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圆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演示验证。

3.引出二等分意义:把一种东西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就叫二等分。

4.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每一份是原来的多少?幼儿说,然后老师演证。(出示两个一样的圆形,将其中一个二等分,然后将等分后的半圆和另一个圆形相比,得出结论:部分小于整体,二等分后其中的任意一部分是整体的一半;整体大于部分)

5.提出新问题:圆形可以任意对折就分成二等分,那么其它图形是不是也能随意对折也可以分成二等分呢?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

三、学习等分其他图形

1.幼儿操作(先等分正方形、长方形)

2.交流发现:左右对边折或对角线相折都可以把正方形及长方形二等分。

3.那么三角形、梯形呢?请你们试一试把三角形、梯形也二等分,看看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4.幼儿操作发现:等分三角形与梯形的方法只有一种,即:左右对折。

5.师幼共同归纳小结:原来等分不同形状的图形,它的等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随意地对折就能等分,像圆形;有的可以用上下、左右以及对角相折的方法进行等分,如:正方形、长方形;还有的图形只有一种等分的方法,如三角形跟梯形。

6.提出新问题: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图形可以等分,那么其它的东西呢?我们小朋友是不是能把其它东西也能分成相等的两份?

四、学习“等分”的'运用

出示一根绳子、好多苹果(卡片)、一杯子米、及两个大小相等的透明杯子,以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等分,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加简便。

五、小结与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二等分”,知道不同的东西的二等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其实生活中还有其他很多可以二等分的东西,它们的等分方法也都不一样,(出示橡皮泥、一杯水)小朋友们可以去试一试。

数学等分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二等分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2、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二、活动准备:

苹果、绳子、各种图形的纸若干、剪刀、吸管、杯中的水、若干图形、笔等

三、活动过程

1、回忆故事《两纸笨狗熊》的故事中狐狸是怎样骗小熊的面包吃的`?如果让你给狗熊分面包,你会怎么把面包分得一样大?

2、幼儿操作,等分正方形,引出概念二等分。

(1)请你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分好了还要想办法证明你分的两份一样大。幼儿操作:任意对边折。

(2)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正方形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的?演示验证。

(3)引出概念:把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图形的二等分。

(4)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每一份是原来的多少?幼儿说,然后老师演证。

出示两个一样的正方形,将其中一个二等分,然后将等分后的图形相比,得出结论:部分小于整体,二等分后其中的任意一部分是整体的一半;整体大于部分,整体

3、探索操作

(1)提供幼儿材料,指导等分方法,幼儿操作:上下左右对边折、对角线折、过中心点折。

(2)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他的经验

(3)小结:正方形、长方形都不止一种分法。你们已经会了上下左右对边折、对角线折。还有一个分法如果你们掌握了,能使一个正方形、长方形有若干种二等分的结果。这就是过中心点折的方法

(4)其它材料操作:绳子、正方形、三角形、吸管、杯子中的水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4、讨论理解:组织幼儿讨论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四、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中投放各种图形,让幼儿探索等分后不一样形状的方法,探索数量守恒的道理。

数学等分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将图形二等分,并知道分后的两份是相等的,而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图形小,原来的图形都比分后的每一份大。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二等分。

活动难点:

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1.狗熊、狐狸、饼的图片。

2.人手一份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边三角形的纸。

3.长方体、正方体的蛋糕。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以《两只笨狗熊》故事引发幼儿讨论。

问题:为什么两只笨狗熊会上狐狸的的当?究竟“笨”在哪里?

2.归纳:两只笨狗熊就笨在不会把干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所以上了狡猾狐狸的当。

二、学习二等分

1.请幼儿拿出藏在小椅子下的圆形,练习用纸(平面:圆形)代替“饼”,尝试二等分。

2.教师提问:怎样把圆形饼干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幼儿回答。

3.请幼儿练习用纸(平面: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代替“饼”,再一次操作,尝试二等分。(提醒幼儿比较,等分后两份是否一样大?再把分后的每一份与原来的作比较。)

4.教师请幼儿说说将正方形、长方形和等边三角形二等分的.分法并演示自己分的方法。(把纸对折,角对角、边对边,就是一样大的两份了。)

5.汇总各人分“饼”的情况,强调将“饼”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二等分”。

三、学习将长方体、正方体的“饼”二等分。

1.教师示范将长方体的蛋糕二等分。

2.分发正方体的蛋糕,让幼儿尝试二等分。

数学等分教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

数学1-3教案5篇

四年级数学教案5篇

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5篇

幼儿数学配对教案5篇

中班数学《序数》教案5篇

认识数学123教案推荐5篇

找蝴蝶数学教案5篇

认识数学123教案参考5篇

减法数学教案5篇

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案5篇

数学等分教案最新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