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案中,可以加入对学生表现的个性化反馈,以文化为纽带的教案,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与人文素养,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术手工类教案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手工类教案篇1
中班美术手工活动《五彩石》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启发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美、创造美。
3、让幼儿学会装饰石子。
活动准备
1、区角活动中的各种石子
2、彩笔、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听故事《五彩石》,导入课题。
二、基本部分:
1、与幼儿交谈:“小朋友,故事听完了,故事中有美丽的五彩石,你们愿不愿意拥有这样美丽的五彩石,”(愿意),引起幼儿兴趣“现在老师给你们画石子,自己做一个《五彩石》”,好不好?(好)
2、现在先请小朋友们拿起你面前的小石子,看一看,它们长什么样子?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它们像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装饰这些小石子呢?好,请看老师这里。
3、老师教幼儿画石子的步骤:
(1)选一颗石子,先观察外形,如:心形的可画桃子、草莓、胡萝卜等,椭圆形的可画小鸡头、小猫头、小孩头等,有角有棱的石子可画,小草、大树、小房子等。
(2)观察好之后,可作画,用左手拿好石子,右手拿彩笔开始作画,作画时,必须把石子的全身都画满,不要只画一画,这样不美观。
(3)画完后,要放在桌上晾干,不要把颜色给抹了。
4、幼儿独立作画,老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能力差的幼儿,老师要重复指导。
5、老师设计一个,如,现在是夏天就以《美丽的夏天》为,分别让幼儿作画,分工有序,如,有画炎热的太阳的.,有画夏天的水果的,有画水中的荷花的,有画大树、小草、小花的,有画小动物的等。
6、展示幼儿作品。
三、活动延伸:
把幼儿的独立作品,放到区角中,用画来装饰自己的教室。
美术手工类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纽扣是圆形的,并且有扣眼;
2、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搓圆、压扁的技巧;
3、使幼儿体验做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橡皮泥、小木棒、纸制的衣服(每个幼儿一份);2、各种颜色的纽扣若干只;
3、塑料布(铺在桌子上);4、轻音乐(幼儿在做手工的过程中播放)。
三、活动过程:
1.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衣服,可是,它被可恶的巫师施了魔法衣服变得不漂亮了,孩子们你们能让它变得漂亮吗?
2.出示衣服:a、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看看上面少了什么?让幼儿自由讨论回答,以此激起幼儿的兴趣;
b、教师总结幼儿的答案,并在此提问:那你们见过纽扣吗?他是怎么个样子的?
3.出示纽扣:教师出示各色、大小不一的纽扣;让幼儿观察纽扣的形状以及它的基本特征;
4.做纽扣:
(1)a、师:咱们小朋友想不想帮助老师也做个漂亮的纽扣,让衣服恢复它的漂亮呀?
b、教师示范,并在做的过程中让幼儿仔细观察教师是如何做的?
(过程省略)
(2)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作巡回指导,播放音乐(目的在于让幼儿在轻松快的气氛玩中学 );
5.展示幼儿作品;
6.结束活动、整理用具。
美术手工类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橡皮泥造型并运用秋天的农作物果实采用多种方式有规律地来装饰瓶子,激发幼儿对制作活动的兴趣。
2、能合理利用周围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来美化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各种罐头、饮料瓶,橡皮泥,黑豆、黄豆、绿豆、玉米、红豆等。
活动过程:
1、欣赏花瓶。 谈话:小朋友,你们见过花瓶吗?花瓶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带来了几幅花瓶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 我们也来做小小设计师来设计花瓶上的图案。
出示图片,帮助幼儿归纳规律
1)式的装饰
2)瓶口、瓶底对应的装饰
3、观察装饰好的花瓶,激发制作欲望。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运用了上面的哪种方法?”
4、出示课件,幼儿观察制作过程,了解制作方法
5、幼儿动手尝试制作。
1)鼓励幼儿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
2)帮助能力强的幼儿富有个性的创作。
5、共同布置花瓶展,相互欣赏、评价。
“你是用哪种方法来装饰的?你喜欢哪个花瓶?为什么?”
美术手工类教案篇4
中班手工活动教案:纸杯花
班级:中班做课老师:任茵茵赵炳瑶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纸杯变形、涂色制作出纸杯花。
2、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运用对比色或者渐进色均匀涂色。
3、体验变形所带来的快乐,并能耐心地进行涂色活动。
活动准备:
1、出示纸杯花范例,引导幼儿欣赏,引起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纸杯花的材料:“看,这是什么?这朵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2、鼓励幼儿探索纸杯花的制作方法。
(1)一次性纸杯怎么才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呢?
(2)请幼儿示范用剪刀把纸杯剪成花的过程: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直到将杯身全部剪开,用手将剪开的长条状花瓣向外打开即变成花。
3、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运用对比色或渐进色均匀地涂色。
(1)回忆对比色和渐进色。
(2)探索不同的分割涂色方式。
除了把花心和花瓣分成两半涂色,还可以怎么分,才能涂出不一样的效果?
4、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及时反馈幼儿不同的分割涂色方法。
(1)幼儿沿直线见出花瓣。
(2)教师:可以选择对比色,或渐进色进行涂色,涂色的时候要用力,要有耐心。
5、集体展示作品,教师小结。
将幼儿的制作的纸杯花串起来,变成一个个花串。悬挂起来。
中班手工教案:给娃娃做米粉
班级:中班做课老师:任茵茵赵炳瑶活动目标:
1、尝试双手撕纸做米粉,锻炼手部肌肉。
2、初步尝试按照提供的线条或轮廓大胆撕出米粉的配料。
3、感受双手协调撕的动作,体验撕纸做米粉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纸、彩色纸(上面画有若干蛋黄、蔬菜叶和肉片轮廓线、小盘子)人手1份。
2、逼真的米粉图片和提前撕好的1盘纸米粉。
3、1个娃娃、娃娃哭声音乐磁带1盘和收音机1台。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抱着娃娃,播放娃娃哭的音乐。
教师:听,娃娃怎么了?娃娃为什么哭?肚子饿了吗?怎么办呢?对了,我们给娃娃做好吃的米粉吧。
2、呈现逼真的米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米粉,了解米粉的特点。
(1)教师:米粉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米粉细细的、长长的.)
(2) 教师:米粉是怎么做出来的?
展示提前撕好的一盘米粉。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双手是怎样协调撕米粉的,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从纸的一端开始顺着一个方向轮流的往下撕。
3、幼儿自由撕纸米粉,教师进行指导。
(1) 教师交代撕米粉的要求。
教师:今天娃娃肚子饿了,小朋友来撕做米粉喂娃娃好吗?
教师再次提示幼儿双手要协调撕米粉。(2) 幼儿撕米粉,教师注意观察个别幼儿,指导幼儿完成作品。也可以和幼儿一起撕米粉。
4、教师示范撕配料的方法,指导幼儿撕毁配料。
教师:米粉做好了,还要加一些好吃的肉片、蔬菜和蛋黄哦!我们把桌上的彩纸分别按照轮廓线撕下,把它们都放在米粉里,既好看又好吃!
5、幼儿互相欣赏自己做的米粉,并尝试喂娃娃米粉。
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撕米粉的,将自己的米粉喂娃娃吃。
中班美术活动:手工太阳花
班级:中班做课老师:任茵茵赵炳瑶 活动目标
1、 给纸杯涂色,锻炼幼儿的涂色能力。
2、 按规律给纸杯剪“花瓣“,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粘贴眼睛、嘴巴等器官,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4、 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意识。
活动准备
纸杯、蜡笔、剪刀、胶棒若干,即可贴(眼睛、嘴巴若干) ,音乐磁带《我是一朵小花》,“太阳花” 作品一幅 ,背景图画一幅。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请幼儿欣赏作品,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画面内容: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太阳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粉的。提问:花朵好看吗?你们知道那么漂亮花朵是怎么做的吗?
小结:我们要善于发现周围许多废物都有再利用的价值。
二、幼儿操作,教师讲解示范。
1、 小朋友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纸杯给它涂上颜色。
2、 在纸杯上剪出各种有规律的图案。如:长条、尖条、圆条等。
3、 把剪好的纸杯放在桌上打开就变成一朵美丽的“太阳花”了。
4、 给纸杯花贴上眼睛和嘴巴就变成可爱的“太阳花娃娃”了。
美术手工类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孩子能初步感受菊花的美、秋天的美,培养幼儿审美情趣。
2.通过看菊花的图片认识花瓣形态各异的基础上,能用彩纸表现菊花的形态。掌握以中心向外放射的方法表现菊花的花朵。
3.体验制作菊花手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彩纸、剪刀、双面胶、勾线笔、炫彩棒、轻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美丽的菊花。
1.播放ppt,幼儿观赏形态各异的菊花,观察比较其颜色、形态等特点。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会开一种很漂亮的花朵,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花朵。(播放ppt)教师: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菊花?菊花的花瓣有什么特点?
2.小结:菊花的花瓣是往里卷的,像妈妈的卷发一样。
二、学习手工菊花的制作方法。
1.出示各种制作菊花的材料,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你们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美丽的菊花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需要用到哪些材料。
2.示范制作--菊花。
教师:先选择一张彩纸,把彩纸剪成长长短短的细条,然后把细条的一头向内卷起来,做出菊花花瓣的样子,然后再在不卷的一头贴上双面胶,把做好的菊花花瓣贴在纸上,贴成一圈,长的`花瓣贴在外圈,短的花瓣贴在里圈,这样菊花的花朵就做好了。
教师:接下来我们在绿色的彩纸上画出菊花叶子的形状,然后用剪刀剪下来,用双面胶贴在菊花旁边,这样一朵漂亮的菊花就完成了。我们还可以在菊花的周围画上小蝴蝶、小蜜蜂等进行装饰。
三、制作菊花,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1.交待要求:今天我们就要用彩纸做出你们自己喜欢的菊花。提醒家长、幼儿垃圾放在桌子中间的篮子里,不要乱丢,注意用剪刀时的安全。
2.幼儿、家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播放轻音乐《青花瓷》)
3.相互欣赏各自的作品。
活动延伸:
了解菊花的作用,菊花的花朵可以泡茶,人们喝了菊花茶可以清肝明目、解气消炎。菊花的根、茎及叶都可入药,干菊花可以装枕头,做香包。
活动反思:
一次教学设计,也是教师的一次成长,就象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我了解了菊花居然有那么多种颜色,有些菊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都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可以说这也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提高的过程。
在活动设计和进行中,观看菊花的时候,孩子们有些按捺不知心中喜悦,摸摸、闻闻、说说,参与的兴趣十分浓厚。但在交流时,孩子们只停留在颜色的表达上,对菊花的外形的描述不太会用语言表达,缺乏经验。因此,活动中,教师讲述的成分多了一些,可在课前告知家长,先带孩子观察了解一些菊花的知识,这样活动中,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会更浓,讲述更积极,效果更好。最后延伸活动用纸杯剪菊花,深受孩子的喜爱,发展孩子动手能力。
美术手工类教案优秀5篇相关文章:
★ 美术类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