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考虑到课堂的时间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传达,就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手指操的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手指操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在做做玩玩中学念儿歌。
2、鼓励幼儿大胆地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幼儿学过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刀布》
三、活动过程:
1、以手指游戏导入课题。
(1)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手心手背》。
(2)老师和幼儿一起复习手指游戏《乒板儿》。
2、引导幼儿学习新的手指变化。
(1)引导幼儿先伸出一个手指头,想一想可以变成什么?
师:“我们先伸出一个手指,动一动,想一想,象什么?”
启发幼儿伸出食指一弯一伸,变成“毛毛虫”,然后学说: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
(2)引导幼儿依次伸出2个、3个、4个、5个手指头,玩一玩,做一做,分别变成“小白兔、小花猫、花蝴蝶、大老虎”。
(3)指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3、完整学念儿歌。
(1)鼓励幼儿能跟着老师一起大声地朗诵,并能较正确地做手指动作。
(2)引导幼儿在朗诵最后一句的时候,做大老虎吓人的动作,体验儿歌的有趣。
4、创编儿歌。
(1)师:“一个手指头还能变成什么?”(请幼儿想、说)
(2)以此方法创编2个、3个、4个、5个手指头的儿歌句子。
(3)老师根据幼儿创编的内容来跟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5、结束活动。
师:“我们的手指还可以变很多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编、玩玩。”
小班手指操的教案篇2
课程目标:
1,用手指画画,掌握不同的手指划动出现的图案的不同。
2,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发展孩子自由的天性。
3,简单让孩子用手指勾画出较有美感的画面。例如,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枚苹果等。
课程准备:
1,舒缓且能让人静心的古典音乐。
2,每一个小朋友发颜料,纸,印有各种花草,水果的打印纸一张。
3,围裙,抹布,小凳子等。
课程重点:
1,用手指画画,必须强调孩子们不能用沾了颜色的手指去揉眼睛,也不能喂到口腔里。
2,用手指画画时,胳膊要抬高,不要让小朋友的手肘处抹在纸上,否则画会糊掉。
3,老师必须放大眼睛,全面积观察孩子,发现有小朋友用颜料打闹,揉眼睛,喂口腔的动作,要及时制止。
课程过程:
1,老师先示范一下用手指画画,最好是能画出一幅较漂亮的画来,引起孩子们强烈的兴趣。
2,开始由小朋友们画画。老师告诉孩子们,你们可以展开想象力,想画什么画什么。
3,老师围着小朋友做持续的转动,发现有问题的小朋友,及时给予帮助。
课程结束:
老师从中选择出几张画的好的,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老师带小朋友去清洗手指,课程结束。
小班手指操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喜欢用手指做游戏。
2.能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让幼儿用手指出示" 剪刀、石头、布"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与小朋友打招呼,利用和女儿的照片向宝贝们介绍自己。
2)播放一段美拍视频,导入"剪刀、石头、布"游戏。
3)热身,小朋友们动手一起做"剪刀、石头、布"。
剪刀、石头、布!
剪刀、石头、布!
剪刀,咔嚓咔嚓!
石头,叮叮咚咚!
布,噼里啪啦!
2、学习儿歌,并进行手指游戏。
1)老师展示小动物图片:兔子、蜗牛和花猫。告诉小朋友手指可以变出这些可爱的动物来。
2)老师说歌谣,展示动作。
剪刀、石头、布!
剪刀、石头、布!
一把剪刀,一块石头,变成小白兔!
3)幼儿模仿,尝试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进行手指游戏。
4)幼儿表演儿歌,先集体后个别。
5)拓展。用同样的方式教幼儿怎样用手指变蜗牛和花猫。
3、小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手指变出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们,回到家里,你们可以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们怎样变动物哦。
小班手指操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手指点画苹果。
2、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
1、准备“苹果”音乐磁带或事先教会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
2、小熊毛绒玩具一个。
3、印有苹果轮廓图一张(比幼儿操作的大一些)、遮盖的布一块。
4、颜料盘、抹布。
学具:
1、印有苹果轮廓图一张人手一份。
2、颜料(红)每桌一盘、抹布、报纸。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歌表演:摘苹果。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树上结了好多红苹果,宝宝们我们一起到果园里去摘苹果吧!走!”
随即打开“苹果”音乐引导宝宝站起来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教师:“我们摘完了苹果,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随即老师把轮廓图贴在黑板上 “看,苹果全给我们摘光了!”又出示小熊,说:“呜呜,谁在哭?噢,是小熊呀,小熊为什么要哭呢,原来它今天也想到果园里来摘苹果,可是它发现苹果都给我们宝宝摘光了,小熊好伤心啊,怎么办呢?让老师来想一个办法把苹果变出来吧!”
2、教师示范讲解。
*教师:“老师要请两个朋友来帮忙变苹果,一个是它。”随即伸出食指,问幼儿:“它是谁呀?”(食指),“还有一个是红颜料。”出示颜料盘。“这个颜料盘里面的颜料是什么颜色的?”(红颜料)。
*小结:“我请的食指跟红颜料来帮我变苹果。”边说边用实物示意。
*示范讲解:“现在我开始变苹果啦,看好了我是怎么变苹果的。”“食指食指翘翘,颜料盘亲亲,苹果树上变变、变变变……”“哎呀,我的手脏了,赶紧擦擦。”示范擦手。
*老师:“噢,原来老师变苹果还要念好听的儿歌呀!”“宝宝也来学一学好听的儿歌吧!”引导幼儿变出食指念二遍。
*教师:“老师刚才在这边变了苹果,哪个宝宝也上来到那边变苹果?”请一至两个幼儿示范作画。提醒边念儿歌边变,并请下面的宝宝帮他念好听的儿歌,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出。
*教师再次出示小熊,说:“小熊看见老师和宝宝给它变了苹果,真开心呀,它还说谢谢老师呢,老师还会对它说不用谢呢!”
*教师:“森林里还有去多小动物他们也想摘苹果,宝宝们你们愿不愿意给他们变苹果呀?”
3、提出作画要求。
*提醒幼儿用食指蘸颜料,轻轻蘸颜料,用力变变变。
*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就马上拿开。
*强调苹果变在苹果树上。
*鼓励幼儿这边变变,那边变变,多变些苹果。
*提醒幼儿及时用抹布擦干净手,不要手和弄脏衣服。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讲评。
*教师:“苹果变好了,苹果树回到果园里去吧,宝宝看一下你自己变的苹果,再看看其他宝宝变的苹果,谁变得好?”引导放到旁边的柜上(布置成树林),互相欣赏。
*教师:“宝宝回到小椅子上,我们来看!”分别出示几张好的作品,讲评,告诉幼儿好在哪里的原因。
6、结束。
教师:“宝宝们真能干,变了这么多的苹果,小动物们真开心,他们在说谢谢你们,小(1)班的宝宝。”引导幼儿说“不用谢!”
小班手指操的教案篇5
教具分析:
教具除了课件运用,主要还以图表为载体,统一的图表,完整、清晰地呈现,让图表连成一句完整地句子,幼儿看见图表就犹如看见句子一般,帮助幼儿清晰地理解儿歌的意思,并为记忆儿歌服务。
活动过程分析:
一开始由手指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在玩手指游戏中引领幼儿进入学习状态。接着,以课件为手段,让幼儿视听结合,初步感受儿歌的内容。第三为重点环节运用图表,层层递进,帮助幼儿清晰地理解、记忆儿歌。在此过程中,通过有效提问、集体练习、个别指导等手段,帮助幼儿有节奏的朗诵儿歌,突破难点。为了增进语言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快乐学习,还让幼儿在朗诵儿歌中通过有节奏的拍打身体部位来调动学习的乐趣。最后为仿编活动,准备了小朋友最喜欢、最熟悉的小动物图表,根据幼儿的回答呈现,以教师示范、幼儿自主编、教师提炼,集体学习的方法完成教学。
活动目标:
1、掌握诗歌内容,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念儿歌。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儿歌。
3、在快乐的节奏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课件、双面老虎图标8张、松鼠图标5张、各种常见小动物图标。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
教师:小朋友,伸出你们的小小手,给高老师看看在哪儿呢?现在我们和小小手做个游戏。
“小手、小手、变变变,变成鸭子,嘎嘎嘎。
“小手、小手、变变变,变成蝴蝶,飞飞飞。”
“小手、小手、变变变,变成小兔,跳跳跳。”
教师:小朋友真能干。一只手上有几个手指头呢?请小朋友手心对着自己的小脸,小棒准备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从大拇哥开始数,“1、2、3、4、5”,再来一遍,“1、2、3、4、5”。倒过来会数吗?从小指弟开始数,“5、4、3、2、1”,再来一遍,“5、4、3、2、1”。我们连起来数一数,“1、2、3、4、5,5、4、3、2、1”,真棒,再来一遍,“1、2、3、4、5、5、4、3、2、1”.小朋友真聪明!我们知道了一只手上有五个手指头。
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叫五指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这首儿歌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欣赏课件,感知儿歌内容。
第一遍观看。
教师:这首儿歌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幼儿自由讲述,提醒幼儿连成一句讲述。
教师: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再来看一看。
第二遍观看。
教师:原来今天来了一位小猎人。他去上山干什么呢?用什么打的?老虎打到了吗?后来打到谁啦?打到了几只?(教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用儿歌总结。)
教师:我们连起来说说这件事情。(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念儿歌。)
教师:这个动画片里藏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已经把它说成了一个很好听的儿歌,小朋友真棒!那请小朋友听一听,除了说话的声音还有好听的什么呢?
第三遍观看。
教师:这首儿歌是有节奏的,我们来学一学节奏的声音。加了节奏的儿歌你觉得怎么样啊?
三、学习儿歌。
组织幼儿重点练习根据节奏念儿歌。
教师:那我们跟着节奏来说说吧。
幼儿跟随教师念儿歌1遍。
教师:我们的小手也加进来,一边说,一边拍手打节奏,好吗?
幼儿跟随教师念儿歌2遍。
四、创编儿歌。
教师:小朋友,你想做小猎人也去大老虎吗?如果你去打老虎,你可能会打到什么小动物呢?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我们把那个小男孩打到的兔子编进儿歌里去,好吗?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教师:你可能会打到谁呀?你会自己把小动物编进儿歌吗?
幼儿自编儿歌2~3个。
五、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今天把小猎人打猎编成了一首长长的五指歌,我们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
第一首原创儿歌,第二首开始为幼儿自编儿歌。
幼儿和老师一起,听鼓声音乐,边朗诵儿歌边表演拍打身体部位(手、肩、腿、腰、屁股等),在鼓点声中结束。
小班手指操的教案篇6
设计说明:
30月的宝宝正是自我意识萌芽期,对手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认识,手部动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手指的精细动作还不是很协调。手指游戏是托班最常见的一种手口一致的`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及协调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脑,有利于孩子语言及动作的发展。因此,我设计了观察图片,认识手指名称,并跟随老师一起做有趣的模仿动作,从而加深对手指的认识。
教养目标:
1.通过模仿象声词,初步唱出歌曲中的休止符。
2.会根据词义做相应的模仿动作。
3.爱爸爸、妈妈及周围的人,体会表演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手偶。
教养过程:
(一)手指游戏
1.根据教师的提示,伸出相应的手指"大拇指是爸爸,爸爸旁边是妈妈,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旁边是姐姐,小小指头就是我。"教师边说边观察幼儿的手指是否正确伸出。
2.猜猜爸爸妈妈等他们各自会做些什么,并学习各种模仿动作
①教师:爸爸会做些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妈妈会做些什么事?我们也来学一学。
②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做模仿动作边发出像声词。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学习完整说歌词。
2.幼儿学唱歌曲。
3.提醒幼儿唱出休止符。
(三)边唱歌曲边进行表演1.先用手指点动三下表演,表示打招呼,互相交流感情。
2.在较协调地伸出手指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做开汽车、洗衣服等模仿动作,边唱边表演。
温馨提示:
爸爸妈妈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手指游戏引导宝宝认识自己的手指哦。
小班手指操的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