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数学123教案6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和实例,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经常写教案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和细化,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数学123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认识数学123教案6篇

认识数学123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在学会看整点的基础上,学会看半点。

2.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1.猜谜:一张大圆脸,有腿没有嘴,有腿会走路,没嘴会说话。(时钟)

2.出示圆形时钟,让幼儿观察钟面。师: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师: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的?(长短、粗细)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加深巩固)

3.在熟悉时针和分针的基础上,探索分针和时针的运动关系。(看课件)

(1)师:小朋友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可简单讲述故事大意)钟表上的分针和时针就像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课件拔钟,引导幼儿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运动:分针(兔子)跑得快,时针(乌龟)跑得慢。

(2)小结:在龟兔赛跑故事中,虽然兔子跑得快,乌龟跑得慢,但是它们走的路程是一样的。在钟表上,虽然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但是它们走的时间是一样的。

4.复习整点,认识半点。

(1)出示课件,认识时间,复习整点。

提问:

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

师总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看课件,你知道这是几点吗?你发现了什么?

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

师总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12点除外。)

(3)复习巩固。(看时钟认半点)

5.分组活动。

(1)第一组:游戏“我的一天”。

请4——6人站成一排,教师举起钟面让坐着的幼儿看钟上的时间一起大声报时,如“早上6点半”,站着的幼儿就做起床动作。依此方法继续游戏(早上8点上幼儿园,下午5点离园,晚上9点睡觉等)。

(2)第二组:按要求拔钟。

两名幼儿一组,一幼儿任意出示整点的电子钟卡片,另一幼儿用学具时钟拔出相应的时间,然后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3)玩游戏“我说你拨”

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相互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每组推举1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拨的又对又快。

6.听小故事,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师:听完故事你喜欢谁?为什么?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教师归纳: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朋友认识了钟,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你们记住了吗?

活动反思:

我的体会:我认为每一次活动结束,教师都应该针对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反思,提出调整、改进的方法。而且幼儿园的一课多研会出许多优秀的教育活动,活动中许多有经验的教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如在目标的定位上怎么样就准确、活动的重难点把握等,这些意见都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也使我认识到反思确实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如果能把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相结合的话,那无疑会锦上添花。

认识数学123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解、辨认钟面针的长短,让幼儿基本掌握钟面分针、时针和数字间的初步运转关系;

2.通过辨一辨、读一读,让幼儿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通过游戏体验、拓展延伸,初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活动准备:

准备大时钟一只(可拨动操作)、挂钟一只、挂图一张;幼儿人手一套可操作的钟面学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谜语引出课题:兄弟俩个好朋友,围着柱子转呀转,弟弟要比哥哥长,哥哥倒比弟弟短,如果不去珍惜它,就会悄悄地溜走。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2.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请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找一找时钟(幼儿找时钟)。

3.教师提问:我们平时用什么来看时间?

二、活动组织

(一)认识时钟

1.师:启发幼儿自己说说对时钟的认识。

2.师:出示可拨动操作的大教具钟面。请小朋友观察钟面,说说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说说它们的名称。

3.幼儿:进行观察;尝试描述钟面上的部件与名称;说说数字。

4.师:指导幼儿分组操作大的教具钟面,熟悉钟面上各部分的名称。

幼儿:小组人员分别指时针、分针等。

(二)认识整点

1.幼儿:4人小组讨论时针和分针指的地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第一、二组看图画指针;第三、四组看图拨针;第五、六组做“钟面”等游戏活动,学习看时钟。

2.请幼儿仔细观察钟面,尝试着读钟面上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时间的好方法。(幼儿思考后举手回答)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某整点)。

4.游戏

游戏一:抢答。教师拨教具钟指向某整点,幼儿抢答说出几时?

游戏二:拨一拨。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拨学具钟(小组同伴间可轻轻地讨论)。

游戏三:画一画。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在纸质钟面上画出来。

(三)学习认识半点

1.师:出示大教具钟,指导幼儿学习认识半点,初步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

2.引出认识半点的方法

(1)师问:当时针在2个数字中间时,分针指在哪个数字上?时间该称哪个半点?(幼儿思考、回答)

(2)幼儿:观察学具;4人小组讨论;讲出半点的特点。

3.练一练幼儿:拨钟、辨认半点练习游戏。

三、巩固新知

1.游戏一:“争分夺秒”——看谁认得快。

师:宣布游戏规则,全班幼儿参赛,辨认时针、分针;整点、半点。

2.游戏二:“小小修表匠”——教师报出某一整点、半点,但出示有残缺的钟面,让幼儿观察、辨认后,在自己的学具钟上进行“修理”(添画出正确的时间)。

四、延伸活动

1.小结。

2.拓展

(1)师:请小朋友讲一讲,我们参观过的小学,小哥哥、小姐姐们几点做广播操?几点开始上课?可不可以迟到?

(2)猜一猜:古人在没有发明钟表前是怎样看时间的?

(3)介绍古老的钟:观察挂图上古老的各种不同的钟

(4)引导幼儿收集一些有关时间的资料,渗透守时、惜时教育。

认识数学123教案篇3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认识人民币例1-例4

教学 目标:

知 识: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能 力:初步学会简单的角、分换算

德 育: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和注意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简单的角、分换算

突破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 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过 程

一、前提测评

出示1分、2分、5分的硬币各一枚:这些人民币都是以分为单位的

让同学们摆摆看一个2分可以换几个1分1个5分可以换几个1分。

二、新授

1、教学例2

一分一分数,数到10个,10个1分是1角

出示2角、5角各一张

提问:这两各是几角?

2、例3

一张一张的数一角要数到10张,告诉学生几角是一元。1元=10角

三、达标测评

1、做一做

(1)第一题让学生自己看图填写

(2)第2题加深学生对角分间十进率的关系

1角是10分 2角是2个10分就是20分,数到10分是1角

30分是3角。

板书设计: 四、元、角、分的认识

第一节:认识人民币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二节: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例5例6和做一做

教学 目标:

知 识:使学生初步学会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能 力:学会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突破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 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过 程

一、前提测评

1元=( )角 1角=( )分 1元=( )分

4角=( )分 60分=( )角 8角=( )分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一张1角和2枚1分的人民币

提问:这是几角几分?1角是几分?1角2分就是12分。

2、教学例6

出示挂图:提问这是多少分?多少分可以换1角?18分是几角几分?

三、小结

四、达标测评

做一做 练习十五第4-12题

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三节: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例7做一做

教学 目标:

知 识:使学生理解计算人民币的一步加减法应用

能 力:进一步巩固新学的内容

德 育: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

突破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 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过 程

一、前提测评

1角5分=( )分 23分=( )角( )分

1元-6角=( )角 4分+9分=( )分5角+3角( )

二、新授

例7:出示投影片列式

提出:橡皮比球少花多少钱?或球比橡皮多花多少钱?

三、达标测评

1、做一做

2、第6-11题

3、计算

62-2+9 3+(46-8) 44+6-8 89-(73-70)

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认识数学123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教学准备:

1、动物卡:青蛙、松鼠、小熊各式各样1个。

鸡、鸭、鹅、乌龟、蛇及它们的蛋类1—5个

2、连线图1幅。

3、幼儿每人一份拼图卡,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出示许多种动物,让幼儿挑出哪些是冬眠的动物?数一数有几个?

让幼儿再挑出哪些动物会生蛋,并数数有几个?

二、生蛋比赛(感知5以内的数量)

1、这些小动物都会生蛋,今天他们要进行生蛋比赛,小朋友们做裁判员,看谁生的蛋最多?(出示贴卡)

蛇乌龟鸭鹅鸡

12345

教法:让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让幼儿说出蛇生蛋最少,鸡妈妈生蛋最多。

2、它们只顾的比赛,结果呢?他们的蛋找不到了,请小朋友们按它们的要求,帮助它们找蛋好吗?(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教法:例鸡妈妈说:我生了5个蛋,请幼儿把鸡妈妈放在5个蛋的后面。

用同样的方法帮蛇、鸭、鹅乌龟妈妈找到蛋。

3、连线练习

(1)提问幼儿小鸡是从哪儿来的?(鸡妈妈孵出来的,或者从鸡蛋壳里来的……)。

(2)它们的妈妈生完蛋,孵呀孵,看它们的宝宝出来了。

(3)请幼儿把相同数量的动物和相同数量的蛋连在一起。

例:5只小鸡3个鸭蛋

4只鹅5个鸡蛋

3只小鸭4个鹅蛋

4、巩固练习

(1)、让幼儿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点卡,分别找出什么东西有1个?2个?3个?4个?5个?

(2)、让幼儿分别学动物叫:1、2、3、4、5......

让幼儿学动物跳:1、2、3、4、5......

5、操作练习

(1)每个幼儿一份拼图卡,让幼儿按线剪下,然后把相同数量的点和物拼摆一起。

(2)老师注意巡回指导,结束上课。

认识数学123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7,知道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看数字涂颜色。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并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识数字6、7,知道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活动难点:

理解数字6、7的意义。

活动准备:

1.背景图:果树(每棵树上分别有3串香蕉、5串枇杷、5只梨、7只橘子),数字3、4、5、6、7。

2.学具:幼儿操作材料,水彩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看数字拍手”

数字是几,就拍几下手,并说出:数字几,我拍了几下。

二、认识数字6、7

1.回忆数字3、4、5

师:小朋友们,黄老师发现了一片好大的果园,我们来看看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呀?(香蕉、枇杷、梨)

师:请你来数一数,每棵果树上分别有几个水果。

3串香蕉用数字3表示,5串枇杷用数字5表示,4只梨用数字4表示。

2.认识数字6

师:咦,这里还藏了一棵大树呢,会是什么数呢?(出示有6个橘子的橘子树。)

师:原来是一棵橘子树呀!快来数一数,树上有几个橘子呢?(6个)

师:6个橘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数字6)

师:6像什么呀?(口哨)

师:数字6可以表示这棵树上的6个橘子,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动脑筋想一想。(6张桌子、6块糖果等等)

小结:数字6可以表示这么多东西呢!但是呀黄老师发现了,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6个都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我说的对不对呀?

3.认识数字7

师:看看,现在树上又多出来一个橘子了,那是几个了?还是6个吗?

师:7个橘子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了?(数字7)

师:7像什么?(镰刀)

师:7可以表示什么?(7个小朋友、7把调羹等等)

小结:数字7也可以表示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不管什么东西,只要它的数量是7,都可以用7来表示。

三、操作活动

1.巩固数字6、7的认识

出示图片,请幼儿根据方格中的数字6、7给相应数量的方格涂上颜色。

2.看数字涂格子

老师巡视,鼓励能力弱的幼儿读出数字,能力强的幼儿完成学习任务。

四、活动评析

师幼一起找出错误,加以改正,并表扬做得好的幼儿。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数字6和7,请小朋友回家以后在家里找找:你家里的什么东西可以用数字6和7来表示的。

手指游戏,结束活动。

幼儿表述6可以表示什么时大多选择了水果 ,应适时的加以引导。

幼儿操作时可以选择油画棒让幼儿使用,方便涂格子。或者适当减少两个数字。操作环节时间稍长。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孩子们对6、7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能正确表述6、7所表示的物体。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放慢语速,幼儿操作时减少量,用三个数字,这样能缩短幼儿操作时间,让幼儿在评价环节多说一说,平衡语言表述能力与观察能力。

认识数学123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认识数学123教案6篇相关文章:

认识相邻数中班教案6篇

认识蛇的教案优秀6篇

认识锁的教案最新6篇

幼儿认识字卡教案通用6篇

认识锁的教案通用6篇

认识锁的教案参考6篇

认识冰中班教案7篇

认识21—22教案7篇

小班认识雾教案优秀8篇

小班认识雾教案通用5篇

认识数学123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