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的教案推荐6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详细规划的教案是教师确保教学有序进行的重要指南,我们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编写教案,下面是就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的老师的教案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的老师的教案推荐6篇

我的老师的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大胆尝试用动作表演歌曲。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发声练习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播放器、大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发声游戏引入。

引导语:9月10日式老师的节日,我们来玩问候游戏。

二、熟悉歌曲,理解内容。

1、引导幼儿谈论教师的工作:教师每天都做了些什么?怎样关心小朋友?你们觉得老师像家里的谁?你们爱老师吗?

2、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请幼儿欣赏。

提问:听了歌曲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歌曲里说了些什么?

教师小结,帮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再次播放歌曲,让幼儿欣赏,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三、跟唱歌曲。

1、教师弹唱歌曲,幼儿跟唱。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可以用那些动作来表演歌曲呢?

3、教师筛选幼儿的动作,用简笔画记录在大纸上,制作成舞蹈动作图谱。

4、引导幼儿学习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5、引导幼儿集体表演歌曲。

我的老师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掌握顿音唱法并学会唱这首歌。

2、热爱并尊敬老师的情感。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与幼儿组织过谈话,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回忆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9月10日是谁的节日?

2、教唱歌曲。

(1)出示图片,图片上有许多小朋友为什么给老师献花,引导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老师教小朋友学习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念儿歌等本领,老师工作很辛苦,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和学唱歌曲的愿望。

(2)教师介绍歌名后边弹伴奏,边完整地唱一遍歌曲,提问歌曲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你听到老师唱了什么?

(4)幼儿回答后,教师再次唱一遍歌曲。

(5)幼儿跟学歌曲3遍。

变换形式让幼儿练习唱歌。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先播放歌曲《老师我爱您》,让幼儿在轻柔的音乐中,请孩子们回答这首歌的名字,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提示,让孩子们回顾刚刚听过的歌,观看图片,慢慢体会,回答出歌的名字。让孩子们记住教师节。接着,通过组织幼儿学唱歌曲《老师我爱您》让孩子们说一说老师的工作。通过孩子们的平时观察,发挥孩子们的总结及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有表情的演唱,使幼儿在倾听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准确的理解了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这个过程也是音乐欣赏的过程。教师边弹旋律,边说歌词,幼儿跟教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诵歌词。通过歌曲的学唱,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幼儿的'创造力.本次活动的重点应放在通过对优美乐曲的感受,让孩子加深对教师节的认识,同时让幼儿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热爱和敬意。

我的老师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启蒙老师的美好品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教学难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题中的“启蒙”是什么意思?

在你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写了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启蒙老师是些怎样的人,为什么让“我”时常心怀感激?

(2)为什么老师的许多表扬“我”都淡忘了,而教师的批评和惩戒“我”至今未曾忘记?

(3)“从这些宽严之间,同学们也领悟了一些道理。”我们领悟了什么道理?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

(三)小组讨论大家提出来的问题

可以全都讨论,也可以只讨论你们感兴趣的某些问题。

(四)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1.你觉得“我”的启蒙老师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

(1)热爱祖国

①演讲

教师引导:“我们”的演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的?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②宽严之间

教师引导:对什么宽?对什么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治学严谨,教育严格

①“嗅觉特长”的故事

教师引导: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②“写大字”的故事

教师引导:老师说“我”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联想一下,老师批评你时你是怎么想的?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理解最后一段话

教师引导: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了,是什么意思?最后一个反问句是什么意思?由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五)全文质疑,释疑

(六)情感迁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到了哪位老师,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具体的事例说说这个老师的美好品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下来。

我的老师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记叙的要素在本文中的运用。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本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培养学生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要点:

1、弄清课文记叙了哪几个片断,以及这几个片断的'写作顺序是如何安排的。

2、重点分析详写段落,学习详略分明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新课。

提问:各位同学,你们在小学时有没有哪位老师曾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如果有,能举一两个例子来说说他哪方面给你印象最深吗7

(让几位同学自由发言,活跃气氛。)

小结:你们说的几位老师都各有特色,让你们印象深刻,而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魏巍也有一位令其印象深刻的老师,她就是蔡芸芝先生,那这位老师又有何独特之处?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魏巍的一篇记叙文《我的老师》。

二。新课教学

1、听课文录音。

思考:本文记叙了七个片段,请分别用简洁的语句将其概括出来。并说明哪一段写了哪件事。

(请同学概括,老师归纳)

(1)老师假装发怒:

(2)老师教跳舞:

我的老师的教案篇5

活动意图:

对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我采取了多种教育方式,包括平时的个别教育,以及语言故事、儿歌的多种教育方式等,但效果仍然不是很明显。最近,我就发现班上大多数幼儿习惯在教室里吃早餐, 吃完早餐后幼儿就顺手将塑料袋和牛奶瓶等垃圾仍在地上或放在抽屉里,而且桌子上也弄得很脏。看到这样的场面,我想到了用实际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来教育他们,使他们真正从认识、情感上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不仅没有讲卫生,而且也没有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于是我设计了本次社会领域活动——《我是老师的小帮手》。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自己乱扔垃圾,不讲卫生是一种不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初步讲卫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幼儿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情感。

3、使幼儿懂得自己有一双能干的小手,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幼儿体会劳动是 光荣的。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幼儿已学的儿歌《小小手》;

2、 图片准备:几张清洁工打扫卫生时的图片;

3、 物质准备:若干块檫桌布,若干把扫帚。

活动过程:

1、 以儿歌《小小手》做为导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念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我有一 双小小手,会洗脸来会梳头,小小手,小小手,真是我们的好帮手。”

提问:“儿歌里说的'是什么呢?”

(老师引导幼儿进行自由阐述)

2、 提问:“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小小手,那你们的小手会做什么事情呢?”

幼儿自己回答:我会帮妈妈洗衣服,我会帮妈妈洗碗,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吃饭……

3、 出示图片

提问:“图片上是谁呢?她在干什么?

幼儿:“是清洁工,她在打扫卫生。”

老师:“清洁工打扫卫生辛苦吗?你们以后还会乱扔垃圾吗?”

4、 提问:“请小朋友看看教室里有没有垃圾?是谁仍的?桌子上干净吗?怎样才能让教室变干净?”

(让幼儿明白老师也是幼儿园的清洁工,让小朋友自己打扫卫生也就是帮助老师,使他们知道以后不能乱扔垃圾。)

5、 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性劳动,强调每一组幼儿具体分工,老师分发清洁用具给幼儿。

教学反思:

生活琐事是孩子们每天都会碰到的,很多不起眼的琐事都有着很大的教育潜力。小班幼儿可塑性很强,他们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都是完全能够进行教育的,对幼儿行为习惯教育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职责。老师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时候,和家长们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幼儿在家时,家长可以让幼儿做一些简单家务,一方面让他们体会劳动是光荣的 。另一方面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相互结合,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教育孩子,才能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我的老师的教案篇6

教材分析

孩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刚与家人分离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他们最初强烈的情绪表现是“哭”。倾听孩子的哭声,正确对待孩子的哭闹,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老师亲亲我”的活动,满足了孩子的这种依恋情绪,并将孩子的这种依恋情绪慢慢转移。活动中,老师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温馨的环境,以亲切、热情、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位孩子,如:抱抱、摸摸孩子,亲亲脸、握握手等,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就像爸爸妈妈一样亲我、爱我、喜欢我。在亲密接触中,孩子渐渐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依恋感,觉得老师就像妈妈,从而把对父母的依恋渐渐转移到老师身上。

活动目标

1、幼儿愿意接受老师的亲吻和拥抱,体验师生间的亲密,感受演唱的乐趣。

2、幼儿能熟悉旋律,学唱歌曲,知道老师爱宝宝,宝宝爱老师。

3、幼儿能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根据演唱对象替代部分歌词,如:将“老师”改成“园长老师”或“伙房阿姨”等。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歌曲音频

活动建议

1、音乐导入,引导幼儿感受老师的爱。

教师伴随歌曲旋律亲亲、抱抱幼儿,用眼神、语言、动作等表达对幼儿的喜爱。

2、学说歌词,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歌词。

(1)教师以布娃娃的口吻示范朗诵歌词。

(2)请幼儿和布娃娃一起练习说歌词,教师可通过亲吻、拥抱、飞吻或语言表述等方式积极回应幼儿。

3、学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和老师互动的快乐。

(1)在说歌词的过程中逐渐加入音乐旋律,引导幼儿听音乐旋律有节奏的演唱。

(2)以让更多老师亲亲的方式熟悉歌曲,感受班级每位教师对自己的喜爱。

提问:你喜欢老师亲亲你吗?老师为什么要亲亲小朋友?你想让哪位老师亲一亲?

(3)尝试根据演唱对象替代部分歌词,感受幼儿园中其他工作

人员对自己的喜爱。将歌词中的“老师老师亲亲我”替换成“园长老师(门卫爷爷、伙房阿姨等亲亲我”。使幼儿了解幼儿园里的每一个人都很爱自己。

4、活动延伸

将歌词替换为“妈妈妈妈亲亲我”回家唱给家人听。

我的老师的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

《我的初三》作文推荐5篇

我的父母作文推荐7篇

61我的节日作文推荐5篇

我的学校梦作文推荐8篇

哦我的祖国作文推荐5篇

我的梦想小作文推荐8篇

我的好英语老师400字作文8篇

我的新老师作文作文5篇

我的教育梦演讲稿推荐8篇

我的理想作文600字推荐5篇

我的老师的教案推荐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