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教案,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认真准备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下面是就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幼儿园教案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幼儿园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观察比较,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它们的特征。
2、培养观察能力和比较、辨别能力。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事先认识了圆形、长方形
(材料准备)手表、1圆硬币若干、钥匙圈、皮球、木珠、画有圆形的纸、电池、小鼓、杯子、药瓶、胡萝卜、图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球体:
1、出示手表、1圆硬币、钥匙圈,让幼儿观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圆形)
2、转转——将1圆硬币竖起在桌上快速转动◆思考:这圆圆的硬币在转动时象什么?(象球)
重点:3、摸摸——硬币:平平的木珠:鼓鼓的
4、滚滚——将硬币扔在桌上,发现它不会滚动将木珠、皮球扔在桌上,发现它会滚动
5、说说——小结,归纳:平平的圆是圆形;立体的圆,会滚动的'圆,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形的是球体。
6、找找——日常生活中见到、用到的东西哪些是球体?哪些是圆形?
7、添添画画——出示画有圆形的纸,引导幼儿思考,添画几笔,看看象什么?其中几个圆形变成球体了?
二、认识圆柱体:
1、叠叠——出示1圆硬币,引导幼儿说出其形状
将硬币叠起来,让幼儿观察硬币叠起来后像什么形状?(圆柱体)
2、看看——圆柱体是怎么样的?让它躺下,会怎么样?(滚动)
u小结:两端是两个一样大小的圆形,中间部分一样粗,是圆柱体。
3、找找——教师出示全部实物,让幼儿寻找哪些是圆柱体?
重点:讨论:药瓶和胡萝卜是圆柱体吗?(不是,因为它们两端不一样大,中间部分不一样粗。)
4、说说——日常生活中见到、用到的东西中,哪些是圆柱体?
5、做做——出示长方形的图画纸,引导幼儿思考:能把它变成圆柱体吗?(讨论)
幼儿动手操作:引导幼儿注意将它制成两头一样大小,中间一样粗的圆柱体(望远镜)。
三、结束活动。
认识幼儿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触摸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2、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能准确地说出图形的名称。活动准备:学具: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颜色相同)教具:几何图形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堂。
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要跟很多不一样的图形宝宝做朋友,好不好呢?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们,你们都认识什么样的图形宝宝呢?
(幼儿回答)
老师:今天呀,老师带了一位可爱的宝宝跟小朋友们做朋友,现在老师就把它请出来吧!
(老师出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二、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老师:小朋友们请看,这个宝宝可爱吗?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图形宝宝吧!
老师:这些图形宝宝是一样的吗?
老师:对了,他们的形状不一样;这个是圆形,就像大大的月饼一样的形状,我们一起来说出这个图形宝宝的名字来——圆形。
老师:这个是正方形,就像我们会玩的玩具魔方一样,我们一起来说出这个图形宝宝的名字来——正方形。
老师:这个是三角形形,它有三个尖尖的角,我们一起来说出这个图形宝宝的名字来——三角形。
三、练习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老师:那小朋友们仔细的看一看,这是什么呀?(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拼成的的画)
老师:这幅画里小朋友们你们能找出都是用什么形状组成的呢?
(幼儿回答)
老师:对啦,我们今天这位图形宝宝呀是由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宝宝告诉老师它很喜欢小朋友们,所以它带了许多礼物给小朋友们,我们去看看是什么礼物吧!
(老师出示各种图形的片片)
老师:小朋友们看,图形宝宝给我们带了什么礼物呀?那小朋友们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些片片都是什么形状呢?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是什么形状呀?那这个呢?
(幼儿回答)
老师:刚刚小朋友们回答的都很棒,现在老师要把礼物发给小朋友啦!小朋友们仔细的摸一摸自己的片片礼物,等下老师想要请小朋友们告诉老师自己的礼物是什么形状,发言之前要干什么呀?对啦,要先举手,看哪个小朋友把手举的很端正,老师就叫他来回答。
(老师点名让几个小朋友回答)
四、活动小结。
老师: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图形呢?我们认识了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对不对,那小朋友们要记住这些形状,也要跟我们的图形宝宝做好朋友,好不好?
五、活动结束。
认识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视觉、听觉、触摸觉等感知1和许多; 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2、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许多红萝卜,一个白萝卜,兔子玩具一个,黑板上布置一扇门,门里面
有许多小兔图片,花生米一斤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教室里有谁来了啊?”(幼答:老师)
“有几个老师?”(幼答:有许多老师)
“呜呜呜……我也要到小三班来”
“咦!是谁哭了啊?”
“谁来了?” (师出示玩具小兔)
“有几只小兔”(幼答:1只小兔)
二、用听觉、视觉及动作感知、掌握“1”和“许多”
“今天兔妈妈要与小朋友做游戏。我们来看看,这里有谁?”
!、师指着黑板上的门,并打开,引导幼儿观察:
“有谁?”(有小兔)
“有几只小兔?”(有许多小兔)
“它们都一样吗?”(不一样,有1只小黑兔,有许多小白兔。)
2、小兔要和你们玩拍手游戏:老师指着一只小黑兔,小朋友就拍一下手;指着许多小白兔,你就拍许多下;说停,你就赶快把小手放好。
游戏后,问:“你拍了几下手?”(我拍了一下手,我拍了许多下手)让幼儿集体、个别练习。
3、改变游戏玩法,进一步感知“1”和“许多”如:听铃声拍手,听铃声跺脚。
4、 看图判断1和许多如:出示有1个实物的图片幼儿蹲下;出示有许多实物的图片,幼儿起立。
三、指导幼儿亲自参加分和操作活动,感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许多个物体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物体,一个一个的物体合起来成为许多个物体。)
小兔肚子饿了,兔妈妈要去拔萝卜了。(师把黑板上的“门”关好,请小兔在家里别开门。)
1、 观察萝卜,寻找1和许多
教师指着菜园问:“这里有多少萝卜?”(许多萝卜)
“这些萝卜都一样吗?”(不一样)(有一个大萝卜,有一个白萝卜,有许多红萝卜)
2、 拔萝卜
幼儿帮小兔每人去拔1个萝卜,“你拔了几个萝卜”(1个)
教师小结:菜园里有许多萝卜,每人拔一个,菜园里一个萝卜都没有了,许多萝卜分成了1个、1个、1个……
3、 送萝卜
幼儿唱歌请黑板上的兔子开门,并告诉兔子“我给你送萝卜来了,我送你一个萝卜。”
幼儿把1个1个萝卜都送到小兔家里去。
师小结:小朋友把1个1个萝卜送来,小兔有许多萝卜了。
四、小兔请客
1、 摸摸说说
小兔:“谢谢小朋友把一个一个萝卜送来,使我有了许多萝卜。我要请你们吃花生米。请老师来分,大家闭上眼睛,仔细摸摸手上有几颗花生米,摸好后举手告诉大家。”先分给幼儿每人一颗,让幼儿说:“我有1颗花生米。”再分给幼儿每人一把,防在盘子里。让幼儿说:“我有许多花生米。”
2、 吃花生米
请幼儿一颗一颗的吃。等吃完后问:“你们现在还有花生米吗?”“1颗也没有了”
3、谢谢小兔,把1只兔妈妈和许多小兔送回家,再见。
认识幼儿园教案篇4
一、活动准备:
1、将各色色纸剪成大大小小的圆,贴在磁铁黑板上。剪刀、糨糊、圆形贴纸、画纸、磁铁、彩色等。
2、幼儿数学用书。
二、活动过程
(一)以讲《爱画画的波波的故事》的形式引起兴趣
随着故事情节让幼儿猜猜波波画的是什么?“小猪波波画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圆,哥哥姐姐看了好久,不知道波波的圆圈是什么,就问波波:“你画的圆圈是什么呀?”波波说:“这个圆圈里有两只手,一只长,一只短,从早到晚绕着转。”哥哥说:“啊,我知道了,是时钟”,姐姐说:“那这个是什么?”波波说:“它下面还有一条长长的线,要抓好,才不会跑掉”。姐姐说:“喔,是气球”哥哥姐姐终于知道波波画什么了。波波又画了许多圆圈,连肚脐眼的圆都有呢?妈妈说:“ 波波真是个很棒的画家”。
(二)运用操作法让幼儿拼图
幼儿也当波波,用圆形色纸拼拼贴贴,看可以拼贴出什么造型。完成后请幼儿欣赏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用圆形拼贴出了什么。
(三)带领幼儿打开《我的数学》第一页,启发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让幼儿给圆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再说说图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四)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三、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运用圆形创作造型。
2、发展幼儿想象力及操作能力。
认识幼儿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硬纸片模型钟若干件。
2、课件ppt3、玩偶一个活动过程:
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1、引入并简单认识钟的种类及其作用。
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提问:⑴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闹钟的.闹铃)⑵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⑶钟有什么作用?(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2、简单认识钟面。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
提问: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在看看数字,提问: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⑶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6)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摘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回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
(教师操作钟表)提问:谁跑的快?(分针)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
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认识整点。
教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在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有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六点钟"拨钟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拨,顺时针的方向就是钟面上的数字从小到大的方向。
四、请个别幼儿练习。
练习拨7点,8点,9点,10点……12点五、全体练习。
请幼儿按照一日生活时间表"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饭,下午4点放学,晚上9点睡觉"另外请小动物来检查。
六、结束部分
认识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立方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2、能开动脑筋设计制作教具。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正方体积木若干、同样大小的白色及彩色的正方形纸若干。
2、制作礼盒的平面图形若干、正方体的插片若干。
3、胶水及彩色水笔。
活动过程:
1、分组操作,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第一组:做礼品盒。用画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图形纸,动手动脑做成礼品盒。
第二组:做数学角教具。"数一数,这块积木有几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面,就拿这样的正方形的纸,在每张正方形的纸上写1个数字或符号(+、一、×),写好贴在积木的每一个面上,供数学教学游戏用"。
第三组:让积木变漂亮。"这些积木旧了,你们数一数它们有几个什么形状、大小是怎样的面?""请你选用大小、形状一样的彩色纸,把积木贴起来。"第四组:插积木。用插片插出一个正方体。
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制作(1)"礼品盒是什么形状的?数数看,它有几个面,大小是怎么样的?是什么形状的面?"
(2)"你们给数学角做的教具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个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面?每个面有几个数字?""用你们做的玩具,合在一起给小朋友出一道算术题好吗?"
(3)"这些五颜六色的积木真漂亮!数数看,一块积木用了几张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纸贴好的?你们把积木摞在一起吧。"(4)"插了这么多积木,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插好一块积木需要用几块插片?插片的大小一样吗?一共有多少块积木?能用这些积木搭成一个大正方体吗?试试看。"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认识幼儿园教案篇7
水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幼儿对水果很喜欢,小朋友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说说吧!通过本教案引导幼儿对不同水果的功效加以了解,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生活好习惯。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探索的能力,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发现水果的不同特点。
活动准备:自制的水果图书,油画棒。
活动过程:复习歌曲《苹果》
一。出示水果图书,引起幼儿制作水果图书的欲望。
老师: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展示制作好的水果图书)
二。认识水果,引导幼儿发现水果的不同特点。
提问:
1、你们认识这些水果吗?
2、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3、看一看,想一想,这些水果有什么不同?
三。动手操作,绘画水果图书。
1、启发幼儿从水果的大小,味道,皮的厚薄,水分的.多少等各方面来发现他们的不同特点。
2、鼓励幼儿动手绘画水果观察比较交流结果。
3、小结统计结果四。欣赏水果图书,总结评价。
与幼儿一起看看自制的水果图书,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你发现了水果的哪些地方不同?
认识幼儿园教案精选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