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详细的教案需要根据教学反馈和评估结果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一个实用的教案是教师提高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树的数学教案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树的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比较物体的前后方位。
2、体验前、后关系的相对性,并学习正确表述。
3、引发幼儿学习前后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喜羊羊、懒羊羊和灰太狼的胸贴人手一张、背景音乐一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我们被邀请到青青草原上去玩一玩,请你们手拉手排成一列整齐的队伍出发!
2、播放音乐,师幼伴随着音乐跳圆圈舞。(放图片)师:来到了青青草原,你们看到了什么?(青青草原上的景色可真美呀!)
3、师:现在我们排成两条队伍休息一会,给前面的小朋友捏捏肩,让他放松放松!
提问:
(1)谁没有帮别人捏?为什么?(因为他是队伍的最前面一个)
(2)谁没有被别人捏?为什么?(因为他是队伍的.最后面一个)
小结:原来队伍是有方向的,有最前面一个和最后面一个。
(3)师:现在我们向后转,看看现在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4)xx小朋友,你排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二、游戏:找到了
1、师:看看!我们活动室里有好多青青草原上的小动物呀!待会请小朋友们每人找一张胸贴,贴在胸前,记住自己是在哪里找到的?
2、提问:你找到了谁?是在哪里找到的?(请个别幼儿说明自己找的地方)
验证:他说的对吗?
3、师:恭喜你们,现在都成为了青青草原上的小动物!
三、游戏:对号入座
1、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对号入座”。
2、师:坐在位置最前面的是懒羊羊;坐在位置最后面的是喜羊羊;还有灰太狼,你们说说它应该坐在哪里?中间是什么位置?谁的前面谁的后面?
3、提问:xx,你坐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每一排都问一下)
4、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骑大马”的游戏,请你们转过身来坐好。
提问:
(1)现在看看坐在最前面的是谁?坐在最后面的是谁?
(2)xx,你现在坐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为什么和刚刚的不一样?
小结:原来我们的方向改变了,位置的前后关系也跟着改变了。
四、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说明游戏规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老狼,老狼,几点了”,我来扮演老狼,当我说“天黑了”的时候所有动物就站好不动,我会说我想吃谁,如果你们在我抓到他之前把他救回座位上,那他就安全了。
2、集体游戏。
3、验证:师:我们一起看看,你们有没有救对人?我要吃的是不是这只羊呀?
4、幼儿带领游戏。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扮演灰太狼,谁愿意来试试?
五、结束活动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那我们到操场上继续玩一玩!
小百科:
前后,指事物的前边和后边;表示时间的先后,即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段时间。
关于树的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对应数量与数字1~10。
2、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数字卡(1~10)》(自制的及挂图)、1~10的.数字儿歌、教室里的各种物品、蜡笔、自制人物教具、篮子六个(在篮子上贴上1~10的数字)、自制花(花瓣上贴不同数量的小画点)
活动过程:
一、复习点数。
1、出示1~10的挂图。
师:请小朋友一起来复习数数,请看图片,老师指到哪个东西就请小朋友数出来。
2、点数实物。
师:请小朋友们现在数一数,我们教室里的桌子有几张?黑板有几个?玩具柜有几个?……
二、教师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以情景引起幼儿兴趣。
师: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小豆豆明天要过生日,她想邀请小朋友们去参加生日晚会,你们想不想去?
(幼儿回答)
师:那我们送小豆豆什么生日礼物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肯定。
师:我们大家一起去采花,明天送给小豆豆,好不好?(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们看,花园里开了这么多花(教师把花洒在桌面上)请小朋友看看这些花有什么不一样吗?(幼儿说)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漂亮的小篮子,大家仔细看一看,小篮子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师:下面小朋友们就去给小豆豆采花好不好?(幼儿回答)
师:在采花时小朋友们要让花的点子与花篮上的数字一样,听音乐开始采花,音乐停了采花结束
2、幼儿开始游戏(采花)
活动结束:
采花结束后,教师要找幼儿说一说:“你们采了几朵花?采花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只要能说出点子和数字一样或数字和点子一样就可以了?)
关于树的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动手操作活动。
2.在操作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出4的三种分和法,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4的组成,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出4的三种分和法,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难点
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利用故事角色复习2、3的组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今天熊大、熊二来到我们班和大家做游戏了。我把两个玩具球想送给它们,该怎样分给这弟兄俩?有几种分法?
小结:任何数量为2的物品分成两部分,都只有一种分法。
2.三辆玩具车,该怎样分给这弟兄俩个呢?有几种分法?
小结:所有3的物品如果要分成两部分,都有两种分法,
二、创设故事情节,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
(一)尝试分雪花片的情况,探索4的不同分合方法
1.教师示范其中的一种分法。
2.请小朋友取出盘中的雪花片,按照这种方法来摆一摆、分一分、试试有几种
3.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谁的和这位小朋友的分法一样?
小结:将4个雪花片分给熊大、熊二是,一种方法给熊大1个雪花片时,熊二就会有3个雪花片;一种方法给熊大2个时,熊二就会有2个雪花片;一种方法给熊大3个时,熊二就会有1个雪花片。
(二)探索圆点的分法。
1.小朋友请在盘中每次取4个圆点分给熊大、熊二,试一试有几种分法?
2.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分圆的情况,有谁的和这位小朋友的分法一样?
小结:将4个雪花片分给熊大、熊二时,一种方法给熊大1个圆点时,熊二就会有3个圆点;一种方法给熊大2个圆点时,熊二就会有2个圆点;一种方法给熊大3个圆点,熊二就会有1个圆点。
三、操作数字卡,摆出4的分合式,鼓励幼儿大胆寻找规律
1.教师示范:有4个物品时,要分成两部分,熊大、分到了数量为1的`物品时,熊二就会分到数量为3的物品。
2.试一试、摆一摆,说一说。
3.师幼共同梳理、归纳:
请你仔细观察,4有几种分合方法?在三种分合方法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总结:一侧的数字排列,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多1,这就叫递增。
另一侧的数字排列,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少1,这就叫递减。
四、结合生活情景,渗透4的加减法
1.这里有4块糖,被熊大吃了两块,那剩给熊二几块糖呢?为什么?
2.熊大搬来了3个木桩,熊二搬来一个木桩,他们一共搬来了几个木桩?为什么?
活动延伸:
冬天渐渐来临,熊大、熊二还会继续为如何分食物、分玩具发愁,你们愿意继续帮助它们吗?
关于树的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学习按一定规律排序。
2、体验游戏的快乐。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幼儿制作的红、黄、蓝三色的花朵
活动过程:
一、我们都是花仙子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花儿有哪些颜色?说说你是什么花仙子。
观察花朵排列的颜色规律
二、游戏:花仙子找椅子
1、两种颜色排序:ab
请两名幼儿手持红黄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2、三种颜色排序:abc
请三名幼儿手持红黄蓝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3、两种颜色排序:abb
请四名幼儿手持红黄黄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游戏时,帮助幼儿掌握排序规律。鼓励幼儿自己纠错检查。
三、少了哪朵花
请若干幼儿按一定规律站好,请幼儿观察其中缺少哪朵花巩固对排序规律的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于树的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海版)第一学期p30
认知目标:1、通过补充,会求缺少的加数。
2、会根据提供的情景,叙述有关补充情节,并解答。
能力目标:1、还缺几个可以继续往前数,也可以对和进行分拆。
2、培养学生看图表述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
情感目标: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通过补充求缺少的加数。
教学难点:根据提供的情景,叙述有关补充的情节,并解答。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
教学设计思想:
新教材十分注重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认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数学课程给学生越来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时间操作的机会。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将成为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在本课设计中,我尽量遵循二期课改理念,体现我校小班化教育的特点,从一下几方面考虑:
1、基于学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教学。
学生学习新知,首先必须具备接纳新知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在学习新知前,要帮助学生整理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经验,为学新知作准备。因此课伊始,我设计了上超市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购物活动中做好学习的准备,并一次来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2、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进行教学。
关于树的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红色和黄色。
2.能按物体的颜色配对。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良种颜色的花若干。
2.红黄蝴蝶胸卡若干,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跟老师开火车到春天的花园里去参观。
1.教师:小朋友好!老师想带小朋友到一个神秘的地方玩,你们想去吗?
让我们开着火车去吧!
2.提问:花园里有什么颜色的花?
3.认识黄色和红色
二、出示胸卡黄蝴蝶红蝴蝶,引起幼儿兴趣,学习配对。
1.教师:今天有两只蝴蝶也来到这个花园里,他们说找不到好朋友,
想请小朋友帮它们一起找好朋友。
2.介绍黄蝴蝶红蝴蝶的好朋友分别是黄花和红花姐姐。
3.请个别幼儿带胸卡去找好朋友,找到后说出“××跟××是好朋友”
4.评价幼儿十分找对好朋友,对的给予表扬,错的给予评价改正的机会。
5.请小组幼儿带胸卡带好朋友回家玩,教师评价。
6.幼儿按颜色找花并把花带到相应颜色的拱门进去。
三、操作
每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巩固颜色配对,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我在备课过程中进行仔细研究过的,对幼儿的学习方法也是多样化,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颜色是非常感兴趣的,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幼儿的'接受能力也很快,在游戏活动中去认识颜色并进行配对。整个过程是非常好的,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最后一环节收拾学具时,有个别幼儿没能把自己的学具整理好。如果再让我上一次这节课,我会在这方面多对幼儿加强一下。我的专业水平也是有待提高。
关于树的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各小组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入:
(1)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这是一个三角形,怎样求它的面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学生回答后,指名学生操作演示转化的方法。
(2)出示梯形,让学生说出它的上底、下底和各是多少厘米。
(3)教师导语:我们已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课进行
(一),推导公式
①启发学生思考: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②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③指名学生操作演示。
④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操作:梯形(重叠) 旋转 平移 平形四边形。
(2)观察思考
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a.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 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反馈交流,推导公式。
①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②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③字母表示公式。 教师叙述:如果有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
(二)深化认识。
(1)启发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①提问:想一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
②学生回答,教师在展示台再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引导操作。
①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能否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②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讨论,教师作适当指导。
(3)信息反馈,扩展思路。
说一说你是怎样割补的?教师展示各种割补方法。
(三)公式应用。
课件出示练习题请学生完成。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相应练习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能详细的说说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吗?
关于树的数学教案优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