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6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设计和组织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写教案是能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进步的,以下是就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了解其特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名称和相似物体。

2、通过图形的拼拆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3、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操作材料、并遵守操作活动规则。

活动准备:

橡皮泥、各种图形若干、彩笔、绳子、小棒、小组操作图、椭圆形和圆形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参观“图形游乐园”的形式复习已认识的图形,初步感知椭圆形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游乐园”里有什么图形?

2、找一找“图形游乐园”里来了什么样的新朋友?

3、猜一猜新朋友叫什么?跟读“椭圆形”

二、比较椭圆形和圆形,区别其不同点。

1、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进行比较椭圆形与圆形的不同。

a、将橡皮泥捏成椭圆形和圆形进行对比。

b、取椭圆形和圆形用重叠的方法比较两种图形的不同。

c、折叠椭圆形和圆形探索其变化。

2、请幼儿将椭圆形纸上下左右对折,引导幼儿发现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2、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活动。

3、让幼儿讲一讲椭圆形和圆形有什么不同?

三、采用“听、取、摸、变、折”的游戏法,认识椭圆形。

1、请找出椭圆形,并说:我拿的是椭圆形。

2、通过摸一摸、感受椭圆形的边没有角、不扎手。

3、请用绳子变出椭圆形。

四、启发幼儿讲一讲周围生活中有那些物体是椭圆形的。

五、小组活动

第一组:以当个“小小魔术师”的形式激发幼儿将椭圆形添画成各种物体。

第二组:给椭圆形涂色:将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第三组:用椭圆形和圆形拼图案。

第四组:看图、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然后把横线上相应的数字圈起来。

六、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表扬富有创造性的幼儿作品。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篇2

目标:

1.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

2.通过辨一辨、说一说、拨一拨等形式,能正确辨认整点与半点。

3.感受时钟与人们生活、学习的关系,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

能正确辨认整点和半点

难点:

在正确区分时针、分针的基础上准确拨出整点与半点

准备:

ppt、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老狼图片

过程:

1.认识时钟,知道时钟名称及用途。

(1)猜谜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答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你猜是什么?

(2)教师出示钟的图片。

师:谜底是什么呀?你们在哪里见到过时钟?它有什么用呢?

2.观察认识钟面。

师:你们想和时钟做朋友吗?一起看看钟面上有什么?(数字、刻度、时针、分针、秒针)师:钟面上的指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最短的指针叫时针,粗粗长长的指针叫分针,又细又长指针叫秒针。

3.探索时针及分针的运转规律。

(1)播放课件《龟兔赛跑》

师:今天我们来看一场比赛,(放课件)兔子和乌龟要在这个圆形的跑道上赛跑,现在它们在最上面的一棵树的起跑线上,你们猜谁会赢?(幼儿猜)究竟谁会赢呢?好,比赛开始了,预备开始。

师:比赛的结果谁赢了?

(2)讨论:龟兔赛跑时,兔子跑了一圈又回到起跑线上,乌龟跑了多远?(一颗树远)

(3)继续播放课件,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告诉你们哦!这个圆还会变魔法呢。瞧!每一棵树变成了一个数字,兔子变成了分针,乌龟变成了时针,时针和分针都是朝一个方向顺时针走的,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也就是说分针跑一圈,回到起点12上,时针才跑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4.认识整点。

(1)出示两个整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整点时分针、时针的特点。

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师: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教师报时间,请个别幼儿演示拨指针,其余幼儿检查,初步理解整点的意义。

5.认识半点。

(1)出示两个半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半点时分针、时针的特点。师: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多远?(半圈)。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走半格,在2个数字中间时就是半点钟。

(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拨出半点钟。

6.通过实践操作和游戏,进一步巩固对钟点的认识。

(1)出示自制硬纸片钟,复习对时针、分针的认识。

师:瞧!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也准备了一个钟面,你们能告诉我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吗?

(2)放ppt,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

师:小朋友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间进行各项活动,我们来看看小朋友的一日作息时间表,请你们在自己的钟面上拨一拨这些时间,记住边拨边说说这个时间你干什么。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师:咦,你们看我是谁?老狼今天要和大家玩个游戏,你们敢不敢?(讲游戏规则:老师扮演老狼,请小朋友来当小羊。老狼在前面手拿钟面边拨时间边问“小羊,小羊几点了?”小羊一起说几点了,如果认错,就要给老狼吃掉。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 ”、 “=”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 1=5 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4=5 (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1=5和1+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活动评价: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数图形的方法,测量面积,比较面积大小。

2、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尝试的精神,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品质。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画有坐标点和花园的作业纸每人两份;铅笔、橡皮每人一份

2、正方形图形若干;小动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出示小猪)小猪在这块土地上建造了一个大花园,(出示花园)老师要来做回设计师,帮小猪把这个花园打扮的漂亮一些。

二、学习活动小朋友,花园铺好了,漂亮吗?那么这个花园有多大呢?不知道了吧!那么老师再问你,这个花园有多少个正方形合起来那么大呢?

1、小朋友点数正方形(默数)

2、师幼齐数(老师一个个拿下来数)

3、小结:用什么方法不容易出错小结:这个花园有18个正方形合起来那么大。

三、引导实践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知道了花园的大小(数正方形)可是这样一个一个的放上去,再一个一个地拿下来数是不是太麻烦了。你们还有其他更简单更方便的办法吗?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鸡、小兔、小猴、还有小羊的花园,我们来试试算算他们的花园都有多大?

1、幼儿尝试。通过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得出花园的面积有多大?并把结果记录在( )里。

2、讨论、交流a你算的花园有多大?你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b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才不容易出错?

c你觉得谁的办法?(做标记、标数字)

3、再次尝试:用一边数一边做记号或标数字的方法,准确得出花园的大小。

4、总结:原来他们的花园虽然形状不一样,可是他们的大小都一样。

四、比较大小小兔和小公鸡看到小动物们都设计了一样大小的花园,又给自己的花园做了修改,还铺上了漂亮的颜色,你们想不想看看?(教师出示两个相同个数三角形、不同个数正方形的花园)可是他们却吵了起来,小兔说:“我的花园大。”小公鸡说:“我的花园才大呢!”小朋友我们来给他们帮帮忙,到底他们俩的花园谁的更大一些呢?

1、说说两个花园与刚才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多了三角形)

2、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呢?分别数出正方形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填在相应的( )里

3、幼儿猜测谁的面积大

4、教师验证结果。老师将正方形和三角形拿下来,放成上下两排做对比,得出小公鸡的花园要比小兔的花园大。

5、给小公鸡的花园打上★★,给小兔的花园打上★。

五、幼儿练习(引导幼儿算出正方形和三角形个数都不一样的花园面积)小公鸡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可不服气了,它又悄悄地在自己的花园上加了两个三角形,它想:小兔只比我多了一个正方形,现在我比你多两个三角形,这回我的花园肯定比小白兔的大了!

小朋友,小公鸡的花园真的比小白兔的大吗?请你们赶紧仔细想一想。

1、幼儿回坐位操作练习后猜测大小

2、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引导幼儿得出两个三角形的大小等于一个正方形的大小)

3、给小兔也加上一个五角星。

六、活动延伸小朋友,你们知道两个正方形和四个三角形谁大谁小呢?明天告诉你们自己的老师好吗?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个不风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

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

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

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

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

(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第一次尝试)

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

幼儿回答

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尝试)

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第三次尝试)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减少1。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篇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连接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萌发探索兴趣。

2、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并能完整地表达。

活动准备

1、纸环,绳子、夹子、纽扣、订书机、纸张、固体胶、小棒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连接

1.教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你们就去找朋友,

音乐停止时,你们也停下来,老师看看谁能找到好朋友,好不好?

2.游戏:找朋友

教师:嗯,老师看出来了×××和×××是好朋友,老师说的对吗?

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你们两个是好朋友吗?

因为你们两个拉起手来了,连接在一起了。

二、尝试连接

(1)出示两个纸环

教师:谁能想办法把这两个纸环连接在一起呢?

(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出多种办法连接。)

(2)出示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东西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们连一连吗?

(3)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所给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三、经验交流

(1)你是选用哪两样东西的?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

(让幼儿分别说说自己的连接方法。)

(2)连接的方法很多,可以粘贴,串,钉,套,夹,挂等等。

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四、探索操作

1.请幼儿发挥想像,再次将物品连接起来。

2.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提示和帮助。

五、展示作品

幼儿介绍自己的连接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梦教案反思推荐6篇

幼儿园大班绘画活动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买菜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6篇

安全活动大班幼儿园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防溺水安全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船的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大班光与影教案精选6篇

幼儿大班清明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船的教案推荐6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2621